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论文_梁艺 王琦武 钟继明

梁 艺 王琦武 钟继明

广西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 南宁 530031 作者简介:梁艺(1977年生),男,研究生,副主任医师,从事心血管临床与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与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关系.方法 观察36例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A组)的血浆BNP水平、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36例无PAF病史的高血压患者(B组)进行比较;并在有PAF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观察了19例患者在窦性心律时和房颤发作期的血浆BNP水平对照,以及5例患者在房颤发作前、中、后的血浆BNP水平对照.结果 有PAF病史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无PAF病史者、LVEF显著低于无PAF病史者,2组左房内径无差异.此外,19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窦性心律时,5例PAF者房颤发作时的血浆BNP 水平显著高于房颤发作前及房颤中止后的BNP水平.结论 PAF发作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NP释放.窦性心律时血浆BNP水平可能用于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PAF的发生.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脑钠肽; 高血压; 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47-01

高血压是最易并发心房颤动的心血管疾病之一,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心房颤动发病率更高.近年来有临床研究发现在高血压患者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是心房颤动的独立预测因子[1,2].为此,我们将有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史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NP水平与无PAF史的高血压患者BNP进行对比分析,并观察了部分房颤病人在发作中及发作后的BNP水平对比,探讨PAF对血浆BNP 水平的影响及血浆BNP水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PAF的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在我院住院的、有PAF病史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6例为研究组,其中男23例,女13例,年龄65~90(70±8)岁.平均收缩压(140±9)mmHg,平均舒张压(80±8)mmHg.选择同期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36例设为对照组,均无PAF 病史,其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65~84(71±7)岁.收缩压(142±7)mmHg, 舒张压(83±9)mmHg.两组性别、年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PAF的诊断依据是既往或住院期间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两组患者均在窦性心率时测定BNP1次.房颤组患者中有19例患者在窦性心律时和房颤发作期分别测定了血浆BNP水平,将这批患者归为1组.在1组患者中又有5例患者在房颤未发作期、房颤发作期间及房颤发作终止48h后分别测定血浆BNP水平,共3次,将这批患者归为2组.2组患者房颤发作后有1例采用静脉注射可达龙转复、4例患者为自行转复,房颤持续时间为370~2051h,平均(729±70)h.两组患者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和严重心功能不全[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两组患者均无心功能不全临床症状,未使用利尿剂. 1.2 方法

1.2.1 血浆BNP检测 在患者安静状态下采取2ml静脉血,加入EDTA 抗凝管(每毫升血加1mlEDTA),采用美国Biosite公司生产的TrigeBNPtest诊断仪, 用荧光免疫法定量测定血浆BNP水平.所有血标本均在采样后1h之内测定.

1.2.2 超声心动图 采用美国SONOS5500型多功能彩色多普勒诊断系统.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房颤组患者房颤发作前后BNP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2.1 2组间各项研究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浆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对比

注:与B组比较,?P<0.05,??P<0.01 2.2 房颤组19例患者房颤发作期血浆BNP水平(13245±4668)ng/dl显著高于窦性心率时(6272±3840)ng/dl)(P<0.01).见表2.2.3 房颤发作期(13245±4668)ng/dl,窦性心律期(6272±3840)ng/dl.t=1.52,(P<0.01) 2.4 房颤组5例患者房颤发作时的水平为(14356±5768)ng/dl显著高于房颤发作前(7968±2708)ng/dl和房颤中止后(9588±3839)ng/dl,t=3.51(P<0.05). 房颤发作前和房颤中止后血浆BNP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对于心功能不全时BNP的变化,研究结果已很明确[3],但对心律失常,例如心房颤动时BNP的变化研究不多.心房颤动是高血压常见并发症之一,且其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4].高血压伴发心房颤动易诱发血流动力学恶化导致心力衰竭,亦常有栓塞性并发症如缺血性脑卒中.有研究发现PAF和持续性房颤患者血浆BNP水平高于无房颤史者,近来也有研究报告PAF患者在房颤发作期BNP 升高显著,在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血浆BNP水平快速下降,但仍高于无房颤史者的BNP水平,其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国外报告有两种观点,有人认为其机制可能是房颤发作时造成一定程度的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心室壁张力增加, 心室肌储存池内BNP快速释放,造成血浆BNP水平迅速升高,BNP作为一种利钠激素,其升高很有可能是机体应对突然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的一种代偿机制, 有利于维持心功能.但有研究者在测定了房颤发作时主动脉、室间隔前静脉、冠状窦内血BNP浓度并与心房肽(ANP)浓度作对照后认为心房是房颤发作时BNP的主要来源,房颤发作造成轻度心室功能障碍、导致心房牵张和容量负荷过重,心房产生BNP增加.房颤发作时造成轻度心室功能障碍,可能是心房肌产生BNP增加导致循环BNP升高.对于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后血浆BNP的下降可能的解释:一是房颤发作中止后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改善,心室壁和心房肌的张力下降,BNP释放减少;二是BNP半衰期短暂,循环中存在的BNP迅速消除. 而有PAF史的患者在窦性心律时血浆BNP水平仍高于无房颤史者,其原因可能为:反复的房颤发作刺激信使核糖核酸合成增多,导致非发作期BNP合成亦增加.本研究发现PAF患者组在非发作期的血浆BNP水平即高于无PAF的同龄高血压患者组,在房颤发作时血浆BNP水平进一步升高、显著高于非发作期, 房颤发作中止后血浆BNP水平又逐渐降至发作前水平,与以上报告一致.本研究认为:PAF发作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的BNP释放;窦性心律时血浆BNP水平可能能预测老年高血压患者伴发PAF的发生.虽然本文观察病例较少,但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 王琦武,唐建华,黄学成等.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J].广西医学,2009,31(1):29-30. [2] 熊亚晴,潘梓青,郭红梅等.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及P波离散度的临床观察[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5(11):817-818,826. 3] 陶小华.有创和无创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4):973-974. [4] 张彬,王志永,王雪艳等.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变化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3,53(39):85-86.

论文作者:梁艺 王琦武 钟继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老年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脑钠肽水平的变化论文_梁艺 王琦武 钟继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