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撒拉族商业文化——概念、形成环境及功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撒拉族论文,概念论文,功能论文,环境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概念
对撒拉族商业文化的定义。马维胜老师可以说是最早提出撒拉族商业文化这一词的,在1993年发表的《试论撒拉族商业文化》一文,对撒拉族商业文化进行了定义,他认为:“撒拉族商业文化是撒拉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有关商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同时,作为一种文化,撒拉族商业文化民族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马维胜老师对撒拉族商业文化的定义,显然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化概念中提炼出来的,这个定义包含了以下内容。
第一,明确了撒拉族商业文化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客观事物在改造过程中赋予其人性。撒拉族商业文化的创造者不是其他民族,而是撒拉族人民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而创造的。
第二,实践是产生撒拉族商业文化的基础条件。撒拉族商业文化不是撒拉族人民的主观臆想,而是在撒拉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通过积累而形成和发展的,实践是撒拉族商业文化产生的基础条件,同时撒拉族商业文化也是随着实践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所以说,脱离了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撒拉族商业只能是空中楼阁,毫无存在意义。
第三,规定了撒拉族商业的主要内容。“有关商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撒拉族商业文化包含的主要内容,物质财富包括一切在商业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有形财富,精神财富包括一切有关商业活动的无形的思想观念、经营方式等内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马维胜老师的关于撒拉族商业文化的概念虽然是第一次提出和概括,但还是可以反映撒拉族商业文化的整个内涵,对于撒拉族商业文化的规定也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思考。
然而,应该指出,马维胜老师关于撒拉族商业文化的概念毕竟只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一般概念直接应用到撒拉族商业文化,因而,存在着自身的缺陷。
一是没有突出撒拉民族固有的特色。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概念是从宏观上给出的定义,而撒拉族商业文化相对来说已经属于微观层次的概念,因此,用宏观的文化概念来描述微观文化概念,必定会存在微观概念的大众化,而失去自己的特色。
二是没有突出其他参与撒拉族商业文化创造的民族的作用。撒拉族作为撒拉族商业文化的主体,在撒拉族商业文化创造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但是,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从撒拉族商业文化产生的主体上讲,撒拉族商业文化是共同生活在循化地区的各民族共同参与创造的,在这种创造性的过程中,撒拉族人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不能因此而将其他民族的作用排除出去。事实上,正是由于和其他民族的交往、融合、互相吸收,才得以形成了撒拉族商业文化。这一点,将在下文介绍。
第三,没有说明伊斯兰文化在撒拉族商业文化中的作用,是概念的一个缺陷。撒拉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在撒拉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商业。撒拉族之所以善于经商,也是因为伊斯兰教鼓励人们努力地创造财富,同时也对人们怎样创造财富、创造什么样的财富以及如何分配财富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可以说,没有伊斯兰教对于财富的规定,就不会有撒拉族人民积极的商业实践,也就不会产生撒拉族商业文化。因此,撒拉族商业文化中必须涵盖有伊斯兰教文化的内容,概括撒拉族商业文化就必须提及伊斯兰教文化。
根据马维胜老师关于撒拉族商业文化定义的优缺点,作者将撒拉族商业文化重新定义为:撒拉族商业文化是以撒拉民族为主体、其他各民族共同参与创造出的、以伊斯兰经济文化为核心思想的关于商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个定义在马维胜老师的定义的基础上,弥补了一些缺憾,突出了撒拉族的民族特色和商业文化的指导思想。
二 形成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人在特定的环境下生活,都自觉或不自觉地被环境塑造着。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如何,决定了各民族从事的产业、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因而也就在根本上决定了这个民族拥有怎样的民族文化。在这种环境下人们易形成怎么的心理特征,也就是环境如何影响人的性格。撒拉族生活的自然环境条件比较恶劣。大环境是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冬季寒冷无雪,夏季干旱少雨,风沙大,海拔高,缺氧。小环境是循化历来交通不畅,地处偏僻,信息不灵。由于周围特殊的山川环境,春夏农作物需要水的季节很少下雨,历史上就有“干循化”之称。循化北部地区都是红土山,水土流失严重,除水浇地外基本不长草木。撒拉族主要生活在北部农业区,人多地少,川水地区平均每人只有3~5分耕地,土壤以红色黏土为主,土质差。由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撒拉族人坚毅、勇敢以及勤劳等性格。另一方面,由于土地生产效率低下,造成单一的农牧业产出无法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因此,劳动的触角必然伸向农牧业之外,商业也就成为了最好的谋生手段。关于商业的一些思想和朴素的观念就此形成并发展。
(二)人文社会环境
1.民族交往
第一,与藏族和回族的通婚。撒拉族与藏族之间的通婚,这从两个民族之间存在的“夏尼”(意思是本家)关系就可以验证,正是撒拉族和藏族长期的通婚关系,以至于有藏族是撒拉族阿舅的说法。根据现有资料的考证,从撒拉族东迁到循化时这种民族间的通婚就开始进行了。撒拉族与回族通婚,一个明显的史实就是在于撒拉族的姓上,撒拉族的根姓是韩,但是,在外姓五族中,马姓居其九,而这些都是回族的根姓,另外,据考证,撒拉族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从积石关和大力加山以东的回族移入的,与当地撒拉族通婚。第二,与汉族交往。居住在循化地区的汉族,是在清朝时期(1730年)修城设营时从中原陆续迁入的,因而被称为中原人。除了经济上的交流,通婚也很正常在撒拉族和汉族之间进行。
撒拉族与藏族、回族以及汉族等民族交往的意义在于,一是扩大了撒拉族人口,使得撒拉族的发展有了基础。据明代嘉靖时期张雨的《边政考》记载,撒拉族迁入时人口只有170户左右,而到了明代,已经增长到了2000多户,10000多人;二是加强联系、融入当地的需要。在撒拉族东迁以前,在循化地区就已经居住着汉族、藏族以及回族等民族,要融入一个陌生的社会,仅靠自己民族的努力是完全不可能的,只有主动地融入当地社会,才能有本民族的发展,尤其对于撒拉族这样一个人口极少的民族来说,通婚是和当地民族加强联系,壮大自己的正确选择;第三,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长期共同的地域生活和民族来往,加强了撒拉族和各民族的联系,使得撒拉族得以博采众长,能充分吸收和采借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弥补自己生产上的缺陷,耕种更加成熟的农作物。第四,促进文化的近距离吸收。生产生活上的往来,为文化上的交流提供了碰撞的基础,通婚则更是给予两个民族互相采借对方优秀文化一个非常便利的途径。撒拉族在这种碰撞中一方面保持自己民族特色,一方面又开始融入其他民族的文化。如在和藏族通婚中,撒拉族文化对藏族文化的明显的吸收就是撒拉族人民的房屋四周围墙的四角放置白色石头。这种文化之间的包容性和宽容性为撒拉族商业文化能够在以后不断的采借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提供了基础。
2.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东西,是推动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根据和动力。基于此,有人认为:“传统文化就是从过去一直发展到现在的东西,是现在文化的反映”、“是一个民族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等,施正一老师认为,传统文化就是“植根于自己民族土壤中稳态的东西,但又有动态的东西包含于其中,是过去与现在交融的过程,深入了各时代的新思想、新血液。”[2] 同时,他指出,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民俗性、凝聚性、稳定性和变异性的特点。
撒拉族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撒拉族民族得以存续发展的精神因素,同时,撒拉族的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坚毅勇敢、团结互助、平等友爱以及与世不争等方面,也正是由于有着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撒拉族传统文化对于撒拉族来说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它使得撒拉族民族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没有被同化或者在历史的交往过程中消失。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核心是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早期传入中国时,有3个特征,一是在传播过程中保持自己教义、仪式以及组织上的独立性和原教旨特点,而不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二是尽管传入的伊斯兰教来源不一,但整体上来说内部是统一的,没有教派之争,对外的封闭性,避免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面冲突;三是伊斯兰教传入时期的穆斯林群众是独立于中国社会的[3]。由于伊斯兰教鲜明的教义规定,决定了伊斯兰民族在与中华民族交往过程中没有被同化,相反,却巧妙地将二者结合起来,从而保持了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这就为撒拉族民族的种种发展做好了必要的文化准备。而撒拉族人民也充分运用伊斯兰教的经济思想,发展本民族的商业和商业文化。
3.宗教文化
撒拉族是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所以,伊斯兰教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在撒拉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伊斯兰教产生于阿拉伯社会从部落游牧经济向商业经济过渡时期,它的产生反映了商人阶级要求社会变革的思想,具有明显的重视世俗生活,重视商业经济发展的特点。做为一种一神论的宗教,它所提出的经济主张,以服从真主、遵循善行为前提,从而形成了伊斯兰教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经济主张。
撒拉族作为一个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被赋予善于经商的美名,正是源于伊斯兰教中鼓励人们经商的教义特点。主要体现在:
第一,伊斯兰教鼓励人们远行,勤劳勇敢的去追求财富。伊斯兰教认为现世个人奋斗是一种善行,会受到真主的赞赏,同时,伊斯兰教的后世论认为,人在后世的归宿是进天堂还是地狱,则是由现世中的所作所为决定的。《古兰经》[4] 鼓励和赞扬人们劳作奋斗:“凭自己财产与生命而奋斗的人,真主使他们超过要坐家中的人一级”(4:95)、“不要因困难、路遥和危险而灰心丧气,真主是喜爱坚韧者”(3:146)等等类似鼓励人们不惧艰险、努力奋斗的词句在《古兰经》中反复出现,它主张人们积极入世,将现实中的劳作与奋斗看做是善行的依据,反对消极避世、远离尘世的行为和心态。这种教义,对于培养人们积极的生活态度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伊斯兰教将商业视为真主喜爱的事业。《古兰经》多处提到商业的重要性以及真主对从事商业的人的喜爱,出外奋斗者、旅行者、在大地上寻找财富者等在《古兰经》中提到的基本上都属于商人,作为一种宗教,《古兰经》充分肯定了经商是真主喜爱的事业,同时,强调商人是高尚的,因为“真主从商人中选派了自己在大地上的使者”(25:720),商人犹如世界上的信使,是真主在大地上可信赖的奴仆。因此,在伊斯兰教教义里,经商被看做一种神许的合法而高尚的事业。
4.基层社会组织
撒拉族社会的基层社会组织包括尼木桑(单个家庭)、阿格乃(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若干家庭形成的血亲组织)、孔木散(若干个父系血亲阿格乃家庭组成的较大的关系组织)、阿格勒(几个孔木散组成)以及“工”(几个阿格勒组成的村庄,相当于现在乡镇)。一般来讲,撒拉族基层社会不同的组织发挥着不同的社会职能和任务,对于在尼木桑(家庭)范围内无法完成的事情,则由更高一级的阿格乃帮助完成。由此,在日常生活中,凡是本级社会组织无法完成的、或者是公益性的事情,高一级的基层社会组织就会互相帮助,而这些帮助,通常是义务的,被帮助的家庭或其他组织只需要提供食宿,不计报酬。
撒拉族这种的基层社会组织形式,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第一,进而提高了撒拉族社会征服自然的能力,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本级组织无法完成的事情,依靠更高一级的组织来完成,尤其是在一些大型公益事情上,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无疑是在面对强大的大自然时,撒拉族人民更容易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生活。第二,增强了撒拉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意识,使撒拉族民族传统得以传承。撒拉族社会的这种基层组织,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不仅在封建社会,即使在当代社会,也具有很大的凝聚力。凭借这种特殊的社会组织,使撒拉族民族的社会习俗、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规范等很好的保留了下来,从而使本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具有鲜明的特色。
可以说,撒拉族社会的这种以血缘为纽带,部分地存在社会平均主义观念,以及合作、互助和协调的基层组织,不仅促进了撒拉族的社会进步,也促进了撒拉族的经济进步。
5.茶马互市
茶马互市,是历史上封建王朝的一种官营垄断贸易,主要是“定期纳马,酬以茶斤。”茶马互市的交易是用产于四川巴山和陕西汉中地区的巴茶用来交换边疆民族的马匹,随着茶马互市的发展,两湖地区大量的茶叶也参与进来。一匹上等马可以换120斤茶叶,中等马可以换70斤茶叶,而下等马就只能换50斤茶叶。
撒拉族居住的循化地区在宋代时期就已经有了茶马互市,但元朝由于疆域辽阔,牧场大大广于前代,因此,就基本不需要通过茶马互市来交换游牧民族的马匹,因而茶马互市在当时处于停滞状态,到了明朝,边事不断,出于军队给养需要,茶马互市又逐渐开始并完善。这个时期的茶马互市,它的政治军事意义大于经济社会意义。撒拉族于1371年归顺明朝,1372年即设茶马司,开始茶马交易,地点在循化东60里的积石关,为了确保茶马互市的正常秩序和国家所需物资的供给,明朝政府在茶马互市中推行金牌信符制度,从前到后,撒拉族总共获得两面金牌,这在人口较少的民族是一个很特别的现象。
茶马互市带来的影响首先是促进了边疆民族与内地民族的往来和联系。在茶马互市的开始,双方都以单纯的茶马来进行简单的交易,但随着茶马互市制度的完善和成熟,以及处于更多的利益考虑,内地民族生产的一些生活日常用品也开始进入了贸易市场,而边疆这些纳马之族包括撒拉族也开始将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拿出来进行新的交换。随着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茶马互市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茶马互市,内地民族与边疆纳马民族的交往紧密的联系起来,促进了内地和边疆的交流。
其次,促进了纳马民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是促进了纳马民族畜牧业的发展,纳马,是要用一定马匹的,而当时战争需要,对马的需要也就比较大,因而牧马也就存在比较大的收益。如明朝规定,凡纳马之田,均不用缴纳田课,不纳粮赋,这极大地促进了纳马民族畜牧业的发展。二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逐渐和平,国家对马匹的需要大大减少,而同时,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撒拉族所在的循化地区是适合特色农作物的生产,随着农业的产出收益开始大于畜牧的收益,人们又开始逐渐放弃畜牧,而转化为农业生产,牧场开始被开辟成为农田。而在茶马互市过程中学习到的内地民族关于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就必然被应用到撒拉族的农业生产中来,使得农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最后,茶马互市促进了边疆民族与内地民族之间文化上的交流。青海由于地理上偏僻的原因,因而有人说“对内地,它像边疆,对边疆,它像内地”,这充分说明了青海与外界联系的困难性,加之游牧民族经济上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的状态,所以,除了像西宁这样的交通要道以外,其他位于大山之中的区域则是很少有机会和外界交流的。而茶马互市的开通为处于大山环抱之中的撒拉族提供与外界交流的条件,撒拉族人民用本民族的宽容和包容精神,虚心向其他民族学习,并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将自己与内地民族联系在了一起,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发展自己。
三 功能分析
1.增强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伊斯兰教产生的时代背景之一就是从精神上统一当时四分五裂、常年战争的阿拉伯世界。伊斯兰教凭借自己独特的教义和教旨,使得整个阿拉伯世界的人们开始在思想上走到一起,为商业经济的发展做好政治基础。《古兰经》中说:“信道的人们啊!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胜于嘲笑者。”“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信道后再以诨名相称,这称呼真恶劣!”“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你们不要互相侦探,不要互相背毁……”(49∶11—13,4∶114)。同时,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问穆罕默德:“主的差使,我怎样才能知道我在何时是做得好,而何时是做得不好呢?”穆罕默德答道:“当你的邻居说你做得好,你就是做得好,而当你听到他们说你做得不好,那你就是做得不好了。”又说:“那个让他身旁的邻居挨饿,而自己却饱餐的人,并不是一个归信者;而一个人若由于其恶行而使其邻居受害,也不是一个归信者。”在这里,无论是《古兰经》还是故事传说,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即在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个体之间的团结互助、崇尚集体主义。
撒拉族作为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其民族文化包括商业文化也深深的继承和发挥了伊斯兰教这种精诚团结和与人为善的精神,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撒拉族商业文化在维护群体的整体性,个体之间的利益一致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打猎是最能体现撒拉族人民群众之间互相帮助和集体主义特点的,在过去,打猎是依山而居的撒拉族人民的主要经济活动之一,根据民族习惯,打猎一般1个人单独行动或者3~10人为1个团伙(撒拉族语为“把卡”),捕获的猎物大家平均分配,如果有人听到了枪声而高喊一声“有我的一份!”,猎物的在主人就必须分给这个一份猎物,根据民族的习惯,若猎物的肉不能食时,则应将猎物的皮分给他人。同时,这种精诚合作的商业品格已经逐渐从民族内部开始向民族间的合作渗透。
撒拉族商业文化这种强调群体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体从事商业的风险成本,巩固了撒拉族人民之间的这种友情,而勤于施舍、同情弱者、怜悯贫者,也不同程度地平衡了个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从而在根本上增强撒拉族群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丰富撒拉民族文化内容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一定环境中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撒拉族商业文化的产生对于撒拉族民族文化来说有两个意义。
第一,撒拉族商业文化的产生丰富和扩大了撒拉族人民的社会实践。撒拉族商业文化的产生,体现了撒拉族人民经济活动的变化,从牧业到农业,从农业到商业,撒拉族人民在积极的商业思想指引下,社会实践的范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程度越来越深,通过严格遵守和践行商业思想,撒拉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巨大的财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尽管循化县仍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但不可否认的是,与以前的生活相比,撒拉族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二,撒拉族商业文化的产生深化和撒拉族人民的思想意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经济社会的反映,但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并通过自身的体系和经济社会相互影响。本文在前已经指出,撒拉族商业文化中所提倡的商业道德和经商原则与我国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有着天然的结合,所以,撒拉族文化能够使得撒拉族人民在经济改革的浪潮中迅速适应,并充分利用自己的文化特点进行经济活动。因此,撒拉族商业文化能够使撒拉族人民更加迅速的解放思想,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3.促进撒拉族社会经济发展
文化与经济之间不存在互相决定的关系,但是二者的联系又是如此的密切,以至于研究文化不能离开经济,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物质基础,而研究经济不能脱离文化,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那么,具体到撒拉族商业文化,它为什么对撒拉族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它是如何通过文化自身的体系来促进撒拉族经济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撒拉族商业文化有两个主要因素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伊斯兰教重视商业的思想促进了撒拉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伊斯兰教的教义及教法的源泉,《古兰经》的许多经文涉及到了商业,并把商业视为人们谋取生活的正常手段和方法。《古兰经》指出:“真主准许买卖,而禁止重利。”(2:275)这既肯定了商业的地位,又规定了人们在商业交往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真主准许买卖意味着从事商业活动是安拉赋予的权利,是安拉至高无上的权威所确认的合法行为,同时鼓励人们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开拓精神去远行并且合理地寻求财富,说明了伊斯兰教重视人生,反对弃绝现实生活,关注人的现实物质利益,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经济活动的特点,但是,现实生活无情的证明,重利往往使人走入歧途,《古兰经》对于商业活动中重利行为的禁止和惩罚,对商业活动行为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因此,经商同务农、做工一样是正当的、合理的谋生手段,经商被赋予神圣的宗法外衣,有利于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特殊的地理环境促进了撒拉族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撒拉族在东迁至循化时,由于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循化境内山峦起伏,四周环绕着大力加山、那浪山、古毛卡山、小积石山,还有唐赛山、孟达山、奥土斯山等在境内蜿蜒起伏,形成了南高北低的地势。山间沟渠纵横,由南北下,汇集成东部的部水河、西部的街子河,并由两侧分别流入滚滚黄河。解放前,农民无力利用黄河水利资源,眼见河水流经县内,却常遭旱灾,被称为“干循化”。因此,尽管循化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特色农作物的种植以及从事牧业活动,而且循化人民也的确充分发挥了这种地理优势,但是,在生产力水平非常低的情况下,农牧业生产对气候的依赖性非常强,由此造成单一的农牧业生产不足以维持基本的生活,所以,迫于生活的需要,人们就逐渐开始在农牧业之外寻找谋生的手段,这样,商业就开始成人们的首要选择,逐渐成为弥补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活动。进入新社会,撒拉族人民从事农牧业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干循化”也成为了一种历史事实的纪录,但是,撒拉族人民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积累的有关商业的财富并没有结束。丰富多采的商业实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撒拉族的生产力。
4.调适与外部文化的冲突
在社会群体之间的生活和经济来往过程中,文化上的交流不可避免,也就不可避免产生了文化方面的某些冲突。文化冲突有一般有3个类型:第一,文化同化,即一种文化融入到另一种文化中,自己的特色消失;第二,文化融合,即两种文化的特征同时消失,产生新的文化;第三,文化采借,即文化之间取长补短,互有发展。从撒拉族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商业活动是撒拉族人民与外界交流的主要渠道,通过商业活动,撒拉族人民走出了封闭的大山,与外部世界在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以及个体行为等方面发生交流,这些交流中,既包括相互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包括相互之间文化的碰撞冲突。在以伊斯兰教的经济思想和道德价值理念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撒拉族文化中,这就产生了两个结果,其一,保持撒拉族商业文化的独立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撒拉族民族文化传统继承性。作为一个少小民族,正是由于鲜明的商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征使得在文化交往中与强势的汉文化接触中才不至于被同化,失去民族特征。其二,通过文化采借,使撒拉族商业文化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种文化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取得发展和进步,这一点,从文化的产生背景就可以得出。对于撒拉族商业文化来说,尽管它相对于其他高原民族文化来说,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固步自封是不可能占有一席之地的,只有主动适应社会,及时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实自己,才有可能更好地发挥自己文化的优势。撒拉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又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和外界的文化采借中,他们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己所用,从而保持了本民族文化的时代适应性。
注释:
[1]马维胜:《试论撒拉族商业文化》,《西北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
[2]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7页。
[3]南文渊:《伊斯兰教与西北穆斯林社会生活》,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4]马坚译:《古兰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本文中所引《古兰经》内容,都从此书中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