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角#183;方法#183;原则——编辑本质的研究及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角论文,本质论文,原则论文,编辑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辑本质研究的主要视角与观点
现有编辑本质的论说,有人称为编辑劳动的本质,有人称为编辑活动的本质,有人认为是编辑工作的本质,这种分歧的出现是由于论者研究视角的不同而引起的。就目前编辑本质研究的主要视角与观点来看,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行文进行编辑本质的研究
在文章或专著中的标题、行文中,直接出现“编辑本质”的字样,以编辑本质的探讨为目标的论著及论文数量较少。因视角不同,所形成观点的差异较大。
(一)从哲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1.从马克思关于人类劳动形态的差异这一角度,认为编辑的本质兼有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两种属性,本质上仍然属于再生性精神生产劳动。[1]人类社会存在三种形态的生产,即物质资料生产、精神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论者认为编辑出版劳动是编辑出版工作者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和享受所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是社会化的、扩大的著作劳动形式,是将学者变成作者并以新的精神力量创造作者的劳动,是将一般人变为读者并将其带入新的精神境界的劳动。这一劳动作为社会劳动的特殊形式,也体现着生产关系一定要符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在编辑出版劳动中,存在四对矛盾:生产物质性的目的和精神创造的追求,构成了这一劳动形式的内在矛盾;编辑出版劳动是作者劳动的继续,作者同样有物质的目的和精神创造的需要,如何将二者要求结合起来,组织好劳动过程,便产生了编辑出版者与作者的矛盾;作者及出版者作为出版物的生产者,其产品只有满足读者的需要才能进入流通领域,所以又有生产者与读者的矛盾;出版物依赖社会存在,又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认为出版劳动是编辑劳动的后续,编辑劳动是出版劳动的前奏,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2.从关于人类社会结构的组成这一角度,认为编辑在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2]论者分析认为,人类社会结构可以划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几乎所有的社会现象在这两大部分中必居其一。编辑不属于经济基础的任何一个构成部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在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这种本质特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显示出来。其一,从编辑这一社会现象本身看,编辑所从事的活动是创造性的思维劳动,是思想意识活动,而不是物质生产活动。从编辑劳动的结果来看,其精神产品的信息内容在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其二,从编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看,一方面经济基础制约着编辑的生产和发展,决定着编辑的生产和发展,决定了编辑的基本性质和特性;另一方面,编辑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经济基础产生能动作用。其三,从编辑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看,编辑和构成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如政治、哲学、艺术、道德、法律、宗教一样,形成了反映经济基础的思想观点,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与这一思想观点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及执行这一规章制度的组织机构。
3.从事物相互联系的角度,通过分析编辑活动中的现实关系,找出编辑活动的两种结构和功能,从而分析编辑活动的社会本质。[3]一方面从思想文化活动交往关系考察编辑的社会本质。编辑活动作为其中的中间环节,发挥着导向功能,使交往双方按一定方向相互接近,迅速就某个内容达成社会性有效交往,减少交往中的盲目性。这种导向性制约着从制定编辑计划到实现编辑计划的全过程,有时成为衡量编辑工作成败好坏的标准。另一方面,从社会思想文化活动中的创造关系考察编辑的社会本质,编辑活动在其中发挥着协调作者和读者关系的功能,节制读者需要空白、作者写作无针对性、作品的质量存在问题等矛盾的产生,以维系作者和读者的同一性,使作者的创作沿着满足读者需要而不是相反的轨道进行。论者认为,从结构与功能角度分析编辑活动的社会本质,还必须与社会历史角度的编辑本质相结合。从社会历史角度分析编辑活动,它具有社会性与阶级性相统一的本质特点。可以说,要全面地认识编辑的社会本质,就必须将结构功能的编辑本质与社会历史的编辑本质相结合。要看到,编辑的本质属性规定着编辑的社会职责、工作内容、职业规范、道德要求、价值观念等。
(二)从文化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1.从社会精神文化构成的宏观角度研究编辑活动的本质,形成了文化缔构观。[4]论者认为,编辑活动主要发生在精神文化领域,不仅是颇有特性的社会精神文化活动,而且在整个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起着枢纽作用。它的作用表现在引导、设计和组织的开发性方面,表现在对产品选择、淘汰和修正的把关方面,表现在对社会文化构成、审验和革新等方面。可以说,编辑活动贯穿在精神产品有序化构成的整个过程中,它一方面将精神生产组织起来,经过审理、鉴别、选择、核定、重组、编序和排列,造成社会共有的文化结构;另一方面又将这种文化结构借助特定的物质载体,制成文化媒介,传播于社会。[5]编辑活动恰恰是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相互转化、沟通的中间世界。“它以物质世界为基础,以精神世界为主导,缔造着记载人类精神发展历程的整个文化结构及其历史。”[6]换言之,编辑活动的基础是文化生产,编辑活动的过程便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编辑活动的成果又是可以传播的文化成果。文化生产正是通过人类的编辑活动而缔结为成果,构成文化系统,并进入社会传播网络。[7]
在文化构建中,编辑的劳动是十分关键的,编辑劳动的过程包括三种对象化过程。一是对元文化的对象化过程,具体表现为形成自己的编辑意向。这种意向即内涵着对元文化的总体把握,也渗透着编辑建构新文化的目的、计划和设想。二是对创造者的对象化的过程。这是不断扫排除差异、矛盾,逐步实现统一的过程,编辑的劳动实际是在寻找这种统一。其标志就是创造者在编辑主体那里找到认同者,编辑主体在创造者那里找到自己编辑意向的实现者。三是对信息接受者的对象化过程。也就是以编辑主体为主导,编辑主体与读者互相满足、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的过程。[8]对文化建构,其劳动“既表现在对初创者的认定和再创造,又表现在对接受者的适应和引导,既要千方百计地满足读者的要求和期待,也要引导和提高读者的精神需求和阅读水平,从而提高全社会的阅读水平和文化品位”[9]
2.从文化、社会文化心理建构的角度分析编辑劳动的本质,形成了多重性建构观。论者认为,编辑活动在本质意义上是反映社会主体意志,体现社会文明进步要求,对作者个体的精神文化产品进行规划、设计、选择、加工,整体建构社会科学文化形态的一种创造性心智活动。编辑活动的建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化的,其主要的建构功能:一是建构社会科学文化形态。编辑活动是在有序规划指导下的社会性整体建构活动,对社会科学文化大厦进行规划和施工建造。[10]二是建构社会心理意识形态。编辑对社会心理意识的建构是通过读者精神消费而实现的。在消费精神产品的过程中,读者首先要解构,再达到理解、消化、接受精神产品,并在长期的积累交流中形成一定的观念、意识形态等心理积淀。这种观点实际是在第一种观点基础上,将社会文化乙理的因素考虑进去,进一步细化第一观点。
(三)在编辑劳动的小系统中分析
不少论者将编辑劳动看成一个自我发展的小系统,在此系统中,编辑工作有其目的与规律,有其特点与方式,所以论者形成了另外一些观点:
1.从编辑工作的主要作用及目的来分析,认为编辑的本质就是选择与完善。作者认为,“选择”主要就是解决“信息与稿件可用与不可用的矛盾”,“完善”主要是解决“书籍、报刊这种精神产品粗制滥造和尽可能以比较完善的形式出现在读者面前的矛盾”。这种观点认为,“把选择和完善作为编辑的本质,对于搞好编辑工作和加强编辑队伍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11]。
2.从编辑主体创造性的角度来分析,认为编辑工作的本质就是“发现”。作者认为,创造性是认识编辑本质的切入点。因为编辑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出版效益和编辑价值的认定,而最能反映主体对于客体的主导性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即“发现”。[12]发现的范围包括发现编辑规律、科学趋势、文化精粹、优质原创、重要选题、出版价值、作者才能、读者需要、出版效益、市场定位。实现这样的发现,要求编辑主体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创造性。
二、间接论证反映编辑本质研究
在行文或论题中未直接出现编辑本质的字眼,但所研究的问题却关系到编辑的本质,此类的研究视角及相关的观点主要有:
(一)通过对编辑概念的界定反映编辑的本质
编辑既念作为编辑学建构的基础,一直是编辑学研究的热点。目前对“编辑”所形成的判断是多样的,或从编辑活动所涉及的范围方面,或从编辑活动的某些性质和特点方面,或从编辑活动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取向方面,对编辑概念作出某些判断。这些判断中有一部分达到了定义概念的要求,有的仅是一种观念、观点的描述。从现有的一些编辑概念所包含的内涵出发,可见这些概念的背后往往反映着人们对编辑本质的不同认识。因为概念的内涵就是刘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揭示。将前面几个角度未能反映出的一些观点进行陈述,大约有这样一些:
1.编辑的本质是与出版联系在一起的“成书”,是收集材料,整理出版。[13]论者认为,编辑的界说可以概括为“收集材料,整理出版”。这样的界定可以更好地适应古今出版的情况,揭示了这一事物特有的质。并认为搞清了这一问题,就可以合理解释编辑史发展中认识的分歧:编辑与出版联系在一起,编辑的任务就是出书,不出书的编写活动就是著作活动。编辑过程就是进行信息转换的过程,就是形成信息载体的过程。
2.编辑的本质是对他人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和加工,使之适合传播目的与复制要求的精神劳动。[14]持此观点的论者较多。在进一步分析此种编辑概念时,一些论者认为,编辑与出版没有必然联系,但与复制和社会传播有必然联系。编辑活动是对他人作品和资料进行搜集、选择、整理和加工的工作,这是编辑概念的核心。[15~16]
3.编辑的本质从编辑活动的特殊性来看,即中介行为与传播的调节功能。[17]“编辑”名称含有双重含义,其一是作为各种著作形式总称的历史习惯上的名称沿袭。其二是作为传播媒介特有的专业编辑活动。论者认为,同一“编辑”名称之下的两种性质不同的编辑活动与著述活动有相互联系的一面,也有相互区别的一面,应当将这二者严格区别开来。不分清这两类性质不同的文化活动,将二者糅合在一起寻找其共同的本质是不可能的。如果将编辑活动与著述活动进行分析与比较,可以看清编辑活动的特殊性,而其特殊性实际上反映出编辑活动的本质属性来。编辑活动区别于其他文化活动的本质属性就是:在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中的中介地位和对精神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传播调节功能。
4.编辑的本质就是从事创造性的著作活动。定义一种概念一般有两种逻辑方式,其一是从外延上下定义,其一是从内涵上下定义。从内涵上下定义,往往需要判断事物的种差和它所在的属。认为编辑的本质是从事创造性的著作活动论者,从内涵定义的方式入手,从定义概念的形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的属”出发,认为在编辑概念的形成上,“组织、审阅、编选、加工原创作品以在整体上构成新作品”就是编辑概念的种差,决定编辑概念的相邻的属应当是“再创造性著作活动”[18]。从逻辑上看,最能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应当是属概念,而编辑概念中,“著作活动是反映编辑本质的属概念”,所以,编辑的本质就是再创性的著作活动。
(二)通过分析编辑工作的特征来曲折反映编辑的本质
一种观点认为,编辑工作是一项以信息的传播为目的,以选择加工为特征的社会文化活动,是社会文化创造、传播、积累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就编辑工作而言,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整体性、有序性构成编辑工作系统的基本特征,相关性和调控性是编辑工作的本质属性。而从编辑工作的系统特征和具体工作实践来分析,编辑工作具有创造性、导向性、中介性的特质,这种特质决定着编辑工作在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19]
与此观点近乎一致的是,一些论者认为编辑的本质可以从编辑工作的一些特征显现出来:其一是枢纽特征。编辑工作决定着文化传播的方向、速度、进入传播中的精神产品的质量以及精神产品的创造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供需、满足程度等。编辑劳动的这种枢纽性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原创作品的“淘金”和“去渣”两个方面。其二是再创性特征。编辑行为与作者的著作行为有所不同,但都是创造性行为。编辑行为绝不是形式上的美化,而是著作行为的继续,其劳动除了将原作品进一步完善外,更多的考虑则是如何有利于作品的传播。其三是导向特征。编辑活动的导向特征主要是通过对他人作品的有意识选择、删除、加工表现出来,以对社会施加影响。编辑工作的导向功能,表现在舆论导向上则是旗帜鲜明,决不含糊;表现在科技传播上则是隐性的。[20]
编辑本质研究的反思
以上各观点,角度有别,结论不同,有些观点还处于针锋相对的争议之中。分歧频出、观点相左的研究状况,一方面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反思,怎样才可获得关于编辑本质研究的较为周详而非片面的、较为深入而非肤浅的、较为准确而非模糊的认识。这里实际牵扯到了关于本质研究的方法及原则问题。这是研究、分析复杂问题的需要,也是建立一定的理论体系的需要。关于本质的探讨,笔者认为可遵循以下的研究原则:
(一)明晰编辑本质的内涵
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可以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所以,要获得编辑本质的确切认识,首先就要明晰编辑本质的真正内涵。从哲学的角度看,“本质”就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决定,是事物的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本质”与“现象”是相互对立的一对概念,本质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现象是本质在各个方面的外部表现,是事物的比较表面的零散的和多变的方面。这些零散和多变的方面,在反映事物的本质时可分为假象和真相。真相从某一方面表现事物的本质,假象则是事物本质的一种歪曲的、颠倒的表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过程。
那么,编辑的本质又是什么呢?编辑的本质就是编辑现象所体观出来的内在的、稳定的、一贯的联系。这种编辑现象是就编辑劳动所体现出来的各种外在现象而言的。要抓住编辑的本质,就要对编辑劳动丰富多样的外在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剔除假象,对真相进行准确定位,从纷繁多样的编辑现象中提取出编辑的本质。不仅如此,还要深入分析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着编辑的本质。只有这样,才会对编辑劳动有全面的把握和正确的认识。
(二)多维描写编辑劳动
编辑劳动是一项由低级到高级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所出现的编辑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多种形态的转化。正因为如此,要从纷繁的编辑劳动中体认出编辑的本质,就要对编辑劳动进行多维度的描写,之后,再从中概括其内在的东西,抽出古今编辑劳动所共有的质的规定性来。对于进入网络化之后编辑劳动出现的新特点的分析尤为重要。如网络化,使信息的载体由传统向电子媒介方向转变,同时带来了编辑主题与受众关系的转变。传统的编辑流程和作者、编者、读者的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辑所有的活动都可集中于网上实现,编辑诸活动呈交互、开放关系,出版周期缩短,稿件时效性增强”。其中主要的变化就是编辑主体可随时在网上发布选题、组织稿件,查阅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动态,及时将作者的文稿交给专家审阅,了解受众需求,作者也可随时在网上了解编辑成员的选题范围、投稿的规范,避免盲目投稿的出现。不仅如此,作者还可通过网络直接与编辑成员或专家进行讨论,进行互动的信息交流。[21]
(三)分析编辑劳动的相关因素
也就是确定与编辑劳动现象相关的诸种因素,并依据这些因素,对多样的编辑现象进行条分缕析,将之归类,看哪些因素影响和决定着编辑劳动。要对编辑劳动进行一定的描写,就要对与编辑劳动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因为不同的因素往往决定着编辑劳动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决定着编辑劳动的形态。从人类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编辑劳动是人类文化传播劳动中的一种,与之相关的因素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分为不同的类别:比如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决定性因素、非决定性因素。
这样深入分析之后,获得关于编辑本质的较为周全的认识,构建起为更多人可接受的普遍编辑学的理想就不会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