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基是公路建设的基础,只有打好路基,才有利于提高整个公路路面的使用性能和稳定性,有效的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减少在公路施工中的工程造价和在后期使用过程中的维修费用。所以,在公路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仔细的考虑各方面对路基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来确保公路路基施工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路基工程;常见问题;处理措施
1、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施工组和相关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地形的优势来制定合理的建筑方案,针对不同的路基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来尽量的减少修建工程的成本造价,降低后期维修护理的费用,所以,施工人员需要具有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需要加强对解决实际问题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学习。施工单位应该结合道路建设的要求来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对应的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相关基础知识,使得每个施工人员做到业务熟练、尽职尽责。施工质量是施工单位首抓的问题,把施工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设置相关的奖惩制度,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仔细的检查,并对相关施工人员和监测部门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惩处。对于监测人员,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选择监测人员的时候,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对投标监理单位进行优先选择,从而使得所选择的监测人员都是具有多种能力的。
2、公路路基施工中常见问题
2.1 排水能力差
在公路路基的工程建设中,因为缺少比较良好的排水系统,造成道路的排水能力不足,雨水不能够及时的得到处理,使得道路的材料长时间收到雨水的腐蚀,这样很容易造成路面的损坏情况。除此之外,风的侵蚀、太阳的辐射和受到大型卡车的碾压等,都会导致路面出现很多的裂缝和细纹,这样雨水就会沿着裂缝和细纹进入到路基里面,使得路基下的土壤含水量增加,致使道路路基的承载能力下降,严重的影响了道路路基的牢固度和稳定性。
2.1 路基的坍塌和破损
路基作为公路结构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一定的稳定性。在一些道路建设中,可能会由于使用的材料不合格或者是材料的配置不合理,使得道路路基的承载力分布不均匀,对路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样就会在道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道路路基将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破损。某些材料耐高温能力差,致使再长时间太阳直晒的情况下发生收缩,从而使得路面出现裂缝的现象,路面出奇的破坏的形成,导致路基发生坍塌,路面发生断裂,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2.2 路基压实问题
在道路的建设中,路基下一般都是原土地,但是由于原土地基比较软弱,其强度达不到施工的要求,如果在施工前没有通过换土、压实等地基处理方法来进行处理,这样就会造成原土地基发生变形,路基出现下陷的现象;如果采用不合理的建筑顺序,如压实不足、未分层、土壤的混填、材料中含有大土块或冻土块,这些都会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些问题中,压实度是道路路基在施工中的重要环节,由于其收到的影响很多,如:土壤含水量、填土厚度、压实度、地基强度和压实速度等。在相同的压实作用下,合适的含水量能够使得道路路基达到最好的密实度;相同的含水量,压实度越高道路路基的密实度就会越大;碾压速度对路及材料的压实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进而影响路基的压实度;路基的填土厚度如果不够的话,会使得路基在被碾压的过程中发生弹簧现象,这样就对路基的厚实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对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
对于不同的施工问题,施工单位必须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及处理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和路基的使用性能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 治理乱挖乱取土
施工人员应该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了解针对不同路基取土的具体原则,在根本上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在支援农业的前提下对路基进行取土,综合分析当地气候的影响,再决定出最为合适的取土方式,比如:浅挖宽取、设置取土坑、坡地取土等等。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正确的取土坑的方式,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把坑内的水排到附近河沟、河流或者是道路路基的外面。应该合理的对所取出的土进行土方运输,达到一种经济合理的效果,不能对以后的施工进程中的放缓边坡或路基加宽产生阻碍的作用,这样有利于美华路及周围的环境。在进行取土的过程中,必须严格的按照工程设计中的规划进行,并且在施工前应该向相关的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这样有利于取土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遵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做到施工安全、质量可靠。
3.2 应对填土不当或建筑方法错误
在道路路基施工前应该调查检测路基所处位置的土质情况,再根据检测的结果制定相对应的填土调配措施;在施工中,采取正确的层次安排和建筑施工方案;在建筑施工当中,检测人员需要加强对每个工作环节的检查,并且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制定相对应的方案对其进行纠正和优化。
3.3 应对含有水田或水网地区
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水道和路基的高度差,使得在路基稳定的前提下所必须有的最小值,尽量减小路基与水道的高度差,还要尽可能的减少占用农田的面积。纵向的运土建筑路堤是施工单位的一种首要选择,尽可能的减少在路侧进行取土,在取土过程中应该保留土层表面的植被土,在路基修建成功之后再把原先保留的植被土铺设在坑底,这样可以恢复原有农田的使用功能,使得农田可以再次利用。应该合理的选择施工的时间,尽量不要在晴朗少雨的季节进行施工,对整体的施工进度应该采取合理的原则,避免先后倒置。根据施工当时的实际情况加强施工的排水工作,确保能够有序的运转,尤其是对于雨水的排放应该得到更加密切的关注。
3.4 应对多雨潮湿地区的路基施工
在道路路基施工的过程中,应该特别的关注排水问题,在建筑生活的地区、存储的库房、机具存放的地方时,必须把地方选在不容易被水淹没的高区域,而且还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排水防洪措施,进而来预防洪水可能对路基和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再对场地的准备过程中,准备的前期应该把对地面水的排放放在首要地位,可以采取开挖排水沟来排放地面水,进而防止地面的表面不出现积水的现象。
4、道路路基的后期防护
对道路路基进行加固和防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如果对路基的防护不到位,这将会对道路的使用寿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道路路基的防护问题也成了我国在道路路基施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路基的防护中,路基的边坡是路基的重点防护对象,而且在必要时路基的表面也很重要。由于不同地区受到太阳光不同程度的照射,这就导致温差的产生,路基表面就会形成干湿循环和冻胀循环,在这两种循环的作用下,会导致地面的强度发生衰减和剥蚀。与此同时还可能会受到地下水和雨水的侵蚀,使得道路路基失去稳定性,并有浸水的现象产生,加剧了路基的破坏。在路基施工中,对不良地基的路基工程进行合理的处置,可以确保路基的使用质量和承载能力。
5、结束语
公路路基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所以在道路施工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照道路的设计规范和要求来进行施工,监测组和施工组都应该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自身提高质量责任感,认真仔细的检查施工中的每一个进程,核对相关的规范要求,以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使得道路路基的使用性能达到最好。
参考文献
[1].唐立新.提高公路路基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1(05).56
[2].李幼兰.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和控制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0(23).72-73
[3].杨权.常用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在佛山地区的使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11)51-52
论文作者:罗红梅1,王唯章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1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公路论文; 压实论文; 稳定性论文; 路面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