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与变革:西欧社会党新形势下的新选择--以奥地利社会党为例_社会民主主义论文

转型与变革:西欧社会党新形势下的新选择--以奥地利社会党为例_社会民主主义论文

转型变革:西欧社会党新形势下的新选择——对奥地利社会党下野的个案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西欧论文,奥地利论文,社会党论文,个案论文,新形势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九十年代以来,一些执政几十年的政党 先后下台,有的已经衰亡。认真分析这些政党的兴衰,加以借鉴,对我们加强党的建设 很有意义。”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执政经验的左翼政党,连续 执政长达三十年,在该党执政期间,奥地利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但它在20 00年的大选中下野,使社会党连续执政三十年的辉煌历史暂时划上了句号。为什么在西 欧社会民主党纷纷走出危机“神奇回归”的背景下,奥地利社会党下台?这说明什么问 题呢?面对新形势和新挑战,奥地利社会党不能适时进行改革和创新而被淘汰,而转型 变革使西欧社会党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一、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失败的案例分析

奥地利社会民主党有着很长的历史和执政生涯。它始建于1867年,几经演变、改组、 重建,1946年二次大战结束不久,由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作为主要政党成立了奥地利联邦 政府。1955年独立以来,社会党在奥地利政治生活中一直处于主要政党或第一大党的地 位,现有党员42万。奥地利社会党有着丰富的执政经验。从二战结束,奥地利获得独立 后的1955年开始,社会党就和人民党(保守党)联合执政,特别是从70年代开始至2000年 的三十年,都是由社会党单独执政或以社会党为主联合执政。这样长期的执政经历是多 党制国家少有的。深入分析它失败的基本原因有一定启示。

(一)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与日俱增的政党危机

在社会民主党执政的30年间,奥地利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73年赶上了欧洲共同 体的平均水平,1974年便超过了欧洲共同体的平均水平,1999年人均国内产值为23884 美元,仅次于丹麦、卢森堡和瑞典,在欧盟国家居第四位,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奥人均 产值已居世界第八位。奥地利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在西欧发达国家处于中上水平,经济 增长率在2%以上,通货膨胀率2%以下,失业率只有4.4%,远远低于欧盟的平均水平,奥 地利有一套发达完善令世人羡慕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在世界上也是堪称典范的。总之, 社会党执政的三十年间,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但令人深思的是社会党力量的变化却与它的经济增长呈反比。二十年来社民党的力量 逐渐缩减,另外两个主要政党:人民党执力起伏不大,极右的自由党的势力却与日俱增 ,最近几年急聚膨胀。长期以来社会党的选票呈下降趋势,自由党的选票却不断地上升 ,在社会党、自由党两党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的过程中,到2000年自由党已经超过人民党 成为可以与社会党抗衡的第二大政党,这种状况表明社会党一直潜在着日益加深的政党 危机,使它的被取代成为一种必然,这是由西方世界资本主义政党政治游戏规则和其自 身因素所决定的。

长期的执政党生涯,使社会党安于现状,缺乏创新变革精神,党的领导层存在思想、 人员老化和官僚化倾向。作为政党的竞争执政意识淡化,在观念上把社会党等同于政府 ,习惯于社会党即政府,在政党作为政府的意识逐渐固化的时候,政党的创新变革意识 逐渐淡化。从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党的思想理论和纲领政策没有什么发展变化和重大调整 ,缺乏新的鲜明的能够感召人的理论旗帜。经济发展没有新的应对办法。经济发展在很 大程度上吃老本,主要凭借它的很多优势,如在地理上是沟通西欧和南北欧的交通枢纽 ,水陆空运输和现代通讯十分发达,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积淀浓重,旅游业十分发 达,在工业经济中也有自己的强项,总之它可依赖优越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发展经济,靠 经济增长的惯性发挥作用。但与此同时,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积累。在欧洲经 济一体化、世界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革命、新经济的冲击下,奥地利政府已在很多方 面反映出很多不适应,其根源都深藏于执政党本身,政党的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意识 形态等诸多方面不适应,于是政党的执政地位受到严峻挑战,政党的危机日益加深。

(二)国企调整顾此失彼,丧失公众对政党的亲合力和目标认同

公有制和国有化是社会党传统的基本主张,是社会党与自由党、保守党主张的根本区 别。因此,社会党长期执政的奥地利是一个国有制经济比重较高的国家。1995年国有制 经济在一些主要部门中占45%,在钢铁冶炼、能源化工、城市公共服务事业如城市交通 、供水、垃圾处理、公用住房等行业国有经济比重都比较高,国有企业产值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1/3。国有制经济为奥地利独立后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 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在国有企业集中的地方成为了社会民主党主要力量的所在地 ,成为了社会党深厚的群众基础,国有企业也为社会党培养了大批人才和干部。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国有企业出现许多严重困难,调整改革势在必行。由于社会 党强调充分就业造成国有企业人员过剩,效益不好;由于国有企业缺乏压力,失去了发 展高科技产品的机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缺乏竞争力;由于战略上的错误,国有 企业一度把东欧作为钢铁冶炼产品的主要市场,而东欧剧变,销售市场消失,加之没有 及时向先进的德国汽车工业提供零配件,使出口型企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优势。要解决 国有企业的问题,必须下决心对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第一,把对国有企业的财政补 贴改成贷款,贷款额度和企业整顿的效益挂钩。第二,国家释放股权,使一些国有企业 私有化或大幅度降低国有股的比重。第三,裁减掉一些大公司,把庞大的企业集团公司 划分成小的有限股份公司,使小公司变得机动灵活。第四,大规模裁减人员降低成本。 第五,改革整顿好的公司优先上市。到9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整顿已经基本完成并取得良 好效果。

但是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社会党顾此失彼。国企改革重组必然导致大批人员下岗失业, 社会党严重地忽视了这些人的利益,没有调整兼顾他们的利益,在提高经济效益与保障 工人的既得利益的两难选择中,牺牲了工人的利益。在具体环节上社会党没有做好党的 基层组织的群众工作,国企改革调整,尤其是大规模裁减工人,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理 解和支持,由于没有做好群众的疏导工作,改革方案,正确的企业改组、战略性结构调 整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本来社会党就是代表中下层人民群 众利益的左翼政党,但这时人们已经对党心怀不满,不仅对社会党目标认同丧失,而且 认为社会党不再代表广大中下层工人群众利益,党已经离开了广大的群众,甚至误认为 社会党已经背叛了工人的利益,这样社会党失去了群众的亲合力。

(三)过度的社会福利使政府和中小企业不堪重负,经济效益下降,为反对党提供了把 柄

实行积极的充分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政策是社会党的一贯主张,是社会党实现社会 公正的支撑性政策。社会党三十年执政,非常自豪的成就是使奥地利成为了西方世界堪 称典范的福利国家。它的社会保障制度起源早,现已经建立起较为发达的、覆盖面极广 的、法制化、规范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充分体现社会公正和维护全体公民 的人权。如政府支持的社会基本保险:退休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事故保险,不 论个人收入多少,都必须按同样的比例缴纳保险金,但无论缴纳多少保险费,都可以同 等地享受四项保险。又如它所实行的累进式个人所得税制度、教育补贴、生育补贴、住 房补贴、社会优抚和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都深得社会广泛赞誉,特别是中下层群众的拥 护,这是社会党具有左翼倾向,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党性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使社会 党多年来政局特别稳定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社会党成亦于此,败亦于此。

一是过度的社会福利给企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特别是那些占奥地利企业四分之三以 上的中小企业负担沉重,步履艰难。根据奥联邦商会和中央统计局的资料表明,奥地利 大的经济气候和宏观经济条件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在西欧发达国家里,奥地利发展企业 的条件倒数第一。在雇工费用方面社会保险的开支占49.3%,其所占的比例在西欧国家 居第一位。

二是过度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开支使奥地利的劳动成本增长过快,造成产品价格过 高,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减弱。从1980到1992年,奥每小时劳动成本从256先令增加到4 86先令,增长了115%,在欧盟国家是最高的。

三是过度的社会福利使国家背上了沉重的预算开支负担。近年来政府用于社会保险和 社会福利的开支占国民收入的28.2%,在西欧国家占第一位。近十几年以来,由于公共 开支的负担有增无减,国家预算赤字已经超过了经济学家确定的警戒线(预算赤字占国 内产值的2.5%)。奥地利联邦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压缩公共开支,但仍未解 决根本性问题。

四是过度的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也导致了就业者懒惰。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问题,使5 —20%的选民都认为社会福利过分了,影响了经济发展的速度,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 损害了雇主的利益。这使自由党借此攻击社会党。他们宣传要改革社会保障,使社会保 障私有化,这种宣传深得中等、偏高收入阶层的赞同。加之一些外籍移民钻社会救济制 度的空子。一方面报失业,按规定领取占工资总额70%的失业金,另一方面拿着失业金 、退休金又去另找一份工作。更有甚者领着失业金去度假、旅游。自由党便抓住把柄攻 击社会党的福利政策。

(四)社会党策略的失误,为自由党上台提供了机会,而自由党的成功策略,使其上台 成为必然

在2000年大选中自由党成为第二大党以后,社会党拒绝和自由党联合组阁。因为社民 党的基本方针是坚决不和有排外、仇外、法西斯倾向的极右政党联盟,欧盟的基本法规 是反对种族主义歧视和排外仇外情绪的发生,欧洲其它的民主政党也都主张这样的方针 。社会党坚决贯彻欧盟的主张,信守社会党一贯的准则,但是人民党却违背了承诺和自 由党联合,以达到人民党可以出任总理的目的,这样两党携手使社会党成为在野党。

另外,自由党党魁海德尔充分利用媒体展开了成功的宣传攻势。他的煽动性演讲迎合 了部分选民政治上求变但又惧怕丧失既得利益的心理。战后50年来,奥地利始终由左翼 社会党和右翼人民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那种“你方唱罢我登场”或两党瓜分所有公 职部门主要职位的政党政治已令大部分选民厌倦,所以一部分选民具有政治上求变的要 求,他们希盼有新的政党出现在奥地利政坛上以改变目前这种固定模式;另一方面奥地 利人从冷战时期以来,由于实行中立政策使它免遭入侵,长期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 福利健全,所以奥地利人很害怕东欧剧变后大量涌入的外国人抢走他们的就业岗位,分 享他们的社会福利,担心欧盟逐步剥夺国家主权,既想加入全球化浪潮,又担心经济全 球化对“小国寡民”的冲击,这样具有纳粹倾向的海德尔煽动的排外仇外情绪,合乎一 些人的胃口,海德尔带来的社会变革的信息,成为了一些选民的福音。对于这一切社会 党又没有组织起明确的强有力反击,这样代表右翼势力的自由党上台成为被迫接受的事 实。

综上述,奥地利社会党下台的主要原因是:墨守陈规的思想理论、观念与现代政党政 治的变化不适应;国企改革的结果与社会党一贯的既定目标不适应;追求公平的社会福 利政策与经济效益原则不适应;传统被动的舆论方式与现代媒体政治的要求不适应。“ 不适应”者最终必然被淘汰。

二、转型变革:西欧社会党的新选择

纵观西欧社会党近二十多年来所走过的道路,充分说明一个道理:社会党转型变革则 立,平庸无为不求创新则废。奥地利社会党下台的案例进一步证明了上述道理。奥地利 社会党经过三十年的长期执政,它已从过去的朝气逢勃的开创性政党,逐渐变为被磨损 老化的维持性政党,进入90年代以来,由于没有大的变革创新,平庸无为安于现状,选 民对其也就由过去的高度热情,到冷漠、失望,认同感不断下降再到信任危机。它的失 败经历和西欧其它社会党的经历大体一致,只不过它晚了些年,它们的轨迹是有共性的 。

二十世纪后半世纪西欧社会党普遍经历了曲折沉浮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实际是有一 定规律的。众所周知,在战后经济繁荣的资本主义“黄金时代”里,社会民主党是很有 创见的,它在西欧大部分地区凯歌行进,建立了福利国家,在“驯服资本主义”的社会 改良中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最近20年间,在科技革命、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变化等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社会党及社会民主主义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凯恩斯主 义失灵,新保守主义政党咄咄逼人,它所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私有化、自由化、放 松政府控制、削减社会福利等政策盛行西欧;苏东剧变,使一些左翼社会党人对社会主 义模式、前途丧失信心。当初奠定社会民主党人改良主义成功基础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改 变了,社会民主主义的传统范式及其社会基础削弱了,由此出现社会民主主义的危机。 80—90年代中期西欧社会民主党普遍陷入泥塘:党员人数锐减、主流派分裂、议会选举 失败、理论迷惘、经济社会政策失效等等。但是面对危机,西欧社会党的领导人及其理 论家们在长期的反思中回应种种挑战,他们更多地强调党要以自身的变化来适应客观条 件的变化,他们强调在危机形势下党的高层领导在目标选择、战略决策、政策调整等方 面所作的主观努力的重要性。他们认为社会党的衰落并不是一种不可改变的历史命运, 随着对党的理论、政策、目标、活动方式的不断自我修正,社会党在西欧的政治舞台上 定会重振雄风。经过社会党的不懈努力,到90年代末,西欧社会民主党最终走向全面复 兴“神奇回归”,如英国工党在野16年,法国社会党在野14年,德国社会党在野12年, 但都分别在英国布莱尔、法国若斯潘、德国施罗德这些新一代政党首脑的领导下分别取 得了政权,目前社会党引入注目地在西欧12个国家执政,尤其在欧盟国家中几乎是清一 色。因此被称作“粉红色的欧洲”。这种结果的得来和这种局面的形成,是西方多党制 的竞争机制优胜劣汰作用的结果,也是西欧各社会党在新形势下作出新选择,从理论到 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以转型求生存,变革求发展的结果。

当前,西欧社会党及其社会民主主义思潮正在经历着哪些重大变化?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呢?

1.社会党放弃使用“民主社会主义”的概念,恢复使用“社会民主主义”,以此来表 述自己的理论和主张。他们认为苏东剧变后,现实社会主义模式历史性破产,使社会主 义概念信誉受到严重损坏,特别是戈尔巴乔所提倡民主的人道的社会主义,搞坏了民主 社会主义的声誉,所以他们主张用社会民主主义代替民主社会主义。德国社民党于1991 年最先提出上述概念的争论。奥地利社会党1991年把党名改为奥地利社会民主党。这种 名称上变化,并非表明是在理论上向传统意义的社会民主主义的回归,而是要对社会民 主主义作出新的解释,这种改变表面上是要同原苏东的“现实社会主义以及同近年来一 些由原共产党改称的”民主社会主义政党划清界限,但实际上他们是想通过淡化其概念 中本来包含着的社会主义成分,而突出强调其民主主义成分。过去概念的主体是社会主 义,现在则是民主主义。名称的变化是转型的外在表现,有其深刻的内涵,是理论退却 的信号。

2.对社会党的目标进行修订,放弃“国有化”和“公有制”主张。社会民主主义传统 上设定的最终目标为建立一种代替资本主义的新经济和社会制度。以英国为代表,1994 年布莱尔出任工党领袖以后,在建设“新工党”的口号下对工党长期以来确定的社会主 义目标进行修定。1995年修改党章第四条,放弃了实现公有制社会的条款,把社会主义 目标确定为社会公正,充满活力的混合经济,开放的民主社会和健康的环境等,新条款 与原来相比,抽掉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容,仅限于上述内容,几乎没有其他任何保 守党所不能接受的东西。在国有化问题上过去法国推行得最为积极。80年代法国社会党 大力倡导“法国式的社会主义”,其中核心的经济政策就是要在保留私有制的同时,扩 大国有化和计划经济。但在1996年法国社会党“重建任务”的设想中,经济政策方面的 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就业、社会保险、工资和住房等问题上,国有化问题早已排除在外。 英国工党新的共识是:公私营部门的相互依赖比它们之间的界限更为重要。在实质问题 上社会党的措辞更含蓄、灵活,具有较大的伸缩性,有利于今后审时度势修订或制订新 的政策。

3.对社会党的社会定位进行改造。改造的目的是极力淡化党的工人阶级性质。社会党( 英国称工党)传统意义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党,代表社会中下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其纲领 与组织都和西欧工人运动有极为密切的联系,被视为工会的政治代言人,但布莱尔的改 革一是疏远与工会的关系,向中产阶级靠拢,并拉拢工商界,正如《国际先驱论坛报》 指出:在工党最近召开年会时挤满布莱克浦尔道路的已不再是穿着工作服的矿工,而是 “商人、律师、管理咨询人员,多数身穿深色西服,带着手机”;二是努力扩大个人党 员队伍,大批召募新党员,以便削弱工会集体党员的数量和影响。努力把传统的工人阶 级政党变成“全民党”、“选民党”,现代社会的“媒体政党”。在现代媒体社会中, 随着通讯技术、广播电视和因特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传递的周期大大缩短,信息 量大大增加,因此,现代传媒对政党政治和议会选举产生重大的影响,充分利用媒体塑 造政治形象和进行政治“推销”,使政党的工作全部围绕竞选来进行。

4.调整经济社会政策,提出新的发展战略。社会党主张的传统理论和政策是用凯恩斯 主义的手段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国有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扩大社会福利来克服 市场的盲目性,追求社会公平。面对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变化,经济全球化、新经济时代 的挑战和西欧经济普遍停滞,增长乏力的实际,西欧社会党普遍调整经济政策和社会福 利政策,主张改革政府,提高政府工作的绩效,增强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有效性和灵活 性。改革企业,特别是改革国有企业,增强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改革社会,削减社会 福利,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

在社会经济政策的改革和调整中,提出新的发展战略——新经济、新福利、新政治、 新治理的“四新”战略。新经济: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有活力的新型混合经济,通过社 会党的改革,为经济具有高效益和革新能力创造条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要依靠 高科技领域创造出更多需要高技能的新工作岗位,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新福利: 改变传统福利制度导致一些人滥用福利、产生惰性、丧失自我负责精神的消极作用。福 利制度改革的核心原则是改“社会福利国家”为“社会投资国家”,把部分福利投资转 为“人力资本主投资”,强调权利与责任共担,提高人的素质,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代替救济性社会保障;新政治:传统的政治是阶级政治,左右两分法政治,随着工人阶 级队伍的缩小,以及东西方两极对立格局的消失,应摒弃阶级政治,适应西方社会结构 变化的需要,制定新的政治宣传战略,团结各种社会力量,争取占人口多数的中间阶层 群体的支持;新治理:探索新的治理方式,重新确定国家和社会在政治上的分工。新治 理方式的主要特点,国家不能包办一切,国家要把某些社会政治目标和社会任务(如环 保等)规定为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同时鼓励集体自助,让社会和个人承担更多的责任 。优先发展教育,因为“较高的教育水平是今后进行国际竞争和进入一个广阔社会的关 键。”

5.“第三条道路”框架主张的提出是当代社会民主主义新变化的集中体现。随着后冷 战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发展,产业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的变 化呼唤着新的思维和行为,而政治“代际”的更替必然产生新的思想体系,托尼·布莱 尔所提出的“第三条道路”是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翻版,他认为是现代化的社会民主主义 。首先它刷新了社会党系统传统的价值观,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生产关系,它的核心是“ 伦理社会主义”;它的政治取向,不是介于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是超越传统的左与右概念的,即不是在原右翼提出的新自由主义与左翼提出的社会民 主主义之间的、而是在它们之上的“第三条道路”;在经济纲领上从目标、所有制、经 济运行机制都进行改革;改变政治体制单向性弱点,在人民与政治家、政府之间,建立 信任、忠诚的伙伴关系;改进党的建设,强化工党作为一个“人民党”的形象。力主“ 一人一票制”,扩大党内民主,“使工党变成一个开放的党”。布莱尔认为:“不进行 改革的政党将会死亡,工党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运动而非一座历史纪念碑。

“第三条道路”虽然代表了当代西方社会民主主义的新走势,但是它不是一个完整统 一的思想理论。西欧各国社会党在改革的主旋律下,改革各有特点,社会民主主义也呈 现纷繁复杂的特点。

6.社会党的主张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特征。主张摆脱过去的“过时的意识形态,以多 元主义为指导,理论、纲领、政策方面兼收并蓄。正如托尼·布莱尔在其著名的《第三 条道路:新世纪的新政治》中所说:“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们的方式是‘永恒的修正 主义’,是在认清发达工业国家社会所发生变化的基础上,不断地寻求实现我们目标的 更好途径。”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党强调政策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只讲实效,不讲主义, 淡化党的纲领和长远目标,熟练地运用竞选策略和政治推销术,把旧东西加上新包装, 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正是这种随机性、多元性特征,社会党在各个不同时期都能 应对危机,走出低谷。

综上述,从奥地利社会党下台的个案分析和西欧社会民主党变革的特点中我们可以得 出以下结论:

第一,世纪之交的西欧社会党及其社会民主主义思潮在遭遇了长期的危机和低潮之后 ,已经在转型变革中发生了许多新变化,正是这种转型变革和新变化,使社会党重新赢 得了政权,再度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活跃在世界及西欧政坛,转型变革是社会党兴旺的 根本原因,适应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的新变化,推陈出新是社会民主主义再葆青春的秘诀 。

第二,奥地利社会党是一个较多地保留社会党“原汁原味”传统的政党,但是,它没 有处理好在坚持中发展,继承中创新的难题,显现出思想观念滞后,社会改革及政策调 整滞后,没有及时跟上西欧社会党转型变革的步伐,没有能融入西欧社会民主主义新变 化的潮流,它也就没跨过二十一世纪的门槛。但它在对历史的反思中进行着的调整和变 革,必将使它重新走上政坛。

第三,当我们对西欧社会党及其社会民主主义思潮进行评价时,既要高度重视它的变 革、创新的思想价值和实践启示,这是有普遍意义的规律。但同时又不能忽视它的实用 主义特征,在这种框架内的理论创新和社会变革虽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使社会党 达到阶段性的目标,铸造辉煌的业绩,但终究不能使历史的航船达到崇高理想的光辉彼 岸。

标签:;  ;  ;  ;  ;  ;  ;  ;  

转型与变革:西欧社会党新形势下的新选择--以奥地利社会党为例_社会民主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