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当前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存在不少弱点缺点,所以思想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语文教学中是从这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介绍时代背景时 二、分析人物形象设时 三、剖析重点词句中.四、语言教学中我主要从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636(2018)08-0186-01
教育是造就人才的摇篮,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阶梯,在当今改革开放,中西交汇的洪流中,涌现的不仅有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有不良的思想行为。形形色色的思想,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都会直接影响我们的人生。
当前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优越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他们性格中的某些弱点、缺点,所以教师应将思想素质教育放在教子工作的首位。我们常讲“成才”先“成人”,结合自身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自觉地充分地利用课文中时代背景,典型形象,,精彩语言,生动故事,丰富情感等来陶冶学生,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中这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之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环往复,逐步加深”。面对现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影响,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及教育本身存在的问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呢?
我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是从这些方面出发的。
一、介绍时代背景时
讲授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往往要向学生介绍与之相关的背景内容,在介绍这类内容时,如果正好激励学生,我往往会把背景内容介绍得更为详细,因为一个好的老师,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授之书而习期句读”,而该“传道、授业、解惑”,不仅教书上,而且育人。
例如在讲授《绿色虫国,国》时,便可利用介绍作者对学生进行人格品质的培养,《绿色虫国,蝈》 是一篇饶有趣味的科学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毛法,把蝈蝈写得活灵活现,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也是法布尔《昆虫记》整部书的特色。鲁迅曾把《昆虫记》称为“讲昆虫故事”讲昆虫生活的楷模,法布尔何以能取得如此成训,这正是值得教师向学生学习作者生动的写作手法外,更要学习作者那种一辈子不为名利,执著而艰难地坚持自己的的研究和探索,只为追求自己心目中的真理的这种特定独行的精神。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就没有《昆虫记》。而我们今天,社会的发展,中华的振兴是太需要这种精神了,今天的人们,为名为利,一切都太浮燥了。
又如在讲授《美丽的颜色》时,要理解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单单靠一篇文章还远远不够,我充分利用资料介绍居里夫人,让学生观看居里夫人提炼镭的过程,形象直观,学生更容易感受居里夫人伟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介绍居里夫人人毫无保留地把她的科研成果献给人类,学生们的心中就会建立起居里夫人鲜活丰满的人物形象,她的人格魅力,便能在他们心中激起波澜,留下痕迹,产生影响,在这样的人格感召下,学习效果就可想而知了。
二、分析人物形象时
单独对学生进行思想的质教育,学生往往会感到说教性太强,内心会有抵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结合课文内容,即人生情,即事生情,而师生情感的共鸣中进行思想渗造,长期反复,就会不着痕返地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英雄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正好借以教育学生。
如教《芦花荡》时,我引导学生学习老头子热爱祖国、足智多谋、嫉恶如仇的精神品质,就让学生畅所欲言,读课文说说对老头了的行为有什么看法。学生立即回答“我崇拜他”,“他太厉害了”,“他足智多谋”!
从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学生回答“他敲打敌人的脑袋,就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可以看出老头子的嫉恶如仇,“老头子让大女孩挂了花,内心愧疚,决定一定要报仇”,可以看出他责任心强,“老头子气定神闲用计将日本鬼子引入水中,然后进行报仇,真是大快人心”,岢以看出老头子的智勇双全。
此时教师又要相机提出问题,在我们现在的和平年代,学习老头子的精神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学生思考后能回答“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坏人,我们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蛮斗,要智取,以智取胜”。然后让学生举一起成功智斗歹徒的例子,让学生学以致用,受到教益。
又如有《邓稼先》这篇课文,也是对学生进行了人格品质熏陶的一篇极好的课言语。邓嫁先出于书香世家,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48年-50年赴美留学,获博士学位后立即归国,投入祖国建设,1958年奉命到大西北进行原子弹研究,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1985年至1986年,先后做了三次直肠癌手术,最后因全身大出血而逝世。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的描述他的一生。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华民族的儿子,这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在讲述课文时,要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杨振宁先生引在课文中的《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代流行的那首歌曲正好作为渲染气氛的材料进行反复吟涌。这样,在蓬断草枯,黄沙漫漫的苍凉背景中,只手撑天空的奇丈夫、中国男儿——邓稼先的形象便被突显出来,在这种情境之下,不能老师说教,学生的心灵早受到震动了。
另外,结合《太空一日》,可以教育学生对祖国、对航天事业、对亲友的热爱;结合《伟大的悲剧》可以教育学生如何看待胜利和失败,学习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等等。
三、剖析重点词句中
通过字、词、句的辐射,讲明课文的内在思想性,使学生由学习技能的提高,直到思想的升华。如教《藤野先生》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感,学习他的爱国情感并能将思想付诸救国行动的精神,我将文中使用反语修辞的句子一起出示出来让学生思考,体会其中的含义。实在标致极了。
论文作者:何天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学生论文; 居里夫人论文; 课文论文; 思想教育论文; 老头子论文; 思想论文; 精神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8月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