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探讨论文_谢文兴

浅析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探讨论文_谢文兴

云南国土建设工程总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在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技术属于一项基础常见并且极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对柱基础技术的探讨分析,能够有效提高桩基础施工质量。为此本文将依据以往的技术方案作为参考依据,对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浅显探究。

关键词:桩基础施工技术;复杂地质条件;方案;探讨

前言

由于建筑施工经常受到地质差异或者是施工当地的气候变化因素带来的困扰,这些对桩基础施工方案计划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能够使用桩基础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应先对施工环境进行现场地质勘查,然后依据当地的地质特点进行搜集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相关数据指标,再进行精细测算分析,最后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桩基础有效方案。

1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施工分析

1.1溶洞地区

由于溶洞地区地下空洞数量较多,促使地下水活动较为活跃,并且活跃强弱程度具有不确定性,这就造成桩基础在开展施工活动时具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在桩基础施工时出现钻头被卡住的现象,或者令钻孔在钻桩过程中出现偏离的现象。以上这些问题不但不能保护施工工程质量,还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安全事故。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在要桩基础施工之前,应对溶洞周边的地形情况进行勘察,明确溶洞的发育情况,并时刻提高警惕,对岩溶发展变化应随时关注,当发生事故时要有应急预案措施[1]。

1.2湿陷性黄土地区

湿陷性黄土地区通常土层比较厚,土质底层大多都是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地区一般分布在我国华北与西北一带,由于该地质带下雨量少而蒸发量却非常大,因此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时会受到上覆土层的多种力作用的影响,使其在受水之后的地质结构及其容易发生变化。

1.3冻土地区

在严冬进行施工时,该施工路段的土质中由于含有水分,使得水在结冰之后土体结构出现膨胀。在这种条件下,桩基础施工会受到冻胀力的影响,导致桩基础在施工时发生不均匀上拔的情况发生,令桩基础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形,甚至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另外,桩基础在冻土状态时,当春夏季节来临,地基的荷载力随着气温渐渐回暖而发生变化,导致桩基础出现下沉的情况发生,再就是冷暖交替之后造成冷冻与融化的循环,损害桩基础的耐久性,缩短使用寿命[2]。

2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策略

2.1溶洞地区施工技术方案

①普通溶洞施工技术方案。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桩基础遇到普通溶洞应采用拋填片石的施工技术方案。待施工阶段出现溶洞后,施工技术人员要将钻头抬起,然后对这个普通溶洞的范围进行大小测量,然后将拋填片石放置在距离溶洞顶部大于等于两米的地方,然后在拋填片石上面导入适当的黏土,等一切做好之后再进行钻孔。如果岩洞范围面积特别大,这就需要施工人员不停向溶洞顶部继续拋填片石。当钻孔时呈现大量泥浆塌陷的情况,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向内部填制泥浆。②特殊溶洞施工技术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在实施溶洞施工技术时,出现两个相邻溶洞,并且这两个相邻溶洞还是互通的,在钻孔过程中遇到地下暗河等诸如此类的情况,对于这种特殊性溶洞需要采用混凝土进行灌注的方法,将两个互通的溶洞与地下暗河的相互贯通进行有效隔离。为此,溶洞在灌注混凝土时,施工技术人员一定要采用持续浇灌的方法,并对灌注的混凝土高度进行及时测量,待技术人员观察到混凝土最顶层顶面出现下降时,应该立刻采取二次混凝土灌注。当溶洞内有许多大型的探头石、孤石或者是斜坡岩,施工人员就要把之前的拋填片石换成岩石,并在钻头焊接时采用坚硬耐磨的材料,从而有效确保该桩基础的施工质量[3]。

2.2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技术方案

①深层搅拌技术。深层搅拌技术通常有两种施工方案,一种为干法施工,另一种为湿法施工。在干法施工当中粉喷桩是最为常见的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的原理就把压缩之后的空气与固态材料相结合,然后利用机械搅拌设备进行重复搅拌,并在搅拌的过程中加入水泥等材料。这种施工技术对土质含量要求特别高,因为当水分较少时就会发生不凝固的现象,并对桩基的坚硬度有一定的影响。而湿法施工技术则是利用泥浆柱塞泵把泥浆强行注入到土壤当中,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不会发生断浆情况。该技术在规范操作时施工技术人员应该时刻遵守技术操作规范,避免造成桩体裂缝的情况出现[4]。②配置土垫层技术。在下桩基础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把中下层的土质托运走,然后挖到一定深度之后,将需要夯实的部分利用配置土进行分层填充,通常只需将垫层填制到两毫米左右即可,以此避免地基出现塌陷的情况发生。③固结施工技术。在选择固结施工技术时,施工技术人员首先要布置好相关施工数据,然后将该数据转换成夯击次数。并且技术人员要严格监控其数据值,保证整个施工工序合理严谨。在利用该技术处理之后,技术人员要检测加固程度是否符合施工要求,有无解决湿陷性的黄土问题,避免在夯实过程中对土质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2.3冻土地区施工技术方案

①钻孔灌注桩。当土层处于冻结状态时,技术人员应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使土质能够符合施工时的承载力要求,而且这个技术受限条件比较小,对建造大型直径桩具有一定的优势。然而这种技术的不足之处就是由于冻周期时间较长,影响施工工期效率。②钻孔插入桩。许多工程建筑实践资料说明显示,钻孔插入桩由于回冻周期时间比较短,周边环境受冻土的影响比较小,然而这种技术的承载力相对有限,造成桩基础的承载力很小,促使整体性能削弱,所以这种技术不能用于经常发生地震的地质地区。③钻孔打入桩。这种技术在运用时不适合岩层地质,并且回冻时间区域上述两者之间,所以这种技术促使钻孔打入桩在施工过程中比较复杂,但具有较好的承载效果,确保桩基础施工建设的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三种复杂施工情况分析中了解到桩基础需要一定的承载力,为此施工技术人员在建筑施工时,应根据不同地址条件选择不同的桩基础施工方案,从而有效确保建筑工程能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为建设工程施工带有一定的安全保障,提高桩基础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姜勇.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131-132.

[2]王翔.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209-210.

[3]姜勇.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3):229-230.

[4]闫飞.浅谈复杂地质条件下深桩基础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0,17(10):25+27.

论文作者:谢文兴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  ;  ;  ;  ;  ;  ;  ;  

浅析复杂地质条件下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探讨论文_谢文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