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康复训练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赵斯雨

三台县人民医院 四川绵阳 621100

【摘 要】[目的]探讨系统康复训练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予抗感染等常规术后处理,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系统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术后同时段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系统康复训练;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应用效果

引言

股骨颈骨折是髋部损伤最常见的类型,在全身骨折的发病率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该类型的骨折多因行走不慎跌倒,臀部着地摔伤所致,受伤后患者髋部剧烈疼痛、无法站立及行走。因股骨颈骨折的患者大都有明显的移位,且该部位杠杆作用较大,骨折不稳定,因此大部分患者均需进行手术治。股骨颈骨折患者多为老年人,其机体抵抗力低加上术后并发症较多,导致该病病程较长,不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有研究显示,系统康复训练可使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骨科及骨与关节康复科住院的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68~77(72.64±4.33)岁;左侧14例,右侧16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2例,粗隆间骨折11例,髋臼骨折7例。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6~78(72.28±3.70)岁;左侧15例,右侧15例;骨折类型:股骨颈骨折13例,粗隆间骨折11例,髋臼骨折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符合医学伦理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即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稳定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被动、主动训练,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受压肢体多进行按摩,并结合患者康复情况给予其相关的康复指导。治疗组采用系统康复训练,具体为:

1.2.1建立快优康复护理程序

成立快优康复护理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科室主任、主管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等。护士长为快优康复护理管理组组长,同时邀请骨折专家、护理专家以及康复医师进行指导。在快优护理管理实施之前,通过专家指导、股骨骨折专科知识以及快优护理模式的讲座进行学习以及培训。针对临床常遇到的问题制定快优临床护理程序的内容。在患者入组后对全身状况进行评估,同时完成合并症以及骨折专科评估。

1.2.2术前训练

在手术开始前以图文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并示范让患者学习踝泵运动锻炼。让患者掌握平卧抬臀的方式,在手术前每天完成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训练、呼吸辅助器训练、正确咳嗽训练等。在手术当日早晨完成手术区域皮肤清理,对患者心理状态、晚间睡眠情况以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评估。

1.2.3术后训练

(1)术后第1天:协助患者采取特殊体位,髋关节外展20°,可在患者双腿间放置枕头,以避免髋关节旋转,然后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训练(指导患者收缩大腿肌肉,伸直膝关节,保持5s,再放松5s,每组动作5次)、腓肠肌训练(指导患者踝关节进行主动背伸、跖屈活动)。(2)术后第2天:除训练第1天内容外,还应指导患者进行臀大肌训练(指导患者收缩臀部,保持5s,再放松5s,每组动作10次)、股二头肌训练(指导患者保持下肢中立位,往下压足后跟,膝关节直立,保持5s,再放松5s,每组动作10次),指导在膝关节练习器的协助下进行被动训练。同时,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训练,由患者家属搀扶患者下床站立,待适应站立后,指导患者在助行器的帮助下进行原地踏步练习。(3)术后第3~5天:在患髋伸直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内收或外展训练,并指导患者坐在椅子上,腿向后靠,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呈90°。同时,指导患者在助行器的帮助下行走训练,在训练期间,应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行走距离。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自我护理能力、髋关节活动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

3讨论

股骨颈位于股骨头与股骨粗隆之间,为人体剪力承受最大的部位,股骨颈骨折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58%。该类型骨折好发于老年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与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生率高、反应迟钝、缺钙、缺乏维生素D等因素有关,在摔倒后因外旋暴力导致骨折。而老年人人体虚弱,新陈代谢速度较慢,加上躯体各脏器功能均明显减退,骨折后愈合较慢、血液黏稠度高,易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为减少并发症发生,多数学者认为,可尽早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康复训练。以往,临床干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以常规康复训练为主,但较多研究显示,常规康复训练的措施常缺乏规范性,训练效果欠佳。本研究发现,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水平均明显升高,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Harris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患者进行系统康复训练是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系统康复训练具有较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增加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曾燕玲,余兰芳,谢日伦,张跃,林月群,唐荣德,陈忠.视频教育在股骨颈骨折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8,32(23):3755-3757.

[2]孙永峰.量化康复训练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4):111.

[3]潘琼.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康复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32):34-35.

[4]曾晓燕,丁媛.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2):248+250.

[5]赵莉.模块式康复计划对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J].社区医学杂志,2016,14(04):31-33.

论文作者:赵斯雨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下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5

标签:;  ;  ;  ;  ;  ;  ;  ;  

系统康复训练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_赵斯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