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探讨论文_袁慧霞,孙敬静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北京 102206

【摘 要】目的:分析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专案方法加以干预。分析结果。结果:对照组医源性皮肤损伤总概率为15.00%,观察组为7.0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概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开展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专案法,能够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概率。进而缓解新生儿苦楚,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家庭负担,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专案;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

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指的是:在开展医疗工作时,因为护理人员操作错误或者设备故障所引起的和原发性疾病没有关联性的皮肤损伤。与其他群体相比,新生儿的皮肤较为娇嫩,局部缺少防御能力。在入院后,加上各类诊疗护理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皮肤损伤。如果情况严重,还会发生继发性皮肤感染。进而对患儿造成非必要性痛苦。另外也会增加家属的经济负担。这一点重点体现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中[1。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极易引发医患纠纷,减少患者家属对于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为了积极提升护理品质,降低不必要性护理纠纷。本文选择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病对部分新生儿开展了护理专案方案,得出心得,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接收的20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男111例,女89例。肺炎41例,黄疸15例,早产儿33例。日龄平均为(21.5±3.6)d。依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100例。两组受试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化护理:在出现皮肤损伤之后,开展针对性治疗。观察组接受护理专案方法加以干预,详情为:

第一、成立专案小组。指派护士长、责任组长以及护士,组建起专案小组。对于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的现状加以调查。并分析出现该类事件的原因,制定出整改方案,确定培训内容。监督并落实方案实施。

第二、文献查证

以查阅文献为基础,全面定义源性皮肤损伤的分类情况。就类别而言,医源性皮肤损伤,主要包含药物渗漏、粘连伤、皮肤感染性损伤、擦伤、割伤、划伤、烫伤。

第三、原因分析。

我科室针对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情况,专案组成员依照上述几个要点加以分析。在开展分析时引起不良结果的相关因素均要罗列出来。并使用鱼骨图开展调研,在此之后,依照关联图分析方式,对于要因之间的关联性加以讨论。同时计算出各因素的正负值,统计出最低项目为真因素。比如工作繁忙、人力不足、奶量不够、医护人员安全意识不佳培训力度不足等等。在此之后,经讨论后确定:病人周转引起人力不足、医务人员流动后培训不到位以及医务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为此类专案的改善重点。

第四、解决方式

(1)加大培训力度

医院方面应当积极开展有关新生儿安全防护的讲座。录制与新生儿护理操作有关视频。对于进修护士、实习护士以及轮转护士。应当开展考核以及培训。制定出修建新生儿指甲和粘贴以及撕下敷贴的标准作业流程。全面规范相关操作。避免出现人为性伤害。对每批新进护士加以培训,规范其对于新生儿修剪指甲方法和粘贴、撕下敷贴方式。做好强化监督工作。责护组长以及护士长应当适时对下属工作加以抽查,如果发现操作不当,必须马上对当事人的做法加以指正。

(2)依照实际工作安排夜班工作

针对目前夜班人力不足的问题,夜班应当依照实际工作情况。由当班工作年限最高者,对小组内人力情况加以分配。夜班各增加1名护理人员,以确保夜班人力充沛。利用婴儿袜子反穿法,取代易脱落的防护手套和防护脚套。指派责任护士在每天清晨沐浴完新生儿之后,对新生儿完成穿戴工作[2]。

(3)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有等提高,可使用安抚奶嘴,提升禁食、哭吵患儿的安抚成效。将摄入奶量不足的患儿病情纳入到每日清晨交班内容之中。同时将相关内容详细记录在交接本中。护理人员应当落实为新生儿加奶详情。强化医护人员受伤观念,在病室内应当张贴提示海报。同时也要购买音乐播放设备,为哭吵、烦躁患儿播放舒缓轻音乐或者摇篮曲,全面推进“爱婴文化”建设工作。

(4)及时处理医源性皮肤损伤

院内应当积极创建安全文化氛围,并提倡非惩罚性不良事件上报。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后,制定出出现医源性皮肤损伤后正确处理流程,详细为:出现不良情况后,应当上报责护组长以及管床医生,马上对皮损位置加以针对性处理。比如说湿敷、消毒、局部用药等等。同时也要向科主任和护士长做好汇报工作。评价与关注皮损位置处理方法科学性与恢复详情。全面强化对于家属沟通解释力度,以获取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1.3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的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计算,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对照组医源性皮肤损伤总概率为15.00%,观察组为7.00%。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医源性皮肤损伤概率明显较低,P<0.05.详细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比较情况[n,%]

备注:相较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和其他群体相比,新生儿表皮角化层更为菲薄,皮肤的屏障作用较差。很难抵御外界不良刺激。当发生刺激之后,极易出现皮肤损害现象。医源性皮肤损伤为新生儿病房常见不良事件,这种情况会对患儿带来诸多苦楚,甚至就此造成伤残。加长患儿住院时间[3]。所以说,使用合理方式,防治医源性皮肤损伤,为新生儿病房的护理重点内容。

护理专案以集束性护理为基础,是一种对患儿开展的综合化护理方案。首先,该法列出护理敏感指标,并加以监控,同时指派护理专职小组,对护理质量加以监督,敦促并协助干预措施有效落实。和常规化护理方式相比,此类方法所取得的结果有效性更高,护理品质,也有了更大的改进。在以往,要求护士在对新生儿开展护理时,应当有很强的责任心、慎独意识以及较高工作经验[4]。护理专案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从发生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源头实施干预,针对高危因素以及重要环节,开展相关护理措施。经过有效的检查方式以及落实保护措施,双签字明确责任,可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经过质控管理和培训,能加强院内护士护理知识储备量以及丰富护理经验,本次实验结果证实: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概率更低,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在对新生儿开展护理过程中,实施护理专案法,能够降低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概率。进而缓解新生儿苦楚,减少并发症发生,缓解家庭负担,此法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新.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危重症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s2).121-122.

[2]桂园园,于新颖,范玲.NICU新生儿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现况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5):365-368.

[3]何敏.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5(3):199-201.

[4]周小英.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中的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3,27(1):53-54.

论文作者:袁慧霞,孙敬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7月上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0

标签:;  ;  ;  ;  ;  ;  ;  ;  

护理专案在降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探讨论文_袁慧霞,孙敬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