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文教育特点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养论文,提高学生论文,语文教育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4)这就是现代语文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要实现这一任务,关键在于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加强自身建设,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特点,强化主体意识,注重情感态度,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那么,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什么?怎样才能“正确把握”,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素养呢?
一、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4)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这一界定,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爱“人发展”的世纪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化,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所传输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合的生动体现,解决了语文教育最重要最关键的问题。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性质,对语文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何谓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呢?简言之,“工具性”指语文是进一步学习语文和其他学科以及认识世界的工具即学生关于字、词、句、篇的知识和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是它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长期以来,它被当作语文学科的惟一特性,统帅语文教学几十年。“人文性”,主要指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丰厚的文化积淀、深邃的思想内涵、宝贵的精神传承等,它是人类文化、人类精神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度被人们所忽视的。实施新课程以来,人们为扭转工具性一统天下的局面,纷纷从理论到实践强化人文性。它摈弃了那种肢解文本,进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法,使我们感受到语文作为一个整体的独特魅力。但在强化人文性的同时,有的人甚至“将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不免偏颇。事实上,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于语文学科之中,二者不可偏废,否则便不能称为“真正的语文课”。因为其工具性,必然“要加强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必然要为学生的继续学习、终身学习打下方法和能力基础;因为其人文性,必然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思想精髓,加强学生的思想熏陶、精神陶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环境意识、合作意识、超越意识等,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没有了工具性,也就是失去了学习语文的知识与能力基础,人文性便无从谈起;没有了人文性,必然把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肢解为孤立的字、词、句、篇,进行枯燥的、机械式的训练,也就无法进行高尚情操的熏陶与感染,也就失去了语文固有的韵味。所以,二者缺一不可,也不能有所偏重,必须是有机的统一、和谐的发展。学习语文,应在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教学中,要融“丰富的人文内涵”于听、说、读、写训练之中。为此,需切实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文化观的培养
从广义上说,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语文课程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语文教材是丰富的语文知识的载体,也是深厚的民族文化的载体,而且涉及到社会诸领域,可谓凡“人文范畴”,无所不包。因此,它既是学生学习汉语文的好“例子”,也是了解和吸取中外社会优秀文化的好读物。《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但汉语的“意合性”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学习拼音文字那样条分缕析,而要用心去感悟、体验,领略意蕴。教师要善于根据学情,结合教学内容,找准“切入点”,有机渗透相关的人文信息,让学生深思明辨,提高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自觉关注和吸收人类优秀文化,完善自我。如教《长城》,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以“站在长城上……”这个短语为切入点,让学生想象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后的感受,从不同角度体味到长城的刚毅、庄重与伟大,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再适当联系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的制作工艺及其历史价值、精美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等,就不仅是语言和思维的训练,更是一次审美的渗透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好诠释。
2.价值观的培育
《课标》多角度强调了价值观的培育,从有关国家和世界的价值标准来说,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从有关个人的价值标准来说,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从认识过程的价值观来说,要强调“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因此,教学中要多方面、多层次地体现“关爱人生,塑造完美人格”这一价值理念,引导学生在学会理解、运用祖国语文与完美人格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价值观。教师要巧手利用特定时间营造特定氛围,构建教育的“情绪场”,设置让学生产生内化动机、内化需要的情境,激活思维,入情入境,自我感受,善于发现,敢于质疑,相互切磋,交流沟通,明理践行。如教《七色花》,在学生读懂课文,被七色花的神奇魅力吸引后,“投石激浪”:你们认为珍妮的哪一片花瓣用得最有意义?学生回答是最后一片,并说出理由。然后进行角色换位:如果你有一片七色花准备怎么用?这样诱发“兴奋点”,升华情感,学生的发言尽管角度不同,但从中可看出他们已晓悟到洋溢在文本字里行间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移情体验,使导读过程成为人的意识、精神的培育过程,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语文的实践性
语文教育具有实践性特点。《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让学生直接接触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重视各种语文学习实践机会,“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实践能力。《课标》还特别强调“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注: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4)。因为学生的语文能力不是“靠口耳相授而得”,也不是从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中转化而来,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而这个“实践”不囿于课内书本学习,应包括社会实践、自然实践、科学实践等,凡是可以成为语文教育资源的实践,都是获取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实践能力的渠道。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语文教育观。从这个渠道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素养,比从语文教科书中获取知识、能力、素养范围广得多,程度也要深刻得多。更为重要的是,有些知识、能力在教科书中是得不到的,只有从语文实践中才能获得,因此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个角度来说,要求我们引导学生从语文实践中学。
从实践中学习母语,不是要从理论意义上去向学生传授文字学、语言学或写作学的知识,而是让他们从实践意义上学会基本的语言运用,练好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基本功;教学生语言,不是教他们一些抽象的语言法则,让他们去谈论语言,评析语言,而是发展他们基本的言语交际功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语文实践能力,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能正确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服务社会。一句话,我们的语文教育不能过分理性化、知识化,随意拔高,求全求深,而应努力使其生活化、实用化、科学化,从学生身心发展实际和语文学习规律出发,把着力点放在识字写字、阅读积累、口语交际、写作等训练上,放在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素质上,为他们走向社会工作、学习、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语文教育的过程应是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不断实践的过程,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同时不断得到情感体验、态度修炼、价值观提升的过程,简言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实践呢?
1.抓好课内的语言训练
这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实践能力起着奠基的作用。《课标》在“教学建议”部分特别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联想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利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6.39)张志公先生谈语文教学时也曾说过:“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总括起来说,练口、练耳、练眼、练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语言具有较高的敏感,对运用语言有熟练的技能。敏感和技能结合起来,就是说能够自然地迅速地辨出语言的正、误、善、恶,能够纯熟的、从容的读书、作文。”(注:张志公.张志公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45)刘国正先生也指出:“语文教学应该从阅读中学习阅读,从作文中学习作文,从说话中学习说话。”(注:刘国正.我的语文工具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6(7).21,23)这几位语文教育大师均主张语文教育要重视语言训练和语言实践。教材是个例子,凭借例子首先要训练学生理解和欣赏语言的能力。语言是载体,语言包括内容和表达形式两方面,二者是统一的。要教会学生通过语言形式理解语言表达的内容,过去重内容理解而轻语言形式的掌握,这是不全面的;要教会学生理解、欣赏语言表达的个性色彩,即作者在具体情境中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所透示出的个性特征和语言韵味,从而训练学生语感,培养其悟性和灵性。其次,要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的能力。以读为本,诱导学生广泛阅读,对优秀诗文要熟读成诵,教会学生浏览、泛读、速读、略读和精读等读书方法,让学生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灵活运用。在当今时代,尤其要注意速读能力的培养,快速高效地获取有用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写读书笔记,既积累语言,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还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积累丰富的语言,不断内化,提高语文素养。再次,要训练运用语言的能力,即说、写训练。教学生正确地运用语言,就是教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一定要注意文化因素,提高文化品位。阅读范文时也同样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文化品位,对那些表达效果好的言语多体会多总结,才会不断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
2.面向生活构建开放型的语文学习体系
“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注: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J].小学语文研究,2000(7~8).93)生活处处有语文,不要把学生关在室内读书,而应把视野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多彩的大自然,引导学生“读无字书”。学习语文,陶冶情操,形成健康的道德观念,乃至社会和社会生活观的养成,均须贴近生活,参与生活,和生活携手共进,才能使语文课堂引进活水,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的需求融为一体。对中小学生来说,在他们的成长中,读书学知识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有益的人生体验,具体地说,即对生活的认识和接近。生活对语文教学犹如空气和阳光,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才能真正学会“生活所必须的有用的语文”,学到的语言才会是富有鲜活的灵性的语言,这样的语言也才会更有生命活力。因此,要充实学生生活,引导学生融入现实社会,投身于大自然,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调查、做实验,引进社会上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生活,思考人生,创造生活,在丰富的生活实践中学会读书,学会做人,养成创新人格。
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以“读”为主线,“读书内化”,读进去—记得住—用得出,这是学习语言应遵循的基本规律。但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语文实践能力,还应有计划地开展一些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听、说、读、写、演的实践机会。具体应做到:一是全程参与。如阅读课上学新闻,举行“新闻发布会”,课前先让学生去采访,课上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课后再把口述内容写成一篇短文。这样全体参与,全程参与,从活动内容的确定到活动过程的实施均由学生亲自实践去完成,以培养其创造才能。二是因材施教。可开设多层次的活动课,如:以朗诵、演讲、写字、讲故事等语文基本素质训练为内容的活动课;以听读欣赏、阅读思维训练、语文趣谈、成语与修辞等趣味知识为内容的活动课;以童话剧社、课本剧创作、小荷文学社、书法等为内容的个性特长活动课。这就构成了三位一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构,大大拓宽了语文教学空间,既面向全体又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造潜能都能得到发展。
三、语文的民族性
民族性是母语的共同特点。梁衡先生说得好:“一个国家和民族能够在世界上自立,是因为它由许多自身个体的东西组合,凝聚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如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经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就是民族语言。这些都已成了民族生命的一部分。语言文字在这个组合中,对外是屏障,对内是血液,是黏合剂。”又说:“语言文字是工具,但这工具在为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过程中已渗进了民族的个性,成了民族的财富,民族的标志。”(注: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组.小学语文新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77,80)可见,我们的语文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闪烁着夺目的民族光彩。
早在1962年,张志公先生就在《传统的语文教育初探》一书中指出:“进行语文教育,教学生识字、读书、作文,有两个重要之点:一是符合本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一是要符合儿童和青少年学习本国语言文字的规律。”这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必须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对此,《课标》更明确地提出:语文教育“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汉语言文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汉语言文字认知研究认定:汉字的简明,反映了它的成熟。它的常用字数量少,发音单一变化少;它构词能力强,与思维过程保持直通流畅;有音、义、形有机结合在一起的3个信息源可充分利用,使汉字成为左右脑并用的“复脑文字”,即“思维网络文字”;汉字还有与事物密切结合的分类和结构的层次性,易于联想。汉语语法结构灵活,没有复杂繁琐的性、数、格变化;它重意轻言,讲求意合,极具弹性,模糊性强;它颇具乐感,富有灵性,讲究意象和意境,是一种缺乏外在形式(如形态)标志、重“意合”的语种。诚如王力先生所云:西方的语言是“法治”的,汉语则是“人治”的。(注:苏教版语文教材编写组.小学语文新视角[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77,80)就是说西方的语言是有形态变化的语言,注重逻辑分析;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强调直觉感受、体验。这便决定了汉语文学习“不靠语法分析,而主要靠语感,靠个人的悟性”(注:刘国正.我的语文工具观[J],课程·教材·教法,1996(7).21,23),因而强调熟读成诵、口诵心惟、披文入情、体情悟道。一句话,便是要下功夫去感悟语言,做到“心领神会”,整体把握。老子《道德经》深刻地揭示了“悟”的道德和意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这与当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编码化、外显的、可以言传的知识和不能用语言来表示或理解的(说不出来、写不出来的)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提法如出一辙。能将隐含经验类知识转化为外显的,可以言传的知识是“悟”;反之,能将外显的编码化知识转化为新的隐含经验类知识,也是“悟”。“悟”是个体内在的心理行为,别人是无法替代的,所以过多地接受重形式、重结构分析的西方语言学派的影响便会妨碍我们认识汉语现象的真谛,一味以学科知识体系代替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以至于“圆凿而方枘”,事倍而功半。我们应遵循汉语文本身的特点,吸纳现代科研新成果、新经验,强化学习主体意识,注重语感培养,注重自立生成学习,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发现问题,合作探究,求实创新。教师要巧于引导学生:
1.捕捉形象,发展思维
汉语言文字的表意性具有一定形象性。文本中的范文多以鲜活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人生真谛。导读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把握、开拓文本的形象性这一美的因素,摒弃那种依靠抽象的语言对文本内容作简要概括的方法,从全部的艺术形象中去发现、感悟作者隐藏在那里的一切。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可指导他们涵泳“美读”,或想象感悟,或抓住精彩语段反复咀嚼,或就写法上的独特处合作探究,发展思维,整体把握。所谓整体把握,指整句、整段、整部分乃至整篇文章的把握。这与零敲碎打的分析是针锋相对的。那种繁琐的零碎的题海训练法应该尽快抛弃。当然,强调整体把握,不是不可搞一点分析,问题是这分析应该是科学的、精要的点拨,局部分析点拨要与整体把握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把握情感,融美于心
汉语言文字的表意渗透着人们对真善美丑的爱憎之情。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字所以表声音,声音所以表情思,那是人人知道的。没有情思就没有发出声音的必要,更何需文字?可见情思为声音的源泉,文字为声音的符号。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砺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出表现情思的方法,不至于有把捉不住之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源泉,为根本。”(注: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56.39)这既说明了语言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关系,又指明语文教育中情感陶冶感化的重要。情感是学生思想意识、道德行为形成的基础与动力,《课标》“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教学中应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巧用多种方法,让学生把握文本丰富的情感信息,燃起学生心灵的火花,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融美于心。
3.拓展延伸,激发创造
汉语言文字的表意往往让人觉得言已尽而意无穷。文本中有些文章不写出故事结局,或抒写含而不露,留下悬念,让读者去揣摩。教者应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大胆而合理地进行推想,创造性地拓展文本资源,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还可利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生成性资源”(如“争论点”等)以及与其他学科、社会生活的“链结点”,让学生开展探究性阅读和研究性学习。这就使教学呈现出多元的、开放的、灵动的、整合的、高效的,并且是向着广阔的空间延伸的动态生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