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复活千年《论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论语论文,情境论文,千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验正式开始,她发现并概括出创设情境的六个途径: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境、以图画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绘情境。她的“情境”概念就来源于古代文艺理论。在中国,最早提出“情境”一词的,是唐朝诗人王昌龄。在《诗格》中,他提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其中的“情境”指有情之境。李吉林所理解的情境教学——情境教育中的“情境”概念就源于此。她认为,情境是通过教学和教育过程所创设的“有情之境”,是一种人为优化的适于儿童需要的典型环境。正因为如此,情境教学才特别重视情感的设置、虚拟情境的创设,强调情境的优化、形象化、典型化及审美化等等,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情境教学体系。
情境教学能否突破学生年龄和年级的限制,适用于高中语文?王荣生教授认为:“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同时,王老师把教学方法分为原理层面、技术层面、操作层面、技巧层面这四个层面。情境教学法是原理层面,而具体到操作时,则是技巧层面,因而,李吉林的情境教学从理论上是可以在高中语文中适用的。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论语〉选读》
《论语》是记载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一部典籍,其编辑者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它既不按内容类别编排,也不按语录的时间先后辑录,即便是篇章标题也都是取自该篇首句的两字或一词,如《学而》《子罕》《阳货》等,这些篇题目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表示各篇之间的联系,每篇之中、各章之间的内容也没有联系。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写的高中选修教材《〈论语〉选读》却不一样。该教材从课程与教学论的角度,试图按照主题编排,即每一章的语段是根据主题来编选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炼出每一章的主题,把每一章、每一段根据主题串起来,使之前后连贯,尽量避免逐条讲述,使学生对主题内涵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必要时,教师也可根据主题有所拓展,补充与之相关的内容。也就是说新课程背景下对《〈论语〉选读》的教学目标设置比较宽泛,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和对新课程的理解在此显现。
三、情境教学在《〈论语〉选读》中的运用
1.扩宽教育空间,追求教育的整体效益
李吉林情境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把教育空间延伸到学校以内、课堂以外的部分,追求教育效益的总体一致。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堂中引入生活内容。
在实施《〈论语〉选读》教学时,以第十二课《高山仰止》为例,如果直接切入这一文章,从文字到句段最后落点止于整篇文章,学生可能印象不深。这篇课文的主题,笔者把它定位为“和谐师生关系”,先从报道上的少数不称职教师开始,例如“范跑跑”及其现象,再到师生关系的恶化,出示新闻和图片。为什么师生关系如此恶化?能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如何才能构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会明白,师生关系的好坏取决于构成关系的师生双方对待彼此的态度。那么单独看标题“高山仰止”,请你猜测,这是谁对谁的评价或看法,由此我们是否能够推断出他们的关系好坏?在此基础之上,再请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请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孔子对待弟子的部分,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最后,请学生找出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学生很快可以找出孔门弟子不仅是自己对待老师非常尊敬,就连别人对老师诋毁也绝不允许,如此一来,学生能够比较清楚地了解孔子和弟子的和谐关系,比从字词开始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2.缩短心理距离,形成最佳情绪状态
李吉林指出:多年来,学校的教育活动往往是单向式、强迫式地进行的,给学生一种“距离感”。针对这种现状,首先应该强调师生在课堂上的平等话语权,加强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其次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形成相互学习的良好氛围。各科教师把握“情境教学原则”,组织设计教学过程,缩短儿童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教学内容学生可以看到,可以捉摸,可以想见,还可以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分成合作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对课文中的问题进行质疑。比如,在学习《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时,几个小组对课文不懂的地方提出问题:
A组:孔子是鲁国人,陈成子弑简公是齐国的家事,孔子告诉鲁哀公,请求出兵讨伐。这会不会是多管闲事或者是干涉别国内政?
B组:孔子重复这么一句话“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两次,不是很奇怪吗?
C组:楚狂接舆而歌而过孔子时竟然能唱出这样的歌来,难道他知道车里坐的是孔子吗?孔子听到歌声后想和他对话,但是接舆为什么要逃避呢?
上面的问题是各个小组自由讨论集中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之上,由学生尝试进行解释,实在有困难的情况下,教师再加入其中。如A组和B组,需要联系题目“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和以前学过的《克己复礼》,虽然是齐国的事情,但是于孔夫子所提倡的礼不合,因而孔子主张讨伐,虽然孔子知道自己的主张很难得到实行,但他还是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做,因而在文章中出现两次,表明孔子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这里出现的两次可以理解为现实生活中的无数次。C组是个比较开放的话题,可以由学生自由讨论。需要明确的是接舆是隐者的形象,他唱的“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是在说像孔子这样的方式不可取,大的环境不利于实现自己的抱负时,应该识时务地隐退。孔子想找他谈话,接舆逃避掉,可以理解为儒家和道家的观点不可调和。
这种教学方法,学生是可以接受的。他们自己质疑,自己解答,遇到特别疑难之处才向老师求助。
3.利用角色效应,强化主体意识
根据李吉林的意思,应该让学生扮演除教材外的角色,而在《〈论语〉选读》中,让学生扮演教材中的角色也能起到许多意想不到的作用。
《〈论语〉选读》第二课《克己复礼》第一部分: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请三个小组的学生自愿前来扮演这一过程,其中一个学生扮演孔子的学生使用山东腔来回答问题,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孔子是鲁国人,也就是山东人,回答得振振有词。文本本身没有对孔子和颜渊的神态的描述,只有借助想像才能还原,学生在表演时拥有发挥的想象空间。有一组在扮演时,加了一句:哦,老师,原来这就是“仁”啊,我懂了,但是,请问应该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仁者呢?(课本中的“请问其目”实在太简洁)如此,文章的理解在不断深入和丰富。
4.注意实际操作,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学《诲人不倦》时,学生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很快就能记住,但未必理解。笔者问学生,这句话更简单一点的说法是什么,他们能很快就能反应过来“启发”。但是,什么样的方法才是启发式的呢?笔者要求学生们想个办法来教四五岁的没有学过数学的小朋友学加减法,笔者当那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学生来当老师。
有一个学生开头就使用单刀直入的方法,见到小朋友就说要教他学数学,这个做法被全班同学否定。另外一个学生则诱发小朋友的好奇心,使用糖果和变魔术的方式来吸引小朋友,然后再用演示的方式,让小朋友来数个数,再让小朋友来猜变化后的数字,最后让小朋友来变一变魔术,考一考老师。这里就有一个启发的理解和操作的问题。类似这样的问题,延伸至实际操作后,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作用的。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10个论题中选择两个进行辩论。学生选择最多的是:①义与利,②中和与斗争,③谦让与进取,⑩力行与巧言。这表明学生对《论语》的总体把握基本上达到了“以发展的眼光和开放的心态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关注当前文化生活”的总体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