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勾丽平

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勾丽平

(重庆市涪陵区中心血站 重庆涪陵 408000)

【摘要】在血站护理工作中积极运用心理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给献血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献血者的满意度,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有效的推进作用。血站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心理护理的认识,提高自身的心理护理能力。

【关键词】血站护理;心理护理;无偿献血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2-0240-02

血站是面向社会大众,服务于临床,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卫生事业单位,具有公益性质。血站应该面向社会大众积极进行无偿献血宣传,以满足不断攀升的临床用血需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固定无偿献血者队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血站护理人员应该为自愿无偿献血者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其中包括心理护理。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来提高采血效率和质量,同时提高献血者的服务满意度。

1.献血前的心理护理

对于前来献血的人员,护理人员应该对其进行观察和询问,主要询问献血者是否存在疲劳、睡眠不足、空腹等易引起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感冒、是否患有经血液传染的各种疾病等不宜或不能献血的情况,使献血者感到被尊重、被重视、被关心,从而尽量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如果献血人员确实不适宜献血,出于对献血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血液质量的考虑,应被劝回,建议其延期献血,并鼓励其调整饮食、充分休息,在身体状况良好的情况下再来献血[1]。对于患有恶性肿瘤或者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重要脏器疾患、传染病或携带病原者等,应告知其不能献血,并做好沟通与解释,以获得献血者的支持与理解,减少误解。无论献血者能否顺利献血,护理人员都应该对其关爱社会、关爱他人的奉献精神予以肯定和感谢,使其获得良好的心理感受。

在献血前,一些献血者对于无偿献血还存在一些疑虑,或者不正确的认识,特别是初次献血者往往存在一些顾虑。根据相关调查,有70%的初次无偿献血者都会出现心理问题,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应激反应。轻微的心理问题并不会影响献血者的生理健康和正常采血,但是如果心理问题过于严重,可能会导致2次穿刺甚至采血不成功,不仅加剧了献血者的生理疼痛,也会增加其心理负担,甚至致其不再愿意参加无偿献血。

大部分的初次献血者的焦虑、恐惧心理都是由于不了解血液生理知识造成的,加之社会的一些负面宣传,认为献血会损害自己的健康,甚至损气血等。或者对自己的无偿献血行为是否能够真正的帮助社会和他人,感到疑虑[2]。

此时,血站工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献血知识宣教,增加献血者对献血知识的认识,消除其不良心理与误解。特别是要使其认识到无偿献血并不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且是一项传递爱心、帮助他人的善举,增加献血者内心的光荣感,消除其焦虑、紧张的心理,提高献血者的配合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温馨、和谐的环境也有利于消除献血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因此,血站可以在适宜的位置摆放花草、装饰品,张贴彩色标语,并播放轻快、舒缓的音乐,为献血者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献血环境。护理人员应该以温和、轻快的语气与献血者进行交流,尽量满足献血者的要求,以求最大限度缓解其紧张情绪。

2.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护理

在献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做到观察细致、技术熟练,能够对献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细小问题进行及时、恰当的处理,使献血人员获得一定的安全感。护理人员应该选择具弹性好、充盈饱满、粗大的血管,尽量保障一针穿刺成功,保证采血过程顺利。熟练的穿刺技术可以减轻献血者的疼痛,减少献血者内心的紧张感。在献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通过轻巧的动作、温和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对献血人员进行指导,指导其正确调整呼吸、放松心情,有节奏地握拳。初次献血者可能会出现无法放松的情况,此时护理人员应该指导其通过想象来对生理功能进行调节,放松全身肌肉,减轻心理压力[3]。

在采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以亲切的语言与献血者进行沟通、交流,并对献血者进行严密观察。一些献血人员可能会出现目光呆滞、不言语等情况,甚至会出现出虚汗、说话中断、眼睛紧闭等情况,说明其内心仍然比较紧张。通过亲切的语言交流,护理人员可以了解献血者是否存在身体不适,并且通过温和的语言来转移献血者的注意力,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尽量避免昏厥的发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够使献血者感到被关心和尊重,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以保证顺利地完成整个无偿献血过程,避免因献血而增加献血者的心理负担。护理人员应该多用鼓励性的、积极性的话语与献血者进行交流,通过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来影响献血者的心情,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和内心的自豪感[4]。

3.献血后的心理护理

在完成整个采血过程之后,护理人员应该将按压采血部位的正确方法清楚地告知献血者,并且对献血者进行询问和抚慰。受到生理和心理作用的影响,一些献血者在完成献血之后可能会觉得头晕不适,或者内心感到紧张、焦虑。护理人员应该用关切的态度询问献血者是否感到不适,并进行献血后的宣教,缓解献血者的紧张感[5]。在献血人员离开血站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献血后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要求献血者保持针眼处的清洁,适当加强营养、适当休息,不要立即从事重体力劳动。要使献血者能够通过无偿献血活动了解献血知识,同时获得正面、积极的心理感受,增加对血站工作人员的信任,巩固无偿献血的光荣感和自豪感,增加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几率。血站工作人员要代表医务工作者、用血者,对献血者予以真诚的感谢,并做好献血后的血液检测结果信息反馈工作,为献血者提供周到的服务[6]。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采血前、采血中还是采血后,血站护理人员都应该对献血者进行细致周到的心理护理,对献血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安慰、鼓励,尽量消除献血者的负面情绪,提高献血者的服务满意度,增加再次无偿献血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梁新芬,白辉.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体会[J].全科护理,2011,9(22):2043-2044.

[2]田浩,宿兰,卲茜,等.体质指数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58-59.

[3]彭欣莉,易华容.心理护理对鼻内窥镜术后康复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9):90-93.

[4]符娇珠,陈录清,林晓霞等.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1):4793-4794.

[5]符岸秋,程世蓉.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9):126-127.

[6]田浩,宿兰,卲茜,等.体质指数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58-59.

论文作者:勾丽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血站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勾丽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