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工作的回顾与思考_道德教育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工作的回顾与思考_道德教育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回顾与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德育论文,改革开放以来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的发展,是一个随着高校德育的新形势新情况的变化,在理论上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的过程。

(一)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理论的新发展

第一,适应社会转型,重新明确德育的地位和任务。

1979年5月教育部政治理论教育司发布了《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在分析当时高校政治教育的基本情况基础上,强调指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步完整地准确地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所以政治理论课是我们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又红又专人才的重要保证。”

1982年10月9日,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明确了高校德育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同时,要对大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通知》指出:“有计划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是实现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需要。为了培养学生成为有革命理想、讲革命道德、守革命纪律、有文化的又红又专的人才,有必要把共产主义思想道德课作为一门必修课,纳入教学计划。”

1995年11月23日,国家教委颁布试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明确指出:“高校德育是高等学校实现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它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高等学校德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大纲》的颁布表明,我们对高等学校德育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对高校德育的地位和任务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结合形势变化,确立高校德育的重点。

适应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发展带来的社会存在的新变化,针对各种社会思潮对大学德育建设的影响,党和国家及时地强调高校德育建设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增强了高校德育的影响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改革开放初期,针对当时的大学生重理轻文,忽视政治,对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等问题,1982年10月9日,教育部《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指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特点进行教学。如:对一年级新生进行学习目的、热爱专业的教育,对毕业生进行革命理想、服从国家分配的教育,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职业道德教育,对民族地区学生进行民族政策教育等。”

针对1985年后社会上出现的“全盘西化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等错误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1987年3月17日,《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改革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的意见》指出:“旗帜鲜明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深入、持久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帮助青年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从此以后一直到1991年苏东剧变,苏联解体,高等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都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加强对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和纪律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点,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和积极疏导。

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认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人们的价值观念多样化存在的态势下,坚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如何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的条件下,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树立民族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如何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在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消极现象仍然存在的情况下,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何在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改善和提高的情况下,培养大学生具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品质;如何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情况下,指导大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等等,成为了高等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第三,深入大学德育实践,探索德育发展规律。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高校德育理论工作者,积极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尤其是高校德育建设的实践,紧紧围绕高校德育的性质、目标、任务和重点,深入研究高校德育面临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高校德育特点、功能与作用,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大学德育载体的拓展,大学德育运行机制的构建,大学生成人成才的规律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看法、新观点、新思想,出版发表了一批有分量、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这些科研成果,深化了对德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德育理论,为加强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德育理论支撑。

(二)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实践的新探索

第一,高校德育教学实践中的课程改革。

1982年10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在高等学校逐步开设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的通知》后,我国高等院校逐步开设了共产主义思想品德课程,从而改变了我国高等学校思想品德教育长期“零敲散打”、“有实无名”的局面。

1985年8月初,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课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要求认真改革高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政治的巨大发展变化,适应新时期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具体状况,以及各方面改革的需要。1987年10月,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规范了课程体系,将思想品德教育课程设置为五门课程,即“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这种课程设置,虽存在一些问题,如“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和“职业道德”的课程,在内容上交叉、重复严重,但这五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一定程度和一定领域内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正确认识各种西方社会思潮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一步加强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近代史、现代史教育和国情教育,增强民族自尊、自信和自强精神,抵御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适应党的十四大对我国高校德育教学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针对思想品德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1992年国家教委转发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研讨会纪要》,将原设的“大学生思想修养”和“人生哲理”调整为一门课程,称之为“思想道德修养”课。

1997年9月12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做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报告中明确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998年4月,中央批准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程设置新方案即“98”方案,设置“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规定要把学习邓小平理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课的中心内容,使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2005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颁发了(教社政〔2005〕)5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5号文件明确了2005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新方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四门课程,规定为普通高校四年制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创造性地进行了一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

第二,高校德育社会实践途径、方法的新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工作者在德育实践的途径和方法方面,进行了许多新的探索。(1)以志愿者活动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1993年12月,共青团中央十三届二中全会提出,要在今后一段时间逐步实施“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1993年底中国青年志愿者活动全面启动,并被各级团组织作为引导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固定下来。各高校党校、团校、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创三好”和“尊师爱校”等青年志愿者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在为社会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2)组织大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圣地纪念馆、战争遗址、文明城市等等,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改革开放示范地区的作用,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大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3)结合每年的重要事件的纪念日,组织系列讲座、专题讨论会、辩论会、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4)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丰富假期生活,开阔视野,了解国情,体会民情,在艰辛中领悟人生,在曲折中磨炼意志,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二、当今我国大学生德育状况分析

准确把握、科学分析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是做好高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依据。

(一)当代中国大学生德育状况的主流

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关心国内外大事,认同、拥护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关注、思考社会热点问题。

中国大学生通过网络、广播、报纸及时了解国家的政策,普遍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和影响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在国际上,近几年来主要关注恐怖主义、非洲发展、朝核问题、联合国改革等问题。在国内主要关注台湾问题,政治腐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农民生活状况问题以及社会治安问题。在事关国家荣誉、国家主权、祖国统一等问题上,都有高度的政治热情。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拥护中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认为正是由于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才使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最多的实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律;我国政治局势非常稳定,社会能够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能够实现。

第二,追求为社会奉献的人生价值,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青年大学生大多数认同社会主义价值导向,有较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据部分高校的有关调查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劳动和奉献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准”,同意“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这一道德要求。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同意“在考虑利益问题时,应首先考虑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在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时,多数大学生认同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优先的准则。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67%的学生愿以集体利益为重。

第三,关注自身的发展,价值观念趋向务实。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由原来的注重群体向注重个体转移。他们追求独立人格,追求自身素质的完善,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施展才华,实现个人价值。在价值取向上,不再好高骛远,盲目地追求不切实际的幻想,由原来的重虚轻实转向重实效、重现实利益,从理想主义转向求真务实。例如,在选择专业时,多数大学生都考虑到将来的就业和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在选择工作时,把“收入”、“自身的发展机会”、“社会声望”和“兴趣爱好”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第四,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增强,对个人前途充满信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化了大学生的竞争意识。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大学生们普遍认为,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的是个人的能力、自我奋斗和受教育的程度,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勇敢地走向社会,有信心面对明天。他们把“英雄是自己成为英雄,懦夫是自己成为懦夫”当作人生哲学的格言。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强精神突出表现在努力学习上,有关调查表明,多数大学生有较强或很强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大学生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今日多流汗,明日少流泪”。在对当今大学生素质的评价上,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和自我精神,多数教师认为,增强了竞争意识和自我精神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突出特点。

第五,向往健全人格,追求道德高尚。

多数大学生在道德上追求崇高,对社会上存在的唯利是图、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钱权交易等社会丑恶现象深恶痛绝。广西大学列举16种观点来考察如何做人,赞成率最高的前三位是:“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占88.32%);“正当地索取,积极地贡献”(占87.63%);“人生的意义在于超越自我”(占79.92%)。海南省的调查显示,77.7%的学生追求“人与人彼此真诚相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与集体和谐一致”。合肥工业大学的调查显示,98.2%的大学生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心”。有95%的大学生认为,诚信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在与他人相处时,应该坚持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

(二)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方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存在和人们思想的多样化,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竞争意识、自强意识和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会给大学生的思想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过于注重自我,集体意识淡化。

由于社会历史环境和个体生理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独生子女的优越感、封闭性和自我中心的心理影响,一些大学生过于强调个人发展、自我价值的实现,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利用,相互需要”,“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自己才是真的”,缺乏对他人的理解,缺乏协作互助精神,集体意识、服务意识淡漠。据海南省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表明,当发生特大灾害,造成重大损失时,有10%的大学生认为“与自己无关,不予理睬,不予捐款捐物”;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弱病残时,有8%的大学生选择了“不让座”的态度;在“路遇坏人行凶,抢劫偷盗”时,有58%的大学生选择了“袖手旁观”的态度。

第二,价值追求多元易变,甚至步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

中国处于经济体制转换时期,旧的价值观念正在转变,新的价值观念正在形成,社会价值观领域呈现出极其复杂的多元态势。在这样的形势下,涉世未深的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追求难免会表现为多元性和易变性。他们既追求实惠,想走“黄色道路”(简称黄道),挣钱发财,成为物质上的富翁;又向往政治,想走“红色道路”(简称红道),升官掌权,光耀门第;还不愿意放弃对于知识的追求,想走“黑色道路”(简称黑道),攀登科学高峰,成为精神上的富翁。一些学生甚至阅历相对丰富的博士研究生也在选择职业时缺乏主见,反复无常。在人生价值的问题上,有的大学生蔑视崇高,步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

第三,诚信观念薄弱,道德标准偏低。

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但社会上对一些大学生的诚信道德评价并不高。这是因为部分大学生在诚信道德方面仍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1)考试作弊。近几年,几乎每所大学每年都有因考试作弊而受到学校纪律处分的学生,不少高校都有因考试作弊而被勒令退学的大学生。据有关调查表明,有28%的大学生承认自己曾经有过作弊行为。(2)假造个人履历。一些大学生为了能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抢占优势,假造个人履历,夸大个人的实际能力。例如,在一些就职招聘会上,曾出现了几位大学生都是同一所大学学生会主席的怪现象。(3)不归还助学贷款。归还借款是最基本的做人准则,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持“当然不还”或“能不还就不还”的态度。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应具有较高的道德评价标准,但实际情况却令人吃惊。据南京化工大学的调查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亲眼目睹了诸如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不爱惜公物、举止不文明等现象,却采取了默然视之的超然态度,有的甚至将考试作弊视为有效的竞争手段,将行为粗俗、格调低下视为一种个性和气质。浙江大学的调查结果也显示,对一些基础文明不良现象抱“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占较大比例,如58.07%的人对抄袭作业无所谓,22.13%的人对考试作弊无所谓,20.19%的人对在课桌上乱涂乱画无所谓。

第四,对己对人道德标准不同,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脱节。

大学生普遍认同社会上倡导的公民道德规范,也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并且对他人的不道德行为持批判态度,但一些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却不能自觉地去按照公民道德的要求去行为。据华东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表明,被调查的大学生都强烈反对校园里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但又都承认,校园里的不文明、不道德行为就发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这种现象说明,在一些大学生那里,存在着两种道德标准,一种是对自己的,另一种是对他人的。对自己按照利己主义的标准要求,时时从利己出发,一切为自己着想,不关心公益,不乐于助人;只求权利,不尽义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而对他人则按照集体主义的标准,要求他人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时,能够做出自我牺牲,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第五,自我调控能力较差,心理素质脆弱。

当代中国大学生都是激烈的考试竞争中的优胜者,为了升大学,只重视应对考试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大学后,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和社会竞争,一些大学生心理压力大,焦虑感过强,心理状态不稳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据对南京化工等大学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经常感到自己处于“压抑”状态的占30.3%,处于“烦恼”状态的占30.3%,处于“空虚”状态的占27.94%。尤其是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许多大学生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惶恐,66.63%的同学为“社会竞争、就业前途未卜”而苦恼、担忧,部分学生生活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中。有91.71%的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有过“我有时很自信,有时很自卑”的心情,有92.12%的大学生有“我往往把握不住,控制不住自己”的心情。有的学生因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而忧虑成疾,甚至自杀。

三、增强高校德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进一步增强高校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是马克思主义德育理论与时俱进品格的根本要求,是促进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光荣职责。

第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切实把学校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

要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针对当前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特点,分层次、有针对性地把大学德育的要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大学德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要把高校德育要求渗透到科学文化课的学习之中,启发大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重视道德的力量对于人们学习、掌握和运用科学,提高人们的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使大学生认识到思想道德教育与个人健康成才的统一,不断增强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要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思想道德教育既要教育人、引导人,又要关心人、帮助人。高等学校要加强管理,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条件。要加强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助学奖学金、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

要针对社会关注密切、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使大学生在“第二课堂”中接受道德教育,在身体力行的道德实践中感受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和淳厚的民风,学习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和模范事例,接受崇高道德情操的熏陶,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

第二,坚持高校德育与科学管理、严明纪律的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校德育良性循环发展的保障机制。

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限于“课堂讲授”、“辅导报告”、“理论学习”等说服劝导性的形式,忽视了道德教育与管理、纪律的结合,被一些人视为“软弱无力的说教或空谈”。坚持教育与管理的统一,融道德教育于严格的管理、严明的纪律之中,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道德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条成功经验,它体现了道德教育的规律,也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把德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高校德育的保障机制。这种保障机制主要由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控机制这三个子系统组成。评价机制具有对道德行为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功能;激励机制具有依据对道德行为的正确评价,以制度的方式,给履行道德义务者更多的尊重、爱护、荣誉和报偿,给道德失当行为以必要惩罚的功能;监控机制具有监督、控制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正常运行的功能。通过发挥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监控机制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促进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社会风气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才能确保高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我们要组织、协调多方面的力量,广泛深入地进行调查研究,在客观评价教育系统道德状况的基础上,把大学生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重要依据,制定高校德育建设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激励监督机制,采用公约、规矩等形式把德育要求制度化、具体化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准则,使他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实践中不断熏陶道德情感,丰富精神世界,升华道德境界。

第三,坚持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统一,为大学德育目标的实现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

大学德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实现大学德育的目标,需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这一主阵地、主渠道作用,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合力支持。社会是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大课堂。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为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提供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和舆论氛围。要在家庭生活中,通过每个成员良好的言行举止,相互影响,共同提高,形成好的家风。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都要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低级、庸俗的道德现象,要通过说服、教育、启发等予以疏导;对一些腐朽、糜烂的现象,要坚决加以抵制;对一切违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行为,要形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局面,以引导大学生在各种道德思潮的相互激荡中,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

第四,必须采纳新的德育方法和手段。

要增强大学德育的实效性,还必须在方法手段上不断创新。既要继承一切优良的传统方法,还要善于适应我国大学德育实践的需要,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的优秀成果,形成具有时代特点和中国风格的新方法。从目前我国大学德育的实际出发,应高度重视对隐性教育法、新的价值澄清法和网络教育法的研究。

1.隐性教育法。隐性教育法是一种不为教育对象自觉意识到自己在受教育的教育方法,它强调环境氛围的育人功能,重视良好环境氛围的营造,主张通过暗示、启迪、诱导和激励等手段,使受教育者在身边环境氛围的影响下,潜移默化,陶冶德性。在个性心理上,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趋于成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和独立意识,对来自任何方面的直接指教或训诫有抵触情绪。在思维认识方面,青年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对事物进行论证性思维的能力,思维水平已达到了能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抽象分析,能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道德准则去衡量、判断事物的程度。因此,他们遇到问题,不愿人云亦云,面对传递的教育信息,不愿轻易接受,总要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力图提出一些有独创性的见解。依据大学生的特点,大学德育的教育主体必须尊重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平等地对待他们,关注他们对教育信息的反馈,绝不能居高临下,无视教育客体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强迫式、单向式地“我说你听”、“我打你通”。否则,就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在情感上、思想上抵制教育的内容,导致苦口婆心的教导陷入窘境之中而显得苍白无力。

2.新的价值澄清法。价值澄清法是西方价值澄清学派倡导的一种教育方法。西方价值澄清论,片面地强调主体内在因素在主体价值观形成中的作用,完全否认价值观教育对于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外在影响,认为价值从根本上是个人的而不是社会的,道德价值观念不能也不应传授给别人,其实质是价值相对主义。但是不能因此而否认价值澄清法的一些合理成分,例如,价值澄清法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它设计了上百种价值澄清的策略和价值教学活动,编写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报道手册和实用技术手册,为教育者引导教育对象理性地分析、评价、判断其体验的社会、团体、学校以及周围人的价值观,提供可操作性程序,为教育者创造一种轻松愉快、自由平等的氛围,使受教育者通过主动的思考,提高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我国价值观领域呈现多元化态势的状况下,借鉴价值澄清法中所包含的积极的合理的成分,形成注重通过现实生活训练来提高受教育者道德判断、道德选择能力的有章可循的新价值澄清法,对于有效地解决大学生价值观领域的深层次理论问题,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

3.网络教育法。简单来说,网络教育法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毋庸置疑,以技术创新和信息全球化为特点的互联网,通过光缆、微波等有形无形的媒质,为人们构造了一条条高速信息交互通道,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互联网技术既为改进新时期青年价值观教育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给新时期青年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网上冲浪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德育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这一新的阵地。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利用校园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要建设好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网站或网页,形成网上网下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及时了解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回答和解决大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运用技术、行政与法律的手段,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严防各种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

标签:;  ;  ;  ;  ;  ;  ;  ;  ;  ;  

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德育工作的回顾与思考_道德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