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空间暖通空调设计分析论文_袁毅

针对大空间暖通空调设计分析论文_袁毅

襄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湖北省襄阳市 441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日常居住的环境也有了更多的要求,由此,就出现了集合休闲娱乐、商务等功能的大空间建筑。对于大空间建筑来说,它的耗能较高,其中暖通空调更是大耗能,因此针对暖通空调要进行合理的设计,不断的提高其性能,以此来提高暖通空调的节能性,达到良好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大空间建筑;暖通空调;节能设计

引言

简单的说,大空间建筑的占地面积都比较大,比如一些大型的商场、健身房等,内部的容量较大,并且每个区域对于温度的需求都是不同的,内部的温差也比较大,因此要想保证暖通空调能够发挥应有的效用,就需要在暖通空调的设计过程中做好线路的设计处理。比如在电影院中主要的功能是给人们提供观赏电影的场所,在进行暖通空调设计的时候就要充分的考虑到建筑的功能。

1.暖通空调系统的类别

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可以将暖通空调系统分为以下两类:第一,外部环境处于湿热的情况下,暖通空调起到一个调节室内温湿度的作用;第二就是暖通空调对于空气的调节,能够控制其中的污染气体,有效的净化空气。这两种系统之间具有对应的相似性。针对设备的集中程度可以将暖通空调的系统划分为三类:集中系统、半集中系统、分散系统。除此之外还可以按照介质以及用途等将空调进行分类。

2.大空间暖通空调设计的特点

(1)在通常的情况下,大空间建筑的是一个完整地个体,其中暖通空调要放置在建筑中,为了保证暖通空调能够满足建筑的使用需求,就需要设计出一个独立的热源,满足对于热力的需求。在过去的暖通空调的设计中,只需要将锅炉安装在地面上,这种建筑的功能性是比较单一的,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要重点的考虑到建筑可能存在的普遍的功能,在建筑的地面上没有合适的空间来安装锅炉。在这样的情况下,需要将锅炉放置在其它的位置上,虽然这样能够保证地面的功能性,不会占用地面的面积,但是却导致锅炉的运行存在更大的难度,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能够设计出一个合理的方案。

(2)大空间类型的建筑都有一定的高度,而暖空气主要是在建筑上层流通,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人员需要解决采暖系统温度平稳问题,不能使上下层温度处于失调状态,否则建筑室内的人员将产生不舒服的感觉。另外,因为采暖系统具有一定的水静压力,该压力的存在将会影响到建筑室内的气流组织,进而影响到建筑室内温度,在水静压力的影响,室内温度会呈现出梯度变化的规律,进而使得建筑室内温度处于失衡状态。为了保证建筑室内空间一直处于平衡的状态,设计人员需要格外注意送风方式的设计选择,根据大空间建筑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理的送风方式,尽可能减轻水静压力对温度产生的影响。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上送下回,就是从顶棚送从下方回,当前工程通常选用能够调节风量大小和距离的风口,用来提升寒冷季节送风速度;侧方送下方回的形式送风口通常设置在三米上下,应当结合建筑设计和布局来选择风口位置,保障室内美观,另外还应当对气流组织进行精准计算。但是因为大空间建设的独特性,其内部构造以及外部环境等与普通的建筑有所不同,所以要依照具体的情况来决定是否应用这种送风方式。

3.大空间暖通空调设计中常见的气流组织形式

3.1侧送下回方式

侧送方式是大空间建筑采用的最广泛的一种气流组织形式,它是将送风口设在大厅侧墙上部,冷风(或热风)由送风口送出,气流吹过一定距离后转折下落到工作区后以较低的速度流过整个工作区,由设置于同侧下部的回风口排出根据空间跨度大小,分单侧送风单侧回风方式和双侧送风双侧回风方式。侧送方式中,以喷口侧送最为常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了喷口送风外,侧送方式还包括百叶侧送,但由于有噪声和“脑后风”等不利因素,百叶侧送只作为辅助送风方式被采用。

3.2上送下回方式

上送下回方式,是将送风口设计在建筑的顶棚或上部网架空间内,将回风口设在下部侧壁上,空气自上而下送至人员活动区,然后由回风口抽走,其送风形式包括散流器、喷口、旋流风口、条缝和孔板送风等。从使用效果上讲,上送下回方式是比较好的它能把处理好的空气均匀送到各个部位,以满足不同区域的空调要求。但上送风也存在着诸多不足:空调区域覆盖了建筑内的上部空间,冷(热)负荷较大,能耗高,送风量比喷口侧送大25%~30%左右。

3.3下送上回方式

这种气流组织的方式是由下部(如地板或侧墙下部)送风,由空调房间上部回、排风。它作为一种节能型气流组织形式,比较适合于人员较多的建筑。这种送风方式避免了将灯光和屋顶负荷的对流部分带入空调区域,可使送风量大大减小,从而节省了设备运行和投资费用。但下送风风口形式复杂数量多,难以运行管理,目前对于很多空调设计单位技术上还难以实现,因此在大空间建筑空调实例中并不多见。

3.4假柱送风方式

目前,在我国一些大型会展建筑中采用了类似于机场候机厅风柱送风的送风方式,即假柱送风。假柱送风是在候车厅人员活动区均匀布置几根假柱,送风高度约2-2.5m,柱体断面为方形或圆形,出风口为假柱顶面或侧面,面积较大。此种送风方式,送风口离人员活动区近,因此送风速度小,但是布置假柱占用人员活动空间,采用时应综合考虑现场结构条件和经济条件。

4.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方法

一般来说,大空间建筑物的使用率不高,闲置时间较长。在采暖地区,为节能和便于管理,应采用空调送热风与散热器值班采暖相结合的方式。值班采暖温度按5℃或10℃考虑,开展或举办活动期间,由空调系统补充不足的热量。

大空间建筑物多数为轻型结构,外围护结构多采用玻璃幕墙,因此,要注意维护结构表面结露问题。从节能和满足卫生要求的角度,暖通专业给建筑师提出围护结构的最经济传热阻,同时,设计热风幕系统,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对玻璃幕墙表面进行加热。

气流组织的选择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结构形式。体育馆、候车厅屋顶结构形式多为网架或桁架,通常层高大于10m。体育馆的气流组织一般为高速射流喷口顶送或侧送、座椅下回风或场地下回风、顶部排风;候车厅的气流组织一般为喷口侧送或条缝风口顶送、旅客服务区下回风、高处靠电动排烟窗开启自然排风。

空调机房的布置应以施工安装、管理维护方便,管道布置合理经济为原则。机房作为空间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位置的选择、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合理性以及使用效果。每个空调机房的所承担的空调系统的面积不宜过大,宜控制在500m2以内,这样可以避免系统风量过大,管道尺寸合理。机房也应尽可能靠近空调房间,靠近外墙,远离振动、噪声要求高的房间,便于送、回风管,进、排风口的布置,同时应避免布置在建筑物的核心筒内。机房的高度应按空调机组的高度以及风管、水管、电器桥架以及检修空间决定,一般净高控制在4~6m,否则会给施工设计运行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结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大空间建筑的数量越来越多,带动了建筑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对建筑中暖通空调的施工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空间建筑中暖通空调应该如何的发挥重要的作用也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对于大空间建筑来说,不仅需要整体建筑的美观和谐,还要保证内部的设施齐全,打造出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这些要求都推动着暖通空调的设计在不断的改进完善,提高了大空间建筑的整体性能。

参考文献:

[1]公共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效能提升策略分析[J].叶耀蔚.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07)

[2]提升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能效的措施[J].张烈,丁金惠.工程技术研究.2017(08)

[3]探讨大型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及优化策略[J].吴海洋.绿色环保建材.2018(04)

论文作者:袁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7

标签:;  ;  ;  ;  ;  ;  ;  ;  

针对大空间暖通空调设计分析论文_袁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