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设计论文_刘玉娟

如何做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设计论文_刘玉娟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第二幼儿园 810600

摘 要: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而作为幼儿教师在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设计中要明确科学教育活动的内容与目标,提供合适的活动材料,并且要注重导入方法的合理运用,从而提高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对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组织设计进行了论述分析,旨在保障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以及提高幼儿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组织设计 内容 目标 材料 导入法

一、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设计需要明确活动的内容与目标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明确其内容与目标。幼儿教师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所确定的总目标。其次,在制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时,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能力、水平的差异,确定不同层次要求,对总目标作必要的调整与分解,努力使每一次小活动的目标都适合促进本班幼儿能力的发展与提高的需要。再次,应明确每个分目标都是为实现总目标服务的。有了明确的目标,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选择和设计科学活动的内容,从而开展科学教育活动。

二、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设计需要提供有价值的活动材料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提供的材料应有价值,体现隐性教育目标。材料的投放要有明确的主题和任务,必须具有多样性、层次性、问题性。具体表现为:1.多样性。材料多样性能丰富幼儿探索过程。如:“让纸和笔站起来”这一活动,教师首先考虑让纸和笔站起来需要什么材料、有哪些方法;再提供帮助纸和笔站起来的辅助材料——夹子、橡皮圈、胶布、橡皮泥、盒子、绳子、积木等。2.层次性。分层次投放材料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要不断增加和改变材料的投放顺序和数量,为幼儿解决问题提供暗示和线索,引导幼儿对一些现象的理解由模糊到精确、由少到丰富。3.问题性。材料本身能让幼儿发现问题,使幼儿达到教育活动的预期目标。如“盐水和清水中的鸡蛋”这一活动,教师让幼儿观察两杯同样多的水,一杯水中的鸡蛋是浮在水面上的,一杯水中的鸡蛋是沉在杯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幼儿看到后,马上就有疑问产生:“同样多的水,为什么一只鸡蛋浮着,一只鸡蛋沉在水底昵?”

三、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设计需要合理运用导入法

1.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设计需要合理运用故事导入法。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形式,运用到科学教育的导入活动中,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运用于导入活动的故事大多短小精悍,紧扣活动内容,能很快地切入主题。一般可以选择现成的科学童话小品,也可由教师即兴创编,但一定要与活动有关,这样才能通过故事引出活动,发挥故事的导入作用。如在开展《乌鸦喝水》这一活动时,我先给小朋友讲了故事《乌鸦喝水》,然后提出问题,启发幼儿思考:是不是有水的瓶子投入石子后乌鸦都能喝到水呢?除了这些方法,乌鸦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喝到水呢?通过故事,幼儿都想来玩一玩、试一试,对教师的提问产生了很强的好奇心,有了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将枯燥、单调的科学知识蕴含在生动的故事内容中,就能使幼儿在情趣盎然的故事欣赏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

2.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设计需要合理运用材料导入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的材料,归根结底是为幼儿感知、观察、操作准备的,幼儿通过看看、摸摸、捏捏、敲敲等摆弄活动,会产生很强的探索欲望。就像“神奇的指纹”这一活动中,我就提前准备了观察指纹比较常见的用具,像放大镜、印泥,透明胶、纸、笔。幼儿见了便忍不住要去摆弄,我就说:“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你们面前放大镜、印油,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专心致志地摆弄起了面前的各种操作材料,很自然地就进入了探索的过程。通过人手一只的放大镜使他们看得更清楚,从而能画出不同的指纹形状,了解指纹的特征,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同的。整个活动幼儿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体现了良好的师幼互动,过程流畅,过渡自然、清晰。活动中幼儿能用不同的方法提取指纹,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

3.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设计需要合理运用环境导入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还可以利用周围的环境直接导入。环境是幼儿学科学、进行科学活动的必要条件,幼儿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接触中,通过感知、操作等活动,与物体相互作用,使幼儿全身心地投入活动,从而获取大量的有关科学的经验。《幼儿园工作规程》也指出,要“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气氛中,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就能使他们集中精力去尝试和探索。导入活动的形式相当丰富,除了上述这些外,还可利用儿歌、谜语、游戏等方式导入。在选定课题内容后,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仔细地选择适宜的导入方法,才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重在培养幼儿科学活动的兴趣,让幼儿在自由探究的过程中培养积极、科学的探索情感,积累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掌握易于操作的探索方法。为了保障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性,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组织设计。

参考文献

[1]刘宇佳 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操作材料环节组织状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陈婷等 以幼儿为中心的科学教学活动设计[J].福建教育,2017,(03)。

论文作者:刘玉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7月总第27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如何做好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组织设计论文_刘玉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