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市塘下四小
摘要: 这几年中国国力日渐强大,我们不禁开始对中国的文化定位有了重新的思考。随之而来的是中国文化热和“国学热”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风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中国的“文艺复兴”,而国家的提倡、专家的研究则使各行各业的人们对“国学经典”思考不断地深入。籍此,笔者作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的语文课堂有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国学经典” 语文课堂 教育意义 原则方法
一、“国学经典”盛行的背景和定义
伴随着百多年前中国“天朝上国”的幻灭,我们的国人对中国的一切都失去了自信,甚至出现“逢中必反”、“外国月亮更圆”的思想。在教育界,我们学过美国的杜威、捷克的夸美纽斯、德国的根舍因等诸多理论,关注孔子、王阳明等先哲的教育思想的人却寥寥无几。
“儿童中心本位”为主的教学改革,我们已经进行了很久。固然在很多地方颇有成效,可是那些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也不禁令我们思考——全套照搬国外的教育理论就一定可行吗?为什么我们的课堂改革总是与预想相差甚多?为什么想着帮孩子减负,不是没效果就是适得其反?为什么去“释放孩子天性”,结果却是教学成绩在下滑,而教育素质却没提升?也许原因和问题方方面面,其中最要一条就是这些教育理论没有结合我们中国的教育教学实际。
“国学经典”是什么?我以为不能单纯地认为就是儒家经典或经史子集等传统经书,它的定义其实可以更广泛。只要是被中国人民广泛认可的,代表了国人智慧的,有阅读价值的书皆可称为“国学经典”。它可以是经史子集,也可以是陶行知的著作或鲁迅的小说等。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去熟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籍,汲取他人的思想成就,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地培养起自己的素质。
二、熟读“国学经典”对语文课堂的意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语文课本也算是一种“经典”,而笔者在这提的“国学经典”却主要是指传承久远,已被广泛认可的经典,比如《千字文》、《笠翁对韵》,甚至《史记》等。一套明显属于课外性质的经典,对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很多人可能看到的是对课本的冲击和对课业教学的担忧,可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我校为了进行“国学经典”的教育,编著了一本国学校本,为调研“国学经典”对语文课堂的影响在四年级进行了半年的平行班实验教学,调查结果如表。
从这个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四(2)班无论是成绩还是素养培养方面都比四(3)班好一些。其实,这两个班的任教老师都为潘老师,在进行“国学经典”入课堂前,这两个班学生作为外来务工子女素养差距不大,人数也相差不多,各项成绩上都比较均衡,这也是学校选择这两班进行调研的原因之一。可仅仅进行了半年多之后,班级氛围和学生表现就出现了较大的差别。为什么一个有课外“国学经典”“干扰”的班级反而表现更优?
经过调研和对教师、学生的了解,我觉得“国学经典”对语文课堂有以下切实的意义。
(一)、“国学经典”可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习惯、性格养成。
我们知道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的教育。“国学经典”进入课堂后,学生第一感官体会就是海量的“经典”信息,这些信息对于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很多他们是不懂的。在课堂上的熟读,开始更多的是老师的指令要求,他们跟着去做,而老师有时候却并不去讲解(没时间,个别信息也的确也没必要讲解)。学生在懵懵懂懂中接受的信息却并不是毫无意义的,他们通过熟读和记忆把“经典”深深地扎根在脑海中。一旦外界出现一个显著的“触发类信息”导致学生自己去理解了“经典”里的内容,那么教育的意义就出来。
比如“寝不言,食不语”,低年级的学生刚开始诵读或记忆它们,可能并不理解,只是懵懂地把它作为信息记下,可一旦在某次家庭环境中,父母教育他吃饭不要说话时,他就明白了以前记下的“经典”并可能固化为自己性格或习惯的一部分,因为在学生的感官里“书上就是这么说的”,而这一切都是学生自主进行,不是外力强加的。这要比父母平时千百遍的叮嘱有效的多。学生的专注、礼貌、自律就这样在一次次的“触发经典”中养成了。一个专注、自律、礼貌的学生在课堂上怎么可能去干扰课堂中其他教学活动呢?
(二)、“国学经典”可以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强化性养成。
语文的技能就是“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培养这些能力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所有有经验的语文老师都会告诉我们就是大声的“读”。“国学经典”千百年的传承则让我们知道,它就是最适合大声朗读的读本。在读中,他们可以学会理解字句;在读中,他们可以学会停顿和节奏,可以养成语感;在读中,他们可以学会在“说与写”中“引经据典”,而这些本不是在诵读“国学经典”过程中我们强迫性地灌输给他们的,“没有压迫”就不会抵触,他们的语文素样在潜移默化中稳步成长。
总之,“国学经典”进语文课堂,只要有原则方法,就不会产生干扰。有的只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见图如下:
三、总结
一切语言类的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触、多诵读和多应用,而文化教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让人在一定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习染”。每个孩子都有天生的学习能力,我们有时候只需要去信任他们,去挖掘他们,不要让学习的课堂成为桎梏他们发展的地方。大国的自信该如是,学生的培养该如是,让中国风的“文艺复兴”来得更猛烈些吧!
参考文献:
[1]王财贵.读经二十年[M].北京:中华书局,2015.
[2]王财贵.王财贵65文集[M].香港:素茂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16.
论文作者:王若西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7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国学论文; 经典论文; 学生论文; 中国论文; 语文课堂论文; 的是论文; 课堂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7年7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