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怎样在艺术课堂中弘扬民族精神和开发和传承乡土艺术
天 宝
(阿坝县藏文中学 四川 阿坝 624600)
摘 要: 结合各民族当地特色,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对乡土文化艺术的兴趣,将乡土文化艺术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这对于各民族的乡土艺术和学校德育,美育,来说是一项很好的结果,它既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增添新的活力,又能使民间乡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让学生了解本土深厚,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美术水平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 乡土艺术;民族精神;艺术启蒙;民族情感;艺术环境
民族地区文化博大精深,民间艺术产于自然,生于劳作,内容丰富多彩,构成了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审美观,传递着民族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情趣。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更多的人开始崇尚外来的、现代的文化和艺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在吸纳外来文化的同时,通过开展乡土艺术教育来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对乡土艺术的兴趣
民族地区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在民间艺术的众多门类中筛选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与学生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具有乡土气息的能为学生接受的民间艺术内容,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兴趣。藏族民间艺术文化是非常丰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如:唐卡的画法,唐卡的颜料制作,唐卡的画框制作,藏族面具的制作,藏族藏戏的服装的颜色的搭配,藏族衣服的设计,制作,搭配等。因此在各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民间艺术启蒙教育活动。
二、给学生提供展示民间艺术的空间和场所
美是无处不在的,尤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发展中,在中华大地的各民族和各个地区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包括民间文化,宗教艺术,说唱艺术等。学生最初的活动,都是因美而引起的,同时,要找到美,欣赏美也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识基础和艺术理论水平,因此学校和老师积极引导,提供场所等。通过唐卡等乡土艺术展览。通过并列、交错等排列方式贴满墙面,朴实大方,感染力强。其次,我们充分利用园区的走廊、楼梯口、天花板等等,赋予它们浓郁的民族气息。例如整幢楼的走廊分别以不同民间艺术为特色进行装饰。创意与民间艺术的巧妙结合,使孩子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民间文化的魅力,从中获得有关民间艺术的审美经验。
三、创设民间艺术特色的区域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根据民间艺术教育的特点,我们创设了美术区、音乐区等。在投放材料时,我们既考虑到民间艺术特色,又考虑到我校的特色和本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如:在美术区,我们投放了橡皮泥、彩纸、彩带、碎布头和大量的农村自然材料,让学生在画画、剪剪、贴贴等简单的操作中尽情享受民间艺术的熏陶。为了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名称、服饰,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团结精神,在语言区,我们展示民族服装展示和服装表演,使学生们通过看、说、讲,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上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比如用藏语.英语.汉语,这样锻炼了交流能力也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和反应能力。另外,为让学生更广泛地了解自己民族的民间语言艺术形式,我们还创设了“民族剧场”,让学生在表演小品等体验自己民族传统民间语言艺术的优秀和有趣。
四、结合主题,不断更新民间乡土艺术教育环境
陈旧的环境、材料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应根据教育主题和教学内容的变换随时更换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逐步提高学生对民间艺术美的理解力,“五一,国庆”等前后举办各种活动,让学生表演 唱歌 跳舞 绘画等设计自己的民俗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民俗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总之,创设良好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使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并激发学生不断探索,为民间艺术注入新的内涵。我们老师要集思广益、勇于创新,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特点出发,营造积极、丰富的民间艺术环境,为学生提供充分地欣赏、操作的领地,使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民间艺术的熏陶,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好奇,使我们祖国瑰丽的文化瑰宝在新时期得以传承和发展。
证书教学主线是指与专业课程相融通的职业资格与技能证书培训,包括计算机绘图操作员、中(高)级钳工、中级电焊工;中级机加操作工、中级数控机床操作工、Pro/E设计工程师等等。
桂林渔鼓,又称渔鼓道情,是一种说唱曲艺,是湖南渔鼓在民国初期传入桂林后发展起来的。民国初年,湖南的渔鼓艺人南迁桂林定居生活,同时也带来了渔鼓文化。此后,无论是在桂林的城市中心、郊野乡村或是民族村寨,都有荡漾的点点鼓声。桂林渔鼓汲取了湖北道情、祁阳渔鼓的音乐元素精粹,形成了具有桂北特色的曲艺风格。桂林渔鼓用桂林方言演唱,它是以四句为一组的单曲体、征调式;唱词以七字为一句,总句数为双句,唱时是以四句为一组,来回重复,直至结束;桂林渔鼓作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民间曲艺的结晶,印证了中原文化、楚文化与骆越文化之间的相互传播、碰撞和交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