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一个解释性的管理框架_组织职能论文

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一个解释性的管理框架_组织职能论文

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研究:一个管理学的诠释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管理学论文,吸引力论文,框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2)01-0001-05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吸引力的提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而对职业教育吸引力内涵的界定,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探寻其提升路径的根本立足点。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内涵界定呈现出不同的观点。其立场不同,视角不一,内涵相异,反映着不同的研究方向。

欧盟专家文章《聚焦2010》和《吸引力报告》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吸引力表现在人们关注、了解职业教育,对其本身和毕业生有好印象。如果人们愿意利用职业教育实现个人目标,在考虑未来的学习时,把职业教育作为选择之一,并愿意推荐给亲友,我们就说职业教育对社会是有吸引力的。[1]从现有的研究来看,国内对其内涵的界定大体上存在着价值说、特征说、系统说、组织制度说、资源配置说等。[2]价值说往往侧重于从价值取向和价值获取的角度阐释职业教育吸引力,特征说以职业教育吸引力多元化特征为衡量对象,系统说主要是将职业教育吸引力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组织制度说则关注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组织性和制度性,而资源配置说将职业教育看做是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

本文认为,尽管存在不同的界定,本质上看来都是借助于职业教育这种不同于普通教育的素质提升平台,以职业教育需求者的发展需要为基点,通过多元化的教育措施实现职业教育需求者职业发展诉求。这是一个职业教育需求者与职业教育提供者相互博弈的过程,在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下,双方都成为彼此的最优反应,从而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价值与使用价值的过渡与转让。

一、基于管理学视角的职业教育吸引力制约因素分析

从管理学角度来看,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某一阶段的产物,其发展是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宏观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政治和法律、经济、社会文化、技术水平等,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职业教育法》的缺失、职业教育经费的相对紧张、国民对职业教育的相对忽视等。微观方面,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衡量标准不同,具体表现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李名梁等学者对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角色认定为出发点,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他认为,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主要分为两个层次,即核心层和外延层。核心层主要是指职业教育院校,包括教师、学生、职业院校管理者等;外延层主要包括政府、企业、媒体、职业教育联合会及第三方独立机构等。[3]其制约力表现如下。

1.职业院校。一方面,职业教育学校定位不清晰,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另一方面,地域分布相对不合理,未能根据城市级别、产业布局、行业分类等进行相对合理的划分;第三,教师资源相对稀缺,职业教育素质相对较低,学校管理者职能化现象严重,缺少兼具管理素质与技术能力的高层管理者。

2.政府。以国外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角色不难看出,高等职业教育法的缺失、职业教育经费的紧张、职业教育改革的缓慢等,在很大程度是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3.企业。企业制约力主要表现在薪酬制度设计相对不合理,职业教育接受者未能获得与付出相对称的市场价值;未能与职业教育学校形成良好的合作形式,呈现出随意性、不规范性等特点。

4.媒体。相较于国外职业教育,国内媒体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较低。同时,受制于媒体过度商业化的倾向,媒体对职业教育的报道主要集中于重大事件,且其报道具有较大地域性限制。而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与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迫切需要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舆论环境。

5.职业教育联合会。从国外经验看,职业教育联合会应当是独立于政府的非营利性组织。而我国职业教育联合会的缺失使得职业教育建议的申诉缺少了一种有效途径,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职业教育相关规范和指导意见与市场需求的接轨。

6.第三方独立机构。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经营必须符合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必须接受监督与审计。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完善的财务运作为经济基础,而目前职业教育系统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的缺失,成为职业学校成本费用核算与纠纷解决的关键制约因素。

二、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系统中的管理职能框架

管理职能是管理学中描述管理者做什么的一种特定分类框架。在任何一个组织中,管理者都需要从事一定的活动以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协调他人的工作。法国工业家亨利·法约尔在20世纪早期第一次提出管理者的五种管理职能,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4]。20世纪50年代,又发展成为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和控制职能框架。而基本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职能。[5]

本文结合管理学理论丛林中的多种观点,以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管理职能框架对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系统中的管理职能进行理论分析。

(一)决策职能

决策职能是指职业教育的直接管理者、间接管理者、职业教育系统成员必须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诸多方案中做出选择。选择的出发点在于满足职业教育需求者、职业教育接受者的消费需求,进而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一般来讲,该决策过程包括识别职业教育问题、确认职业教育决策标准、制定多种备选方案、针对性分析备选方案、选择备选方案、实施备选方案、评估决策结果等。职业教育问题的识别必须以拥有的可以付诸行动的资源为保障,也是整个环节的起点。通过职业教育决策结果的评估,在存在差距的状况下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也是新的决策过程的起点。

(二)计划职能

计划职能是指职业教育管理者必须明确职业教育的目标,同时通过职业教育战略规划来指导其组织实施。计划职能的目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避免职业教育实施的盲目性,防止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协调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职业教育学校、教师、学生、媒体及大众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际情况与计划的比较,发现并改善职业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组织职能

组织职能是指建立适合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组织结构,通过组织结构的构建明确职业教育任务的分类和归集。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学校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主体,这也就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职业教育学校已经蜕变为教育产业中的一个经济组织,该组织借助于内外部联系,协调整体运作。职业教育组织职能中组织工作的主要目的表现在:将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系统的任务划分为可由各个职位和部门完成的工作;将这些工作分派给各个职位;协调组织工作的多项任务;将管理职位、教育职位、后勤职位等组合为部门;理顺教师、学生、直接管理者、间接管理者、社会、企业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职权线;优化组织资源配置等。

(四)领导职能

领导职能是指职业教育的直接领导者和间接领导者借助于职业教育组织赋予的权力,组织、指挥、激励、控制职业教育其他参与者,从而实现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目标。直接领导者包括职业教育学校直接管理者,间接管理者主要是指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在职业教育系统中,管理者具备天然的领导权,这种领导能够且只能通过合理科学的运用,作用于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

(五)控制职能

控制职能是指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进行监督、对比并纠正的过程。一旦实际情况与期望出现差距,控制职能必须发挥相应的作用。该控制过程由三个步骤组成:衡量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实际绩效;将实际绩效与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标准进行比较;采取相关管理行动来纠正偏差或不足。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可以借用的绩效监控的工具主要有财务控制、平衡计分卡、信息控制、最佳实践的标杆比较等,其控制策略包括前期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馈控制等。[5]

(六)创新职能

创新职能贯穿于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始终,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组织结构创新、管理方式创新、人力资源创新、理念创新、流程创新、市场创新等。制度创新是指职业教育的市场化运作与管理制度的优化;组织结构创新侧重于部门之间关系的完善、职业教育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建立;管理方式创新集中表现在现代职业教育管理制度的引入;人力资源创新是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理念创新表现为西方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的借用;市场创新侧重于重新梳理校企合作关系,重新定位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等。

三、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基于管理学职能视角

处于不同的立场,各国学者及职业教育实践者都提出且运用了不同的提升措施。这些措施一方面促进了职业教育吸引力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着力推动了职业教育的进步。本文认为,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促进职业教育的长期良性发展,从管理学框架的角度进行系统建构不失为一种理性选择。

(一)以需求者需要为核心出发点,明确职业教育决策职能实现

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根本目的在于吸引职业教育需求者接收职业教育,实现自身职业诉求。因此,以职业教育需求者的需要为出发点,应当是决策职能的根本,这也是职业教育诸多问题的根源。在识别职业教育需求这个根本问题上,主管部门以及职业教育学校应当围绕这个根本问题设立相应的标准,如专业选择权、在校时间、实践需求等等。管理者以及参与者都应当是出现职业教育问题的主动解决者。一旦出现职业教育需求变化问题,管理者、学生、教师等应围绕需求变化制定相应的备选方案,如指导意见的改变、校企合作形式的转换等,并通过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进行方案选择,最后对决策结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一方面可以用以识别决策问题的解决程度,同时可以为计划职能、组织职能等提供参考。

(二)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相协调,确保职业教育计划职能实施

毫无疑问,在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方面,战略与战术是两个关键环节。

1.战略层面。首先,发挥主观能动性,制定明确的长期规划。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培养人数、培养方针等。规划应当具有连贯性,既要考虑到职业教育的经验教训,又必须综合考察当前和未来职业教育的诉求。其次,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发挥职业教育资源的最大效用。既要保障职业教育经费的高效分配,又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职业学校教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即规划、招聘解聘、职业发展、薪酬福利、激励等。第三,积极进行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战略评测,促进反馈与提高相结合。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战略性的评估,预防短期性、盲目性;反馈的目的在于改善并最终提高职业教育绩效。

2.战术层面。应围绕职业教育利益相关者进行各个环节的细节性计划指导。本文认为,目标管理的引入是战术层面确保计划职能完善的一个有效方法。首先,制定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整体目标,并将目标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层层分解;其次,职业教育管理者与非管理者就如何实现整体目标达成行动计划;第三,制订计划进度表,定期检查计划进展情况,并就计划的实现提供计划性奖励。

(三)构建科学的组织结构,推动职业教育组织职能完善

一个基于组织设计诸多要素的组织机构是组织高效运行的可靠保障。这些要素包括工作专门化、部门化、指挥链、管理跨度、集权与分权、正规化等。[5]在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系统中,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队伍、学生集体等四个组织。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明确工作分工,以提高效率,同时应构建相对集中又有较大灵活性的指挥链,以保障职业教育政策畅通;学校管理层处于整个组织系统的相对中心处,一方面应接受上级职业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指导,另一方面,须结合教师队伍、学生集体及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调整;教师队伍应保持正规化,全职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的确定应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学生集体相对处于组织链条的基层,也是整个组织系统服务的对象,起着接受并实践职业教育的作用。只有将四个组织有效协调起来,才能促使整体组织系统的运转,进而推动组织职能的进一步完善。

(四)整合领导层与领导策略,促进职业教育领导职能优化

组建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层是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系统参与人员积极性的必备程序。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管理层、教师队伍、学生集体等四个系统组织,都需要一个兼具战略性与战术性,既懂得管理又了解市场需求的领导者。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应最大程度避免过度行政化,在目前职业教育不能完全进行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其领导的选择须结合职业教育市场需求进行。学校管理层中的领导,既是直接管理者,也是间接管理者,可以以行政任命的形式选择,但通过竞聘的方式,借用市场化的操作方法,无异是一种适合职业教育改革方向的正确趋势。教师队伍中的领导者则可以从其本身来选择,既能保证教师之间的适度竞争,促进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也能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凝聚力。学生集体中,建立职业教育辅导员负责制,则可能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领导行为的实施与领导策略紧密相连。本文认为,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系统中,领导者宜采用路径——目标理论。在这种领导理论下,职业教育中各个领导者的主要工作是了解并帮助下属达成职业教育目标,领导者应成为一个支持者,向下属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确保下属的目标与职业教育整体目标保持一致。领导层的设立与领导策略的最终目的都是实现职业教育参与者之间的沟通,并起到激励的作用。

(五)监督与纠正并举,确保职业教育控制职能实现

控制职能是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系统诸多职能的最后环节。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绩效必须通过实际情况与期望情况的对比,才能进一步明确改善与提高的方向。这就要求管理者对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设立计划标准、组织标准、领导标准,通过对实践过程的记录,将两者进行比较,一旦发现差距,及时有效地进行针对性的改善与提高。

首先,在各个管理层中专门设立一个控制机构,这个机构的组成人员应当包括管理者、下属、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合作企业等成员;其次,引进财务控制制度,定期进行职业教育经费审计、职业教育学校财产评估、学生薪酬抽样调查等;第三,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信息平台,整合教师资源、学生规模、学校分布、企业需求、教学质量评估等情况;第四,实行标杆比较,树立职业教育管理者典范、职业教育学校典范、学生典范,引入奖惩机制,促进整体绩效的提升。

(六)积极应对变革阻力,加强职业教育创新职能实施

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提升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当然,改革过程必定会受到系统内外诸多压力的阻挠。系统内部,阻力可能来源于既有利益集团担心利益丧失、出于惯性不愿进行改革、担心改革不符合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目标等。外部阻力可能来源于学生不适应、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不对口、技术相对滞后等。因此,必须创新改革机制,注重创新职能在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及改革过程中的创造性应用。首先,培养职业教育参与者的创新意识;其次,建立鼓励创新的长效机制;第三,培养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过程中的创新性人才;第四,培育职业教育创新文化;第五,创新改革校企合作形式,加强市场机制在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中的应用。

显然,站在不同的角度,处于相异的立场,对职业教育及职业教育吸引力的理解会有较大不同。从本质上讲,作为教育系统不可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承担着补充学术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职业教育接受者职业价值实现的重要角色。因此,基于管理学框架,借用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管理职能的理论,应当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标签:;  ;  ;  

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一个解释性的管理框架_组织职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