浅谈初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论文_赵桦

浅谈初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论文_赵桦

赵桦(新疆乌鲁木齐市青少年综合实践教育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培养学生的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能有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探究能力,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

中图分类号:G658.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715(2018)04-0155-0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它横向贯穿于初中各门学科,并分别落实到相关教研组和教师。以使学生关注自然、体验生活、走向社会,促进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家乡,进而爱社会、爱祖国等方面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为此,我就下面几个方面浅谈一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

一、转变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转变观念是切实保证新课程改革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适时调整教育思路和教育方法,要牢牢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坚持在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积极感悟。即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所以,教师角色不只是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领导者、评价者。根据初中综合实践的学科特点,充分利用学校实验条件和社会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和内容,尝试以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为主的新教学模式。

二、科学安排,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

1.教师根据初中综合实践的教材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提出适当的活动要求或内容。如:在初一植物学中“其他绿色植物”学习后,安排学生去野外采集树叶、苔藓、地衣(根据季节灵活调整)等植物,并制成植物标本。

2.学生在教师宏观指导下,主动设计活动过程(可分组),准备活动所需器材,拟定实践操作过程,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一些关键数据,完成实践成果报告,得出活动结论,或预测某种自然现象的发展趋势,提出合理建议等。每一项主题实践活动完成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分析,甚至辩论,这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养成合作的良好品质;另一方面也能使有些问题在讨论和辩论中得到厘清。因而这一环节是实践活动课的核心部分,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环节。如某项实践活动内容比较简单,可先组织学生进行酝酿、讨论,使他们对即将开展的实践活动过程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有利于顺利完成实践活动的各项任务,也可避免出现临时性意外事件。

3.教师对活动的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及实践成果汇报时,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发现亮点并及时给予赞赏,要多一些肯定与鼓励,可以提一些意见和想法,但尽量不直接批评和否定,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对实践活动成果要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并且通过提问、答疑等形式把活动内容与自然科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识科学化、网络化和系统化,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还要鼓励学生经常性地开展实践活动,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形式多样,展示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

成果展示是教师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肯定和最高评价,是使学生继续积极参与活动的催化剂,也是学校开展实践活动良性循环的动力。教师可通过以下几个阶段给予展示:

1.第一阶段:充分利用活动课,自然科学课,在课内进行班内展示、选拔,再加以完善。这是人人参与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第二阶段:在校内进行评比展示,如:小制作比赛,利用橱窗展示优秀作品;实践活动小论文评比,利用橱窗、校广播站、校报进行展示;主题设计比赛(如我爱我的家乡、我认识的模范、追寻英雄的足迹等),利用展板集中展示,有较强的视觉和宣传效果。

3.第三阶段:对于有创意的作品及优秀论文、优秀活动成果,可推荐到各级报刊、副刊发表或挂到校园网站进行交流。

四、潜移默化,实践活动课带来的新变化

1.融洽了师生关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活动课中,师生的角色不同于传统课堂上单一性,在共同探讨问题、共同操作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师生间的相互合作精神,增加了师生交流的机会,增进了彼此间的相互了解和师生情谊,从而保证了实践活动的持续、有序、有效开展和相关学科课程教学的顺利进行。

2.提高了学生的素质,也提高了教学质量。每参与一次实践活动,学生就要通过上网、阅读科普书籍、报刊,或向专业人员咨询等多种途径,获得一定间接知识积累,又通过亲身实践,获得了更多的直接知识与经验,避免或纠正了一些偏见和主观错误认识,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在实践活动中还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组织协调等非智力性能力,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包含着对旧知识的复习、巩固、延伸和对新知识的渴求、探索,是学生主动学习和吸收的过程,所以,又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需要教师经常性地深入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创造性开展,使这门融合各门学科的综合课程真正成为学生喜欢、教师喜欢且教育有效的大众课程。

参考文献:

[1]范蔚.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3,3

[2]张华.研究性学习与生活[J],教育发展研究,2003,6

[3]文可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探讨[J],教育发展研究,2003,6

论文作者:赵桦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论文_赵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