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市的投机性及其调控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机性论文,股市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年前,中国股市尚在孕育之中,投资与投机的论争便开始了。随着股市的诞生、发展,这种论争越演越烈。当沪指滑至330点,三分之二的股票跌破发行价,理论界一些人仍称“中国股市尚不具备投资价值”,还需清除“投机泡沫”;当股指调头攀升,股市稍有转机时,又开始惊呼股市投机性过强,股价严重扭曲。众多股票投资者困惑了:何谓投资,何谓投机?买股票称投资,卖股票就算投机?饱受熊市套牢之苦叫投资,浅尝牛市获利之乐就是投机?为了促进股市这一高层次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保护投资积极性,很有必要对股市的投机性进行认真辩析。
一、投机之涵义及其产生的根由
投机一词源于“投机之会,间不容”一语,最早出自《新唐书·张公谨传·赞》,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语溪赋》中也曾引用此语。其意是机会极其难得,稍一放松就会错过,表示行事要抓紧时机,不允许有丝毫迟误。投机本身是“迎合时机”的意思。进入20世纪,投机被赋予了政治涵义,在其后添加一些附合成份形成了诸如投机取巧、投机倒把、投机商等含有贬义的词汇,投机也演变为“乘时机以谋求个人名利”的意思,带有明显的针贬倾向。
然而投机一词用于股市,则需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商品的价格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总是围绕其价值上下波动,越是于市场因素及非市场因素繁感的商品,其价格的波动幅度越大。在商品交易中,预测价格走势,适时买入或卖出显得格外重要。这种事先预测商品价格的变化趋势,寻找时机,适时买入或卖出,以获取商品差价收益的行为就称为投机。投机是对未来价格预期的一种活动,是向市场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的挑战。股市是国民经济运行的晴雨表,股票的价格对政治、经济及社会心理等诸多因素反映异常敏感,股价的波动幅度较之其他商品价格要大得多,所以对股价的预期活动尤为必要。投机于股市是具有积极性、出击性的正常经济活动。
一些有关股票市场的文章呼吁要鼓励投资、抑制投机,但是投资与投机的区别何在,似乎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最集中的说法有两点:一是动机不同,投资追求长期的资本回报,即分取股息和红利,而投机追求短期买卖差价收益。二是持有股票时间的长短不同,投资持股时间长,投机持股时间短。实际这些都是只看现象未看本质的肤浅认识。
股市是近代大生产的产物。在近代资本主义,由于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开办一个企业所需要的最低限度的资本也随之增多。巨额资本的需求单靠某一个资本家来积累是极其困难的。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可在短期内将分散的单个资本结合为数额庞大的股份资本。根据股份制的原则,投资者投资到股份企业的资本不得收回,其将长期沉淀在企业中供企业使用。如果再不允许投资者转让其所持有的股份,再加之所分股息红利的不确定性,那么这种投资的风险就太大了。若此,投资者必然会踌躇不前。股票市场的出现使投资者能够把所持有的股份随时换成货币,并能视股价的涨落来判断其投资收益。人们在做股票投资决策时可不必对所投资本未来若干年的股息红利进行预期,而只需对股票市场未来几个月或几周甚至几天的行情进行预期就行了,并可根据这种预期随时来修正投资决策。这样就鼓励了众多的资金流向股票投资,加速了社会资本的聚集。根据对股市行情的预期来决定投资方向和数量,投机便应运而生了。真正意义的股票投资者,他们并不十分关心所投资本在未来较长时期内的股息红利,而密切关注的是所持股票的价格趋势,以便决定是否继续持有它。
可见,投资与投机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买股票,无论其目的何在,持有时间多长,就社会意义而言,皆属实实在在的投资。因为这种股票在一级市场发行后便将所筹资金固定在股份公司中并投入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所以股票无论几经易手,就持有者而言他都是名正言顺的投资者。但买股票何时买,而又何日卖,则需择机行事,这就属于投机范围了。在股票市场上,投资蕴育在投机中,投资需要投机,投资与投机是一双相伴而行的连体孪生兄弟。
二、对投机若干责难的辩析
由于从政治涵义理解或囿于计划管理体制的思路,对股市投机性的责叱很多,现就一些主要观点做点剖析,可能会对投资与投机的认识更全面更客观一些。
(一)投机者买股票只是考虑赚钱,投资目的不纯。
这里牵扯到了一个论争了数十年的重大命题:个人目的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即经济利益驱动与社会发展协调的问题。
在商品经济社会中,作为每一独立的经济个体,都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在不违规不违法的前提下,追逐个己利益是无可厚非的,正是这种利益机制的作用,促进了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这一点在证券市场上体现得尤为突出。千千万万的股票投资者怀着赚钱的厚望走进了股市,用自己的热情、信心和资金搭起了市场经济中这一高层次的资本市场的舞台。凭借这一舞台,上市公司达到了筹集资金的目的,社会达到了转换资本(将短期资本转换为长期资本)和转化资本(将非资本的货币资金转化为生产资本)的目的,国家达到了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目的。股市是实现个人目的和社会效果最好的统一体。在商品经济社会,若一味苛求纯而又纯的投资目的,除去国家财政的无偿支出,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例。如果那样,岂不又回到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老路?
(二)股票投机是一种零和游戏,与赌博殊途同归,并无太大差别。
静态地看,股市中赢家所赚的钱必定等于输家所赔的钱(将股票交易印花税和手续费略而不计),赔赚相抵,确是一种零和结果。但是看问题应该动态地、全方位地看,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全貌。
动态地看,投资股票所形成的资本必然会给股份公司带来丰厚收益使资本不断增值。在较长一段时期内,股票价格总在上涨,以沪市为例,在近五年内,股价总体上涨了4倍左右。美国近200年的统计资料揭示:股票年平均收益率为9%,而国债和银行长期存款仅为6%和4%。所以股票投资总的来看,所赚数额远远大于所赔数额。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股票市场的兴起、股票交投的活跃,对一个国家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在微观机制再造、产业结构调整、资源合理配置、投资体制改革、资本市场完善、国民投资意识增强等诸多方面都有深刻的意义,给社会带来的整体经济效果是不能简单用一些数字来进行衡量的。
(三)投机容易引起股市大的震荡,乃至酿成股市风潮。
没有投机便没有股市。按其对股市行情波动幅度的影响,可将投机分为稳定性投机和非稳定性投机。稳定性投机是指在股价下跌时买进,在股价上涨时卖出的市场操作行为;非稳定性投机是指在股价上涨时买入,在股价下跌时抛出的操作行为。显然,若市场上有较为充分的稳定性投机,则下跌的行情就会受到买盘的支撑而避免过速超跌,而上扬的行情就会受到卖盘的抛压不至于飙升。若市场上追涨杀跌的非稳定性投机占主导地位,就会形成涨时助涨势愈涨,跌时杀跌势更跌的态势。新兴股市,投资者的不成熟决定了市场上非稳定性投机居主导地位。但是非稳定性投机并不能决定股市行情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走势,而只能影响股价在短期内的涨落。当股价背离其市场价值一定距离时,稳定性投机便开始发挥作用,增减股票供给或需求,使股价稳定在一个被市场认可的水平上。
在证券市场上,决定股价变动的因素很多,有市场内部的原因,如股票的供求变化、资金流出流入状况、相关政策与交易制度的变更、上市公司业绩及投资回报率等等,也有市场外部的影响因素,如政局的稳定与否、宏观经济的景气程度、财政金融政策的变化、社会心理的偏好等等。股票投资是对国家经济的未来和上市公司发展前景的预期投入,而上市公司的发展关键取决于国家经济的总体状况,所以股价的大幅度变化由国民经济的景气程度来决定。西方国家几次大的股市风潮都是由于宏观经济面恶化(财政与外贸高额赤字、通胀严重、利率上调、失业率提高)所引起的。股市大动荡不排除投机者推波助澜、趁火打劫的作用,但如此大的风浪决不是投机者所能左右的。实际上这种大动荡也是投机者最不愿意看到的,因为遭受风暴洗劫损失惨重的几乎包括每一位股民。
(四)投机与市场操纵等非法手段于股市的不良影响相颉顽,且前者是后者产生的基础。
市场操纵是指利用自身在市场上的特殊地位和能力迫使股价向有利于自己方向变动的非市场的行为。市场操纵的主要手法有:内幕策划、散布谣言、联手做市、哄抬市价等,这几种手段往往配合使用,以达到蒙蔽坑害广大投资者、牟取暴利的目的。市场操纵是股市中一种寄生性舞弊与欺诈行为,其突出特点是破坏了股票交易公平、公正、公开的基本原则,各国证券管理部门于此都制定了严密的法规条令,将此列入严格禁止之列。市场操纵产生的主要原因有:证券管理部门的腐败、市场法律制度的不健全、市场监控体系的不完善、对违规违法的惩罚不够有力等。
以做差价为特征的投机行为是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的市场行为。无论中小散户,还是机构大户,在市场中都处于平等竞争的地位。由于操作手法不同,看多看空观点有异,所以有买有卖,给市场带来活力且形成相互制衡的认同点,由此引发行情的上升或下跌。投机与市场操纵并无内在的必然联系(前几年,一些企业发行内部股票,并无市场行为,自然谈不上投机,但却有内幕交易),但任何事物都有个质的规定和量的界限,如果离开“游戏规则”,投机便有可能向市场操纵转化,当然,那时也就不能简单地称其为投机了。
三、对股市投机的调控方法
尽管股票投机是股市的必然产物,但是若长期非稳定性投机占主导地位会使股份经济的发展受到钳制,严重时还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具体来讲,其弊端主要有:(1)导致股价动荡频繁,加剧了社会财富的转移;(2)增大了对股市行情正确预测的难度,“行家不如炒家,炒家不如傻瓜”将要变成股市操作的规律,影响了民众投资股票的积极性;(3)股市于国民经济晴雨表的作用将会失真,各种股票的真实价值可能扭曲;(4)给操纵市场的非法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5)干扰了证券管理部门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影响了市场规范化建设的进程。鉴此,对股市投机进行适当引导和适度调控十分必要。
由于投机是一种市场行为,所以采取行政命令或说教指责的方法难以奏效,只有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方能达到目的。
1.尽快出台《证券法》,规范上市公司、证交所、证券商及投资者的行为,规范股市消息披露的程序、时间、形式和内容范围,以法律形式将正常的投机行为和非正常的市场操纵行为进行严格的界定。《证券法》是证券市场的大法,它对地方性、部门性的有关法规条令起一种统驭作用,它能够弥补和避免现有法规的矛盾点、遗漏点,是使证券市场走向规范、成熟的纲领性文件。市场上存在的无序的非理性炒作及时有发生的市场操纵行为实际是对法规不健全的惩罚和报复。没有规则的游戏无法裁决是非曲折。近两年,在股市中损失惨重的是散户和一些中小机构,而恰恰就是他们被扣上了投机者的帽子。将非稳定性投机引导到稳定性投机操作上,首先应从法规制度上保证市场竞争的公正、公平,根除市场操纵的舞弊行为,这是有效实施市场调控的前提。
2.制定发布证券市场发展规划。市场上不确定因素过多,是造成盲目跟风、追涨杀跌的重要原因。我国股市是依照“摸着石头过河”的思路建立起来的。几年实践已充分证明:股份制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央决策层已经肯定:股市牵动着千家万户,股票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制定一套证券市场中长期发展规划非常必要。这样可以减少盲目性,增强调控自觉性和市场的透明度,有利于引导短期投资向长期投资发展。中长期规划要和年度计划配套实施。股市对市场内外许多因素反映很敏感,行情变化很快,年度计划可采取滚动式计划,计划应本着稳妥、留有余地的原则来制定。投资者对股市未来发展的远景胸中有数,在操作上就有可能少受或不受短期行情起伏的影响,着眼于中长期的大行情。
3.建立股市平准基金。类似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调控一样,国家可组织一定数量的基金,对股票适时吐纳,调节市场供求。股市平准基金不以赢利为目的,旨在对股票供需状况的调整,避免股价大幅度的狂涨暴跌。基金需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进行管理,当股价升到不合理的高度,通过抛售股票抑制股价疯涨,当股价跌到其长期收益应达到的价位时,可乘机吸纳,使大盘止跌回稳。要使这个办法奏效,关键是要有一批专门研究证券的经济专家,他们通过理性分析和科学预测,判断股票价格的合理定位,以决定抛售或吸纳。同时,国家应设立专业银行,以对平准基金提供足够的贷款来干预股市。
4.着力发展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较之个人投资者更偏向于稳定性投机。在一个机构投资者占主体的市场上,行情更趋于稳定和理性,这已为成熟市场经验所证明。加速发展机构投资者是培育稳定性投机的重要途径。有人担心机构以巨资控制股市会加剧行情的波动,其实这种担心大可不必。在法规制度健全的情况下,机构之间无法联手做市,且由于操作手法各异,看多看空观点不尽一致,在更多的情况下,它们之间有买有卖,“自相残杀”,促使行情在争战中寻求稳定的平衡点。
5.适当调整税收政策,谨慎试行融资融券业务。
现行的股票交易印花税买卖双方都需交纳,且税率相同,可否采用买方不上税或少上税而卖方多上税的政策,鼓励投资者愿意较长时间持有股票,不轻易割肉抛售。
目前我国的股市是单边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即手中没有股票不可以卖。能否允许一些资信好的券商适量做点垫头交易,为投资者融券。这样在股价狂涨时,做空者通过抛售抑制股价攀升。股票买卖的透支问题是证券管理层屡禁不止的难题。禁而难绝,说明有其合理性。券商自有资金充裕,交割时只要不向证交所透支,应该允许投资者向券商融资。融资与融券本是证券市场正常的交易服务措施,只要保证金制度严密,一般不会出现大的秕漏,反而会对市场的活跃,股价的稳定产生积极效果。
结语:正确认识评价股市的投机性,积极将非稳定性投机向稳定性投机引导,同最初建立和发展股票市场一样,仍需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观念,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资本市场的变革,这里牵扯到所有制、企业制度等一系列社会敏感问题,不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跳出来是很难找到正确答案的。
标签:股票论文; 投资论文; 操纵股价论文; 操纵市场论文; 投资资本论文; 股市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证券论文; 调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