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且施工技术也在持续发展,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在建筑施工中的广泛运用,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然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施工过程中易于产生裂缝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质量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故其施工技术仍有待提高。为此,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和分析建筑楼面产生裂缝的因素,进而制定出相关防治技术措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治;楼面裂缝;技术;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中出现楼面裂缝的问题逐渐凸出且被重视。为了保障我国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对质量问题的处理能力,避免再次出现楼面裂缝的质量问题,本文探究了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
1几种常见的钢筋混凝士楼面裂缝及其根源
许多原因能够造成钢筋混凝土构件开裂,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种类Ⅰ是结构性裂缝、受力裂缝,这种主要是由于建筑荷载所造成的,能够体现出建筑物的载荷情况,或许有结构承载力不足问题,甚至有其它方面的质量问题;种类Ⅱ为非结构性裂缝,这种主要是由于变形所造成的,根由有诸多方面,具体涉及到混凝土收缩、温度改变等。
根据裂缝位置进行分类,其形态包括下面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45°斜裂缝。该种类型的裂缝主要分布在房屋四角与内外墙交接位置,其状态基本上为穿透楼板状,通常情况下,其两端相对较窄,中间相对较宽,宽度在1毫米以下;第二种类型,平行于楼板短边与长边的裂缝。楼板整体连续浇筑的项目容易产生这种裂缝,它们多产生于楼板中部,宽度处在0.5毫米至1.5毫米范围内;第三种类型,穿线管位置裂缝。这种类型多产生在板内埋设线管部位,它们的宽度相对偏大,往往上下贯通,其分布是顺着线管的方向;第四种类型,其它一些不规则裂缝,该种类型相对较宽,且其相对较浅,处在板面各个部位。
2分析楼面裂缝的具体原因
2.1材料缺陷引起的裂缝
①干燥收缩。有关数据表明,水泥加水后会成为水泥硬化体,它的绝对体积则会减小,会造成混凝土抗拉强度低和极限拉伸变形小。在混凝土处于干燥条件下,毛细孔缝中会有水逸出产生毛细压力,使混凝土产生“毛细收缩”,所以容易起干缩裂缝。②塑性收缩。由于混凝土在初凝前发生蒸发反应、水分会发生迁移于混凝土的表面,在塑性阶段使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在施工时温度高,而相对来说湿度就会降低,这个时候混凝土内部水分往表面迁移。由于温度的缘由,它的蒸发量过快使其供应不足。因此混凝土表面会发生失水干缩的现象,受下面混凝土的约束,表面会出现不规则的塑性收缩裂缝。③温差收缩。水泥硬化是个放热过程,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夏天室外地表温度高达45℃左右,夜晚平均气温在25℃左右,这样的温差使混凝土产生的应力也会引起结构出现收缩裂缝。此外,自身收缩、减水剂的影响、混凝土后期膨胀以及形变等都会导致混凝土楼板出现微裂缝。
2.2混凝土施工过程产生的裂缝
①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获得完美的建筑产品,应选择有针对性的元素来强化施工物料,同时,进行施工时,应确保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合格。②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不能及时供应,使建筑工人不能一体化施工,导致间歇施工的混凝土交接处形成冷缝,造成楼面裂缝的形成。③混凝土浇捣前,基层或模板未进行湿润,影响物料的含水量,致使楼面裂缝的产生;同时,振捣混凝土时间不宜过久,目的是避免物料产生离析,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④楼板拆模前,要确保混凝土达到要求的强度,否则楼板出现扭曲变形,从而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混凝土养护不足产生混凝土裂缝
在目前的混凝土施工中,采取的养护方案基本沿用过去简易的方法,这种方法无法适应泵送混凝土的较大温度收缩变形的硬性要求,特别是南方酷热天气施工时,使其养护时间不充分,让混凝土提前出现干缩形成裂缝。
3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
3.1修补建筑施工时出现的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
第一,按照楼面所预留的分隔缝轨迹维护裂缝。进行施工的时候,要想预防楼面表层裂缝的发生,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在墙体的表层预留合适的分隔缝,方便对付楼面表层发生裂缝的问题。通常来说,为确保施工质量,如墙体表层发生裂缝的时候,就算是进行施工时预留了墙体裂缝也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来加固,防止发生第二次裂缝。第二,增强建筑实体表层保湿维护。混凝土保湿维护可以延伸楼体建筑物的使用时间,能够有效预防楼体表层物料由于缺水而出现裂缝。在正式施工时,建筑物表层保湿维护工序应当尽快进行,最佳的时间是建筑施工完成以后就进行这项工作。还有,要延伸混凝土保湿的时间,避免产生的楼体裂缝再一次蔓延,可在进行保湿维护以后,使用麻袋等物体铺在楼体表层混凝土面层上面,等到楼体表层全部的裂缝都修补好以后,把其拆除就好了。整体上来说,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防治楼面产生裂缝技术措施较多,每一种技术或者措施的运用都可以解决一种实际问题,就是预防裂缝出现或者修补已经出现的裂缝,进一步改进楼体施工质量,增加建筑物的使用时间。
3.2施工时防止楼面出现裂缝技术措施
从根源上分析建筑施工时楼面裂缝的产生的原因,清楚知道哪些施工技术方法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楼面裂缝的产生,提升施工的整体质量,确保建筑物在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总而言之,防治楼面出现裂缝的技术措施必须在施工过程中针对每个环节进行运用,防止因某个环节的疏漏而导致裂缝的产生。施工过程中防止楼面裂缝产生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首先,进行建筑施工时,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的好坏是楼面会不会出现裂缝的因素之一,因此,施工单位应当严格审查所用混凝土原材料的合格证明及混凝土的配合比。其次,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供应的管理,防止出现断料的情况,确保混凝土施工的一体化。再次,进行混凝土浇捣之前,需要对建筑基层及模板湿润,以确保物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含水量。再次,对楼面施工过程中,应当关注到施工工艺,监督施工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工艺要求施工以确保质量。例如,混凝土振捣的时间应适当,避免产生混凝土离析;混凝土的浇捣完成后及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养护,并保证有充足的养护时间;拆模时应确保混凝土已达到规范要求的强度等等。最后,如果具备条件,可定期组织培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其技术水平,同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通过对管理者及作业工人的教育培训,减少楼面产生裂缝的几率,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3科学使用外加剂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防止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保证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需科学使用相应的外加剂。其具体作用如下:首先,水灰比将对混凝土收缩产生重要影响,减水剂的使用可让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同时,关于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还有水泥的用量,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的情况下掺加减水剂的混凝土,可让水泥用量减少15%,该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其次,由于减水剂的使用,对改善水泥浆的稠度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可减少混凝土泌水以及减少沉缩变形,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力,使混凝土抗裂性能显著提高。最后,掺加相应的外加剂可加强混凝土密实性,同时也提高了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表面易抹平,形成微膜,水分蒸发将会减少,干燥收缩也将减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楼面混凝土施工前,应确保混凝土质量,科学使用外加剂。同时,施工方法不当也是造成楼面裂缝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有参与方应该严格进行施工管理,层层把控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把产生裂缝的概率降至最低,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国家、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邬洋.试论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14,40(28):96-97.
[2]黄小科.浅析建筑施工中防治裂缝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24):140.
[3]黎德源.建筑施工中防治楼面裂缝的技术措施[J].科学之友,2013,(06):60-61.
论文作者:严绍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7
标签: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楼面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楼板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