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学校 214122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掌握这门艺术,首先要根据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理念,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遵循学习规律,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策略
打造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关键在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必须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可让学生们的情绪得到放松,让他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我们在课堂上,如果发现学生犯错,要善意地进行批评,不能讽刺、挖苦,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甚至会感激老师尊重他们。如果师生关系不和谐,会让学生们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师生之间发生冲突,影响课堂教学。另外,我们还要多花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关心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如果想要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我们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严谨、单调的数学,上得让学生们感到有趣味,让学生们不再害怕数学,只要一听到上数学课,就有幸福感,就有征服欲,想通过数学课来展示自己。我们就要注重自己的语言,要用抑扬顿挫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手势、表情,去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而我们的数学课堂也是如此,要想让学生开心,我们可适当地讲一些有趣的事,不能太多,多了会让学生学不到知识,他们只会沉浸在玩乐之中。只要用一两句风趣的话或者一两个幽默的动作,就足以引起学生们的兴奋点了,然后再将他们的兴奋点迁移到学习上来,他们会学得更加轻松愉快。
三、增强教师模范作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为人师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保有激情,并且要将学生的激情一并调动起来,有疑问的地方一起提出疑问,探求的时候一起探求,只有将学生和教师合为一体,才能最大程度上调动课堂的情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把自己摆在神坛上,对学生居高临下,应该与学生是平等的地位,设身处地的去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探索解决的方法。另外,虽然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但是学习同样也是教师应该持续努力的方向。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补充自己的知识漏洞,提升自我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
除了教师的教学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将课前的预习工作做好,对上课过程中快速理解课堂内容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站在教师的位置上看问题,会让学生获得不一样的收获,对于问题的理解也能够多样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授课方式的优化
1.上课要开个好头,吸引学生注意力
当一堂课开始后,教师应善于运用故事、谜语、游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逐步引入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样,课堂教学既不会枯燥、单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被激发。
2.教学过程要丰富
①教师要选好实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吸引学生,然后,巧妙暗示其中的数学知识,并鼓励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画龙点睛般的总结与引导。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新知识,比单纯灌输效果好。
②科学设置问题。不少教师在提问时倾向于让成绩优异的学生回答,成绩一般的学生很少有回答机会。因此,成绩一般的学生往往会感到自卑,对数学学习逐渐失去兴趣,也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这要求教师在问题设置时,充分考虑到问题的层次性,设计高、中、低三种难度的问题,使全班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相同的问题,不同的提法以及不同的提问情境都会使提问教学效果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善于把握合适的时机,适时提问,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调动他们持续的学习欲望,从而顺利灌输数学概念及定理公式。比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为了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我们可以让三个学生分别画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学生便会思考:为什么三条线都是同一条线呢?教师便能顺利引入教学内容,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又如,证明三角形全等有很多方法,但为什么“角边边”无法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这样,让学生在不断的设疑、质疑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并学会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另外,教师通常采用随机点名答题的方式,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使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因此,教师应运用创新理念,采用“接力”式或“击鼓传花”、学号顺序等方式提问,以活跃课堂气氛。
③用数学实验与游戏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对实验、游戏很感兴趣。每次做小实验时,学生们都很专心地去做。而数学教材中包括不少数学实验,可以让学生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他们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环节能加深对相关概念、规律之间联系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比如,在学习概率时,先用一枚硬币做实验,让一个学生反复抛一枚硬币,而另一个学生负责记录每次结果。通过得到的数据研究硬币正面朝下的概念,进而引出概率。又如,让学生利用硬纸片拼拼、剪剪,发现几何图形的重要性质,掌握相关概念、定理。 ④加强合作学习。教师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主探究意识。首先将学生分组,5~8人一组,为学生分配合作探究的任务,使他们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教师从旁指导。最后,在课堂上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进行汇报与讲评。这种团队合作方式能使课堂更加活跃,教学效果得到强化。
3.下课前要归纳、总结
根据人类的思维规律,我们总是对近期发生的事印象深刻,时间越久的事越容易淡忘。如果一堂课只是讲授新内容,常出现“猴子掰玉米”现象,即学生记住新知识,忘了旧知识。因此,教师应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对整堂课作一个简要的归纳、总结,以加深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印象。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形势下,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创新教学思路,选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来,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哲.探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数外学习,2013(3):47
[2]杨仲恒.浅谈如何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科技创新,2013(8):339
论文作者:赵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7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过程中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论文; 角形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