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农业灾害及其启示_二恶英论文

欧洲农业灾害及其启示_二恶英论文

欧洲农业的灾难及其教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欧洲论文,灾难论文,教训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上世纪末以来,欧洲的畜牧业流年不利。从1996年起瘟疫就没有断过,其中震惊世界的有三个,即:疯牛病、二恶英和口蹄疫。这三大事件不仅给欧盟造成了损失,而且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本文拟通过对这三大事件的描述,阐述其对欧盟带来的影响,最后谈谈其对世界农业的教训。

一、来自欧洲的三大事件

(一)疯牛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 疯牛病是牛的海绵状脑病,是成年牛的一种致命性的神经系统疾病。1986年,英国首先发现并报道该病。到了1987年的时候,正式命名为牛的海绵状脑病,并且在世界上公开报道。1986年,英国发现病例有14例,以后发病趋势相当快。1993年达到了高峰,病牛达到了37000 多头。 到1999年7 月的时候,英国确认的病例有17万多头病牛。除英国大规模的爆发以外,欧洲的国家,比利时、法国、爱尔兰、德国、丹麦、西班牙、列支敦士登、卢森堡、荷兰、葡萄牙、瑞士、意大利也发现疯牛病病例。加拿大、福克兰群岛、阿曼、科威特在进口动物中发现疯牛病。最近报道泰国的疯牛病,就是在进口的牛当中发现的疯牛病。但是,这些国家基本上是闪发性的,只有英国是大规模的流行状态。

这类病包括绵羊的痒病,人的库鲁病,人的克—雅氏病,人的格斯特曼氏病,疯牛病等。得了疯牛病的牛表现神经失常,如恐惧,暴怒,神经质,后肢不能共济,体质下降,体重减轻,奶牛产奶量减少,不愿进入挤奶室,最后颤抖,倒下。疹断这种病的唯一方法是对病牛的脑组织进行病医学检查,如发现大脑有海绵状的空洞,就是疯牛病。

医学界认为,得疯牛病的牛,是因为吃了被绵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反刍动物蛋白的肉骨粉而至。所谓绵羊痒病,也叫震颤病,摇摆病,是侵害绵羊和山羊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潜隐性,退行性疾病,是由一种非常规的病原引起,可感染人类和某些动物的,具有传染性的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的原型。得了痒病的绵羊和山羊,由于神经细胞受损,表现为行为异常,震颤,骚痒,运动失常,患羊有时因骚痒把毛擦掉,甚至把皮擦破,或咬破其腿,继而死亡。痒病的最明显的病变是在脑髓,脑桥,中脑和丘脑出现空泡化。羊的痒病于250 年前在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欧国家感染的绵羊中发现,以后在世界范围内皆有痒病报道。目前,已报道发生过痒病的国家有冰岛、加拿大、美国、挪威、印度、匈牙利、南非、肯尼亚、德国、意大利、巴西、也门、瑞典、日本、奥地利、比利时、哥伦比亚、瑞士、荷兰和阿联酋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52年也发生过痒病,后因采取了严格措施,成功地消灭了痒病。痒病的病原是一种非常规病毒或病原因子。存在于羊的肠道和鼻粘膜中。患羊不仅可以通过接触将痒病传给绵羊和山羊,还可以通过垂直传播将痒病传给其后代。英国发生牛海绵状脑病是因为饲喂了患痒病羊的内脏而引起的。从痒病流行国家引进绵羊或进口患痒病羊的肉骨粉饲料是导致在众多国家中的同源动物发生痒病的主要因素。

科学研究表明,疯牛病不仅来源于痒病,而且和痒病同属于亚急性海绵状脑病。痒病是疯牛病的原型。牛海绵状脑病的病原为痒病样纤维,它的大小象病毒,但又有许多与病毒不一致的地方,是一种类病毒。其对强酸强碱有很强的抵抗力,能耐高温,在摄氏360度下还能存活1小时。因此,随着国外肉骨粉饲料加工工艺的改进,即低温处理,以便保存养分,但这样疯牛病病原保存得越多。

这个病潜伏期比较长,一般在四到五年。这个病没有治疗办法,目前死亡率达到100%。在诊断方面, 一般都是通过血清方法进行诊断。但这个病不能通过血清方法诊断,因为没有免疫反映。目前临床上只能用病牛的脑组织进行病医学的检查,发现是海绵状的空洞,才能确诊。即等到发病后通过对病体解剖才能确疹。而一旦被发现,也就无救了。现在国际上正在研究脑组织免疫化学反应,但这都要用脑组织才能进行。所以,目前发病以前的检查手段,在国际上还没有。

该病主要发生在成年牛当中,其中,奶牛的发病率最高。这是因为奶牛和肉牛的饲养方式不同。奶牛在6 个月后用牛羊肉骨粉作混合饲料喂奶牛,而架子牛较少用肉骨粉饲喂。在英国,成年奶牛的发病率要占到疯牛病病例的89%。年龄大多数在4岁跟4岁以上的母牛。整个干扰牛群的发病率是2%到3%,羊群是4%。但是, 不同地区的发病率高低也不一样。除了奶牛以外,野牛、家牛还有羚羊类的,以及家猫、貂、虎、狮子都能感染这种病毒。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可以感染羊、猪、绵羊、山羊、鼠等。

人的海绵状脑病最早发现在20世纪的20年代,是以发明者的姓名来命名的。人的海绵状态脑病叫克雅氏病。后来,人对海绵状脑病种类发现越来越多。因此,从病原的原因上,把人的克雅氏病分成三类。一类叫闪发性的传染性海绵状。这种病的原因还不清楚,尽管没有吃疯牛病的东西,也可以发生海绵状脑病的克雅氏病,(大多数发生在中老年人当中),这说明有偶然的闪发性状。全球的发病率在百万分之一。中国每年大概有一千个病例。克雅氏病形成的原因还不清楚,但是症状是造成人脑的海绵状态病,病原也是一种朊病毒病,跟痒病、疯牛病是一样的。专家认为,食用感染疯牛病病毒能够导致人类患克雅氏病。

第二种类型是家族遗传性的。这个病毒除了病状发生在脑,也可以感染眼睛,可能要失明。所以有的是家族性的失明症,这是遗传性的。遗传性的朊病毒病发病率是千万分之一,年龄一般在30岁到70岁之间。原因主要是基因发生了突变引起的。基因位点不一样,发病的症状,在临床上也有一些差异。

第三种叫获得性的克雅氏病或者叫新变异以及医源性克雅氏病,是口腔误入感染性的东西而造成的。还有的直接经过血液的污染物质造成的。新变异主要是吸食污染性食品引起的。据英国报道预测,大概有50万人吃了污染的疯牛病的食物。人的潜伏期很长,大概在十几年。正是因为污染面很宽,潜伏时间很长,不能进行血清性诊断,只能病发以后才能诊断,所以疯牛病引起西方人的恐慌。对人的克雅氏病是最近30年当中才有比较详细的研究,国外报道了人的克雅氏病分成三种类型,各有不同的特色。这三种克雅氏病在氨基酸的序列上略有差异,所以分成不同类型。但是,人的克雅氏病跟疯牛病在朊病毒的蛋白质的序列上存在着差异。

疯牛病为什么在英国大面积爆发?主要是因为英国的羊的痒病非常严重。痒病严重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羊的痒病主要发生在成年的绵羊。发病的年龄一般在2到4岁。3岁的发病率最高。 偶尔发生在山羊身上。最易感的品种就是英国的Suffolk羊。由于大量的饲养Suffolk羊,造成了痒病的大量流行。英国大部分的羊是Suffolk羊; 二是由于这种病已经有两百年的历史,几乎所有的羊都感染过。到了80年代以后的十年里,英国的羊迅速增加,单位面积草场上饲养羊的密度加大,使羊成为迅速传染的渠道之一。在英国的羊群当中,成年羊的比例比较大,大概60%的羊是成年羊,也便于羊痒病的传染。此外,英国越来越多的反刍动物,包括死羊、活羊的屠宰副产品,病牛的内脏都被利用为蛋白饲料的来源,尤其是用于奶牛精饲料。在加工饲料肉骨粉时,英国采用新的加工工艺,以尽量保持营养成分,使加工时的高温趋于降低。肉骨粉也好,油脂也好,都成为致病载体,污染牛群。

自1996年英国发现首例疯牛病以来,疯牛病在欧洲呈现蔓延趋势,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先后发现疯牛病。自称与疯牛病无缘的德国最近也发现了疯牛病。法国农业部最近在对法国西部4000多头牛进行疯牛病普查时,发现有8头牛感染了疯病病毒,感染率将近千分之二。 到现在为止,在15个欧盟成员国中,有12个国家发现了疯牛病。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1年初公布的一份报告中说,疯牛病正以食物链的形式从各个渠道向世界各国扩散,全球面临疯牛病的威胁。

(二)二恶英事件。二恶英(Dioxin)是一种剧毒的致癌物质,液体,其分子量84,分子式C4H4O2,有多种取代化合物。通常所说的二恶英是指二恶英及其衍生物。这种物品不是天然产物,是由含氯及碳、氢的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主要来源于与氯有关的化工厂、农药厂、垃圾焚烧及纸的漂白过程。自1900年人类发明把盐电解为钠和氯的方法以来,游离氯被广泛用于制造杀虫剂、溶剂、塑料等。从那时起二恶英即开始在土壤、空气、河流以及动物食物链中不同程度地聚积。二恶英极其稳定,不溶于水,溶于脂肪。长期接触二恶英,可导致一系列疾病,如各类癌症、肝病、糖尿病、免疫系统损害、 激素分泌紊乱等。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TCDD(2,3,7,8—四氯二苯—P —二恶英)是最毒的二恶英,是世界上头号致癌物质。

1999年3月,比利时的一些养鸡场出现蛋鸡不产蛋、 肉鸡生长怪异的现象。这个情况反馈到政府后,比利时政府下令组织农业专家进行调查。4月下旬,专家调查发现有9个饲料公司生产的饲料有问题,即含有过量的剧毒致癌物质二恶英。这一惊人的发现让比利时政府大吃一惊。比利时政府很快把使用这些鸡饲料的360家养鸡场监控起来, 并对肉鸡和蛋鸡进行化验。5月26日在送检的肉鸡和蛋鸡样品中, 发现了超过正常含量800—1000倍的二恶英,至6月1日,共查出有400个鸡场、500 个猪场、150个牛场受污染,约占养殖场总数的1/3。

经调查,比利时的这次二恶英事件,是由于生产动物饲料原料的厂家向生产动物饲料的工厂提供含二恶英的原料造成的。这家工厂叫福格拉公司。该公司的某些员工在原本是装废植物油的一些油罐里注入了大量的废机油,在与动物油和废植物油混合加热时产生了二恶英。该公司将含有二恶英的原料提供给油脂加工厂比利时维克斯特公司。该公司在油脂加工后,将8万多公斤混有二恶英的动物油脂卖给了10 家比利时饲料公司、1家法国公司和1家荷兰公司。这些公司把添加了维克斯特公司油脂的饲料卖给了比利时500家鸡场、500家猪场、70家牛场,从而引起了这次污染事件。

(三)口蹄疫(Feet and Mouth Disease)。口蹄疫是国际最重要的动物传染病之一。一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际兽医局列为甲类(危害最严重)动物传染病的第一个疾病。口蹄疫是猪牛羊等偶蹄动物都能感染的一种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人通常不会感染,但幼龄儿童喝了消毒不彻底的染病动物的奶会发病。成年人也会通过皮肤伤口感染发病。英国2001年2月21日证实发现猪口蹄疫后,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在英国本土和北爱尔兰地区总共爆发了1102起口蹄疫病例。3月13 日,口蹄疫突破欧洲大陆第一道防线,跨过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法国宣布位于西北部的马耶讷省的一个农场已发现了第一个口蹄疫病例,而且疫情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该农场饲养的114头牛被全部屠宰, 其尸骨被全部焚毁。为防口蹄疫,法国大开杀戒。由于口蹄疫能随风传播,因此在欧洲大陆被发现后,引起全球一片恐慌,约有90个国家和地区对来自欧国家的牲畜和畜产品颁布了禁令。之后,口蹄疫向外扩散,希腊、土耳其、蒙古、南非、阿根廷等国也发现了口蹄疫病例。

二、欧洲农业灾难带来的影响

(一)给相关国家造成经济损失。英国在疯牛病危机中所受的创伤和损失是惨重的。自疯牛病大规模爆发以来,英国牛肉被禁止出口造成20亿英镑的巨大损失;为了防止疯牛病的蔓延,470万头30 个月以上的牛被宰杀和销毁,英国政府为此赔偿了1.4亿英镑; 用于对疯牛病和类似牲畜疾病治疗病的科研经费达1.2亿英镑; 平均每位患者的医疗费从6000英镑至6万英镑,加上法律咨询等费用,总共损失将近60亿英镑。

二恶英污染事件发生后,成千上万吨比利时生产的蛋、禽肉、猪肉、牛肉、奶制品被回收或销毁。这一事件使比利时的畜牧业损失惨重,食品工业的直接损失达到13亿美元。世界上从比利时进口畜产品的国家纷纷作出反应,宣布暂时停止进口比利时的鸡肉、鸡蛋、牛奶、奶制品、牛肉、猪肉。有的国家还把暂时停止进口的范围扩大到法国、德国、荷兰;美国、新加坡的禁止范围更大,宣布暂时停止进口来自欧盟的肉、蛋、奶。由于未能及时公布鸡肉污染情况,令大量污染食品流入市场,使多数人受害,比利时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在各方压力下被迫辞职。 6月7日荷兰农业部长也在同样压力下宣布辞职。 由于比利时政府的过失,欧盟的畜产品贸易严重受损,使欧洲农民蒙受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由于本次事件的影响,比利时首相让—吕克·德阿纳领导的四党联合政府在6月13日的全国立法选举中惨败,首相率政府集体辞职。

英国2001年2月21日证实发现猪口蹄疫后,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在英国本土和北爱尔兰地区总共爆发了1102起口蹄疫病例,遭屠宰的牲畜超过100万头。据官方估计, 口蹄疫爆发给英国的畜牧业和旅游业带来了沉重打击,所蒙受的经济损失达到90亿英镑,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1%。同时,这场危机使英国的肉类食品和牲畜的出口在3年内陷于停顿状态,直接经济损失预计高达12亿英镑。法国政府决定,从发现口蹄疫之日起,屠杀并销毁5万多只羊,其中包括当年从英国进口的2万只羊,与这些英国羊有过接触的3 万只法国羊以及接触后出生的1600多只羊羔。

(二)影响了欧盟内早已实现的商品自由流通大市场的正常运转。欧盟实行内部统一大市场,取消了成员国之间有形边界,撤消了所有的边警、海关、动植物检疫站,人员、车辆、商品流过边界都可以长驱直入,这大大促进了欧盟经济一体化。但近年来爆发的欧洲食品安全问题引发了欧盟内的贸易战。1996年3月,欧盟禁止从英国进口活牛、 精液、胚胎和在英国屠宰的牛肉。1996年5月,英国政府声明, 对欧盟禁止牛肉出口采取“不合作政策”。1999年10月,虽然欧洲委员会解除了英国牛肉出口禁令,但德、法两国仍然抵制从英国进口牛肉。法国认为解除禁令依据不足;德国指出消费者恐惧心理依然存在。无奈,欧洲委员会采取法律行动反对进口限制。虽然如此,到目前为止,法国仍以对安全缺乏充分保证为由,禁止英国牛肉进口,致使欧洲委员会进一步采取法律行动反对法国进口英国牛肉的禁令。鉴于法国仍拒不执行欧盟的决定,即仍把英国牛肉拒之门外,法国抵制英国牛肉进口一案已被欧盟提交欧洲法院仲裁和判决。法国每年生产牛肉180万吨, 英国牛肉年产量为90万吨。两国都是以欧盟成员国为牛肉出口的主要市场。人们认为,法国的这一作法超出了“防止疯牛病蔓延”的范围。

(三)动摇了欧洲的农业经济基础。过去欧洲一向以自己有较严格的动物检验标准和较安全的食物生产系统自居。近年来接二连三的动物疫病或食品污染事件动摇了这种信心。首先,疯牛病产生了一种继细菌和病毒之后的第三种传染源(毒蛋白),它能使人类患上克雅氏病。一些专家认为,疯牛病的蔓延是人类在同疾病斗争过程中面临的一次新挑战;其次,二恶英毒鸡案向人们展示了在饲料原料油脂加工过程中,如掺上机油或高温加工可能产生剧毒致癌物质二恶英。而这是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十分精心才能防止的;此外,这次起源于英国的口蹄疫已开始威胁世界各地。专家指出,国际贸易、集约化农业、移民、旅游、牲畜迁移和肉制品转销等因素使得国际间传播口蹄疫的机会大大增加。而欧洲统一大市场恰恰为口蹄疫长驱直入提供了条件。所有这一切使得欧盟的农业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目前欧洲人已开始就“工业化的农业”和趋于自然化的农业孰优孰劣展开辩论。摆在欧洲人面前的任务是:不仅要尽快控制和消灭疯牛病、二恶英事件、口蹄疫,更重要的是要恢复消费者对欧洲农产品的信心。为此,搞清疯牛病、二恶英、口蹄疫传播或发生的原因和防止其危害的最佳战略是当务之急。

三、欧洲农业灾难的教训

(一)农业工业化不可违背自然规律。采用工业化生产意在通过工业的连续生产(Continued Produce)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是农业生产过程是生物学过程。采用工业连续生产工艺要符合不同的生产过程的生物学规律。举例来说,牛羊等草食动物是反刍动物,人类需通过在草地放牧或在牧草缺乏时,或在某一生长阶段补充干草、精料等饲料来生产动物蛋白食品,而不可以采用违反反刍动物生长规律的方法,即用反刍动物蛋白(肉骨粉等)作为饲料再提供给反刍动物来生产动物蛋白。采用这方法虽然效益提高了,但是食物生产的安全性受到了破坏。如上所说,疯牛病是一种类病毒,是因为吃了被绵羊痒病病原因子污染的牛羊等反刍动物蛋白做的肉骨粉所至。虽然第一批反刍动物肉骨粉怎样感染疯牛病病原因子还不得而知,但越来越多的学者趋于这样的看法,即:这种蛋白毒是因为同类吃同类产生的变异,并逐步积累扩大。欧洲的农民在实行肉类工厂化生产时,用牛羊肉骨粉来代替植物蛋白作饲料,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使疯牛病病毒潜伏越来越多,遂酿成了今日的灾难。继1986年11月,英国政府中央兽医实验室首次确认疯牛病后,1987年12月科学试验发现了给牛饲喂反刍动物肉骨粉引起了疯牛病。虽然如此,由于经济利益所至,英国农业部于1989年发表报告认为,疯牛病很可能不会危及人的身体健康。英国农业的自给率在战后仅一半左右,当时牛肉大量依赖进口。在欧盟农业政策的刺激和英国政府的大力扶助下,牛肉生产在1990年出现过剩。正是由于政府的倡导,在当时,现已成为众矢之的的用反刍动物肉骨粉包括动物尸体做原料的饲料加工业在英国一片兴旺。而且为了降低成本,英国饲料加工业从70年代末还有意降低了本来有规定的加工温度,从而促进了疯牛病类病毒的存活与扩展。在很长时间内,英国政府鼓励将这种饲料向欧洲大陆和第三世界出口。直到1996年3月20日, 英国政府才第一次承认疯牛病有可能对人造成危害,新型的克雅氏病很可能与疯牛病病原体有关。实际上,疯牛病的后果比人们想象的要严重。科学界认为,疯牛病和人的克雅氏病是同一病原体。自疯牛病发现以来,英国已有84人死于克雅氏病,法国已有2 人死于克雅氏病,另外2人正在死亡线上挣扎。实践证明, 正是用反刍动物肉骨粉(包括反刍动物尸体)喂牛羊,即用同类喂同类(为了农业工业化的需要),才酿成了今日的疯牛病。鉴于疯牛病病毒潜伏期5年, 而在牲畜病死以前,又不能确诊,因此,要判断疯牛病病原因子的传播存在一定的困难。疯牛病的传播告诫人们,在饲养反刍动物时千万不要用反刍动物的肉骨粉来当饲料。

(二)要确保饲料的安全。欧洲的土地有限,所以农牧业普遍采取高度集约化的生产方法。如在畜牧业生产中,通过人工控制温度、湿度,提供一定营养成分的饲料生产肉、蛋、奶。采用这种经营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节约宝贵的土地、缩短生长期,不仅肉质更鲜嫩,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但这种生产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弱点,即生产饲料的工厂在某个环节上一旦出现问题,饲料受了污染,受害的将是一大批农场,受污染的是成千上万头(只)畜禽。比利时的二恶英事件就充分的说明了这点。首先,比利时政府没有重视对饲料和畜产品中二恶英的监测工作,致使发生了饲料原料(油脂)受二恶英污染的问题;其次,在发现问题后的处理方法也有明显的失策之处,没有及时采取断然的销毁措施和及时公布受污染的养殖场名单,致使损失增大。然而,坏事变好事。自1999年比利时发生二恶英污染事件后,二恶英就成为世界范围的有关食品安全焦点,纷纷采取措施来控制二恶英污染。例如,美国的食品和饲料管理部门以及生产厂商普遍主动采纳了危害因素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简称HACCP管理。其基本原理是对食品、饲料加工的每一步骤进行危害因素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确立符合每个关键控制点的临界限。同时,建立临界限的检测程序、纠正方案、有效记录档案、校验体系,以控制可能出现的危害, 确保产品安全。 美国动物蛋白和油脂提炼协会的会员厂家在执行HACCP管理中,通过控制4个环节来严格控制二恶英污染:一是原料收购。油脂提炼厂与餐馆或食品快餐店之间均签有收购协议,废弃的烹调油须收集到油脂提炼厂提供的专用油桶或油罐中。收购屠宰场、肉品加工厂、肉品超市的动物油脂、碎肉、骨骼以及过期肉品也用专门的车辆;二是加工过程。加工油脂和肉骨粉用专用的封密式管道,加工过程中只是物理研磨、挤压、离心和1020C(油脂)或1300C(肉骨粉)加热,没有化工产品污染;三是成品检验。油脂和肉骨粉的常规营养指标分析一般在油脂提炼厂进行。同时定期抽样送中立的实验室进行农药残留、聚氯联二茶和二恶英检验;四是运油船的确认。由中立的检验员检验油船的清洁情况,所用运油船应有纪录,证实前3 次运输的货物是非化工产品。

(三)要转变观念。欧洲近年来的疯牛病、二恶英、口蹄疫三大事件有力地促使人们转变食物生产的观念。这种观念的转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点:1.食品业由将产品的盈利放在首位转变到将消费者的安全放在首位。在疯牛病危机初期,德国联邦总理格哈德·施罗德要求将“为柜台前面的消费者着想”作为未来农业和消费者保护政策的主导思想,并同时设立了一个消费者保护、食品和农业部。新任消费者保护、食品和农业部女部长赛娜特·屈耐斯特提出“宁要高质量不要大批”。2.食物生产由用传统方法生产的产品转变为生态产品。一位欧洲生态农场主在解释生态农业的定义时说,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是动物能够在本农场的土地范围内获得饲料,玉米青草和干草等牛饲料均产于自己的土地。小牛直接吃母奶或其他母牛的鲜奶。不用强化饲料、动物骨肉粉。他认为这是防止疯牛病的有效途径。据专家估计,在德国,虽然近年来牛肉销售量下降了50%,但生态屠宰的牛肉销售量增加了30%。按照欧共同体关于生态农业的标准,目前欧盟平均生态农业区面积占农业耕种面积的1.7%,其中奥地利达到10%,德国为2.6%(其中肉类只有1 %产自生态农场)。德国新上任的女农业部长制订的目标是:“十年之内德国食品的20%将为生态食品”。3.食品生产由保密到增加透明度。过去从商业利润目的出发,企业之间对食品成分或饲料配方保密。欧洲人从疯牛病、二恶英和口蹄疫三大事件中悟出了透明生产的必要性。过去超市上的肉和菜从哪里来没有人问知。现在按照透明生产的模式需在黑板上详细地列明何时屠宰和加工了哪一只牛。据估计,目前顾客购买生态牛肉要比购买常规方法生产的牛肉多付至少30%的钱,但一般认为,由于生产生态牛肉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因此付这个价格值得。

标签:;  ;  ;  ;  ;  ;  ;  ;  

欧洲农业灾害及其启示_二恶英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