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蕾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10014)
【摘要】 目的:观察从脾肾论治糖尿病肾病IV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服以健脾益肾为主,兼活血利湿的中药汤剂,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相关检查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中医症候积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脾肾论治的中医疗法能够有效的改善糖尿病肾病IV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并能降低相关实验室指标,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从脾肾论治;健脾益肾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328-0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血糖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也是全身微血管病变的主要病因,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见病因。近年来,DN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肾小球疾病之后的第二位构成终末期肾脏病的常见病因[1]。早期诊断DN仍有一定难度,多数患者确诊时已进入DN(IV期)。中医药治疗DN有其独特的疗效,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表明,从脾肾来论治DN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DN(IV)期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1例,治疗组21例。其中治疗组:男12例,女9例;年龄39~78岁,平均(57.67±12.15)岁。对照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76岁,平均(58.40±11.54)岁。两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
1.2.1西医诊断:依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及国际公认的丹麦学者Mogensen的DN诊断及分期方法制定[2]。①2型糖尿病的诊断明确。②尿液检查异常,尿常规蛋白定性(+),尿蛋白总量>0.5g/24h。③视网膜出现糖尿病性病变。
1.2.2中医诊断:依据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及 2007年发布的《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制定脾肾两虚兼瘀浊内阻证。主症:倦怠乏力,食少纳呆,腰膝酸软;兼症:面浮肢肿,口唇舌暗,夜尿频多,肢体麻木或疼痛,便溏;舌脉:舌淡紫或瘀斑、瘀点,舌胖大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或细涩。具备主症中的2项,再加上兼症中任意的2项,参考舌苔脉象,就可以辨证为本证。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糖尿病教育,体育锻炼,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的基础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益肾为主,兼活血利湿的中药汤剂(生黄芪30g,党参15g,炒白术15g,山药15g,茯苓15g,山萸肉15g,杜仲20g,陈皮6g,丹参10g,炒当归15g,鬼箭羽15g,泽泻15g,六月雪30g,怀牛膝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
1.4观察指标
记录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
1.5疗效标准
参见文献[4],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
1.6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5%)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表2提示,两种方法均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体征,并且治疗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2.3实验室指标比较:表3可知,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可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4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3.讨论
DN在中医学可归属于消渴病继发的“水肿”、“尿浊”、“肾劳”、“关格”等范畴。其病机错综复杂。临床上观察发现,该病以神疲乏力、腰膝酸痛、纳差便溏、舌淡苔腻、脉沉细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久导致脾胃虚损,脾虚运化失司,水湿不得运,泛溢于全身而为水肿。脾虚清阳不升,致使精微下泄;病久脾虚及肾,肾气虚,则固涩功能失常,致使封藏失职,精微不固;肾虚蒸腾气化不利,开阖失司,水湿内停,发为水肿。中医认为蛋白属于人体的精微物质,DN(IV期)患者脾肾亏虚,生化及封藏功能失司,导致精微下注,故出现大量蛋白尿。DN一般病程较长,久病必瘀,久病入络,故有瘀血阻络之标实。DN患者几乎都存在着瘀血的病理状态。瘀血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其贯穿DN之始终。由于脾肾亏虚,可使水湿内停,湿浊瘀滞内蕴,日久化热,湿热瘀滞胶结,致使病程缠绵难愈。因此,在治疗上应以健脾益肾为主,兼以活血利湿。
临床上以健脾益肾活血利湿为大法,制定了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方中重用生黄芪为君药,能补气健脾,利尿消肿,为补中益气要药。党参、白术、山药、山萸肉、杜仲为臣药,以助健脾益肾固摄之功。茯苓、泽泻、鬼箭羽、六月雪、丹参、当归、陈皮为佐药,可活血理气,清热利湿,以消湿热瘀毒之邪实。怀牛膝为使药,有通经活血,补益肝肾,强壮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之功效。本方扶正重在健脾益肾,祛邪重在利湿祛瘀,诸药合用共奏补益脾肾,祛瘀泄浊之功。
本研究表明从脾肾论治,以健脾益肾为主,兼以活血利湿的方法在改善DN(Ⅳ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调节血糖、血脂,降低尿蛋白,改善肾功能等方面有着显著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肾脏病临床概览[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3,292-295.
[2]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3-167,233-237.
[4]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糖尿病肾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上海: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7):7-8.
论文作者:杨蕾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患者论文; 疗效论文; 健脾论文; 两组论文; 糖尿病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精微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