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邮电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市 300040
摘要:在TD-LTE网络实际运行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其运行效果及质量,网络干扰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为能够使网络干扰问题得以较好解决,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干扰进行识别及排查,才能够为解决干扰问题奠定良好的基础,为网络系统更好运行提供更加理想的保障,促进其更好发展。
关键词:TD-LTE;干扰;干扰规避
1.系统间干扰
1.1F频段阻塞干扰
一方面F频段基站与DCS1800、电信FDD系统、联通FDD系统隔离度不够,另一方面TD-LTE设备抗阻塞能力不足就会产生阻塞干扰:
干扰特征:①在RB底噪上表现为20M带宽内底噪整体抬升,离干扰源越近的频段受到的干扰越大。②干扰源功率越高,TD-LTE所受的上行干扰越大。
解决方法:①加装滤波器,消除带外干扰信号源。②通过天面整改增加隔离度或更换抗阻塞能力强设备。
1.2 F频段系统互调干扰
下行1805M-1830M的DCS1800和其他运行商FDD系统互调后落入带内干扰。
干扰特征:①以RB为单位统计的上行干扰较离散,未受到干扰的RB底噪明显较低。②按照频率叠加计算某些RB受干扰较强(三阶互调:2f1-f2),会间断性突出。③干扰源的业务量越高,LTE资源块所受上行干扰峰值越大。
解决方法:①修改异系统频点。②跟换为互调性能优良天线。③天面改造,增加空间隔离度。
1.3F频段系统杂散干扰:
当别的系统工作带宽外的干扰信号落入TD-LTE带内产生杂散干扰。
干扰特征:①模前端RB底噪较高,后端RB底噪正常。②以RB为单位统计的上行干扰存在明显的从左到右降低趋势。
解决方法:①干扰源段更换杂散性能优良的天线。②通过修改频点和天面整改,增加频段和空间隔离度。
1.4 F频段谐波干扰:
移动GSM900下行频点为935MHz-954MHz,二次谐波(2f1)刚好落在F频段TD-LTE的工作频带内产生谐波干扰。
干扰特征:①各RB的上行干扰呈现离散状,无连续分布;②带内存在间隔较短的尖峰状突起;③没有突起的RB底噪较低。
解决与规避方法:解决GSM900二次谐波与解决互调问题思路相同,增加天线的隔离度。
2.干扰分析方法
移动通信系统常用的干扰分析方法有静态蒙特卡罗仿真方法和基于最小耦合损耗计算的确定性分析法。静态蒙特卡罗仿真法是通过迭代计算模拟得出一个受到其他系统干扰影响的系统,其复杂度会随着系统的复杂性逐步增加。确定性分析法又叫最小耦合损耗计算法,指基于链路预算原则,在满足接收机灵敏度的条件下,通过计算两个系统间的最小耦合损耗来确定系统间的干扰情况。本文将采用确定性分析法,结合3GPPTS36.104协议规定的指针要求,分别计算TD-LTE采用F频段和D频段组网时与其他通信系统的隔离度要求,最后得到水平和垂直隔离距离。
图1干扰分析流程
论文主要分析TD-LTE系统与其他通信系统间的杂散干扰和阻塞干扰,分别计算两种干扰下的隔离度要求,以最大值作为TD-LTE系统最终应满足的隔离度要求,最后转换为水平及垂直隔离距离,指导实际工程。干扰分析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3.TD-LTE干扰优化
3.1异系统干扰优化
对于非同天面干扰,干扰源一般为频率非法占用系统或干扰器,在定位干扰源后,一般需要上报地方无委进行干扰协调,清除非法占用系统或干扰器。在协调难度较大时,可选用干扰较小的载波作为过渡,如在受到MMDS系统干扰时,可选用D1、D2、D3中干扰较小的载波。对于同天面干扰,干扰源一般与受干扰小区同天面或天线距离较近,干扰优化主要通过增大天线间隔离度或更换射频指标不满足要求的设备。对于GSM900谐波干扰可以调整GSM900系统频点或增大与GSM900系统天线间隔离度,也可选择更换互调性能更好的GSM系统天线;对于1800MHz频段FDD系统杂散干扰,可以增大与FDD系统天线间隔离度或在FDD系统侧加装抗杂散滤波器;对于1800MHz频段FDD系统阻塞干扰,可以增大与FDD系统天线间隔离度或在TD-LTE天线与RRU间加装抗阻塞滤波器,也可选择更换抗阻塞性能更好的RRU;对于1800MHz频段FDD系统互调干扰,可以增大与FDD系统天线间隔离度或协调友商更换互调性能更好的FDD系统天线。
3.2上下行网内干扰优化
研究发现造成上下行网内强干扰的主要原因包括小区间交迭区域大、邻区高业务量、小区CRS功率配置低、站间距过小、PCI模3相等、互操作等6大类因素,相应的优化措施包括天面优化、分流或扩容、CRS功率优化、频率调整、PCI优化、互操作参数优化等,但这些优化方案可能会本小区的覆盖或上下行干扰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进行天面优化或CRS功率优化时,应重点考虑上下行协同的因素。
4.干扰规避措施
在完成干扰类型识别之后,便需实行扫频,通过扫频测试可使硬件干扰、GSM谐波、GSM互调或者杂散以及GSM阻塞信号排除,并且可对干扰源实行定位。实际操作如下:首先,合理进行前期准备。依据后台干扰对干扰强度进行检测,对大致干扰方向进行分析,并且对可能干扰信号类型进行分析。其次,确认网站位置及其周边环境。在地图上对网站位置进行确认,对周边环境进行查看,注意其是否存在机关单位及学校,通常情况下这些单位内均会配备手机干扰器。然后,利用测试MIFI对网站天馈准确位置进行测试,尽可能选择天馈相同位置扫频,对干扰源方向进行确认,并且和后台分析结果实行对比分析。此外,定位干扰源位置,依据网站扫频将最强干扰方向确认,利用三点定位方法,将范围逐渐缩小,最终找出干扰源位置,若信号过强,则可使暂时进行闭站,以保证得到更准确结果。
TD-LTE与其他系统共址时,为有效抑制干扰影响,在无法通过空间隔离距离达到规避干扰的情形下,可采用下述方法降低干扰:
(1)在不影响覆盖范围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和下倾角,保证背向一定角度来减少天线间的路径增益和增加空间隔离度。(2)因阻塞干扰受限导致干扰问题出现时,可通过降低发射功率减小干扰,但此举会降低覆盖范围,工程中应结合具体覆盖要求进行分析。(3)采用多频天线或宽带天线共天馈建设。该方法适用于同运营商的不同系统共址建设,也是在天面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较普遍采用的建设方案。(4)加装外置滤波器。加装外置滤波器适用于各种场景,尤其是当干扰系统与被干扰系统无法满足共址建设条件时,加装滤波器是一种简单可靠的处理方案。该方案可独立进行RF优化和参数设定,与独立部署相比,在射频信号端加装滤波器,增加了施工工作量和滤波器购置费。
结语
对网络干扰机械识别及排查是TD-LTE网络实际应用过程中保证网络正常运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及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对TD-LTE干扰加强认识,并且要依据合理步骤进行科学识别及排查,从而找出干扰源,将其消除,才能确保网络更好运行。
参考文献:
[1]方箭,黄标,伉沛川,许颖.TD-LTE与LTEFDD系统间干扰分析及射频技术指标[J].电信科学,2016,32(12):61-66.
[2]陈培学,宋巍.FDDLTE对TD-LTE的干扰分析与应对策略[J].互联网天地,2016(08):62-65.
[3]林巧新,黄海晖,陆南昌.TD-LTE现网电磁兼容EMC测试装置的研发及应用[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6,29(06):16-20.
[4]李行政,张冬晨,姚文闻,何继伟.一种TD-LTE系统上行干扰三维分析方法[J].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6,29(06):88-92.
[5]朱斌.基于实际网络的TD-LTE干扰定位及处理方法[J].移动通信,2016,40(04):5-9+13.
论文作者:王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1
标签:干扰论文; 系统论文; 频段论文; 天线论文; 滤波器论文; 谐波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