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选择与心理测量_心理测量论文

职业选择与心理测量_心理测量论文

职业选择与心理测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选择论文,心理测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章以现代社会职业工种的专门化和人的心理的个体差异性,说明职业选择的必要性。而职业分析和心理测量是职业选择的两大基本环节,通过综合运用直接观察、工作表演和面谈等多种方法进行工作分析,可以获得各种职业工种活动结构的特点和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客观要求;通过标准化的心理测量,可以了解人们的心理素质水平,从而实现个人特点和职业需求之间的最佳匹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人的潜能,获得优质高效的工作效果。

一、职业选择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在人与职业之间存在着双向选择:人要选择职业,职业也要选择人。只有实现人、职合理匹配,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潜能,提高各职业工种的效率和质量。职业的双向选择不是凭空提出来的,而是以现代社会职业工种的专门化和人的心理的个性差异为其理论依据的。他标志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现代社会职业分工越来越多,越分越细,并不断趋向专门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职业岗位已达14000多种,在我国仅专业工种已超过6000余种。职业活动的专门化意味着不同的职业活动存在着不同的活动结构成分。在不同的职业活动结构成分中虽然存在着共同的活动因素,但是,决定各职业活动质量和水平的,则是职业活动中各自独特的活动结构成分。这种独特的活动结构成分必然会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特殊的要求,比如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不仅要求演唱者要有好的嗓音,而且还要求演唱者有敏锐的节奏感和曲调感,这在一般人中是难以做到的。因此,不同的职业活动对人的心理素质具有不同的要求,这种要求对完成专门化职业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由此可见,职业要选择人。

另一方面,人的心理存在着个体差异。由于各个人先天素质不同,后天的生活环境和受教育的条件不同,特别是各个人勤奋努力的程度不一样,因此,人们在心理素质上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一个人有 一个人的特点。比如,人们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等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就一个人的能力素质而言,不同的人感知、记忆能力不同,思维、想象能力各异,注意广度大小不一,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人的心理的个别差异性决定了不同的人必须选择适合自己心理特点的职业工种,才能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而心理测量学正是以数量化的指标来表现人的心理素质的个体差异的一门应用性科学,他为现代人类的职业选择提供了科学的心理学依据。

二、职业分析是职业选择的基础

要作出职业选择,首先必须进行职业分析。只有弄清楚每一种职业的结构成分和组合特点,才能为职业选择提供明确的方向。

职业分析又称为职务分析或工作分析,就是分析研究每一种职业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活动程序、动作方式、环境条件和其他职业的关系,以及对任职者的生理、心理特点的各种要求。如果站在人事管理的角度上考察,就是把企业、医院、机关、学校、军队、学术团体等各种人类社会组织的细胞看作是一种角色模型,组织中的每一个角色所从事的具体工作都是实现组织目标的不可缺少的基本构件。而职业分析就是根据组织目标设置合理的职位,并为各职位中角色的工作要求作出明确的规定。

为了进行工作分析,必须收集各项职业工种的信息。收集职业工种信息的主要方法有:

(一)直接观察法和工作表演法 职业分析人员对任职者的工作进行系统观察,或者让任职者作实际的工作表演,通过观察和表演将收集到的工作信息用文字记录,或绘制成图形和表格,这是收集职业工种信息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不随任职人员和情境的变化而发生明显变化的工种,如医护工作,银行职员的工作,会计工作等。当然这种方法更适用于动作比较标准化的、周而复始循环的、周期性短的体力活动工种。比如各种机械加工,纺织工人的工作,打字、排版、装订等工种。运用直接观察法,要求观察者系统全面地观察,要抓住重点和关键,不能遗漏掉主要的活动项目和工作成分。比如,“紧急抢救”是护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打字速度和错误率是衡量一个打字员水平的主要数字指标,如果在观察中缺乏这些观察数据和特殊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则是不全面的。

工作表演法要选取最能代表某种职业工种特点的行为活动进行表演,即注意工作行为取样的代表性。或者将某种职业工作的全体分成几个部分,在每一部分中选取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行为请任职者作表演,从中概括出这种职业工作的主要行为特点和蕴含在其中的心理活动成分。如分析汽车司机的工作时,不仅要观察正常情况下司机的驾驶行为,而且要观察遇有危险、紧急刹车情况下的司机行为,还要观察机车发生各种故障时的司机行为,以及远途行驶、连续驾车时的行为。从中评味出一个好的司机应该具备的身体素质,机车修理和保养知识,反应速度,注意的分配,情绪的稳定性,以及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和坚持性等个性品质。

直接观察法和工作表演法并不适用于纯属脑力劳动的那些工种,比如编制计算机软件,从事文艺创作和工程设计等。因此,还需要其他采集职业分析信息的方法。

(二)谈话法 职业分析者通过和任职者谈话,可以了解到各种工作的职责、任务和行为特点。了解到任职者对工作的体会。谈话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则取决于谈话的技能与技巧。因此,职业分析人员首先应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使被谈者能畅所欲言。其次,谈话内容应和分析目的有关,使双方能抱着一种分析和探讨问题的科学态度。为了防止交谈内容失真,可以在相同工种中,多找几位任职者进行交谈。

(三)调查表法 职业分析调查表是由若干个用于检查某一工作的内容和结构成分的项目所组成。或者由评定与某一工作相关性的若干个项目组成。他是事先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和筛选题目,以及标准化处理之后,在确定出调查表的信度与效度的基础上形成的。职业分析调查表的种类很多,有阈限特性分析表、能力需求调查表、任务清单调查表等。使用职业分析调查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职业分析信息资料。既能作个别调查,又能作团体调查。可以不占用时间,在业余时间进行。调查结果可以通过计算机作定量分析,因而是一种高效率的、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是,调查表也有其局限性:有些通过谈话很容易说明的问题,在调查表中往往难以说清楚。因此,为了获得准确的职业分析资料,常常和谈话法配合使用。

目前,职业分析倾向综合法,即几种方法配合使用,从多渠道获取职业分析的信息资料。

职业分析的结果要总结出一份职业分析说明书。说明书中主要包括职业名称、分析人姓名、工作职责和概要、工作程序和方法、工作时间和地点、作业工具和姿势、工作环境、身体条件、心理条件等栏目。职业说明书阐述了职业工种的内容特点和对任职者身心的客观要求,因而成为职业选择的基础。

三、心理测量是职业选择的重要环节

心理测量是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心理量表,经过标准化的施测程序,对人的各种心理特性——兴趣爱好、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等作出数量化的评估,从中探明各个人的特点和个体之间的差异。心理测量在职业选择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前苏联心理学家对某企业中两组缝纫女工进行对比性研究发现,经过能力考核的一组女工因改行所花费的职业培训经费,远远低于未经能力考核的一组女工,而且上岗后的生产指标,也大大超过未经考核组;有人研究发现,经过职业选拔测试的货运汽车司机的肇事和死亡数比未经选拔的司机少73%等等。由此可知,在职业选择中,无论是职业选人还是人选职业,都要经过心理测量来了解一个人的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方面的差异,以寻求个性特点与职业需求的最佳匹配,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心理测量的具体方法和种类很多,对于一个人的反应速度、感知觉能力、注意广度、记忆特点等,可以在实验室内借助于各种实验仪器进行测定,而对于一个人的智力、特殊能力、情绪稳定性、气质类型、人格特征等,则采用心理量表进行测定。1993年9月3日,我国《信息日报》特约记者许前伟同志,报导了天津“赛智心理指导与测评中心”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投资公司下属企业公开选择招聘20名总经理的消息。消息指出,该中心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对250多名应聘者的个性特征进行了评判;用初级和高级《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对应聘者的认知能力、推理和判断能力作了测评;用《爱德华个性爱好量表》测定了应聘者的个性偏好;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测量了应聘者的情绪稳定性和性格的内外向程度;用《隐蔽图形测验》测量了应聘者的反应速度、判断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显然,这种心理测评的方法不同于以往只考察知识水平的考试,他是从心理素质的全方位上对应聘人员作出的定量化评估,因而是比较客观和科学的。这种测评方法凝聚了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可信性和有效性。有关专家称这种心理测验的方法“将对中国产生跨世纪影响的人才工程”。

当前,用心理测量的方法选拔人才,不仅在管理人员的选拔中使用,而且在军事、体育、司法、公安、交通、文化教育等各条战线上都已开始使用和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标志着我国的职业选择、人才选拔工作已开始向科学化、现代化轨道迈进。

四、职业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心理测量必须标准化 科学的心理测量是一种标准化测量。标准化测量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无关变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标准化包括测量工具标准化和使用测量工具的标准化。从实践应用的观点看后者更重要,因为凡是由心理学工作者编制和修订过的、经专家组鉴定通过的心理量表,其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使用好心理量表却是另一回事。经验表明,测量误差更多地产生在测量过程中。比如,有些主测人不能严格按测验指导语施测,有些测量情境并不符合测验手册中规定的要求,有些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测验并没有严格控制好时间,更有甚者,个别主测人在被试反应过程中有意无意地产生“诱答”现象,这些都是违背标准化测验的规定和要求的,因而必然会产生测量误差,使测是结果不能如实地反映被测人的实际情况,影响职业选择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主测人一定要严格按照测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测试,以确保测量过程的标准化和结果的准确有效性。

在向被测人解释测验分数的过程中也有一个标准化问题。心理测量是一种间接性测量,即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反应来推估人的心理特点和水平。他不能像秤称重量、尺子量长度那样准确可靠,因此,在向被测人解释测验结果的分数时只能作出带状解释,即把测验分数看作是一种范围,而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点值。在同一个范围内的几个分数的差异并没有显著性意义,比如,在韦氏儿童智力测验中,智商从90~109者均属中等智力水平,在这个智商分数范围内,就不能认为103比98智力高,因为影响被测人分数的,除了智慧因素外,还有施测时的情境,被测人的身心状态,主测人的行为影响等随机因素的作用,会导致实测分数与真分数之间的差距。

另外,主测人要结合向被试解释测验分数随时作好思想工作。心理测量仅仅是对一个人心理特点和水平的一种粗略估计,人的心理是发展和变化的,某些高水平的心理素质仅仅是一种潜在的能量,潜能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而某些相对低水平的心理素质通过科学的实践训练也是可以得到改善和一定程度提高的。因此,主测人要引导被测人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看待自己测试结果的分数,不要过分迷信测验分数,既要防止被测人因分数高而盲目自满,又要防止其因分数低而悲观失望,要通过主测人科学的标准化解释,使被测人立足于艰苦奋斗,不断前进。

(二)必须注重保密性原则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工作者的道德准则》第6条规定:“为维护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凡规定不宜公开的心理测验内容、器材、评分标准以及常模等,均应保密”。心理测量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人有学习和积累经验的能力,因此在测试前,心理测验的题目对被测人一般都要保密。否则,测验将会失去作用。当然,测验内容的性质不同,保密的程度也不同,如人格测验属于典型作为测验,回答结果无所谓对与错,只是从中了解被测人的人格特征,因此把题目公开一些问题不大。但若是最高表现性质的测验,如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学习成就测验等,被测人对问题的不同回答会直接导致不同水平的评价。因此,测试前测验题目对被测人必须绝对保密,这是一条纪律和原则,凡是涉及到心理测验的人都必须遵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心理测量在职业选择中的正确有效性。

标签:;  ;  ;  

职业选择与心理测量_心理测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