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篇之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之作论文,开篇论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七大报告是一个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的报告。无论是对过去五年工作的总结,还是对改革开放二十九年历程的回顾,都贯穿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执着探索精神,都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重要特征。
十七大报告是一个讲发展的报告。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还是科学发展观在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实践的贯彻落实,都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难题,谋划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发展”一词在报告中出现达307次,“科学发展观”出现21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52次(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出现7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现12次。报告对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甚至是科学发展观理论自身的发展,都有许多重要的论述和部署,需要进一步学习和领会。
十七大报告更是一个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专题报告。从报告的篇章结构的布局可见一斑: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孕育、催生、形成了包括科学发展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和战略思想是科学发展观。2020年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目标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框架就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国防和军队建设、祖国和平统一和对外关系工作提供良好环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改革创新党的建设来提供组织保障。虽然科学发展观作为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成果,在报告第三部分给以系统总结。但是,报告通篇的浓墨重彩仍聚集于发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组贯通改革开放近三十年、连接十六大报告和十七大报告的词汇。
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来统一全党思想,以共享改革开放和小康建设成果的实绩来调动全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制度创新来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活力,这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以改革开放二十九年历史经验和实践历程总结为基础,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总要求,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进行的系统的政策谋划,一方面成为推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新目标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也必将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有历史开创性的纲领性文献载入党的历史。
一、在改革开放的大势中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道路
十七大报告的第二部分,对认清中国改革发展大势,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背景,对报告全篇都有重要的实践基石作用。报告用三个“要永远铭记”的警世句,回顾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奠基、开创和发展,以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实践路径,从而牢牢地将党的十七大报告定位于改革开放的历史大趋势上。
奠基和开辟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不容易;坚持这条改革开放的道路,也不容易。面对改革开放二十九年的实践,出现了否定改革开放道路的主张,出现了质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声音,还产生了对社会主义原则的疑问。将改革开放进程中的问题,看作是改革路径选择的错误,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完善带来的副产品,是怀疑否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还是进一步深化这个改革,在改革开放道路上如何做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特色相结合这篇大文章,等等,这些疑问是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过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如何实践的基本问题。不在更为广阔的历史空间,厘清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道路之间的关系,清醒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清醒认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就还会面临各种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责难和干扰,也无法聚精会神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所以,十七大报告在“六·二五”讲话强调“四个坚定不移”,为十七大的召开提供丰厚的舆论和思想准备之后,在十七大报告中又用三个“要永远铭记”再次警醒国人,改革洪流,浩浩荡荡,历史倒车开不得。
改革开放历程的回顾,为新的历史起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提供了经验性答案,也激励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的坚定意志:“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这个对改革开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发人深省。不禁让人联想起邓小平的至理名言“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①除去语气稍缓和外,“没有出路”与“死路一条”是同一个意思。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大势所趋!
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也为新的历史起点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提供了科学而理性的答案:“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这个结论,与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的“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有着极为相似的历史背景,表明当代共产党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改革开放不松懈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连续性。
总之,报告对改革开放历程的回顾总结,既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奠定实践基础,又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共同的思想基础。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定位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创新体系。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括、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战略的新部署、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拟定、推进党的自身建设的新举措,共同构成报告理论创新的四个重要“基点”。围绕四个重要“基点”,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这个重大战略思想进行了最新理论概括,并展开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重大工作部署,从而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方针、战略和政策体系。
十七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的最新论述,分为以下几个逻辑层次,使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具有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当前与未来相结合的鲜明特征。
1、在理论体系中定位科学发展观。十七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的工作实践。但是,报告并没有直接将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成果——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先进性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等,与五年来的实践直接对应,直接给予科学发展观以理论定位。而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结与概括,来对应于包含过去五年的、共二十九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来定位科学发展观,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论述逻辑。
2、从战略思想角度来定位科学发展观。十七大第三部分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一个崭新的界定,即“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科学而全面的新概括,有三大特点:一是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品格(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与其实践风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统一在一起。二是突出了科学发展观是重大战略思想。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更为重要的工作是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进一步丰富这个科学理论。三是首次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新命题,并赋予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从党的十三大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十四大提出“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十五大提出邓小平理论,十六大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十六大以来的科学发展观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不断涌现,共同汇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进行的新探索,这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既必然包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传统的继承,又必然包括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崭新实践的总结和升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实践,为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3、首次界定了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逻辑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报告中出现仅三次: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二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界定,指出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第二次出现是在第七部分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第三次出现是在第十二部分,“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十七大报告没有刻意突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内涵和理论地位,没有单独将十六大以来理论创新的成果,而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界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也充分体现了十七大报告在继承基础上创新,而且更尊重理论与实践发展连续性的特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定位科学发展观,从重大战略思想角度定位科学发展观,突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一个涵盖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理论创新体系,共同构成科学发展观理论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也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奠定了丰厚的思想基础。
三、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己任,以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新要求为目标,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对外关系建设各领域,党的自身建设各环节,贯穿了报告第四及其以后各部分。在这个意义上,十七大报告是一个以发展科学发展观为内容和鲜明时代特征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自胡锦涛总书记“六·二五讲话”以来至十七大开幕前夕,各界纷纷猜测科学发展观会以“理论武器”的提法写进十七大报告,和谐社会理论也会占据重要的理论位势。而今,我们在报告中看到的却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的这个新的理论概括和理论定位。科学发展观写入了新党章,但仍坚持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提法,科学发展观被界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都突出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报告在梳理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成科学发展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理论定位之后,转入对贯彻和落实这个“重大战略思想”的论述,从而形成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纲领。如果说,报告的前三部分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总结和把握,重在为十七大提供丰厚的理论支撑的话,那么,报告自第四部分开始就转入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出明确的发展战略。报告自第五部分开始,展开了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其中,吸纳了近五年来,理论界和社会讨论的积极成果,并加以梳理和提炼,形成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方针和政策体系。
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地位置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旗帜之下,将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的战略方针,科学发展观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仍然得以彰显,这个最新成果在报告中重要地位仍不容置疑。
但必须注意的是,报告明显的用意在突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价值,而非其理论魅力。它的实践价值,在新的历史起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空间中,得以全面张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推崇,其实质在突出执政党理论和实践的继承性;报告同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又赋予科学发展观指导未来的发展以重大使命,也突出了报告的创新性。
十七大报告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理论词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处于核心地位的实践要求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或者说,科学发展观理论本身,在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下的发展,也成为十七大报告的一个重要的论述逻辑。
也可以说,十七大报告围绕发展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主题,采用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发展观两个相互辉映、理论和实践角色各有侧重的论述逻辑。这是一个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创新的报告,其论述逻辑也关照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两次重要的代表大会——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在结构、逻辑、内容上的继承和创新;这是一个讲发展的报告,其内在论述逻辑也具有鲜明的“发展”特色。报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这种理论处理和实践定位,并没有影响讲“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十七大报告小康社会部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部分,军队国防、祖国统一、对外关系建设部分以及党的建设的统帅意义,反而更加凸显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特点。
在新征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拟定新的发展目标。这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趋势,达到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建设生态文明的小康建设五方面新要求。所以说,未来小康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方面的新要求和新目标,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新的实践挑战,也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和丰厚的实践土壤。
对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要求的这个实践起点,也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起点。
四、以社会建设的创造性实践丰富党的执政理念
报告将以民生问题为主的社会建设单独列篇,与十六大政治报告中“经济、政治、文化”三大建设布局明显不同,反映了十六大以来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探索的最新成果,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执政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十七大将社会建设单独列篇,也开启了党代会政治报告专章部署解决民生问题、创新社会管理的先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课题,党中央开始了在解决民生问题进程中,丰富党的执政理念,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实践探索。
十六大闭幕后,2002年12月6日,胡锦涛总书记就在西柏坡发表的“两个务必”的讲话中,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论断,开启了民生政治新实践。
2004年2月29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究班上,温家宝总理将坚持以人为本,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归纳为六个方面:(1)增加就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帮助城乡特殊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问题。(2)坚决纠正土地征用中侵害农民利益的问题。(3)坚决纠正城镇拆迁中侵害居民利益的问题。(4)坚决纠正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5)坚决纠正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的问题。(6)坚决纠正教育乱收费和药品购销、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着重从影响农民、居民切身利益的政府管理行为的纠正和相应制度法规调整入手,解决民生问题。
2005年12月,胡锦涛在青海考察工作时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重从“发展为了谁?为谁发展?”思路人手,提升了执政党解决民生问题的政治高度。
2006年9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欧洲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引用屈原《离骚》中有关民生的经典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2007年3月7日,胡锦涛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工会、共青团、青联、妇联联组讨论时,把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和谐社会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民生问题以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相统一的思路,纳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布局中。
十七大报告对小康社会新要求的描述与社会建设目标的概括,则正式确立了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医疗卫生、住房体制的改革,成为解决民生问题的六大领域,并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解决民生问题的总目标。
民生问题是一个历史积淀的产物。民生问题跃升为政治报告的主题之一,源于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在经济运行层面,经济发展的成就斐然与经济体制深化面临困难并存、投资增速过快与居民消费乏力并存、民营经济深入社会事业改革动力十足与相关行业体制改革滞后并存,都使得民生问题凸显;在政府管理层面,经济发展依赖政府推动与依法保障劳动者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的矛盾,希望政府加强监管的社会呼声与政府机构相互掣肘、效率不高之间的矛盾,依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要求与法律制订与执行的部门立法、权力部门化之间的矛盾,都使民生问题的解决牵连行政管理体制的神经。在党的建设层面,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虽得到彰显,但是“为谁创造政绩”(政绩为民而不是其他,也不是仅仅为了一届任期,而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创什么样的政绩”(政绩以人为本,符合科学发展要求;而不是以官为本,以商为本,不是以利益集团为本,而是以大多数人民群众为本,为改善弱势群体的民生为本)、“靠什么创政绩”(转变作风,实事求是;而不是靠弄虚作假,不是靠搞形式主义,不是靠做表面文章,不是靠吹吹拍拍)、“谁来评价政绩”(以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对政绩的评价标准,不唯上,只唯民)的政绩评价体系,还需进一步与党的干部选拔和用人制度相耦合。种种因素,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只有纳入执政党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政策视野,才能逐步在政府政策制订和实施环节,给予安排和逐步解决。
以收入分配为例。长期以来,收入分配仅仅被理解为一个公平问题、一个财政问题,或者是一个再分配环节问题。十七大报告,抓住了这个社会建设中的难题,给出了新的政策思路。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严格界定了初次分配、再分配过程中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这一思路减少了再分配的压力,意识到再分配只是分配环节中的一个领域,避开了效率与公平优先问题争论的干扰。这是一个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清醒面对我国人均GDP和人均财政收入实际的收入分配改革新思路。它厘清了公平和效率问题与分配各环节的关系,使缩小当前收入差距的政策思路更加务实、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实际。
中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过程。改革开放初期,以“猫论”为指导,发展经济是当务之急,效率优先、经济增长优先的观念和政策体系,极大地调动起各个社会阶层参与经济社会生活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涌流,执政党逐步意识到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对两者的关系的权衡,成为进一步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健康协调发展的关键。于是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对再分配中的政府责任给予极大重视。
十六届六中全会,面对社会关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讨论,没有接受一些同志提出的“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观点,而是提出“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论断,再一次在肯定政府在维护公平的分配关系上的重要作用同时,维护了发展经济、做大蛋糕这个收入分配改革的基础性原则。
简单地将效率和公平作为单一要求,分别对应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长期并存、人均财政收入长期较低、垄断行业改革需长期推进、政府职能需逐渐转变的现实。客观地说,在国家财力有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项改革尚未到位情况下,过于倚重在再分配过程解决收入分配问题,是不现实的。
收入分配政策思路的这种调整,其政策效应是覆盖全社会的。这种民生问题的社会性,决定民生问题的政治性。流行的观点认为,民生问题只关系低收入阶层,执政党对民生问题的求解,体现为对社会低收入人群的关怀。但实际上“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所涉教育、就业和收入分配、医疗、社会保障、住房等六大民生问题,不仅涉及到低收入阶层,与中等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也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只是低收入阶层应对各类民生问题的起点低、能力差,要求更为迫切。
民生问题的解决,因为关系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消费模式升级,从而直接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民生问题也因为涉及社会改革中的各个社会阶层,直接影响到他们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深度,直接影响到各个社会阶层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现实感受。
所以,民生问题解决的成绩成为执政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政绩的重要内容,民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成为评判执政党执政能力的重要指标。民生问题因其横跨投资与消费两个领域,同时又关系全社会各个阶层经济社会权利实现的程度,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不可逾越的新领域。这可能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执政党对民生问题赋予越来越浓厚的政治意蕴,并在十七大报告中,将之纳入社会建设格局专篇部署的要义所在。
总之,十七大报告针对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等重大问题的回答,系统阐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持与信仰、理论体系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与落实、党的自身建设的改革与创新等,关乎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发展战略问题。
报告既稳重又清新,既具历史纵深又直面当今现实。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发展轨迹来界定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方位,以及科学发展观在报告中所起传承转和的功用,甚至是报告的布局谋篇和逻辑构架,都体现着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当前与长远的辩证统一关系,充满着丰富的政治智慧。
十七大报告既是一篇科学总结和继承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纲领性文献,又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着眼未来、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的实践中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所以它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篇之作的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对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注释: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标签:科学发展观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文; 党的十六大论文; 十七大报告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实践报告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时政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