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地方博物馆文化中枢作用的发挥
——以青岛市博物馆为例
陈洪坤
(青岛市博物馆,山东 青岛 266061)
摘 要: 2019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要求博物馆要肩负起连接过去、现代与未来的使命,致力于搭建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青岛市博物馆注重以文化中枢的角色定位自己,通过提升社区服务、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将传统、现在与未来,将城市、社区和公众密切联系起来。
关键词: 地方博物馆;文化中枢;青岛市博物馆
1 提升社区服务
2019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的主题为“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这里面包含了两个关键的含义:文化中枢和传统的未来,实际上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所说:作为时间轴上的“文化中枢”,博物馆应肩负起连接过去、现代与未来的使命;作为空间轴上的“文化中枢”,博物馆应致力于搭建不同地域、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之间沟通的桥梁。作为地方博物馆,则应加强地域历史文化、馆建馆藏等方面的认识,找准自身定位,在保持原始使命——收藏、保管、交流、研究和展览的同时,重视发挥文化中枢作用,将传统、现在与未来,将城市、社区和公众密切联系起来,站在社会中心,建立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积极对话。近年来,青岛市博物馆通过提升社区服务、整合社会资源等方式,真正做到以文化中枢的角色定位自己,在城市文化建设、社区文化服务、公众文化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提升社区服务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是近年来博物馆日主题的延续,仍是聚焦博物馆在社区中作为活跃参与者的新角色。博物馆与社区之间的连接大体存在三种样态:连接动力来自社区内部的自下而上型;连接动力来自博物馆沟通、融入社区的自上而下型;连接动力来自作为服务者的博物馆和社区的合作型[1]。
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夕,面向我院所有2014届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 594份,回收有效问卷1 296份,有效回收率为81.30%。其中护理专业毕业生问卷829份,非护理专业(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卫生信息管理、医学营养等)毕业生467份。
第一种是以社区人员自发到博物馆参观为主要形式。地方博物馆必须提升自身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发挥地域和藏品优势,找寻吸引社区人员的陈展艺术和社教活动,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除了六个常设展览外,每年举办十余个临时展览,开展三百余场社会教育活动,结合不同的时节、展览,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的公众,适时推出“夜色青博”“研学夏令营”“国学讲堂”“古琴雅集”“蒙学雅颂”等众多品牌活动,在广大市民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第二种则以巡回展览、学校借用服务、活动项目、网站等方法进行,以突破博物馆围墙的束缚,接触与连接社区。博物馆的服务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所以地方博物馆要大胆地“走出去”,让更多的人享受服务,才能真正发挥文化中枢职能。青岛市博物馆多年来持续开展“五进社区三下乡”送文化公益活动,将流动展览、文物知识讲座及结合传统展览与现代视觉技术的“青岛史话展览VR全景制作”项目,送进校园、社区、乡村及其他社会机构。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群体、地域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将特殊群体、偏远地区作为服务的重点,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在当代博物馆理念中,传统博物馆的重置与新博物馆学的转向在观念、理论与方法层面达成了某种共识,即让博物馆回归社会[2]。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公共文化需求呈现出日益动态化、多元化的特征,催生出跨界合作的新型合作方式。博物馆文化资源与社会多领域相融合的进程不断加快,在跨界、多元的融合中实现文化创新,并构建起合作共赢的模式,这是实现文博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效路径和必然趋势。目前地方博物馆主要以馆际合作、馆校合作、馆媒合作等方式,通过在馆内外举办一系列公益文化活动,发挥博物馆藏品资源和传统文化对城市建设的辐射作用。
第二种,横向馆校合作。博物馆是“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3]。把教育功能放在首位,说明当代博物馆不是收藏、展示文物的单一功能空间,而是具备社会教育功能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博物馆与学校联合开展历史文化教育的模式优势尤为明显,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青岛市博物馆不断探索馆校联合的新方式、新方法,进一步丰富馆校联合的手段和途径,扩大馆校联合的覆盖面和服务对象,从而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功能。2017年5月,与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行联合授课,将“陶瓷鉴赏与鉴定”系列专业课、“现代科技助力文物保护与鉴定”专业课开在博物馆,邀请国内顶级专家授课,辅以丰富的馆藏资源,让学生在博物馆近距离感受馆藏实物,有效地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又以公开课的形式广邀博物馆志愿者、社会公众共同参与,为博物馆与高校的资源共享、服务公众探寻出新的合作模式。另外,与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共建首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馆校双方加强优势资源共享和利用。与崂山一中共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青岛六十一中、张永梅名师工作室签约,召开“一座博物馆,一个大课堂”馆校合作第一届育人论坛。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潜艇学院合作,“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红色教育资源共享”,提升红色教育宣传的效益和质量。通过与学校的全方位、多形式合作,真正发挥了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的纽带作用,让学校、学生和市民多方受益,也加深了公众对博物馆作为文化中枢的理解与认同。
3 整合社会资源
腕表搭载为配合腕表尺寸重新设计的微小机心,配备梵克雅宝与Christiaan van der Klaauw合作研发的专用模块,具备40小时动力储存。
第一种,纵向馆际合作。馆际合作是博物馆整合文化资源的最常见和最主要的形式,表现为文化单位之间共享藏品、文化、教育资源。青岛市博物馆近年来馆际合作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展览层面以原创“从清爱堂走来——刘墉和他的书法艺术展”为例,该展览在丰富的馆藏基础上,与首都博物馆、山东博物馆、诸城市博物馆、青岛市图书馆等多家单位达成借展协议,提高展品的数量与品质,保证展览叙事的生动与完整。并与山东省博物馆学会联合主办“刘墉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资深研究员、国际策展人张子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刘墉研究权威学者、书法家张其凤等20余位学者与会交流,为刘墉研究学者提供了专业和广阔的交流平台。在社教层面,与山东省博物馆学会联合举办山东省博物馆学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第一届委员代表大会,成为社教专委会挂靠单位,对进一步提升全省博物馆社会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各博物馆之间交流与合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三种则以邀请或雇佣社区成员一起合作规划展览或教育项目为比较常见的操作模式,在地方博物馆中则以招募志愿者参与博物馆业务工作为主要形式。青岛市博物馆在文物普查、展厅讲解、“三讲五进”等活动中,广泛招募志愿者,成立志愿者委员会及高校志愿者联队,定期组织他们参加馆内业务学习、临时展览培训及馆际交流,并创办《青博志愿者》刊物,促进馆际志愿者工作的交流。志愿者团队累计数千人,服务馆内外观众300余万人次,主持、参与主题讲座及活动千余场次,对博物馆资源与传统文化的扩散及传播、拓宽服务对象的广度与深度具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种,多维馆媒合作。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新媒体快速崛起,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多元化的传播形式,以直播、微博微信、短视频等为主的传播渠道,凭借个性化定制、主动式参与、高互动性等特性,构建了新媒体语境下的跨行业信息时代。博物馆必须在众多自媒体、网络平台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以全新的形象进入大众的视野,将传统的宣传模式转型为更符合现代人生活习惯的方式。青岛市博物馆即以多维方式宣传博物馆的业务工作、建设发展与藏品资源,兼顾文化传播的时效性、普及性及专业性。全年累计在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发布信息近300条,累计阅读量达到近60万人次,微信微博粉丝量达到5万余人;在其他媒体上发布信息近400条,如在《半岛都市报》“鉴宝”栏目,着力介绍馆藏文物;在《青岛画报》上发表重点藏品介绍文章;协助青岛电视台《见证青岛解放》纪录片摄制组拍摄馆藏解放战争史料;与青岛广播电视台官方APP“蓝睛”平台进行合作,发布征集信息,对原创展览和社教活动进行网络直播。
过渡区,指为满足水质目标有较大差异的相邻水功能区间水质状况过渡衔接而划定的水域。过渡区应当按照确保下游水功能区符合水质控制目标的要求实施管理,严格控制可能导致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的涉水活动。
4 总结
“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代表着博物馆未来的发展趋势——当今的博物馆正在重新定义自身,变得更具交互性,以观众为中心,以社区为导向,更具灵活性、适应性和可移动性。地方博物馆作为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的关键枢纽,应该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中枢职能,立足于社区服务,纵向深入聚合行业力量,横向合作整合社会资源,多维视野传播传统文化。通过文化中枢实现公共文化资源下沉基层,优质社会资源上浮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而整体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效能,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凯.社区(共同体):博物馆研究中的关键议题[J].中国博物馆,2018(3):23.
[2]尹凯.重置与转向:当代博物馆理念的梳理与思考[J].东南文化,2018(4):8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博物馆条例[Z].2015-02-09.
【作者简介】 陈洪坤(1966—),山东日照人,现任青岛市博物馆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