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远静

浅析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远静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154600

【摘要】 目的 探讨并分析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 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無创呼吸机治疗, 对照组采用ST通气模式;观察组采用平均容积保证压力支持(AVAPS)通气模式。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皮血氧饱和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43、5.466、17.765、19.838, 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取得理想疗效, 但AVAPS通气模式效果更佳。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ventilation modes of non 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the equidistant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ST ventilation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average volume of pressure support (AVAPS) ventilation mod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 and arterial blood gas index before treatme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pH value, 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and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4.943, 5.466, 17.765, 19.838, P<0.05). Conclusion the different ventilation modes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 can achieve the ideal effect, but the effect of AVAPS ventilation is better.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respiratory failure

慢阻肺是目前我国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 患者往往表现为呼吸不畅或呼吸困难, 多发于40岁以上人群[1]。由于患者换气功能和(或)通气功能严重受损, 容易引发呼吸衰竭, 继而对其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所以给予无创正压通气以保持充足的血氧供给尤为重要[2]。虽然当前关于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报道较多, 但鲜少涉及不同通气模式的比较, 给其临床应用带来一定阻碍。鉴于此, 本次研究围绕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展开分析, 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5~78岁, 平均年龄(68.19±3.27)岁;病程3~10年, 平均病程(6.38±1.21)年。观察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4~80岁, 平均年龄(68.20±3.93)岁;病程2.8~10.0年, 平均病程(6.35±1.22)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阻肺且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②无严重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者;③具备主动呼吸功能者。排除标准:①既往有无创

呼吸机治疗禁忌者;②合并其他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③不同意此次研究方案或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 仪器设备为苏州凯迪泰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Flexo ST30无创呼吸机。观察组采用AVAPS通气模式, 具体参数设置如下:吸入氧浓度<60%、吸气压由6 cm H2O(1 cm H2O=0.098 kPa), 每次增加2 cm H2O, 最终增加至20 cm H2O;呼气末正压由4 cm H2O

开始, 目标吸气时间0.8~1.2 s, 目标呼气时间由2.0 s开始, 潮气量6~8 ml/kg, 呼吸频率12~16次/min[3]。对照组采取ST通气模式, 吸入氧浓度、吸气压、呼气末正压、目标吸气时间和呼气时间、呼吸频率同观察组。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指标, 其中动脉血气指标包括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皮血氧饱和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43、5.466、17.765、19.838, P<0.05)。

3 讨论

引发呼吸衰竭的原因多样, 包括气道阻塞性病变、神经肌肉疾病、肺组织病变、胸廓与胸膜病变、肺血管病变等, 上述疾病导致患者吸气肌群衰弱或胸廓活动受限, 引发潮气量降低[4]。由于慢阻肺为一种累及肺脏的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 将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情形, 导致呼吸衰竭成为慢阻肺最为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且多以Ⅱ型呼吸衰竭为主[5, 6]。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在慢阻肺合并中轻度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 获得了临床医师的一致认可[7]。然而, 在现有研究成果中无创呼吸机治疗时多采取ST通气模式, 鲜少有AVAPS通气模式的报道, 使得研究领域尚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本次研究证实, 治疗前两组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经皮血氧饱和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43、5.466、17.765、19.838, P<0.05)。由此结果可知, 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工作中无创呼吸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但AVAPS通气模式取得的疗效优于当前普遍采用的ST通气模式。之所以得出该论断, 原因在于AVAPS通气模式为双重控制通气模式, 在实际运用中可依据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际潮气量自主调整呼吸压力及气流速度, 继而以最低的吸气压为其提供更为恒定的潮气量, 降低呼吸肌负荷和作功。同时, 该通气模式下调节步进相对较小, 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时不易察觉, 继而最大程度降低了人机对抗, 促使其短时间内即可达到预定参数目标, 解除后者的疲劳状态, 从而实现纠正呼吸衰竭的目的。而ST通气模式调节步进较大, 患者容易产生不适感而提高人机对抗程度, 大幅延长了达到预定参数所需时间,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通气效果[8-10]。所以, 本次研究最终认定, 相较于ST通气模式, AVAPS通气模式无疑更具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综上所述, 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取得理想疗效, 但AVAPS通气模式效果更佳。

参考文献

[1] 李冰冰, 许涵, 李维. 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模式对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激反应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2):157-159.

[2] 付奎升.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50例分析.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29):98-99.

[3] 赵玉国, 夏艺, 路益娟. 不同通气模式在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临床研究, 2017, 30(1):84-86.

[4] 任凯. 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比较. 基层医学论坛, 2016, 20(21):2897-2898.

[5] 戴月梅, 夏宇, 陆影, 等. 2种通气模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疗效对比.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16(3): 349-353.

[6] 魏新玲, 古力·喀德尔. 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9):147-148.

[7] 许章华. 不同通氣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及机体的炎性反应比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0):106-107.

[8] 刘德智. 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在重症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4):18-19.

[9] 吴珺. 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15(9):1376-1377.

[10] 刘育春. 无创机械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疗效分析.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 5(21):16-17.

论文作者:刘远静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8

标签:;  ;  ;  ;  ;  ;  ;  ;  

浅析无创呼吸机不同通气模式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论文_刘远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