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布论文_赵为坤

"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布论文_赵为坤

摘要:本研究结合现在初中生作业的状况,为减轻学生作业压力,提高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和习题解决效率,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位学生得到发展为初衷,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布置进行初步研究,提出有效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初中化学;作业布置

引言:化学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相应习题的掌握程度有着紧密的关系,因为习题不仅可以用来巩固、运用知识,更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作业偏难或是偏易,都不能同时满足各个成绩阶段的学生的需求。借助“互联网+”,初中化学作业布置效果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改善。

一、初中化学作业布置的基本认识

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作业训练,化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环节、学生学习效果的体验环节,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的途径和平台,同时依据化学作业,教师还能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的难度和进度,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化学作业不仅不应该摒弃,更需要与时俱进。但目前化学作业布置方法相对落后,甚至一些还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题海战术”、习题偏难偏怪、“一刀切”等现象仍然广泛存在。这些不合理的作业现象是造成学生负担的主要因素,是扰乱学生认知结构、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罪魁祸首。特别是对于学习程度不太好的学生,更容易为了做完老师布置的大量作业去抄袭甚至放弃写作业。而且对于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大量对教材知识巩固的作业忽略了他们想继续拔高和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情感需求,这不仅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建构知识体系,反而会让他们被作业压的疲惫不堪,更不用说学习兴趣了。基于这种现实状况,在初中化学作业布置中引入互联网技术的优越性也凸显出来。

二、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布置具体要求

1.尊重学生差异性,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化学是中考的考试科目之一,迫于升学率和考核制度的压力,化学的课时又比较少,所以教师在作业量上不敢轻易减少,甚至认为还应该更多点练习量,担心题量跟不上会影响教学进度甚至升学率。简单的把学生认为是需要喂养的孩子,却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省略了与学生沟通和对学生的反馈信息的处理。就目前来说,初中生仍背着应试考试的龟壳艰难的往前走,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根据学生学习层次不同布置分层次的作业,教师要先对习题难度等级进行筛选,然后再借助互联网技术丰富作业布置方法,让每位学生的作业量相对少但具有针对性,留给学生较多的能够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能够让学生学会做自我学习规划和做好学习时间管理与安排,以此推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不再是简单的为写作业而写作业。

2.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许多教师为了避免设计、批改的麻烦,布置“一刀切”的作业,使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做无差异的化学作业,必然会出现“吃不饱”、“吃不了”的现象,既不能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通过作业得到新的挑战,更使学习困难的学生难上加难,让学生对化学作业失去热情和自主性,这样学生退而且其次,应付或是抄袭作业。因此,借助互联网等技术改善作业布置方法,“减负增效”,依据每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布置针对性较强的分层次作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做适合他们自己能力发展的习题,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都能高正确率、高效率地完成化学作业就成了初中化学教学的可行途径。

三、"互联网+"背景下初中化学作业布置的尝试

1.借助互联网设备设计多样化的作业

现在的化学教学更多的是要把生活中的化学和学生的实际、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既能够体现化学学习的实用性,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化学作业的布置也要本着这样的原则,把学生在教材中学到的相对死的知识和学生生活中喜欢的现象联系起来,变枯燥为乐趣,吸引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作业体现趣味性的原则,使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2.记忆性作业

因为初中化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所以基本的化学知识如九年级化学课本中的元素周期表、一些重要的化学概念、化合价等知识点都要求学生记住,然后去运用。但是,一味死记硬背是不可行的,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设备学生分享元素周期表背诵口诀,常用化学式的记忆图等。

3.阅读型作业

互联网提供的教学资源更能体现出时代性、实用性。网上学习平台中可以提供很多“阅读材料”和“选学内容”。例如,课本中“空气质量日报”“绿色化学”;“水的组成揭秘”“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一些措施”等等。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去阅读学习相关的内容在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学科的理解,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所在,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4.实验型作业

事实上大量的化学结论都是需要在实践中得来的,学生通过自己做实验,可以把抽象的结论和化学公式具体化、形象化,进而化繁为简,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达到提升兴趣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良好效果。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渠道向学生分享一些生活中可以操作的简单实验,如自制汽水、自制简单净水装置,这些小实验操作简便,制作原材料易寻。学生在具体的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势必要思考制作的原理、原材料、操作步骤等一系列问题,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消化、吸收、应用的过程,就是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化学学科使用价值的过程。

5.开放型作业

此类型作业完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它主要以教材上课后的“调查与研究”为主。例如,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调查你周围的生活环境中“白色污染”的情况及形成的原因等。这项作业是需要学生通过互联网设备收集实例资料,还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收集实例资料。

6.设计具有层次性的作业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那么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就得根据学生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才能使学生在适合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获得发展提高。之前的“一刀切”的作业形式,肯定是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是不适应的,当然也达不到布置作业的目的。不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套餐”。既让后进生在做作业中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又能保证优等生发挥自己的探究能力。教师可以利用网上平台向学生发送A、B、C三类作业,A类是对知识的理解、巩固题,较容易;B类是对知识的加深理解题,稍有难度;C类是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题,有较大难度。

结束语:当然,在初中化学新课程要求下的作业布置可以根据不同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素质,还可以设计各种各样的作业形式。只要教师能在作业设计上多下一些功夫,那肯定会增强学生做作业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作业效率,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也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田巧梅.浅谈初中化学作业布置的有效性[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5):125-125.

[2]张廷奎.初中化学作业布置的高效性分析[J].小作家选刊,2017,(23):80.

[3]刘志杰.初中化学作业的布置之我见[J].学周刊,2016,12(12):154-155.

[4]王晋芳.初中化学作业的误区及改进方法[J].中外交流,2017,(35):186-187.

[5]任晓兵.新教师如何布置与批改初中化学作业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1):99-100.

论文作者:赵为坤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化学作业的有效布论文_赵为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