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展望_数学论文

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展望_数学论文

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展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程目标论文,数学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课程改革浪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新课程秉持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学习、课程评价与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这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当前,我国数学课程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众多的方面仍处于尝试阶段,要把课程改革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既需要对业已进行的改革进行反思,也需要进行发展性研究,减少失误,规避风险.笔者在此以数学课程改革目标为切入口,结合国内外数学课程发展的现状,就我国数学课程目标的发展方向问题谈几点认识,期望对数学课程改革有所裨益.

一、问题解决成为数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新知识、技能不断涌现,课程内容滞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的现象日趋明显,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无疑是重要突破口.20世纪80年代,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英国1982年发表的关于数学教育的《Cockcroft报告》和美国全国教师联合会1980年发表的《行动的议程》,都把问题解决当作数学教育改革的中心任务.问题解决的核心思想可归纳为:第一,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来挖掘问题情景背后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自主能力;第二,通过问题解决,特别是通过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充分认识学习的意义,并逐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第三,通过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在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上,“问题解决和模型应用”课题组在其课题报告中阐述:“数学问题一般指对人类具有智力挑战特征的,没有现成方法、程序或算法可以直接套用的那类问题.”[1]学生在这样的数学问题情景下,主动地进行思考,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尤其是现实问题.总之,问题解决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在过程中认识、理解和感悟数学,学会学习,学会数学地思考.

二、数学应用在数学课程目标中得到进一步加强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学应用问题在数学课程中的地位逐步加强,其呈现形式和解题策略更加灵活.它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数学教材中的结构良好问题(well-structured problems),而是对学生具有挑战性的结构不良问题(ill-structured problems).这种问题可能没有终极的答案,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探究和解答,它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用数学的方式表达问题,捕捉有效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建立数学模型,实现知识的有效记忆、迁移和拓展.今日数学应用也不再像《九章算术》那样,止于实际应用而忽视理论研究和其教育功能.数学应用问题学习的目标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的基本过程;(2)获得解决数学应用问题的方法与经验,特别是发现、提出问题及抽象化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3)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加深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认识数学的价值;(4)通过解决数学应用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克服困难的经历,增进用数学的自信心.

强调问题解决和强调数学应用是相辅相成的.数学应用为问题解决搭建了平台,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既需要数学知识和原理,又需要方法取舍及过程的优化,问题解决具有定向、提取有效信息和组织加工信息的作用.

三、数学思想方法在课程目标中更加突出

数学思想方法对人类理性思维影响的力量,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数学创造出应用各种超越直接经验的数学结构来描绘自然图景,大大提升了人类的理性思维,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数学对人们“思维训练”意义上的文化熏陶,提高了人们科学抽象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从而大大拓展了人类的智慧.除了原理、公式和计算外,数学还为人们提供了别具特色的思想方法论指导,那种运用符号、建立模型、抽象化、最优化的能力,从大量数据进行科学推断,运用各种假设进行逻辑分析的素养,以理性的批判精神去阅读,去识别谬误,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探察风险,寻求可以变通的最优化方法,无不对一个人理智地在社会中生存提供了深刻的方法论[2].数学教育的意义,一方面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及蕴含在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而形成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其形成“数学头脑”,面对错综复杂的问题,体现“数学地思考”的价值.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数学课程就把数学思想方法写入“双基”,并在今天的新课程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只有掌握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够有效的、创造性地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四、情感与自信心在数学课程目标中日益彰显

设置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其形成强烈的热爱学习的情感和自信心,越来越受到国际数学教育界的普遍重视.传统的教育,数学只恩赐给“英才”,数学教育是“筛子”,导致一代年轻人在数学面前自信心受到极大伤害,“被迫”淘汰到社会.良好的情感倾向与充足的自信心,是人们能够有效地进行创新性学习的动力基础,更是能适应经济时代发展必备的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体验,重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在数学教育界已成共识.许多国家已把对学生情感态度与自信心的培养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让学生从自身所处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创造数学、运用数学,在此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足够的自信心.

五、合作与交流成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教学方式

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人类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合作性的.合作倡导的是一种多边立体的互动观,它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业成绩,尊重不同的价值观念.合作学习的代表人物约翰逊认为:“如果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与他人的合作性互动之中的话,那么这些知识和技能都是无用的……这种教育是失败的.”[3]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合作的观念引进教学系统,是对传统教学体系的一次革命,符合时代的需要,使教育过程在社会化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数学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语言被广泛运用到科学和生活交流的各个领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学应用日趋广泛,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数学能够被简明的表达和进行多纬度的交流.从数学学习的角度讲,交流可以帮助学生把非正式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符号语言之间建立起联系,帮助学生把实物的、图画的、符号的、口头的以及心智描绘的数学概念联系起来,交流还可以发展和深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通过解释、推断,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发展和深化对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因此,学会交流被写入各国数学课程标准.

合作与交流是“孪生”的,合作促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广泛的交流可以实现更高层面上的合作.数学教育应努力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益,在交流中提高,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六、能力培养成为数学课程目标的最高追求

我国的“精讲多练”“少讲多练”等做法,曾长期流行在复习和反复的模拟考试中,误以为“熟能生巧”定能促进能力的发展,其结果是“题海战术”淹没了数学思想,具体的技巧性解法淹没了分析思考的过程,导致“熟能生厌”或“熟能生笨”,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必须重视通过数学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首先是重视问题情景中的“问题”设计.为学生提供能够反映所学知识、又能够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相关联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归纳其特点有:对学生来说不是常规的,不能靠简单的模仿来解决;问题可以在一定的情景下由学生自己提出,也可以由教师先引导,学生将隐含的问题给予恰当的解释来明确问题;问题通常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或经验中,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将学生置于智力困窘状态;不一定有终极的答案,不同经验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可以作答,只是答案的层次或准确程度不同而已;解决它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经验,通常以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习方式组织.

其次是重视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结构化理解和具有较高迁移力的问题解决策略,建立数学学习的兴趣、态度和信念.解决问题的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第一,理解和表征问题.问题提出后,首先弄清它的条件和结论,其中包括挖掘隐含条件、弄清条件和目标的等价形式、分析多条件或多目标间的层次关系、把条件或结论作适当的等价转换、追溯目标成立的充分条件等,使问题的结构脉络简约、清晰;第二,寻求解答的方案.弄清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联系,寻找解答的方案,这是整个解题过程的中心环节;第三,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当探索到解法之后,要认真地加以整理,用确切的数学语言或符号语言表达数学问题,建立数学解题的数学模型并解答;第四,对结果进行检验.回顾已完成的解答,检查和讨论这个解答.解题的最后一个环节,主要是检查验算,看结果是否正确,反思推理是否合乎逻辑,步骤是否完整,以及时纠正.

把数学学习过程设置于一个更有意义的、更复杂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解决真正的(authentic)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4].

进入数字化社会,信息传递异常迅速,必须随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进行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学教育的目的已远远超越了让学生掌握一些知识和技能,需要调整和改进数学教育的内在机制,改变学习策略,让学生获得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发展数学素养,培养数学创新能力.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体系,不会有现成的、固定不变的模式.新课程为广大数学教师开展教育研究,适应国际教育发展的大环境搭建起了舞台,并提供了自由度很大的发展空间.这个空间是教师结合改革实践、理性思考问题、提高专业素养并不断发挥创造性的空间.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线教师不断研究教育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努力探讨教育教学规律,以适应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个国家的基础、条件不同,同一时期发展的侧重点也会不同.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必须不断地进行学习与研究,在更高的理论和实践层面上,认识和把握国际数学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数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扎实有效地推进我国数学教育改革.

标签:;  ;  ;  ;  ;  ;  

我国数学课程目标展望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