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周佳佳

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二病区呼吸内科

[摘要]目的 探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理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效果显著,可缓解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理护理;老年;慢阻肺;负性情绪;护理效果

慢阻肺病死率高,伴有气促、咳痰、喘息并反复加重,不仅损伤气道、肺泡和肺血管,同时还损伤肺外组织,如骨骼、骨骼肌、心脏以及其他器官,是一种多基因的全身性疾病。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主要为呼吸肌功能障碍、营养不良、心理问题、能量代谢异常等,其中呼吸肌功能康复治疗和克服心理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探究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分别行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慢阻肺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男52例,女38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70.58±3.44)岁。观察组男50例,女40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1.12±3.5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如下:(1)康复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先深吸气,然后关闭喉头增加气道内压力,再收缩腹肌同时收缩肋间肌以提高胸腔内压,在肺泡内压力明显增高时突然将声门打开,即可将痰液随喷出气流排除;胸部叩拍,护理人员将手掌微曲呈碗口状在吸气和呼气时叩击患者胸壁,叩拍力克通过胸壁传至气道将支气管壁上的分泌物松懈,叩拍应沿支气管的走向从上往下拍或从下往上拍,叩拍时间1-5min;腹式呼吸训练,患者取舒适体位,保持上身肌群放松,做深呼吸运动,每天练习3次,每次30mim左右。该方法可有效增加使膈肌活动和肺有效通气量;缩嘴呼吸训练,患者用鼻深吸气,同时关闭嘴,然后缩嘴为吹口哨状缓慢呼气,每天练习3次,每次30mim左右,呼吸频率<20次/min。该方法可促进更多残留气体排出,改善通气量。(2)环境护理:为患者营造舒适的护理环境,保持病房内安静、环境整洁卫生、阳光温和,门窗通风良好、空气清新,以增加患者舒适感,安心接受治疗。(3)健康指导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慢阻肺癌的相关知识,多介绍手术成功的案例,可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增加恢复健康的信心。指导患者自我调节,使其学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向知心朋友倾诉自己的心声。积极指导病人防寒保暖,防治各种呼吸道感染,防止病情反复。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慢阻肺癌患病情通常会反复发作,很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消极心理。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患者思想波动,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具体做法是:经常深入病房与患者聊天、谈心、拉家常,让患者把医护人员当成自己的亲人,让患者把思想顾虑的原因表达出来,深入了解其错误认知的根源,通过积极向上的说辞,耐心的安慰、仔细的解释,可以让其解开心灵的疑团,达到精神上的解脱,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其明白安心接受治疗,可有效预防患者病情加重、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减少其住院次数,有利于早日康复。

1.3 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价,SAS、SDS分数越高则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用(χ±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3 讨论

慢阻肺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当患者有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症状或疾病危险因素接触史时,应考虑慢阻肺。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逐步加剧,慢阻肺癌患者也将不断增加,而该疾病通常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降低住院率和减少疾病发作次数引起了广泛关注。对患者呼吸系统功能进行锻炼,加强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预防患者病情加重、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减少其住院次数。此外,慢阻肺患者一般还伴有心理问题,通常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低落悲观、心理依赖性、记忆困难等。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特点,通过加强其心理护理,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早日康复。?在本研究中采用心理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中取得了明显效果[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心理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可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其主要原因为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明显改善了患者的呼吸系统功能,减少其疾病发作次数,从而减轻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应用于慢阻肺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韩文芹.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肺功能及心理状态的 改善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19):295-296.

[2]曾谦.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6,01: 173-174.

[3]毛继玲.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心理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8):32,36.

[4]杨美廷.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适当护理干预对其病情恢复的影响评价[J].健康前沿,2017,26(11):33.

论文作者:周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周佳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