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刘昆 孙凤强 王兆卿 张强 王楠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辽宁 阜新 123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对电力的需求量日益增多,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因而对电力企业供电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安全是电业活动正常运行的保障,电力生产技术的水平高低对电力安全影响重大,先进的技术水平不仅能够提供更多供电,还能减少电力事故的产生。然而,因为科技水平的限制,电力生产技术还存在不少缺陷,导致众多电力安全问题的发生。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电力技术发展现状,阐述了电力生产技术与电力安全之间的联系,电力生产技术与电力安全现状与存在问题,提出加强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应策略,以期能够协调电力生产技术与电力安全之间的关系,保证电业活动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电力生产技术;电力安全;安全教育;安全培训
前言
安全生产关系到企业发展前途和命运,是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更是重中之重,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不仅影响到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效益,也关系到社会安全稳定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必须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定,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进而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加强对电力生产技术以及电力生产安全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何为安全的电力生产
“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安全的电力生产意味着生产生活中,不发生人员伤亡,设备设施的损害,整体的安全系统不会因个人、机器环境而导致失效,是一种无危险的安全状况。
危险与安全相对,在电力行业中,危险主要有危险的作业环境、危险的作业设施、危险的作业人员状态、危险的不稳定因素等[1]。
2电力生产技术与电力安全之间的联系
2.1高质量的电力生产技术是电力安全的重要保障
电力生产技术是电力安全的首要保障,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极其容易发生危险,只有采用较先进的生产技术,才能保证电力设备的质量和效能,让生产过程更加缜密,降低危险出现的几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质量较差的变压器震动明显并伴有较大噪音,容易影响人员工作,再比如在进行特殊作业时,需要工作人员采取非常规的做法,在电力运行时攀上设备高端,如果设备没有进行安全保养,没有技术保修,就极易发生安全问题。另外,如果设备质量不过关,很可能导致电源泄露事件,进而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所以说,生产技术过关可以预防和减少电力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实现电力作业的稳定正常运行。
2.2电力生产的安全环境是生产技术提高的重要保障
研发电力生产技术需要安全的环境,在设施故障频发,生产现场安全不明的情况下,研发人员也难以安心进行技术研究,而且电力生产安全因素不稳定,很容易导致电力安全事故的产生,停电断电等情况频发,电力生产技术、电力设施研发等工序就被会打断,一次次的安全事故会打断研发操作,打乱研发工序,拖慢研发进程,进而给整体技术研发改革带来巨大的阻碍。所以电力生产的安全环境也是为生产技术的提供良好的研发环境,为提高生产技术保驾护航的重要手段。
2.3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不难看出,电力生产技术与电力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先进的电力生产技术才能优化电力设备,提升电力安全性,良好的电力环境也是电力生产技术研发和前提保障,两者都是电力企业急需重视的内容,是实现电力企业良性循环发展的重点支撑力,两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强化电力安全生产的策略
3.1建立健全安全制度
众所周知,电力是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但电力系统也是危险性较高的行业。电力生产首要注重安全性,做到以人为本,全力保障员工和群众的人身安全。建立安全制度,是电网安全的基础,只有良好的安全机制,工作人员才有据可循,才能遵守相关的规定制度,进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2]。同时,电力企业管理层也要切实担负起安全建设的重担,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管理层带头遵守,发挥榜样力量,真正达到标本兼治,行为有规范,考核有依据,奖惩有标准的制度体系;形成上级监督下级,下级监督上级,人人相互监督的监督网络体系。同时也要通过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和激励机制,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工作,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技能比拼等活动,表扬先进典型,健全安全检查评比机制,达到预期效果。
3.2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人员态度是决定工作干事效果的重要主观原因,不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首先就是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没有认真落实工作中的安全保障措施,要抓好电力安全生产工作,要从人员意识着手。安全意识的形成需要企业内部有一定的安全氛围,可以通过在企业出入口、公告宣传栏张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标语,在企业中树立安全生产的浓厚氛围,让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深入人心,教导员工们时刻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仅是管理人员,员工也要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开展相应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判断鉴别和预防危险发生的能力,并对及时发现、纠正问题的员工进行奖励。
3.3提升安全监管水平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要时刻关注电力生产状况,加大监督监管力度,守好安全生产的最后一关。安全贯穿生产始终,在设备运作前期,监管人员就要细致检查设备情况,确保设备无误才能开始工作,在设备运行中,监管人员也要多多实地巡查,注意发现潜在风险。监管人员任务重大,从制度执行、设备管理、人员操作等环节都需要监管人员认真核实,以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满足电力需求,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3.4完善设施设备质量
老化损坏的电力电网设备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要及时更换,加大资金投入,保证设备质量,调整优化和完善电网结构,提高电网抗干扰性,做到有效的减少自然因素等引发的电网事故。除了保证设备质量,还要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技术监督和运行管理,包括确保回路正确接线,装置动作稳定可靠,定期试运行检查设备情况,防止设备在发生故障后依然被投入使用[3]。
3.5加强工作现场管理
工作现场是直接进行电力生产的区域,是最为安全,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做好电气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要从工作细节,工作重点上落实安全责任,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更要严格执行操作准则和工作制度,并安排监督人员实时跟进监督检查。尤其是工作现场的安全措施和较为危险的区域,要重点防控,在进行线路检修前,必须确保检修线路处于停电状态,然后再展开相关工作。
3.6做好安全工具管理
做好管理工作的日常维护工作,按序按时做好工具的安置、检查工作,对于损坏或者使用老化严重的工器具,申请报废处理,在使用的工器具要登记号好采购日期、使用有效期、最近维护日期、最近使用日期、维修次数等记录,做到安全管理有据可查。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户对电力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电力安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满足用电的需求和保证用电安全,必须根据需要对电力生产技术进行优化完善,做好建立健全安全制度,提高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完善设施设备质量,加强工作现场管理,做好安全工具管理工作,为供电系统平稳安全的运行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岳清.探究电力生产技术与电力安全之间的联系[J].企业技术开发,2015(29):17.
[2]赵为阳.论电力生产技术与电力安全之间的联系[J].通讯世界,2014(21):183-184.
[3]刘宁.电力生产技术同电力安全之间的关系[J].科技资讯,2017(21):125-126.
论文作者:徐静,刘昆,孙凤强,王兆卿,张强,王楠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4
标签:电力论文; 生产技术论文; 设备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危险论文; 发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