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弓根钉棒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研究论文_萧秋平,钟东

椎弓根钉棒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研究论文_萧秋平,钟东

(重庆市南川区人民医院 重庆 南川区 408400)

【摘要】 目的:对椎弓根钉棒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效果的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治疗研究,选取时间为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将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前者给予前后路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后者给予椎弓根钉棒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根据对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的分析可得,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椎弓根钉棒治疗,可显著提升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椎弓根钉棒;颈椎骨折脱位;传统治疗;疗效对比

【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231-02

颈椎骨折脱位疾病属于骨科外伤性疾病的一种,会导致患者出现脊髓损伤症状,对患者的肢体运动、感受神经等都会产生一定障碍[1]。本次选取4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研究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4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控制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有20例患者。前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后者采用椎弓根钉棒治疗。在对照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分有12例,女性患者分有8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19岁,年龄最大的有67岁,平均年龄为(41±3.5)岁。其中,有8例患者是在受伤后一周内接受治疗,有12例是在受伤后1周后接受治疗。导致患者受伤的原因各不相同,有7例患者为车祸受伤,有5例患者为摔伤,有8例患者为砸伤。脊髓和神经根受伤程度也不同,有6例患者为脊髓完全损伤,有5例患者为脊髓不完全损伤,有4例患者为神经根损伤,有5例患者为无脊髓神经症状。在实验组(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分有11例,女性患者分有9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为18.2岁,年龄最大的有66岁,平均年龄为(40±3.6)岁。其中,有7例患者是在受伤后一周内接受治疗,有13例是在受伤后1周后接受治疗。导致患者受伤的原因各不相同,有8例患者为车祸受伤,有4例患者为摔伤,有6例患者为砸伤。脊髓和神经根受伤程度也不同,有4例患者为脊髓完全损伤,有9例患者为脊髓不完全损伤,有3例患者为神经根损伤,有4例患者为无脊髓神经症状。其中以排除伴有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或者对手术药物过敏患者、怀孕患者、恶性高血压患者等,避免干扰最终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基本资料中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20例)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椎弓根钉固定术:采用进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法进行麻烦,然后辅助患者呈现俯卧位姿势接受颈椎后路治疗。在患者进步骨折脱位位置正中心进行切口,将手术范围完全暴露在视线中。采用逐层切开法进行手术,将患者已经骨折位置周围的棘突切除。然后进行复位治疗,若患者情况不易复位,再将患者关节突出部位进行切除,选择入钉点,在钉入时应当以内侧倾斜角度或向尾倾斜角度进行入钉治疗。将皮质骨螺钉置入,根据患者的病情确定放置的具体方向与深度。待复位完成后,对切口进行缝合。然后让患者呈仰卧位接受前路治疗,切口部位选在患者颈部前后侧,将椎体体次切除,切除后移植骨骼进行复位,在手术过程中,应当注意减压治疗,完成后缝合切口。

1.2.2实验组方法 实验组(20例)患者采用椎弓根钉棒治疗法:采用俯卧位姿势,全身麻醉、颅骨牵引状态接受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应当在床头摄片密切观察复位情况。在患者颈部正中作手术切口,然后将两侧肌肉下的骨膜进行剥离,将两侧椎板和小关节突完全暴露在手术视野下。根据颈椎骨折脱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进行相应的减压和复位治疗。然后根据术前的影像检查结果确定进钉点和方向,在受伤椎体的相邻部位进钉,磨去皮质骨,用C臂X线机观察螺钉放置情况[2]。完成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关闭。

1.3 治疗效果评判

若患者的在卧床休养,术后锻炼后,颈部可以恢复正常状态,则评判为治疗显效;若患者在卧床休养后,颈部受伤部位有明显好转,神经与脊髓损伤状况也有所好转,则治疗效果为有效;若颈部病情无变化或加重,则为无效[3]。最终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的分析与研究,所得的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及资料进行整理,计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结果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20例)中,治疗显效的有5例,治疗有效的有8例,治疗无效的有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5%;实验组(20例)中,治疗显效的有11例,治疗有效的有8例,治疗无效的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根据治疗总有效率数据的对比发现,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症状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时会对患者的运动、感觉甚至听觉等神经产生损害,造成患者瘫痪甚至死亡。本次研究发现,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椎弓根钉棒治疗法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痛苦,降低脊髓与精神损害可能性。因此,当患者出现颈椎骨折脱位症状后,优先选用椎弓根钉棒治疗法,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罗彬,王清,王高举,修鹏,杨晓茂,冯浩.颈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治疗颈椎管狭窄伴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01(22):3-5.

[2]张伟,杨博贵,刘爱文.经前后路联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67例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评价[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07(16):645-647.

[3]尤从新,李盛华,樊成虎,王玉泉,唐晓栋,周君.椎弓根钉棒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疗效分析[J].临床骨科杂志,2011,03(10): 247-249.

论文作者:萧秋平,钟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  ;  ;  ;  ;  ;  ;  ;  

椎弓根钉棒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效果研究论文_萧秋平,钟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