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在建筑行业在施工中运用的主要材料,其体现了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以及使用期限,所以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进行探析,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不但能够降低工程的成本,并且对不可再生资源来说也是一种节约,促使环保和建筑的有机结合。本文首先阐述了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的研究现状,而后对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因素展开了分析,接着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进行了设计,后从工程施工的角度提出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耐久性
在日常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来凝固和加固某个物体,但它的耐久性却对建筑的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而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受到了很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混凝土的地质、密实度等,对于这些因素就需要提前做好了解工作,并对不同的因素展开不同的处理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木工程的建筑寿命。
1 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研究现状
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指的是,结构在设计时所预设的使用期限内,不用再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加固处理,并且维持其使用功能、外观要求以及安全性的能力。在充分考虑影响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内外因素之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设计。通过时间坐标轴的方式对结构的可靠性问题进行研究,促使新的混凝土结构工程设计不低于规范中的要求,并且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不需要另外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加固与维护。当前国内外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普遍存在着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设计意识不足的情况。很多建筑工程在时间的流逝中,都进入了加固和维修的阶段,因此对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的研究刻不容缓,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工程界以及学术界的重点关注。
2 当前影响混凝土耐久性的主要因素
2.1 混凝土原材料的影响
混凝土一般都是由砂子、碎石按照相对比例所构成的,它在土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在混凝土构成中,它的原材料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砂子和碎石这些原材料的质量高低会直接对混凝土在后期抵抗外来压力有着直接的影响。混凝土的原材料在市场中分布的很广泛,如果相关部门没有对市场进行严格的管理,就会导致劣质的原材料在市场中出现。
因此,在购买混凝土原材料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进行把关,不断提高原材料的质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如今的土木工程也算是日益变化,但在混凝土使用中还是和传统的方式离不开,这样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智能化发展。因此,在进行土木工程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进行把控,避免因为原材料的问题而给混凝土造成严重的质量影响。例如:原材料的质量把控出现任何的纰漏时,如果只是一味的关注混凝土的抵抗能力而直接忽略混凝土的密实度,那么就会对土木工程施工带来一定的影响,而这样的现象所造成的后果也是非常严重的,它不仅会让建筑的墙壁产生断裂,还会影响到项目的进度和施工安全问题。
2.2 混凝土密实度的影响
混凝土的耐久性除了它本身的原材料会影响到之外,它的密实度也会有一定的影响,而混凝土的密实度就有很多的影响因素了,这些因素必然会对混凝土形成一定的干扰和破坏,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1)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抗渗性也是较为关注的地方,它的抗渗性其实就是在外界的大气压作用下所起到的抗渗透能力。特别是在雨水天气,这也是施工中无法避免的,当雨水进入建筑物体的时候,混凝土就可以起到一定的抵御作用,但如果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就无法抵抗雨水液体,从而让雨水浸透建筑物,从而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寿命和质量,由此可见,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它的密实度有着直接的联系。
混凝土可能会形成碳化,主要是因为混凝土逐渐受到外界的侵蚀,这是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空气中存在着很多的不同气体,其中最常见的就是CO2,当这种气体进入到混凝土内部的时候,就会形成一个漫长的化学反应,从而形成一种叫做CaCO3的物质,这种物质就会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碱性,使得混凝土无法起到对钢筋的保护作用,当钢筋长时间与空气进行接触,就会让钢筋逐渐被空气所氧化,而钢筋在受到侵蚀的过程中,它的体积就会开始膨胀,久而久之,就失去它本身原有的性质,导致墙壁出现裂缝,影响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进度。
3 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3.1 减低混凝土的空隙率
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必须减低混凝土的空隙率,特别是毛细管空隙率。混凝土在形成的时候主要使用水来作为混合介质。在对混凝土搅拌时,减少水的使用量,来增强混凝土的耐久性。但是,意味的降低用水量不但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反而会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现在在建筑工程实施工程中主要使用高效减水剂,来减少混凝土中含水量。另外,在对于混凝土的原材料采购时,要加强监管力度,提高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空隙率,以保证混凝土拥有较高的耐久性,提高建筑施工速度。
3.2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就要对水泥的使用量要做好控制。在当使用水泥的时候,水泥会散发出大量的热,若是水泥温度过高,那么混凝土的表面参数就会发生改变,而水泥散发的热量被完全压制在混凝土里。这些热量若是无法及时排除,那么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会逐渐变大,从而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浇注温度是随着施工现场的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浇筑温度出现变化时,那么将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其混凝土结构的内部应力造成损坏。因此在施工时,要保证施工现场的温度不能过高,一定要达到施工要求。
3.3 增强抗裂性混凝土结构
工程在出现裂缝等问题时,不仅与温度应力有关,还与混凝土本身的抗裂性有着直接关系,对混凝土结构自身的抗裂性进行提高,将会防止裂缝的出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的主要方式是配比要合理混凝土的材料配比与质量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一定要合理控制。而在施工时,对材料的性能进行层层把关,做好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另外,对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要经过重复的实验配比,确保混凝土材料的配比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要求,从而使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符合施工标准。
3.4 加强地基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控制
建筑工程的地基对于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要求十分高,这关系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做好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地基,一定要尽量避免地基对混凝土结构工程产生的影响,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灵活的技术方式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影响,加强地基对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控制。
3.5 降低混凝土的约束力
降低混凝土的约束力主要的是依据地基的影响,可以通过覆盖技术,保持混凝土的质量不发生变化,使混凝土温度处于平衡的状态,那么混凝土的质量将会得到有效保证。另外,可以减少混凝土的厚度,有效降低混凝土的约束力。
4 结语
在建筑施工中,想要提升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一定要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点,确保建筑工程不会出现裂缝的现象。裂缝现象的产生,一定要注意施工现场温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要温度均衡。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地基,一定要稳固结实,混凝土浇筑时,确保地基不受温度影响而产生变形。施工工艺一定要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避免混凝土结构工程出现裂缝。只有掌握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技术要点,才能令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得到提升,并促使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李晶.实例分析交通枢纽工程耐久性混凝土现场施工技术要点及超长结构裂缝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28):7-8.
[2]樊小燕.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与控制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05):147+149.
[3]刘博.解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因素与控制途径[J].低碳世界,2017,(03):179-180.
论文作者:陈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混凝土论文; 耐久性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工程论文; 原材料论文; 地基论文; 温度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