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若干热点问题的认识_宏观经济论文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若干热点问题的认识_宏观经济论文

对我国当前若干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的认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经济论文,热点问题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01)01-0031-04

一、经济转机还是转折

2000年1~3季度,我国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21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9年同期增长8.2%,经济增幅高于上年同期0.8个百分点,估计全年经济增幅将在8%以上,国民经济运行扭转了连续七年增速下降的局面。由此社会上出现了关于“拐点”的讨论,即目前经济增长究竟是出现了转机还是出现了转折,也就是一些专家所称的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关于这个问题,个人认为:

(1)从目前经济运行的情况看,说转机更为合适一点,谈转折还言之过早。应该承认,在中央政府连续三年实施积极宏观调控政策和国际环境好转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确实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投资、消费、出口共同驱动着经济的持续平稳增长。前10个月,全国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集体和城乡个人)156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6%,民间投资意愿也有所回升。居民消费需求明显呈现恢复性增长,假日消费格外活跃。前10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365亿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近10个百分点,增幅加快3.6个百分点。消费需求增速已恢复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的正常水平。据统计,2000年前二季度,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0%,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外贸出口高速增长,前10个月,进出口总额达3571亿美元,比1999年同期增长35%,超过1999年全年进出口总额。其中出口总额2051亿美元,增长32.2%。但应当看到,当前经济运行的深层次矛盾并没有解决,依靠市场供求本身内在关系改善而引起经济回升的力量还比较脆弱,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投资上的活跃程度和国债发行是紧密相关的,还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扩张力度。据初步测算,仅国债对投资的拉动一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可能就会超过两个百分点,10月当月投资增幅出现下降。消费需求的较高增长,也多少与政府提高工资、离退休以及城市保障线标准、延长节假日以及推进住房改革有关,其可持续性仍然比较脆弱。特别是占中国人口总数七成的农村地区消费市场并未明显改善,对消费的持续高增长将产生影响。外需的活跃对2000年经济增长产生了很大的作用,但其不确定性因素很大,我们不能寄望过高、所以,从经济增长轨迹或说统计数据上还不能断定转折点已出现。

(2)分析判断是转机还是转折,还应注意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以及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拐点”其实是一个数学概念,在经济分析中主要运用在经济增长周期中。但是我们注意到,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与80年代和90年代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一些易改的改革措施已经完成,正在进行的改革难度都比较大,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效应不像以前那么明显了;二是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而结构调整又一时难以完成,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出现了错位;三是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度提高,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加大。而从国际经济环境看,新经济、网络经济发展迅速,世界产业结构正在调整过程之中,传统经济的发展空间受到压抑,经济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又不强,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运用以前经济增长周期的方法来分析判断难免就会出现偏差,分析经济运行不宜简单地用短期经济循环方法。当然,这其实涉及到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或说长期增长趋势的判断,如果说未来我国经济增长正如一些专家所称将保持7-8%甚至更低一点的经济增幅,那么目前的8%就已处于高位,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也就无从谈起。如果说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在9%或更高一点的话,那么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期就有理论上的可能。由于目前我国统计数据的不完整,关于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究是多少一直存在着争论。个人认为,由于我国实际上失业率比较高,劳动力资源闲置比较严重,个人储蓄率比较高,资本流出也比较严重,因此,应该说,我国的潜在增长率还是比较高的,关键是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配置。如果各项改革能够顺利推进,外部环境继续向好的话,应该讲2001年我国经济发展前景还是看好的。

(3)看待经济形势,不能就数字而论数字,不能仅仅盯着短期特别是一两年经济增长速度。不可否认,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发展速度还是十分重要的,不是象一些人所说的那样,即使是经济增长4%甚至3%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如果是那样,失业人数就会大增,将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使改革和发展失去良好的环境,最终不仅速度掉下去了,连改革也将难以继续下去。因此,强调发展速度特别是在前两年经济不景气时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即不能一味地强调速度的高低,应注意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特别是在目前我国经济增长已达到8%这样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后,更应注意解决影响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的问题,在体制方面有所创新,在市场化方面和对外开放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不能因为近两年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放慢市场化的步伐,相反使政府的力量不断加大,干预经济的力度加强。因为这样的话,虽然短期内会促使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统计数字上的提高,但其可持续性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未来长期的稳定发展埋下隐忧。所以笔者认为,分析经济发展不能仅局限于一两年,而应把眼光放的更长远一些,特别是经济增长水平较高时,这时候高一点或略低一点,本身并不能说明本质的问题,比如经济增长8%和增长8.5%甚至9%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关键是其增长背后的内容和增长的基础如何。因此,过多地把精力或说目光放在经济增长是出现了转机还是转折上,是没有多大意义的。我们应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进行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上,使改革迈出实质性的步伐,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体制背景,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使资源使用效率提高,从而使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得到释放。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就像一个人浑身发冷,不是多加几件衣服就可解决,而要看其原因是什么,要医治病根,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二、对物价水平和走势的看法

2000年,中国初步扭转了通货紧缩迹象,扼制了价格总水平连续下降的态势。1-10月上涨0.1%,初步实现了由负转正。分析2000年价格总水平变化的原因,应该说总需求的稳定增长是一个重要因素。但除受到国内外需求上升的影响外,国内调整政府管制价格和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据有关方面分析,如果没有后面的因素影响,中国市场价格仍然处在下降的轨道之中。可以说,2000年中国价格由负转正有需求扩大的因素,也有暂时性和偶然性的因素。目前大家关注或说议论比较多的是物价未来走势如何,即2001年我国应以防止通货紧缩为上还是以防止通货膨胀为主。

一段时间以来,部分经济学家认为,2001年我国有通货膨胀的迹象,应注意防范。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几类基础性产品价格大幅上扬,特别是石油制品涨幅较大。由于石油是最重要的能源和最基本的工业原料,石油价格的上涨必然直接增加交通运输和石化工业的运行成本,时间一长,又会间接地增加绝大多数经济部门的运行成本,进而会推动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同时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上的教育费用一涨再涨,直至到了低收入家庭无法承受、普通收入家庭非常吃紧的程度。医疗、住房等生活必需品价格居高不下,某些垄断性产品和服务,如邮政、通信、电力等,变着法地涨价算计公众。二是从需求方面来看,货币虚增速度(=M1增速-GDP增速)是CPI的一个先行指数,1999年和2000年以来我国M1增长高出GDP增幅较多,增势较为强劲。由于货币虚增速度的先行期通常只有一年,将带动我国物价水平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三是国际社会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对我国有传导效应。目前,世界几个主要经济区的货币当局都把控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主要目标。美联储面对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的态势,连续调高利率,采取紧缩措施。欧洲中央银行也不断提高利率水平,以遏制欧元区通货膨胀抬头。日本宣布结束零利率政策,转为正利率。还有其它不少国家都采取了与上述做法相类似的货币政策。这些迹象表明,目前已经积累起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不只是在少数国家和地区存在,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全球现象。外在的通货膨胀压力会通过进出口贸易、资本的国际间流动、汇率的变动等途径传导到我国经济运行中来。

无疑,在治理通货紧缩时,注意通货膨胀出现的苗头,尽量避免用通胀的方法去解决通缩,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从2001年我国物价走势看,笔者认为,2001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幅度将十分有限,因此,防止通货紧缩仍应优于防止通货膨胀成为2001年的基调。

从上面提到的可能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看,原油价格上涨的空间已很有限,一些国际组织纷纷预测,2001年世界原油价格将出现下滑,这对未来成本推动的压力将有所减轻。而那些垄断性产品的价格,随着加入WTO、垄断的渐次被打破和竞争的加剧,应该说其价格走向是向下的,向上的动因不足,比如电信价格已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医药价格也已开始出现比较大的降幅。同时,关于货币与物价的关系,我认为也有必要改变一下以前传统的观点。从1997年秋季始,中央银行就加大了货币政策的调整力度,运用更加市场化的手段调控货币供应量。过去的3年间,广义货币供应量分别增长17.3、15.3、和14.7个百分点,年均增幅为15.8,高于同期经济增长和物价增长之和达9.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则分别增16.5%、11.9%和17.7%年均增幅为15.4%,高于经济增长和物价增长之和9.1个百分点。并且,狭义货币与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比值已达到38.2%,比上一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这表明货币的流动性在1990年有所提高。很明显,最近几年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和物价增长的幅度,但并没有引起通货膨胀。因此,我们必须对货币量与物价之间的关系和当前世界金融发展趋势有进一步的了解,不能简单套用以前传统的经济理论来说明现实的问题。二战之后,世界的金融资产已经大大超过了实物资产,货币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实物增加的速度。但这些年来,世界主要产品的价格不仅没有上涨,反而有所下降。其实这主要是由货币的性质决定的。钱总是要流往供给稀缺的地方。因为商品的价格是由需求决定的,凡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其价格都难以上涨;凡是市场稀缺的产品,其价格就高,资金流入也就越多。在二战后的50年间,大宗商品由于产量的增长超过了人口和需求的增长,所以,价格基本没变。即使投放再多的货币,人们手里有再多的钱,也不会光顾这些供需平衡的商品领域。不断增多的货币实际上流到了稀缺产品和金融市场中,另外就是投机市场、赌博市场和娱乐市场。全球股票市场的暴涨就是资金过剩表现。因此,仅仅以实物量来衡量货币量是一种落伍的统计方法,在中国的今天,断定货币供应量超出经济增长和物价增长之和,可能是不准确的判断。在走出短缺经济之后,货币供给量增加多一点,对实际物价的影响远不像以前那样了。从国际传导方面看,2001年世界经济增长步伐将有所放慢,对我国物价上涨压力不会太大。

相反,从影响通货紧缩变动趋势的内在性、长期性因素看,通货紧缩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比如,需求不足的压力:供给相对过剩的压力等。因此,目前就出台防范通货膨胀的措施还早了一点,不应收紧扩张政策,对物价上行的趋势不应盲目乐观。

三、结构、效益与改革

尽管说2000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向好,企业效益有比较大的改观。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微观的企业经营好转还比较有限,效益的回升也很多得益于价格上涨的因素,如国际油价的上涨就占了增加利润的四成,而降息、呆坏帐冲抵、债转股等减负措施实现的利润并不是企业主动的增利。从工业来看,国企脱困很大程度上受益于国际油价居高不下、银行降息以及债转股、剥离企业的社会职能等宏观层面,真正来自于微观层面,比如企业降低成本、改进质量、实现结构调整和优化等“内生性”因素仍然不足。而且从产业分布来看,增长分布也很不平衡,仅中国石油、电信等四大产业的利润就占国企利润总额的六成以上。因此,对效益的改善不应盲目乐观,应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增效的问题。

国内外成功的实践表明,经济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要有以市场为导向的优化的产业结构为支撑。目前看,随着我国长期商品短缺局面的结束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我国经济结构长期存在的矛盾在国内外新的经济形势下日益突出。笔者认为,只有把经济结构理顺,才能真正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才能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强发展的后劲。

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加快,2001年我国将加入WTO,外部的冲击将越来越大,加上网络经济的发展,如果我们不加快结构方面的调整,将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为长期发展埋下隐忧。

当然,关于结构调整,政府喊了很多年,但感觉见效不那么明显。其原因主要是过去一谈结构调整更多地就是政府的行为,而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反应不强烈。实际上是把手段和目标混淆了,裁判下场踢球、而球员积极性不高。由于结构本身是一个动态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因此在结构调整中,政府应摆正位置,多创造条件,创造企业自主调整的机制,使企业主动进行调整。因为只有微观层次自主调整基础上的宏观层次结构调整,才可能实现结构优化。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要坚持在发展中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决议》指出,经济结构调整归根到底要靠改革,要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阻碍,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新观点,也是我们未来进行结构调整应坚持的方向。当然,这就需要进行经济体制的创新。不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与体制创新对立起来,而要统一起来。只有通过体制创新才能完成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体制创新就是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不等于改革的最后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任务将十分艰巨复杂,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还很重。

总的说来,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要对微观企业机制作大的改造,要推进结构调整,而这就要求在体制改革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

收稿日期:2000-12-19

标签:;  ;  ;  ;  ;  ;  ;  ;  ;  

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若干热点问题的认识_宏观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