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_创业论文

高校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0)02-0065-04

大学生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学到的知识、技术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自主搭建工作平台来创造价值的过程。它是大学生实现就业和理想的重要途径。当前,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高校应根据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的实际需求,运用各种手段和途径,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全面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努力创作条件使其接受创业实践的锻炼。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理论

(一)创业型职业锚理论

在职业生涯规划领域中,美国E·H·施恩教授提出了著名的职业锚理论。该理论经过不断完善,自1992年以后,由麻省理工学院的学者将职业锚具体拓展为8种锚位: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业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等。简单来说,创业型锚位,指的是创业人希望使用自己的能力去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或创建完全属于自己的产品(或服务),而且愿意去冒风险,并设法排除所面临的障碍。对创业型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建立或设计某种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极强烈的创造欲使他们要求标新立异、有所创造、并做好冒险的准备。

(二)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的百森商学院、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作为创业教育开展最早且比较成功的大学,其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各具特色,值得研究。

1.百森商学院的“强化意识”模式。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主要由创业教育研究中心承担,其模式是通过创新性课程计划、外延拓展计划以及学术研究来支撑创业教育,倡导创业精神。例如,创业教育研究中心为本科学生设计了创业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由一系列必修课和选修课组成。不少课程极富特色,如《新生管理体验》课程,新生班级被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各组制订创业计划,学校提供每小组最多3000美元的原始资本创办并经营新公司,公司在学年结束时结算,超过原始资本的利润作为大一年级学生开办慈善事业的基金。

2.哈佛大学的“注重经验”模式。哈佛商学院的优势在于针对创业管理建立完整的资料和案例库,为研究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如在《开创新企业》这门课中,着重探讨设立新公司时所需要的技能技巧以及新企业发展的知识。学生们组成小组,按创意概念展开,进而完成一个设立新公司所需要的完整经营计划,并对计划付诸实施。在《小企业的经营与成长》课程中则采用小组的个案教学法,个案根据校友们的社会实践经验或工作中的遭遇反馈而写成,重点探讨小企业生产与运作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怎样应对日常工作中的压力,如何研究拟订影响竞争优势的关键策略等,从而培养学生能够在苛刻的资源限制与不确定的环境下追求创业机会,从容应对企业成长的挑战,有效回收创业成果。

3.斯坦福大学的“系统思考”模式。斯坦福商学院在强调实际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强调对经济、金融、市场运转等理论的长期研究。学院共开设17门创业管理课程,除了提供许多有关创业财务筹资的课程外,他们也非常重视创业战略以及创业环境的研究,尤其是对创业过程中各阶段、各层面的策略与操作议题,以及产学合作、产业网络等环境方面的议题。作为著名的理工大学,斯坦福商学院还非常注重应用导向和学科间的优势互补,创业教育从创业者而非投资者的角度来规划创业个案,学生必须学会评估创业机会,并且结合个人能力、专业特长以及面对的外部环境,来采取具体的创业行动。比如,在课程设计上采取团队教学与两段式教学方式,由商学院及工学院的学生组成团队,进行市场调研与分析,激发创意并设计产品,进而在实验室开发、生产制造其欲推向市场的产品。这种全过程参与有助于学生探讨和处理创业过程中所涉及的全部议题,全面了解如何将一个“点子”转变成为一个完整的企业,大大提升了学生成功创业的综合素质。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情况调查

创业意识可能因为偶然刺激而产生,也可能是逐渐积累而引发的慎重决策。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是创业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高等教育贯彻大众化原则的必要措施,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使创业教育有的放矢,我们专门对大学生创业教育需求情况进行了调查,下面通过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期望的创业教育形式

我们在对创业意识培养现状的调查中,45%的受访者认为亲身实践是最好的指导方式;活动加训练由于风险较低,易被接受,也占到了32%;而传统的由老师授课的方式仅占18%。这说明学校在进行创业教育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而不应只是空洞的理论知识的灌输。

(二)创业教育内容的选择

在对大学生关于学校应在哪些方面加强创业教育的问题调查中,有46%的人选择实践能力的培养,有23%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团队精神的培养,18%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对创业心理的教育,12%的人认为应该加强创新教育。从数据反映的情况来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这与前面问题的调查结果正好相互印证。这说明了学校教育在实践能力培养上与同学们的需求差距最大,与之相关的抗挫折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与同学们的需求也存在较大缺口,这是学校进行创业教育应重视的问题。

(三)创业实践需求

从调查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自己的创业实践能得到专业老师的指导。还希望学校将大学生创业纳入大学科技园区,并为其提供场地、实验设备等条件和服务。同时也希望学校帮助他们办理创业实践的相关手续和提供配套资金。在创业实践中,大学生更倾向于依托于学校,希望得到学校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三、结论与建议

针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观念,营造创业氛围

针对大学生有些思想观念还远不能适应创业的需要,高校应该通过全方位教育,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积极转变观念,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

在高校营造创业氛围,一是可以通过新闻媒体、校园文化等手段加大创业事迹的宣传力度;二是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中突出与强化创新、创造,形成“学习为创造、创造中学习”的良性循环,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三是学校的制度建设上,要鼓励师生创新、创造、创业;四是宣传成功创业者的创业事迹、创业方法和奋斗经历,为大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二)积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创业能力培养服务体系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是高校的重要教育任务之一,应将创业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的教学工作中去,并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服务体系,帮助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创业能力培养服务体系应以“激发—实践—创业”为主线,全面服务于实现大学生的创业需求。该体系应是由创业基础理论、创业实践训练、创业教育导师辅导和创业孵化系统组成。在这个体系中,可以实现大学生进行从创业基础理论、普及性科技活动、学术性科技创新项目开发研究、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实践训练到自主创业的全过程学习,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图1 “实践型”创业能力培养服务体系

1.创业基础理论平台。创业基础理论平台主要包括开展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教育、专业教育、现代形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培训、基本素质养成教育。目的是确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和行业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2.创业实践训练模块。创业实践训练模块旨在拓宽创业能力培养渠道,利用各种实践条件培养创业能力。主要是在基础理论模块之外,通过各类培训、创新项目和创业计划大赛来实现。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1)创业计划大赛活动。定期举办学校创业计划大赛和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来促进创业实践的迅速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2)模拟创业活动。从寻找商机到制定创业计划、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融资和创业管理的过程进行模拟,以提高学生对创业过程的感性认识,达到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的目的。(3)创业者系列讲座。邀请创业校友和在校教师对学生进行创业经验和知识交流,让学生从中了解创业的真实过程和艰辛。(4)大学生创业项目支持计划。通过设立大学生创业项目支持计划,提供资金和场地,在校园中采取招投标的形式,让学生经营文印社、商店等。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与有关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合作,积极利用政府的政策,为学生创业项目提供专家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创业训练,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业和管理能力。

3.创业孵化系统。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组织,它通过为大学生提供研究经营场地、通信网络与办公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服务,以及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大学生创业的风险和成本。这是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三)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策略

1.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减免税收;二是在孵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可享受优先获得孵化专项资金、科技三项经费支持、享受孵化基地提供的综合服务及减免房租等有关优惠;三是政府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改进信贷服务,增加信贷种类,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增加对在孵企业的信贷投入;四是各类担保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要优先为在孵企业提供信用担保。

2.建立合理、高效的运行机制。以公益目的为出发点,服务体系的管理部门应根据工作需要设置项目部、指导部、服务部、人力资源部、综合部、信息部等职能部门。建立起集工商注册登记、企业年检、税务代理、财务会计代理、经济技术合同咨询、申请专利、商标注册、无形资产评估、商务谈判等咨询服务于一体的规范化综合服务系统。

3.建设科学的管理机制。(1)资本管理机制。通过帮助创业项目解决资金运转问题,使创业项目得以继续,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2)项目管理机制。通过项目管理机制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对创业项目实施全面的价值评估,全面提高创业项目质量。(3)文化管理机制。营造合作、内部融合的文化。鼓动竞争对手变成同盟者,甚至合作者,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成果。这有利于整合资源对大学生提供有效帮助,提高孵化基地的智能化服务水平。

总之,高校大学生创业需要政府、学校、家庭、自身多方面努力,在不断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的同时,要加强针对性的辅导与培训,以增加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要为其提供更多的创业实践机会,注重各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从而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就业与个人职业发展。

标签:;  ;  ;  ;  

高校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_创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