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隧路面施工温拌沥青技术的应用与质量控制论文_洪翔

桥隧路面施工温拌沥青技术的应用与质量控制论文_洪翔

淳安县公路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311700

摘要:温拌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新路面材料,应用在公路沥青路面尤其是隧道路面和城市道路有着十分显著的优势。温拌技术主要是指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与常温拌合沥青混合料之间的沥青混合料拌合技术,和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相比,温拌技术只是在工程施工中增加了加入温拌剂,温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可以有效的满足规范要求,在路桥隧道路面工程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面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桥隧路面施工温拌沥青技术的应用及其施工质量控制进行探讨,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桥隧路面;温拌沥青;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桥隧工程规模也越来越大。温拌沥青技术作为桥隧路面施工的重要技术,因其施工便捷、成本低、环境污染程度小等特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此,文章通过具体工程案例,主要对温拌沥青的概况、施工技术应用与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

1 桥隧路面工程的温拌沥青施工概况分析

温拌沥青也被称为沥青混合料,是指利用相应技术措施,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沥青拌和与施工,确保其高于HMA使用性能的沥青混合料技术,即被叫做温拌沥青技术。其技术关键在于对HMA路用性能不损伤的情况下,如何在低温情况下降低沥青拌和黏度。现阶段,主要温拌技术可利用外加材料对沥青混合料高温黏度进行有效降低,进而达到预期目标。先进温拌沥青技术可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因其拌和、压实温度较低,在桥隧路面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沥青混凝土温拌技术的快速发展,根据工作机理可将其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如沥青-矿物法、泡沫沥青法、表面活性剂法等。目前桥隧工程应用最多的为表面活性剂法。作为一种以沥青乳化为主的温拌技术,表面活性剂法的作业原理为根据相应比例将化学表面活性剂、水配制成溶液,在拌和施工中均匀搅拌沥青、石料等。同时在表面活性剂、水膜作用下,达到沥青动力黏度降低的目的,且在低温条件下对沥青可拌和性进行有效提升。完成拌和摊铺沥青混凝土作业后,水膜结构在碾压过程中将被破坏,进而排出大量微量水分,化学表面活性剂分子则逐步转移到石料、沥青界面,达到抗剥落功能。

2 案例工程的概况分析

某公路桥隧工程因施工当地气候问题,具有较短年施工期,施工时往往气温在0℃左右,且隧道具有较长长度。因隧道施工温度低、空气具有极为缓慢的流动性,空间相对封闭,沥青混合料烟尘排放问题较为严重。为此,可选取温拌沥青技术进行施工。无烟尘的温拌技术不仅能够对混合料压实性能进行有效提升,还能减少沥青混合料有害气体排放,为施工者进行良好工作环境的创建。因拌和、施工温度需求低,则确保其使用性能良好。本工程选取隧道右洞K95+140~K96+140段1000米作为温拌沥青混合料下面层试验段,选取右洞K97+600~K98+600段1000米作为温拌沥青混合料上面层试验段。因隧道空间狭小及照明不足,需做好施工设计保障工作,以此保证路面压实度满足施工规定及提升施工安全水平。

3 桥隧路面工程的温拌沥青施工技术应用

3.1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工程建设需求,混合料体积可选取马歇尔击实仪进行设计,选取SBS改性沥青为沥青材料。要求其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规范要求,且适用于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等。140℃为拌和温度、120℃为击实温度,每面75次为击实次数。选取玄武岩作为本工程粗集料,利用试验对其性能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施工规定,如表1所示。一般选用石灰石粉作为矿粉的主要材料。在添加剂选择时,应按照7∶100比例进行原液、水的配制,确保该沥青温拌添加剂与施工规定相符。同时,在一定温度下此类混合料具备不错的和易性,进而确保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沥青混合料也能进行有效施工。

3.2 拌合控制

作为外加剂,根据质量比5∶95将温拌浓缩液和SBS改性沥青同时向拌缸内喷入,在沥青喷洒后温拌浓缩也应延时3秒喷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需在8秒以下有效控制喷入时间,并确保完成沥青喷洒作业前将温拌浓缩液全部喷洒完毕。单盘料拌和周期需控制在60秒以上,其中3秒为干拌,在13秒以下控制沥青、浓缩液喷洒时间,随后6秒湿拌后进行矿粉添加,再进行30秒湿拌,确保温拌沥青无离析、花白问题。

3.3 运输

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与向现场运送的温度可通过数字显示插入式热电偶温度计进行检查。为避免粗细集料产生离析问题,在向运料车进行混合料投放时,需前后移动汽车且做好分堆放料工作。因温拌沥青混合料具有较慢的降温速度,在试验段铺筑的前提下,可在热拌沥青混合料的基础上适当对温拌混合料的运输距离、时间放宽。

3.4 温拌沥青摊铺与碾压

摊铺施工应提前半小时对摊铺机熨平板预热,防止因摊铺面厚度不够产生拉带裂纹现象。如选取改性沥青或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施工,摊铺面上应尽可能避免人工补料等情况的产生。按照混合料级配情况,进行压路机组合方法、碾压模式的合理选择,进而确保其压实度符合施工规定。摊铺宽度在6米以下时,钢轮压路机需配置2台、轮胎压路机需配置1台;摊铺宽度在6米以上时,则钢轮压路机可选取2~4台、轮胎压路机可选择2台。按照气候条件,进行施工。

4 公路桥隧路面施工温拌沥青技术的质量控制

第一,生产混合料过程中,与热拌沥青混合料温度相比,沥青加热温度需控制到相同高度。按照135℃与175℃的黏度-温度曲线,先将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加以准确确定,随后在此基础上,降低30℃即为温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试验段前提下,要求60℃为最大降低幅度。

第二,在完成摊铺碾压一天后可进行路面钻芯取样施工,取样一般在道路轮迹位置与轮迹之间。需封闭保存现场温拌料取样,二次加热成型后,可将温拌料向目标温度加热,且做好2小时保温工作。

第三,为确保混合料压实度与施工质量需求相符,必须严格控制温拌沥青压实度。一般测定标准为真空实测法。选取马歇尔试验密度对现场压实度进行双控制,即控制现场空隙率与压实度。4%~6%之间为上面层现场平均空隙率,3.5%~7%为其极值;5%~7%为中面层现场平均空隙率,4%~8%为其极值。要求路面压实度必须控制在98%以上。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的桥隧工程主要是以载重大、安全、舒适等优势使道路交通在经济市场环境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满足道路交通运输需求,必须重视桥隧施工质量。作为桥隧路面工程施工的重要技术,温拌沥青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为此必须重视其施工材料的选择。温拌沥青混合料属于高节能低排放环保型材料,可直接拌和80℃的乳化沥青和加热到130℃矿料,进而生产出110℃的温拌混合料。相比热拌沥青混合料,其操作温度可降低40℃以上,进而实现能源节约、保护环境的作用,为此在公路桥隧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大权,王飞,孟庆楠.温拌沥青混合料合理施工温度及压实特性的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0,(2).

[2] 方晓睿,沈峰,沈凡,丁庆军.温拌多功能隧道路面结构与功能一体化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4).

[3] 任宝兰.温拌沥青路面施工技术在国道320线K3089+420-K3089+720路段大修工程的应用[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2分会场:山区桥梁建设技术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3.

[4] 侯曙光.温拌及热拌沥青混合料降温特性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C].2012.

[5] 张建平,汪志刚.温拌沥青混合料在隧道沥青路面施工的有效运用[J].建设科技,2015,(3).

论文作者:洪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  ;  ;  ;  ;  ;  ;  ;  

桥隧路面施工温拌沥青技术的应用与质量控制论文_洪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