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航道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分析论文_石国科

港口航道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分析论文_石国科

中国水产广州建港工程公司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水平的提高,使得我国港口航道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港口航道作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内容,在地区间、国家间起到经济交流的枢纽作用,但是在港口航道的建设施工中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港口航道建设发展现状,然后阐述施工管理技术,供从业人员借鉴。

关键词:港口航道;发展现状;施工管理

引言:

我国是一个河网密布、海岸线较长的国家,有着十分悠久的水运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水路运输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公元前500年前后中国开始工凿运河。公元前214年建成了连接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的灵渠。京杭运河则沟通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五大水系。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水路运输对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贸易交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港口和航道作为水运综合运输系统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当今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研究相关问题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1港口航道建设发展现状

我国水运交通有着比较丰富的发展经验,但是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化,河流通航能力日益减弱,交通运输部门不断地对港口航道建设政策进行调整和优化,并且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管理技术和经验,推动整个社会上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得我国航运事业和港口建设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会严重阻碍我国港口事业的发展。针对内河航道进行建设发展,能够促进内河系统的构建,加强与沿海地区的联系,有助于经济的均衡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港口航道建设领域已经掌握了相当丰富的技术,越来越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被应用到实际施工管理工作中。

2港口航道施工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2.1 护岸工程的施工要点

(1)测量:港口航道的护岸施工应注意要详细研究工程对线路长度、标高的具体要求,并据此加密水准点,并测量其闭合程度,以确保水准点位置的准确无误,使护岸工程的质量满足相应要求。另外,水准点的分布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确保在该范围内都能够找到对应的水准点,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护岸工程的施工应按照相关规范和施工图纸进行基础边线的放样,并设置相应的基础边桩,加桩操作应在弯道位置处进行,保护桩的设置也是必不可少的,以确保桩的稳定性。

(2)配置混凝土:混凝土的配置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配置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测试,在对混凝土的原料配比进行反复试验后,才能开始制作混凝土,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

(3)浇筑混凝土:对于修整过后的基槽应进行检验,以确保其满足相关要求,待工程监理人员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碎石垫层的铺设和立模工序。在立模时,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施工的顺利展开,同时模板的稳定性也应满足相关要求,确保模板表面的光滑、平整,接缝密实,没有漏浆问题,待这些方面都合格后就可进行脱模剂的涂刷工作。在浇筑混凝土前,基槽应清理干净,没有杂物或是积水的存在,防止运输、倾倒混凝土时出现离析现象,对于较远距离的混凝土施工,应预先将搅拌机搬迁至施工现场,设置泻槽,使混凝土通过泻槽进入到基槽中。在分层捣实混凝土时,应掌控好振捣器进入的深度,以免出现混凝土没有足够的强度而支撑不了工程的后续施工。

(4)砌筑墙体:待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后,即可冲刷底板上积留的杂物、泥土等,并排干底板上的积水,确保在砌筑墙身时底板是干净的。在选择石料时,应选取次坚石、坚石等类型的材料,并确保材料的强度满足一定的要求,石料应具有密实性、坚固性、色泽均匀性等特点,表面应保持清洁、没有裂缝问题,采用的石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对面石、角石等是石料应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以确保石料的平直度满足施工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测量管理技术应用

结合港口航道的实际情况,对沿线的水准点进行综合测量,能够保证实际施工的准确性,掌握好线路长短及标高情况,依据设计标准进行水准点闭合测量。要实现对高程的严格控制,在实际测量管理过程中,要在二十米的范围内找到合适的水准点,才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真实。同时要合理地设置边庄,在弯道处进行必要的加密处理,在特殊位置设置保护桩,才能保证施工的合理性。

2.3航道拓宽及分道工程管理技术

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往往会由于航道中船只过多而引发堵塞的现象,航道拓宽及分道工程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对于整个航运工作能够有效控制和调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施工质量,增强设计的合理性,优化施工工艺。航道拓宽,一方面要对航道两侧的建筑物进行合理必要的拆除,以减少对主航道航行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对航道的基本情况进行充分的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在主航道的两侧开辟新航道,以缓解旧航道的运输压力。航道分道,主要目的是对原有航道的功能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新的航运设备代替原有的航运设备,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现航道的分道工程,实现航道航行状况的改善。

2.4航道疏浚施工注意事项

航道的疏浚施工主要是借助人工或是机械的辅助对水域加以扩宽、加深而后展开的在水下开挖土石方的过程。疏浚施工对于航道通航和排洪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还极大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疏浚工程对于稳定主航道的船舶航行、提高港口的吞吐容量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为确保疏浚施工结束,港口工作还能顺利的展开,采取一定的施工管理技术是十分必要的。疏浚施工中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疏浚施工其实质就是清理航道中积存的泥沙,以确保主航道的水位深度足够深,这就要在疏浚主航道时,施工设备的选用必须先进,在施工过程中合理的应用各种机械设备,以促进施工效率的提升。二是在施工过程中,应合理堆放开挖的泥沙,因而选择合适的位置用以堆放泥沙是十分必要的,且在堆放点还应建立相应的排水系统,以排放出泥沙中的水分。一旦排水系统的建设出现问题,泥沙沉积率达不到相关要求,就会又流入河道中,前期施工也就等同于无用功,因而排水系统的建设务必要科学、合理。三是在进行泥沙的开挖时,开挖工序和技术的选择应依据泥沙实际的情况进行,已达到最大的施工效果。四是疏浚施工过程中,应反复测验航道的横断面,确保工程的设计量和规划量相一致,同时还应经由工程监理人员予以审核确认。五是施工人员应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施工图纸和施工特点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疏浚工程的施工。六是待堆放方量的位置选好后,应与业主进行沟通并征得其同意后,进行低洼带围堰构筑,并将土方输送至借用位置,围堰的构建一定要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出水口的设置应在合适的围堰位置处,还应保证出水口没有被阻塞。七是疏浚施工中应对航道的底宽线予以确定和标注,而为了确保底宽线,在进行主航道底宽的挖掘时,其两侧应留置出一米的距离。

2.5水下钻孔爆破施工管理技术

水下钻孔爆破工程是整个施工过程中危险性最高的一个环节,鉴于这一特点,需要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程序,一丝一毫的错误都不能出现。在施工之前,要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方面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整个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同时针对性地培养施工人员应对紧急措施的能力。通过对施工环境进行分析,确定钻孔爆破的位置,尽可能地减小爆破位置的偏差,如果设计的爆破点处在不良的地质位置,则需要在其附近选取合适的位置进行钻孔爆破。在引爆爆炸装置之前,需要对整个爆破系统进行严密检查,防止出现爆破安全事故,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港口航道的施工管理技术对于保证港口航道的建设与正常稳定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港口航道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在实际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严谨地对待每一分项工程,按照设计及相关规范执行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管理及技术水平,才能逐渐地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港口航运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有志.港口航道的施工管理技术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09):252-253.

[2]朱海澎,张小东.浅谈港口与 航道工程现状及未来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25-26.

论文作者:石国科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7

标签:;  ;  ;  ;  ;  ;  ;  ;  

港口航道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分析论文_石国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