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北京 101149
【摘要】目的:PBL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校2015即临床急诊学生64人,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授课教学为主;实验组学生则采用PBL教学方式。结果:对照组学生摸底测试成绩为(71.28±6.92)分,实验组为(70.32±6.82)分,对比两组测试成绩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教学之后,实验组出科测试成绩上升为(91.23±7.12)分,对照组为(80.33±6.17)分,对比两组测试成绩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急诊相关知识。
【关键词】PBL教学法;临床急诊教学;应用
PLL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其属于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在临床急诊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出来,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医学知识点和内容[1]-[2]。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PBL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我校2015即临床急诊学生64人,按照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人。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以授课教学为主;实验组学生则采用PBL教学方式,具体实施过程如下:(1)教案编写。应用PBL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在教学之前为学生编写相应的教案,将急诊科较为常见的急危重病症作为教学案例,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例如,在教案编写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心肌梗死”作为教学案例,以此来编写较为常见的胸痛疾病鉴别诊断,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能够更好地提出问题。(2)提出问题。在应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按照所编写的教学案例提出问题,例如,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在讲述体格检查之后,教师可以提问:“之后需要进行什么样的辅助检查呢?”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3)小组讨论。在应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对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上课之前通过查询下一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小组讨论教学,让学生对自己所获得的结论或者是报告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此来提出相应的诊断以及鉴别信息,进而就能慢慢引导学生提出治疗的具体方案。(4)总结归纳。在在应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以此来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使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点,并且将其真正应用到临床急诊中。
1.3效果评价
在教学实施之前对两组学生进行以此摸底测试,以此来考察学生对临床急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结束之后,再对两组学生进行一次出科测试,以此来考察学生临床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临床实际运用能力。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学生摸底测试成绩为(71.28±6.92)分,实验组为(70.32±6.82)分,对比两组测试成绩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教学之后,实验组出科测试成绩上升为(91.23±7.12)分,对照组为(80.33±6.17)分,对比两组测试成绩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就目前而言,我国在对学生进行临床急诊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以往传统的授课式教学方式,也就是传统的LBL教学法[3]。在这种教学法下,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限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也比较差,所以,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4]。而PBL教学法就能有效地改善这一现象,其主要是以问题作为教学基础,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主体,让学生在问题分析过程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
本研究调查显示,两组学生在教学之前,实验组学生和对照组学生摸底测试成绩数据差异并不显著,说明学生在统计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临床急诊知识的掌握程度都差不多,并且行业不能将其称之为优秀。但是,在实施教学方案之后,实验组学生出科测试成绩上升到了(91.23±7.12)分,而对照组出科测试成绩虽然也有所上升,但是相比较于实验组学生而言数据差异显著还是较为明显的,其只有(80.33±6.17)分。这一结果显示出,在对学生进行临床急诊教学过程中,采用PBL教学法,为学生编写针对性的教案,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进行探讨,能够切实的提高学生对临床急诊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临床急诊思维的发展,相比较传统教学方式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PBL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价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临床急诊相关知识。
【参考文献】
[1]孙师元, 陈尔秀, 丁毅. PBL教学法在急诊内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西北医学教育, 2011, 19(3):499-501.
[2]孙鹏, 韩继媛, 唐泽海,等. PBL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急救医学, 2014, 27(3):254-256.
[3]杨蔚. PBL教学法在急诊专科护士临床带教中应用的探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2, 31(2):342-344.
[4]刘敏晓, 杨丽丽, 林碎钗,等. PBL教学法在急诊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2,47(7):15-16.
[5]唐东, 周庆, 朱东波,等. PBL教学模式在急诊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医学创新, 2014,32(31):66-68.
论文作者:甄根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16
标签:急诊论文; 教学法论文; 学生论文; 实验组论文; 过程中论文; 测试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6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