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格[1]2009年在《现代汉语形谓句优先序列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通过详细论证,确定了现代汉语小句的内涵和外延,在此基础上,对形谓句重新定义,扩大了形谓句的外延,这是本研究的基点。然后,在大规模语料当中切分出每一个小句,分层级排出现代汉语句型句式的优先序列,确定形谓句在其中的位置。然后,排出形谓句句型句式的优先序列,从句法语义、认知等方面对优先序列的形成进行分层级评估和解释。为了进一步研究形谓句的内部差异,本文通过将形谓句短语化为定中短语,排出形谓句短语化优先序列,来考察形谓句各个下位句型句式的短语化能力,最后,将两种序列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形谓句句型句式的内部差异与短语化后的短语形式之间的联系。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了“两个叁角”的研究理论。既重视用“表-里-值小叁角”理论对语法事实本身进行静态的分析,也重视用“普-方-古大叁角”理论进行动态的多角验证。同时,对语法事实不仅进行定性分析,而且运用统计、对比的方法对语法事实进行定量分析。在观察充分、描写充分的基础上,全力做到解释科学合理,说服力强。本文提出了小句的判断标准,确立了划分形谓句层级的语义标准,建立了一个系统性较强的现代汉语形谓句句型句式系统,提出了“语法优选论”的研究方法,创建了一个分层级评估的评估系统、发现了形谓句能够转化为定中短语的内在机制,得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的语言规律。本文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问题: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形谓句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回顾了小句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介绍了优先序列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优选论(OT)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提出了“语法优选论(GOT)”的研究方法,并且对语法优选论的基本观点、内容、核心等进行了阐释。第二章对现代汉语的小句理论进行了阐释,认为汉语小句是动态的语法单位。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小句进行了重新定义,认为:“小句是语法中具有一定形式和实在语义,并且带有语调的最小的表述单位”。本研究扩大了小句的外延,经过论证认为除了单句和复句的分句是小句外,处于句法位置上的主谓短语只要带有语调也是小句,并且指明了小句的辨识标准。在小句的基础上,我们又重新定义了形谓句,将语法位置小句也界定为形谓句的外延,扩展了形谓句的研究视野。为了解决形谓句句型句式归类的不系统,本文提出了以形谓句的句法语义为标准,结合形式来对形谓句进行归类。经过分析和考察,我们将形谓句的句法语义归纳为四个类型:无程度性状判断、有程度性状判断、性状描述和性状变化。最后,归纳出一个体系性较强的形谓句句型句式系统。这是我们进行形谓句优先序列研究的支撑点。第叁章在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我们排出了整个现代汉语句型句式的优先序列,在其中找到形谓句的位置,观察形谓句在现代汉语句型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接着排出了14个常用句式的优先序列,在其中找出形谓句所处的位置。形谓句在句型优先序列中的位置处于第二位,其出现频率仅低于动词谓语句;在常用句式优先序列中的位置处于中间位置。这说明了形谓句在现代汉语的句型句式中有着较高的出现频率。本章还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排出了形谓句下位句型的优先序列(“>”表示“优先于”):有程度性状判断句>无程度性状判断句>性状变化句>性状描述句。从这个优先序列中可以看出,有程度性状判断句的出现频率最高,性状描述句的出现频率最低。不同的形谓句句型下面还有内部情况非常复杂的下位句式,我们也排出了不同句型下面各个句式的优先序列。有程度性状判断句五个下位句式的优先序列为:S+f+A>S+A+C>S+比N+A>S+对N+A>S+Qp+A。性状描述句五个下位句式的优先序列是:S+ABB>S+AABB>S+AA的>S+AA>S+BA。性状变化句五个下位句式的优先序列是:S+A+了>S+A+着>S+A+起来>S+A+下来>S+A+下去。这些优先序列反映出,这些句型句式在语篇中使用的倾向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倾向性,我们在第四章中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第四章对形谓句的优先序列进行了句法语义分析。首先在双向选择的语法理论背景下,对形谓句主语名词和谓语形容词之间的选择进行考察,发现影响形谓句优先序列的因素有以下几个:音节因素、主语因素、语义因素、语用因素和语体因素。说话者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体现为语义。说话者在表达自己的对客观世界的体验和认知时,由于表述意图的不同,要对某些信息进行突显,在形谓句中就是要突显现时性性状或非现时性性状。因此,语用在选择形容词时要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说话者为了表达一定的主旨,要选择一定的语体,而语体决定了话题(主语)的性质,即决定了语言符号所要表达的具体性或抽象性,具体性或抽象性的不同对形容词的选择会产生影响,同时由于韵律组配规律的影响也会对主语名词进行选择。最终,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形谓句的优先序列得以形成。在论述语义因素的时候,我们根据人们的认知规律,建立了一个形谓句的句法语义优先序列:有程度性状判断>无程度性状判断>性状描述>性状变化。我们运用“语法优选论”对形谓句句型句式优先序列的形成进行评估和解释。首先建立一个分层级评估体系。然后,确定评估条件,评估条件也是分层级的。在进行第一级评估时,我们将以上述各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估条件,然后将其量化,分为4个分值:4分、3分、2分、1分,根据每个句型得分多寡,排出一个评估序列,与前面的数据序列和语义序列进行对比分析,以发现形谓句各个句型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第二级评估是对每个句型的几个下位句式的优先序列的评估。在音节、主语、语义和语体因素都相同的条件下,语用因素的差异是确定第二级评估条件的关键。以有程度性状判断句为例,我们发现它的五个下位句式所表现出的主观性程度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我们经过考察和论证,建立了一个“形容词与形谓句句型句式主观性强度的关联标记模式”:性质形容词和弱主观性的句式形成无标记组配,而和强主观性的句式形成有标记组配;状态形容词和强主观性的句式形成无标记组配,而和弱主观性的句式形成有标记组配。从而确立了有程度性状判断句下位句式的语用上的主观性等级,结合其他四个因素,确定了第二级评估条件,排出了这五个句式的评估序列,并与数据序列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解释这些序列的形成以发现形谓句内部的差异和联系。最后,将形谓句句型句式的数据序列、语义序列和评估序列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揭示形谓句句型句式的内部差异和优先序列形成的各种原因。第五章是第四章工作的延续。我们对形谓句短语化能力进行了考察。具体做法是将每一个形谓句短语化为AN、A的N和N的A叁种短语,观察每一个句式能够短语化的形式的数量,能够短语化的形式越多则短语化能力越强。据此,排出形谓句短语化的优先序列。接着,对短语化优先序列进行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形谓句之所以能够短语化为某种短语,是因为形谓句和该短语之间存在着一个语用上的契合点,这个契合点即形谓句语用上的主客观性能否与某个短语的定语位置所要求的主客观性适配,如果适配,则某个形谓句可以短语化为该短语,否则,不行。最后,分层级将形谓句短语化优先序列与形谓句优先序列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种序列的一致度,进一步揭示形谓句句型句式的内部差异。第六章总结了本研究的思路和过程,价值和贡献,用途和意义,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本研究的意义在于由于确立了现代汉语句型系统中各种句型句式的优先序列,以及对形谓句句型句式优先序列的研究而填补了汉语语法研究中在句型句式优先序列研究方面的空白,由此产生的“语法优选论”、分层级评估系统、小句的判断标准、形谓句归类的句法语义标准、形谓句转化为定中短语的内在机制等也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李泉[2]2005年在《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依据范畴化的原型理论、语言标记理论、语法化学说等相关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对700个单音形容词词项受程度副词和否定副词修饰、重迭、带动态助词、带宾语、带补语,构成祈使句、评价句、疑问句、比较句,做主语、宾语、定语、谓语、状语、补语等16个考察项目进行了逐一考察,得到了一系列相关的数据。在对上述各项语法特征考察的过程中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形式和意义上分析和对比研究,并对有关的语言现象进行了解释。 本文的主旨是对单音形容词进行原型性研究,其中最基本的想法就是要看看哪些是典型的单音形容词,哪些是非典型的单音形容词,也即看一看单音形容词内部是否是均质的,在句法特征上一致到什么程度。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在对相关语法项目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由叁个层级序列构成的单音形容词原型特征范畴模式。其中,叁个层次照顾到了一个词类的组合性功能、构成特定语用句的功能和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每个层次上的特征项目都是按原型程度的高低而排定的序列,这样既保证了词类特征的全面体现,又能使不同地位的特征得到应有的体现。文本利用这个模式及其使用规则对单音形容词词项进行了原型分类,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本文结合对单音形容词的考察,对一些重要的语言现象和有争议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讨论。例如:①对单音形容词重迭问题的考察中,不仅测试出了155个可重迭的词项,分析了这些可重迭词项的语义特征和句法特征,而且结合对整个汉语重迭现象的讨论,从重迭的现实动因这一视角分析了包括单音形容词重迭现象在内的重迭式的性质,单音形容词重迭式的形式和意义,单音形容词重迭式的句法功能,提出并论述了汉语重迭的连续统现象,对重迭式既可‘指大量’也可‘指小量’的说法提出了质疑,并从认知的角度、以及利用语言标记理论对相关现象进行了解释。②本文对单音形容词构成的肯定、否定十种祈使句式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分析了相关的语法化现象和肯否两类祈使句的语法化程度。考察发现,具有[+正向可控]特征的词项可以进入肯定祈使句,具有[+反相可控]特征的词项可以进入否定祈使句。否定祈使句分布范围广、使用频率高,是单音形容词祈使句的无标记用法,肯定式是单音形容词祈使句的有标记用法。文章对单音形容词构成的祈使句存在的‘标记颠倒’现象进行了解释。③本文对由单音形容词构成的‘太+A+了’主观评价句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从单音形容词的语法意义以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句式形成的内外动因,考察和描写了这一句式所分化出的两个小类的格式义以及进入不同格式的词项的特点,指出表达过分的意义是该句式的原型用法,表达程度高而不过分的意义是其非原型性用法。④本文用大量的篇幅,全面考察了单音形容词做主宾语的情况,对单音形容词做主宾语分别出现的11种和10种主要句法格式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和对比分析。考察发现,单音形容词做主语和做宾语具有功能上的相容性;单音形容词单独做主宾语的语法化程度很低,做主宾语不是单音形容词的原型功能。文章结合对单音形容词做主宾语情况的考察,对主宾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名物化或名词化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关楠[3]2015年在《汉语印尼语否定形式的对比研究》文中提出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语义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在充分吸纳汉语和印尼语本体否定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对比分析的手段,对汉语和印尼语否定形式的共性和特性进行细致描写,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和解释了这两种语言否定形式的规律和机制。全文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论述研究目标与意义,确立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等。第二章否定概述,通过综述有关文献的方式,着重考察汉语和印尼语本体研究中和本文有关的否定分析,对有关文献做一梳理,同时立足于此,表现汉语和印尼语的否定形式在宏观层面上的异同。第叁章从梳理汉语印尼语对动词的否定入手,将两种语言的否定词与动词及相关的时制、时体的关系进行对比,并从现实与非现实角度进行考察。现实与非现实范畴在汉语否定表达上体现出的对立可以较为有效地帮助我们理清印尼语的tidak同汉语的"不"和"没有"之间"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即当否定现实性事件时,tidak对应"没有",而当被否定事件具有非现实性时,tidak对应"不"。第四章将汉语和印尼语对名词及形容词的否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那些无法被否定结构的内在特征及其机制,分析了汉语"不+NP"结构和印尼语"belumNP"结构各自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我们还通过对汉语和印尼语形容词的分类及语义特征的对比来分析对形容词能否被否定的影响,通过对形容词语义的分析来判断对形容词程度与性质所进行的否定。此外也对比了汉语和印尼语中表达加强与减弱形容词否定程度的格式结构层次的异同。第五章围绕汉语印尼语否定极性表达的形式进行对比,选取包括否定极性副词以及全量否定强化形式"一量名"作为比较对象,探索汉语和印尼语的否定极性表达形式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方面呈现出的相同与不同。在语义特点方面,汉语和印尼语都是通过否定极性量来实现强调否定的目的,体现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认识以及表达机制规律方面的相通之处。但是由于两种语言体系的差异,在句法分布和搭配组合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第六章主要围绕两种语言各自独有的否定结构及其对应表达,如:汉语的能性述补否定式的形式、来源和内部语序影响因素以及印尼语出现使用偏误的原因,印尼语否定词自身的重迭形式在语法语义语用上的表现,考察外部特征,探求内在动因。第七章结论,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总结不足之处,同时提出未来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的课题与方向。本文是对汉语和印尼语否定形式对比的一次尝试,从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针对性选择了几个对比项,包括:否定词语义特点,否定格式制约性对比,以及跨语言现象否定极性表达形式等。但由于是初步尝试,再加上印尼语否定研究成果的相对匮乏,所以本文的研究还比较粗浅,尚有许多问题没有涉及,例如否定焦点和辖域的对比、否定和疑问关系的对比等等,这些都将是今后我们继续探讨的问题。
翟会峰[4]2004年在《状态形容词的主要特征及相关的几个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状态形容词是伴随着语法研究的深入过程中从形容词中分出的一个小类。本文在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状态形容词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和探讨。该文不但吸收了状态形容词研究的已有理论成果,而且试图运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来解释以往学者们认为比较棘手的问题。全文归纳了状态形容词的范围,从而使状态形容词有了一个比较全面而又清晰的范围;总结了状态形容词的主要特征;并根据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提出了状态形容词的认知模式:隐喻式、意象式、重迭式;最后,讨论了状态形容词的隐现和转化问题。
徐采霞[5]2015年在《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语序研究视角,运用语义分析、偏误分析和汉外语言对比等研究方法,基于大规模现代汉语语料库,对汉语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进行了系统考察。第一章是绪论,交代了本文研究的缘起,系统梳理了相关研究的学术史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并就本文所采用语料的来源、搜集方法等问题作了说明。第二章和第叁章分别考察了双音形容词作状语和作补语时形容词的语义特点、句法限制和语用功能,按照从唯状形容词到可状形容词、从唯补形容词到可补形容词的思路,分层次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双音形容词前置于动词作状语或后置于动词作补语的句位选择,是形容词的述物性和述行性、动词的支配性、动词和形容词之间潜在的语义关联以及状语和补语的句位意义等因素共同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第四章分析了双音可状可补形容词状补异位现象。根据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分语义指向动词、指向动词施事、指向动词受事以及评价句子所述事件四种情况,考察了形容词状补异位的句法语义限制条件,以及形容词状补异位引起的句子语义和语用功能变化。我们认为,形容词作状语或作补语不是孤立的句法结构改变,形容词状补异位引发语义和语用功能的相应变化。第五章对外国学生习得汉语形容词状补功能的主要偏误进行了分析。从汉语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汉语规则泛化和学习策略等方面分析了偏误原因。我们认为,汉语补语双重语义结构的复杂性以及补语这一句法成分的独特性是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本章还考察了部分对外汉语教材对汉语补语这一语法项目的解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第六章在对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描写和偏误分析的基础上,将汉语形容词前置于动词作状语和后置于动词作补语现象分别跟英语西班牙语方式状语和结果状语进行了对比。我们认为,汉语补语和英语西班牙语的后置方式状语都具有焦点性和某种程度的谓语性,但二者之间存在木质区别。汉语补语是高度语法化的焦点性句法成分,不仅在语法功能上超出了后置状语,而且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补语句具有很强的篇章衔接功能。本章还通过汉语和英语的对比,从概念化视角对比分析了汉语补语的复合认知结构在英语中的表达方式;从有界化角度解释了形容词作状语和作补语时,与之组配的动词的有界性跟形容词有界性相匹配的特点。第七章是结语,总结了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基本认识,概述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针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和可拓展的研究领域。
高仪贞[6]2017年在《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数词和量词以及数量词是现代汉语领域中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有关上述词汇在汉语领域中的应用以及表达多姿多彩。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有关数词和量词的表达和使用是他们学习汉语不容忽视的重点和难点。要掌握好汉语语法,首先得了解它的词源来自哪里?如何变换?传统语法的观点认为:汉语中数词和量词表达结构是无定的,对于不同学者来说,单独数量结构是否可作主语,至今还有争论。正如中国着名语言学家赵世开指出:现代语言研究的特点是重视语言现象的解释。当然,语言理论由于其解释力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梳理现代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表达相关问题,本身就要从其语法意义和语法形式出发。普通的语法研究提到复合词的结构时,一定会提到重迭式。但这种重迭的表达形式组合成短语时却不会将其称为重迭短语。我们对现代汉语短语的分类一般称作主谓式、偏正式、述宾式和并列式等等。所以数量短语的表达范畴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出现了大量代表性的论文等学术成果。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关注汉语的数量范畴,对“数词”和“量词”的表达及相关问题进行应用以及研究。“数词和量词系统”属于现代汉语词类中的一个重要系统。数量词系统的基本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词必须和量词组合搭配,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在句子中起作用;二是数词和量词相互限制,相互促成。这就确定了数量词系统的“数不离量,量不离数”的特征,也确定了一般情况下可以“根据数词和量词的搭配,或者根据量词和数词的搭配”的认别标准。数词和量词相互间有着极强的亲和力:数词只有依靠量词才能把千姿百态的客观事物变为可数的事物;量词也只有依靠数词才能把客观事物的量按各种单位计算出来。数词和量词的搭配是自然的,于是便成就了数词和量词这对“黄金搭档”——数量词。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没有另外两类词能够像数词和量词那样具有“联盟式”的结合关系。在汉语中的数量词还常在四字格短语、成语等形式中出现,本文针对这几种形式也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汉语里的数量短语表达的作用,说明数词和量词都有不同的概念,随后讨论数量词重迭形式的句法、语义功能。学界一般认为:数量短语可以分为四种形式:一、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定量”的概念;二、数量词+(名词)另称之为“不定量”的概念;叁、每+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周遍性”的概念;四、指示代词+数词+量词+(名词)另称之为“确指数量”的概念。从这四种表达形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前叁者属于数量表达,后者不属于数量表达,因为它本身含有若干个体的集合支撑。本文还描写了现代汉语数量重迭式的某些特点以及数量词表达式生成的过程。赵元任(1968)认为数量重迭“一X一X”式作状语时是副词,而作定语时是形容词。王继同(1991)在研究数量重迭“一XX”、“一X一X”式时则指出,如果量词出现不同的性质,就无法将之看作一种类型。本文将大量的调查语言事实,运用描写及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理清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有界—无界性理论、叁个平面理论以及认知语言学中的象似性理论、主观性理论、隐喻性理论等,依据大量的语言事实,对汉语的数量词进行研究,全面地考察数量短语的内部结构,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本文从一个泰语母语者的视角,对叁个有代表性的个案“一XX”、“一X一X”、“一X一X又一X”格式的语法性质进行分析,对数量重迭短语后面主要和名词、形容词以及动词组合的情况进行定性的考察。
郑妵妍[7]2006年在《现代汉语形容词量的认知模式考察》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采用语义学和广义的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运用描写语义功能的研究方法,讨论了现代汉语形容词有关量的认知系统,考察了1465个形容词的静、动态性句法功能,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现代汉语形容词认知语义模式和语义系统。另外,本文探讨了形容词有关量的两个专题:“不+X”表性状功能,以及“变化事件+过”的问题,深化了对现代汉语形容词句法语义功能的认识。本文共有七章,约15万字。第一章序论,主要介绍研究的对象、研究意义、论述的范围、研究的理论背景与研究方法、并对语料的来源进行了说明。第二章回顾了以往汉语语法学界对形容词的研究,本章先把前贤的研究成果大致分为对形容词静态性研究和动态性研究两个部分,前者包括:形容词范围研究、形容词下位分类、有关形容词“量”的研究、形容词的否定研究以及形容词的反义研究等五个方面的专题;后者包括:汉语语法学界对形容词动态性的看法、形容词表示动态语义时其词性归属问题、形容词动态性的计量考察、以及形容词动态性的句法功能研究等四个方面的专题。为了准确地把握个案的研究情况,本章主要以时间先后为线索,全面梳理了汉语形容词研究的脉络。第叁章主要讨论了现代汉语形容词的静态性认知模式和下位分类。本章根据现代汉语形容词的认知意义特点及句法功能的不同,得出汉语形容词的六个静态维度,建立了现代汉语形容词静态性的认知模式,并根据这些维度分析了1465个形容词义项,把现代汉语形容词大致分为甲、乙、丙、丁、戊等五类下位范畴。第四章主要探讨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动态性的认知模式。本章紧承第叁章现代汉语形容词静态性的认知模式,讨论了现代汉语形容词动态性的认知模式,并对1465个形容词义项进行考察,建立了一个静、动态性联系起来的相对比较全面的、系统的现代汉语形容词语法体系。形容词的动态性所表示的“性状的变化”意义是在一些特定的语法环境中激活出来的,即潜在的、有标记的,本章主要讨论的动态性标记有“了_1、了_2、着、过、起来、下来、下去”及形容词后面的“时量”和“动量”成分等九种,这九种动态性标记可以表达的认知意义有八种:变化开始、程度增加、标准达到、达到标准后保持、均质持续、结束、均质持续的时间、事件整体等,这也就是动态性标记所打开的八个认知窗口的意义。不过,形容词的六种静态性维度并不都涉及这八种动态性认知意义。本章从六个静态维度中得到38个动态性认知维度,然后再根据每一类下位形容词的不同静态性认知维度,推理出与它们搭配的各种动态性维度,并归纳了每一个动态性语义维度的主要句法格式。五大下位形容词所涉及的动态性维度的具体数量为:甲类从四种静态性维度中衍生出22个动态性维度;乙类从叁种静态性维度中衍生出21个动态性维度;丙类从叁种静态性维度中衍生出21个动态性维度;丁类从叁种静态性维度中衍生出21个动态性维度(由于丁2类没有涉及对比维度,只有13个动态性维度);戊类从自性性状中衍生出5个动态性维度(由于戊2类具有对比维度,共有13的动态性维度)。最后,根据对1465个形容词义项和九种动态性标记搭配情况的调查结果,列出了各类下位形容词对九种动态性标记的不同敏感度。第五章分析了表示性状的“不+X”格式。主要研究对象为“不+形容词”,而有些动词和固定格式带上“不”后也具有表示状态的意义,因此代码“不+X”也包括动词和一些格式。本文发现“不+X”内部存在分歧,并根据认知意义的不同把“不+X”分成两种:Ⅰ项的“不+X”是对“X”的程度量方面的否定,Ⅱ项的“不+X”是对“X”的性质方面的否定,属于Ⅱ项的“不+X”表示与“X”相反的性质。本文从各种语料当中找出455个Ⅱ项“不+X”,从叁个角度进行了考查:1)能否前加程度副词修饰;2)能否进入比较句中;3)能否附加程度补语、趋向补语、动态助词、以及其他常用于肯定式的结构。通过这些分析和语料调查,文章确定了“不+X”具有两种句法意义和不同的句法表现,证明Ⅱ项“不+X”正处于词化的过程之中。第六章验证了表示变化事件的谓词附加“过”的句法意义。主要内容可分为叁个部分:其一、现代汉语中的动态助词“过”,原来是单一的,但进入句子后可以具有派生的意义,即它在一个事件的变化过程中,打开了两个认知窗口:窗口Ⅰ,在时间基点时ti时,所考察的事件已经结束;窗口Ⅱ,在时间基点时ti时,所考察的事件不但已经结束,而且已恢复到事件前状态S1。其二、由于形容词本身具有的量性特征,动态助词“过”进入“形容词+过”格式后,其表现更复杂一些。这种格式中的“过”一般是“过Ⅱ”。另外,在“形容词+过+Nn”格式中,“过”否定的不是形容词本身,而是“Nn”所表示的差量,有可能完全恢复到S1状态或更多,也有可能只是部分的恢复。其叁、一般认为单向性形容词和终止性形容词不能与动态助词“过”搭配,但根据我们的考察,在一定语用条件下,这些形容词也可以带“过”。此时的“过”是“过I”,本章又把“过I”分为两种:“过I1”,不能再v;“过I2”,可以再v。并且从[±后续事件]、[±复数]/[下/等/上数]、[±v后存在]叁种语义特征出发,通过特定的推理机制,确定了单向性形容词和终止性形容词+“过”的句法语义。第七章结语,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和主要论点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并指出了本文研究中尚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值得更深入研究的问题。
马春霖[8]2014年在《与形容词重迭式相关研究》文中认为形容词重迭一直以来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一项热门的课题,研究成果也很丰硕。虽然如此,从泰国留学生的角度来看该课题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本文的研究内容大概可分为两个方面:(1)形容词重迭式和其基式量性特征的差别;(2)研究形容词次范畴,探讨它们重迭能力的差别及其特点。所讨论的形容词小类包括近义形容词、可重迭为ABAB式的性质形容词、颜色类单音节形容词和度量形容词。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首先说明本文所研究的范围,即包括形动兼类词、形名兼类词等。其次,总结以往对形容词可重迭的条件,主要有语义条件、构词方式、语用条件和韵律条件。然后,基于形容词重迭具有开放性这个观点,从几本词典搜集出来了不少新产生重迭式的形容词。此外,也发现有不少新产生重迭式的形容词不符合形容词可重迭的条件。最后,根据我们统计的结果也发现一些近义形容词同样不符合可重迭的条件。由此本文换另外一种角度来看可重迭和不可重迭的近义形容词,即探讨它们的句法语义特征,为日后对它们不能重迭的原因进行解释而打下基础。第叁章主要探讨形容词重迭式和其基式的量性差别。基于以往的研究,形容词重迭式和其基式在充当不同的句法成分时会有不同的表现。研究发现这样的差别如果从量性特征来看,形容词会因处在不同的句法环境而发生量性的变化。比如,大多数的形容词重迭式充当定语后要在其后面加“的”,这是因为形容词处在重迭的句法形式时,其量性已经发生变化。为了能继续充当定语,需要在句子中进行调整。第四章借助形容词动态化的概念来探讨性质形容词ABAB重迭式的几个方面。首先通过考察“V一下”和“AB一下”两个格式,我们认为性质形容词ABAB重迭式除了表示状态持续的时量短或动量少以外,在某些句子里还可表达委婉语气。其次,本文还把性质形容词ABAB重迭式与动态化形容词和其他重迭形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让我们更加清楚ABAB重迭式的特点。再次,考察每个ABAB重迭式表动态化的不同的程度,有的其程度较高,如“清醒清醒”;有的其程度较低,如“凉快凉快”。最后,对性质形容词ABAB重迭式发生动态化的动因和机制进行考察。第五章以十二个单音节颜色类形容词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重迭能力以及句法语义功能的差别。根据这些差别可以把它们分为四组:“白、黑、红”,“黄、蓝、绿”,“灰、紫、粉”和“橙、棕、褐”。这十二个单音节颜色类形容词除了句法层面有差别以外,在词汇层面也表现出来。此外,从本人的母语(即泰语)来看,大部分的情况与汉语相似,只有几个方面与汉语不同。根据上面几个方面的差别,本章还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解释颜色类形容词表现不同的原因。第六章主要考察空间性度量形容词重迭式的不对称和标记性现象以及其关联标记模式。我们可把度量形容词分为积极度量形容词和消极度量形容词两类,而这两类度量形容词的差别表现在不对称和标记方面。它们重迭了以后在该方面上与其基式表现得一致,即前者是无标记,后者是有标记。从传达信息的功能来看,消极度量形容词重迭式倾向于表示反预期信息。根据关联标记模式的观点,我们可把积极和消极度量形容词、其他积极和消极词语和表达信息的种类叁个不同的范畴组成不同的关联标记模式。第七章为结束语。
侯超[9]2013年在《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文中提出皖北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原官话区,只有淮河沿岸部分方言点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区域。皖北中原官话(统称皖北方言)分属商阜片、信蚌片和徐萧片叁个小片。皖北方言在语法上具有不少一致性特征,如丰富的“子”缀词、程度补语“很得很”、特殊格式“非VP”等。皖北方言各小片又各自特色,如徐萧片的反复问句可用“VP吗/不”;商阜片西北部有“不粘”等说法;信蚌片西南部可在句末用“在”表示进行。本文从词缀、程度、体貌、疑问和句式五个方面对皖北中原官话的语法现象做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得出的关于皖北方言语法的主要结论有:(1)词缀系统包括前缀、中缀、后缀,有些词缀具有方言特点,如前缀“老”、后缀“乎”、“子”以及贬义后缀“不拉唧的”等;存在中缀“不/巴”、“不子/巴子”,这组中缀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贬抑色彩;“子”缀词特别丰富,可构成名词和数量结构。“子”缀具有“成词”、“转类”、“变义”、“增义”功能。(2)程度表达有加程度词缀(词法)、重迭(词法)、加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四种手段。程度缀有前缀,也有后缀;有高量级的,也有低量级的。重迭、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主要表达高程度量。比较特别的程度状语有“死”、“血”、“镇(么)”、“恁(么)”等,述程式有“X得很”、“X狠唠”、“X得很得很”、“X得很得很得很”等,后两种形式是一种超常规表达方式,“狠唠”可修饰行为动词,程度量为“超量”。(3)体貌方面:实现体采用“了”的音变形式“唠/喽”;持续体有两种标记:子(中东部),住(北部);尝试体标记有:看、看看、瞧、瞧瞧、试试,可表达“警告”的语用意义;"VV"、"VVV"可表示动作反复持续进行;“来”可表示进行,有的方言点可表示实现(如阜阳),金寨、霍邱可在句末用“在”表示进行。(4)反复问有"FVP"、"VP-neg-VP"、"VP+疑问语气词”叁种形式,前两种形式可共存,可VP”问句形式复杂,句末语气词可显示体貌信息;“可是”问句是一种偏向是非问;是非问有语调是非问句、偏向“吗”问句和“可是”问句叁种形式;特指问与普通话的差异表现为疑问代词的不同;无关联词语的紧缩式选择问为常用形式。(5)“非VP不X”中的“非”已演变为情态副词,式中“不X”隐现的规律主要受制于语义特征、语法化程度和句法格式,省略式“非VP”为常用格式;“PP+X+啥+PP+X”是一种框式结构,意义是“否定”和“制止”;受事主语句表被动是常见格式,被动标记主要用“叫”、“让”、“给”,处置标记主要用“叫”、“把”、“给”,其中“叫”、“给”为被动、处置共用标记。
刘振平[10]2007年在《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借助认知语法和语义学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成果,结合结构主义的分布和变换等研究方法,对“为什么有些单音形容词只能作状语、有些单音形容词只能作补语、有些单音形容词既能作状语又能作补语、而有些单音形容词既不能作状语又不能作补语”这一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根据认知语言学“语法结构是约定俗成了的语义结构或概念结构”的基本观点,我们认为单音形容词能否进入状语或补语位置上,主要是看单音形容词在认知语义上是否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的语义要求。围绕根本问题的解决,我们在文中依次回答了以下四个问题:一、状语位置允许具有什么样的句法语义特征的成分进入其中?二、动结式中补语位置允许具有什么样的句法语义特征的成分进入其中?叁、在我们选取的单音形容词中,哪些具有状语或补语位置上的句法语义特征,具有这些句法语义特征的单音形容词是否大都能够进入状语或补语位置上?四、为什么“不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要求的单音形容词词项却进入了状语或补语位置”、“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要求的单音形容词词项却没有进入状语或补语位置”?本文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叁个方面:创新之一: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我们的思考,明确提出了状语和补语位置上的语义要求。创新之二:根据词语在认知语义(概念意义)上反映的对象的不同,将词语分为“具有[+事物性]语义特征的词语”、“具有[+动作性]语义特征的词语”、“具有[+系物性]语义特征的词语”和“具有[+系动性]语义特征的词语”。创新之叁:我们不仅说明了“为什么有些单音形容词词项不符合/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要求而进入了/没有进入状语或补语位置”,而且还进一步说明了“为什么偏偏是这些不符合/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要求的单音形容词词项,而不是其它的不符合/符合状语或补语位置上语义要求的单音形容词词项能够/没有进入状语或补语位置”。
参考文献:
[1]. 现代汉语形谓句优先序列研究[D]. 王文格. 华中师范大学. 2009
[2]. 单音形容词原型性研究[D]. 李泉. 北京语言大学. 2005
[3]. 汉语印尼语否定形式的对比研究[D]. 关楠. 浙江大学. 2015
[4]. 状态形容词的主要特征及相关的几个问题[D]. 翟会峰. 山西大学. 2004
[5]. 双音形容词状补功能比较研究[D]. 徐采霞.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6]. 现代汉语数量表达的相关问题研究[D]. 高仪贞.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7]. 现代汉语形容词量的认知模式考察[D]. 郑妵妍. 复旦大学. 2006
[8]. 与形容词重迭式相关研究[D]. 马春霖. 上海师范大学. 2014
[9]. 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D]. 侯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10]. 单音形容词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D]. 刘振平. 北京语言大学. 2007
标签:中国语言文字论文; 现代汉语论文; 形容词论文; 状语论文; 语义分析论文; 状语后置论文; 语法分析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