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论文_王占春,姜永林

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论文_王占春,姜永林

(鞍山供电公司 辽宁鞍山 114000)

摘要:倒闸操作,是变电所正常工作中一项常见的工作,但是这项技术在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技术人员不能按照规范进行工作,将很可能造成操作事故的发生,会危害到整个变电系统的运行,进而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工作。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倒闸操作中的关键操作点的操作技术进行论述,希望可以通过讨论找出相关的预防操作事故产生的有效措施,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变电所;变电运行;倒闸;事故;预防措施

变电所的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对输电电压的改变,完成电能的传输,从而保障各用电系统的正常用电。而对于变电所的工作而言,倒闸操作的高质量完成,是保障变电运行正常的基础。然而由于倒闸操作本身的特性,在工作进行过程中,操作人员简单的技术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相对严重的事故,进而影响变电工作的正常进行,并带来比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操作技术和事故预防的相关知识,进而提升工作效率。

一、倒闸操作事故原因分析

作为变电运行的重要操作内容,倒闸操作的好坏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直接影响。一旦出现倒闸操作事故,就可能给运行人员的人身安全、电网和用户的电气设备带来很大损失,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在变电运行实际倒闸操作过程中,很多事故都是人为误操作造成的,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调度发令不够准确,运行人员没有认真接收调令

如在2015年9月,某110kV变电站的值班人员接收到调度指令:将1号主变全部安全措施予以解除,在中压及高压两侧恢复电力供应,在低压侧则为试验状态。随后当值值班人员在未将1号主变低压侧和10kV母线连接位置接地线予以拆除的状况下,便将1号主变高压侧的开关合闸送电,随即造成了主变压器差动保护动作跳闸,致使母线设备及变压器均严重受损。分析其原因:因调度当值人员在发出有关倒闸操作指令时,指令当中未就1号主变低压侧无需送电予以重点强调;同时变电站的值班人员对所接到的指令也未能够详细阅读理解,加之自身技术能力的欠缺,错误性的认为低压侧无需供电便不用将其接地线予以拆除,由此便造成了事故的产生。

2.操作票的填写与审核发生错误和不规范

在2016年8月,某10kV开关室开展停电检修工作,其并没有将进线开关的线路侧断电。在检修工作完成之后,运行值班人员在没有将下刀闸与进线开关之间接地线予以拆除的基础上,就对10kV母线实施了恢复送电的合闸操作,这致使10kV进线开关发生越级跳闸,配电室的电气设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击穿及烧毁现象。分析其原因:在正常变电运行过程时,倒闸操作要求运行值班人员能够综合考虑电力系统运行的具体状况来开具操作票,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操作票填写不规范,随意性大,再加上审核操作票把关不严,也没有规范的审核制度,在操作中马虎大意,五防闭锁功能又失去作用,这样一系列问题的大量存在,且很容易导致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事故的发生,致使电力系统将面临着巨大的经济损失。

3.在执行倒闸操作的前后没有仔细检查设备的状态

2016年12月,某高压配电房的运行值班人员在对水泵实施停机操作时,由于跑错了开关柜,错误地强行带负荷来开正在运行过程中的高压开关柜的隔离开关,从而引起了弧光短路,造成配电房某10kV母线进线出现开关跳闸的情况,隔离开关遭到损坏,而且飞溅的电弧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一定损害。

二、变电运行倒闸操作的关键点

1.在倒闸操作前,运行人员一定要准确地弄清楚调度部门发出的操作指令所包含的全部信息,有不明白的地方务必要向调度部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操作;倒闸操作必须坚持按票操作,在唱票复诵后,逐项打勾,不得跳项;切忌操作过程中离开操作现场,防止单人操作和走错设备间隔;不得随意进行解锁操作,要防止强制解锁带来的误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要特别注意防止误合接地刀闸,在检修电压互感器时就经常发生误合母线侧接地刀闸的事故。要明确接地刀闸的位置以及其合上后的接地范围,特别当母线多处接地时,一定要搞清楚需要合哪一组接地刀闸。此外,还要严格区分电压互感器和母线的接地,特别注意在试验工作中对临时变更的安全措施要及时进行设置和恢复。

3. 在进行电压切换时要做到需进行切换的必须切换,例如距离、低周以及母差保护等;不该切换的不得切换,例如电压互感器高压侧已停电时低压侧不得反送电。

4.在进行倒闸操作时,必须悬挂相应的标示牌并装设围栏。其中,标示牌要悬挂在准确醒目的位置,而围栏的设置则既要方便操作的进行,又不能扩大围蔽的范围。当需要变更标识牌时,要由工作负责人提出申请,由运行人员将标识牌取下。

5.在倒闸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就应立即停止操作。必须在将异常原因调查清楚并得到值班负责人许可后方能继续操作。此外,还要对防误操作装置的闭锁功能进行了解,以免误判断闭锁装置失灵并进行强行解锁导致误操作。

三、倒闸操作中危险事故的预防

1.对于危险点的处理

在倒闸操作的进行过程中,事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不当造成的。因此,在工作进行之前,操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相关危险点的具体分布,掌握对于危险点的处理技巧。变电所的相关负责部门应积极展开对于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向操作人员反复强调具体的操作技巧。另外,也要尽可能的为技术人员创造出实践练习的条件,使工作人员通过实际操作使自己的技术不断朝着规范化发展。另外,变电所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技术人员通过竞争获得上岗机会,这将能够有效的促进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提高。

2.要重视非正常接线及正常状态下的非典型操作

由于非典型操作打破了常规倒闸操作的固有思维套路,所牵涉到的项目更多,其包含的危险点也更多,从而就对危险点的判断及预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运行人员养成了不良习惯,就极有可能在非典型操作中触及危险点,导致事故发生。因此,要重视非正常接线及正常状态下的非典型操作,改正平时不良的操作习惯,将防范的具体措施落实到位,随时分析总结新的危险点。

3.关于特殊情况的处理方式的预设

变电所的倒闸操作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非常规的特殊情况。在这样的状况下,需要操作人员具有极快的反应能力,才能够保障工作的完成质量。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变电所的相关负责部门必须尽可能的做出对于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的预设方案,帮助技术人员培养出较快的反应能力,掌握对事故的应变技巧,从而在事故发生时做出合理的应对。另一方面,每个工作人员都应该仔细思考关于危机处理的应对方案,以使应对方式更加多样化。

4.对危险点处理的教育

倒闸操作的完成质量,不仅会对变电系统的运行造成影响,也会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操作进行之前,相关负责部门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关于危险处理的教育,增强每个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从而促进这项工作的安全完成。

倒闸操作在变电所的变电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实际工作中,完成操作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精湛的操作技术,避免操作事故的产生。另一方面,一旦出现事故,操作人员必须要做到沉着应对,阻止事故的扩大。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变电所的负责部门对工作人员进行的严格培训。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坚,王永龙.浅议变电运行中的隐患问题与解决方法[J].广东科技.2012(11).

[2]高青云.变电站中典型倒闸操作的危险点和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4).

[3]董卫涛.浅谈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与控制[J].中国电力教育.2010(04).

论文作者:王占春,姜永林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中倒闸操作事故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论文_王占春,姜永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