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十大关系(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十大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课程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集中地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新课程中的亮点,更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难点。通过对实验区的考察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实施,需要妥善处理实施过程中的十大基本关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教师与学生、认识与实践、内容与形式、过程与结果、体验与建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时间与空间、规范性与开放性、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具有独立的课程地位。人们容易产生一些疑惑:既然各门学科取向的课程都强调实践,为什么还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结合学科课程的教学过程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区别与联系
1.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是两种不同形态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中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的,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课程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的活动经验和活动过程基础之上的,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和参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之一是强调学生经验的发展价值,基本组织方式是“问题中心”,注重学生通过自主的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实现课程的发展价值,它重视的不是系统的知识的获得,而是经验重组与改造过程中学生兴趣、爱好、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在经验生成与改造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乃至生活方式的变革。
学科课程设计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学生发展,但其逻辑前提是体系化、理论化的间接经验,即知识体系。它为学生认识世界、认识与发展自我提供了系统的认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但任何学科课程的教学,都必须保证学生获得较系统的书本知识,并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与情感态度。因此可以说,是面对学生的“经验世界”还是面对学科的“符号世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直接分野。
2.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综合性课程,不同于学科综合性的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综合性课程,但它又不同于学科综合,它不是对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是跨学科的学习,而是对学生生活领域和生活经验的综合,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是综合性的学科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树立全面的课程资源观,注重从学生的生活背景、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等方面拓展、延伸和补充,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发展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或者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的探讨,引导学生获得新的理解。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各种课程具有内在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其他各种课程为基础。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要综合运用在学科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各类学科取向的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认识基础和理性准备。第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仅为学科知识的应用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平台,而且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主获得的知识以及问题解决的基本能力又促进学科课程的学习,有助于知识的整合。
(二)防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倾向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能以书本为中心。
实践性课程客观地要求学生具有开放的实践情景和适当的开放的活动空间。尽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求学生收集资料,利用已有的知识基础,进行讨论、交流,但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局限于文本的学习和活动,不能局限于教室空间,不能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要求学生获得系统的书本知识,不以具有逻辑体系的学科知识为内容,不以知识专题来设计,而应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
3.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以教师讲解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际经历和动手实践,“自主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因而,由教师“教”的方式来实施结合实践活动,是不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性质的。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自主的活动、自主的实践,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起着指导、组织、协助、引导、评价等方面的作用。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讲解是必要的,但是不能以教师讲“观察法”取代学生的亲身观察,不能以教师讲“实验法”取代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能以书面作业为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作业和实践作业为主,辅之以必要的书面记录、书面作业。如果过于强调书面作业,学生就会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文字的整理上,过于关注结果,从而忽略了实践体验的具体过程。
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突出学生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突出学生主体。学生作为课程的主体,就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发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学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另一方面是指发挥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能动性,由学生来创造着课程。课程本身具有“过程”和“发展”的涵义,学生通过与被称为课程的东西进行对话,才能发生素质的变化和发展,才能引起学生去反思现实的生活方式。
要突出学生主体,综合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都应该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应有的作用。从活动主题或课题的提出,到活动方案的制定、再到活动实施,以及活动的总结、交流与评价,都应该尽可能让学生自主活动,不断经历困惑、挫折、失败、调整,教师只是有效地针对学生的实际,进行适当的指导或引导,而绝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
(二)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导师与学生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因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求在中小学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导师制。“导师制”要求一个教师指导一个或多个学生活动小组的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的基本职责就是指导、引导、组织、管理与评价学生活动。但教师的指导需要以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要为前提。指导不等于规定,不等于统一要求。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应取决于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硬性规定学生活动主题和活动过程,都是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表现。
2.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
目前,在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方式和指导行为存在一系列问题:偏重活动形式,忽略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学生活动方案,忽略教师指导方案;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的落实,忽略活动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和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我们认为,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的建立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设计与制定教师指导方案,增强教师指导的计划性。教师指导方案包括学期指导方案、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在要求学生制定活动主题实施方案的同时,应针对学生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及其需要,设计教师指导方案。教师指导方案应包括: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目标、学生活动过程与具体方法的指导、学生活动主题必要的资料与工具准备、学生活动评价策略等。
(2)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或指导常规。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师指导规范或指导常规尚未形成,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指导行为比较随意。有必要逐步建立起教师指导行为的基本规范。
三、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注重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注重实践与反思,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又一核心理念。
(一)实践形式及意义
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实践的过程是学生基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运用必要的工具,作用于客观对象的过程。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学生实践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是以研究为主要活动方式的实践。包括制定方案、调查、访问、观察、实验、统计、信息收集与处理等。在开展此类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尝试运用一般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体验研究的基本过程。
二是以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为主的活动方式。包括参观、服务、宣传、义务劳动、经济活动等。此类实践活动一般要在特定的社会情景中进行,如社区福利院、孤儿院、小区、农村或农场、文化古迹、社会有关机构、街道、商店、公园等场所。
三是以技术实践为主的活动方式。包括技术实践和劳动实践两大类。具体有设计、制作、研制、种植、养殖、信息发布、出版(小报、墙报等)。技术实践并不等于科技小发明和小创造,而是实践过程的必经环节。
(二)有知性的活动与有理性的实践
学生的实践过程只有建立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之上,才不会导致盲目的实践和“无知的”实践。目前,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活动形式化”的倾向。注重活动的形式,忽视学生活动的合理性、认知性,忽视对学生进行方法论的指导,忽视对学生关于活动主题或问题的基本认识方面的指导。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注重以认识为基础,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1.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文献资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要引导学生通过收集与处理文献资料,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要围绕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或主题开展活动,首先需要对问题和主题本身占有一定的文献资料,对问题本身具有初步的认识。
2.必要的方法引导和专题讲座。要使学生通过活动过程获得体验,必须让学生初步了解活动方法本身。因此,在学生活动的全过程中,有必要针对学生活动的具体任务,渗透关于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的专题讲座。当然,专题讲座仅仅是辅助性的。
3.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综合实践活动也应有一定的认知目标,与学科课程不同的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认知目标不是以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通过实践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之中,发展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基本“学力”,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四、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种实践性课程,需要以整合的理念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克服实施过程中的形式化倾向。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
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和学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为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四门课程分别地进行开设,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化、教材化;教师对“预设性教材”的依赖性太强。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不应来源于书本,而应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围绕问题来组织。因而,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学生从活动背景中或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与活动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非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特征。学生在该课程中学习的内容不是预先设计好的,不是体系化的书本知识或知识专题,而是学生从生活中自主地提出的问题,并由问题上升到活动主题。从此意义上说,只有活动主题才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内容,而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只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活动形式、活动要素。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形式一方面是指课程的具体展开形式,另一方面是指课程的存在形式。
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形式。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多样的,一句话,就是“从做中学”。在实施过程中,要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状况,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决定活动形式或活动方式。
新课程所强调的学习方式变革不是指从一种学习方式转到另一种学习方式,而是要求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实现多种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也要求活动方式的综合性。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个学段的活动实施中,经历探究、实验、调查、考察、服务、社会宣传、公益劳动、设计与制作、技术实践与劳动实践、信息实践、总结与交流、展示与答辩、汇报与表演等活动方式。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经历研究、服务与实践、劳动实践与技术实践等基本活动方式。
2.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就体现在活动过程中。要防止浅尝辄止,必须留给学生充足的活动时间与活动空间,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一般来说,每个活动主题的实施,都应该让学生在活动准备阶段、活动实施阶段、活动总结阶段开展自主实践,经历提出活动主题、制定活动方案、搜集与处理信息(文献资料或第一手资料)、进入实际活动情景、进行总结与交流的全过程。
五、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一)关注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强调过程的教育价值的课程,可以说,没有了实践活动过程,也就没有了这门课程本身,其课程的价值和意义便不复存在了。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过程价值。
我们不能期望中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具有创新价值的技术或知识,但完全可以通过活动的具体实施,期望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活动主题为中心,丰富中小学生的经验和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是学生以活动主题为中心的经验重组的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个体已有的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乃至对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经验都可能受到来自亲历行为和亲历情境中新经验的冲击,或得到矫正,或得到改写,或得到充实。
(2)以活动任务为取向,发展中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此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活动的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
2.“关注过程”不是关注活动的形式。
关注过程,不是关注活动的形式,不是追求活动形式的开放性,而是关注中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生成和经验重组,关注中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感受和收获,即关注过程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因而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1)让每个学生切实经历活动主题实施的全过程。在活动的准备阶段,引导每个学生自主地关注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各种现象,从中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问题到小组活动主题的提出,应该在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形成共同感兴趣的活动主题。放手让学生自主制定活动方案,并为活动的展开做好充分合理的准备,发展他们的规划与组织的能力。“关注过程”首先要求的是必须保证中小学生参与完整的活动过程。
(2)亲历活动情景,体验活动方法,在活动过程中形成认识,提升观念,发展能力。关注过程不是追求活动形式的多样化,或表面的热热闹闹。关注过程反对“形式主义”,要求每个中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根据活动主题的需要,完整地运用问题解决的基本方法,获得实际的感受和认识。只有关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和价值生成,才能防止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化”的倾向。
(二)兼顾结果
任何教育活动或课程都应追求一定的结果。但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中,相对于发挥过程的教育价值而言,只能兼顾结果,而不刻意去追求活动结果。
1.综合实践活动追求什么样的结果?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不要结果的课程。区别于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有其特殊性。因此,我们要明确要兼顾的“结果”是什么。
(1)综合实践活动不可以追求系统化的理论化的知识,但要求学生通过主题活动自主获取知识,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整体认识。综合实践活动不追求基于文本学习的纯粹的认识结果,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在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活动主题的实际,形成对有关事物或事务的基本认识,拓展学生的视野。
(2)综合实践活动不刻意追求中小学生活动结果或活动产品的科学性和独创性,但要求学生通过主题活动体验研究、设计、制作等实践方式的规范性与合理性。通过研究、实验、设计、制作等具体活动方式,学生必然会提出自己对相关问题或现象的认识与判断,设计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策略。
(3)不仅兼顾有形的结果,而且要突出无形的结果。有形的活动结果往往表现为学生的活动论文、报告以及具体的产品等,而无形的结果则主要表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特别是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的兴趣、主动性、社会责任感以及实践能力等。这些无形的结果往往是与活动过程相伴随的,是在过程中生成的。
2.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为了保证活动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关注过程”的同时,不能没有“结果”意识。
(1)学生和指导教师都应有明确而具体的活动目标。综合实践活动的非预设性和生成性,并不意味着活动主题的展开过程是随意的、盲目的,相反,活动的展开应该是具体的、清晰的、目标明确的。
(2)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引导,并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保证活动方法的合理性。只有学生进行有知性的活动和有理性的实践,才能为活动结果的合理性奠定扎实的基础。如何进行调查、如何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如何进行小实验,如何表达与交流等等,在活动准备阶段以及实施过程中,指导教师都应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3)活动结果表达的形式多样化。活动结果的表达形式是多样化的,可以是活动报告、研究小论文、设计的产品、方案,也可以是日记。学生活动结束后,应允许学生采取他们乐意的方式来表达活动结果。
标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 活动主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