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第二人民医院 152400
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对比。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及100例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其临床特点及远期疗效进行观察。结果:通过对两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3年回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为9%、死亡率为47%;对照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为24%、死亡率为17%。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死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心力衰竭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较差,并且死亡率高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
关键词:冠心病;瓣膜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long-term effec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heart failure and valvular heart failure patients.
Methods: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is to select 100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3 to May 2016 and 100 cases of valvular heart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the control group for patients with valvular heart disease heart failur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after treatment,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long-term effect were observed. Results:after 3 years' visit to the two groups of heart failure patients,the incomplete rehabilitation rat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the mortality rate was 47%,the incomplete rehabilitation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24%,and the mortality rate was 17%. By contrast,incomplete recovery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mortality rat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two groups of heart failure data of 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scussion:coronary heart disease,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long-term treatment is less effective,and mortality is higher than valvular heart failure patients.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valvular heart disease;heart failure patients;
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主要发生机制为过度激活的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以及醛固酮系统将大量的神经内粉末因子释放出来,导致心脏发生了各种变化【1】。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一种病理生理综合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心脏射血及充盈功能出现衰竭,使得全身代谢所需的循环血量不足,进而导致了心力衰竭。在临床中【2】,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为延缓并且对心肌重构进行防治,使患者的死亡率能够降低。本篇文章组要阐述了冠心病心力衰竭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远期疗效比较,并且对其远期疗效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及100例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对照组为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实验组患者中,有男患者56例,女患者44例;年龄为60至75岁,平均年龄为(67.51±7.67)岁;心功能分类为:Ⅰ级患者5例、Ⅱ级29例、Ⅲ级25例、Ⅳ级41例;有糖尿病患者23例。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患者58例,女患者42例;年龄为62至77岁,平均年龄为(69.62±8.58)岁;心功能分类为:Ⅰ级患者7例、Ⅱ级30例、Ⅲ级27例、Ⅳ级36例;有糖尿病患者5例。两组心理衰竭患者的入选标准为诶:①诊断出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三尖瓣关闭不全、冠心病以及缺血性心肌病等疾病中的任何一种;②经过多普勒检查发现,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5%。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均使用常规治疗药物进行治疗,并且均为其三年的持续治疗,三年后对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疗效进行观察,并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经过三年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显效即患者的心功能等级大于Ⅱ级;有效即患者的心功能改善等级大于Ⅰ级;无效即患者的心功能无明显改善,甚至有加重情形。指标包括:5分钟步行距离、收缩压(SBP)、舒张压(DBP)。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情况的研究数据,在本次研究后结束,均准确无误的录入到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例数(%)表示为计数资料,对比方法使用χ2检验,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为计量数据,对比方法为t检验,当p<0.05,表示两组进行治疗的患者之间,对比效果的数据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对两组心力衰竭患者进行3年回访发现,实验组患者的不完全康复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死亡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心力衰竭的各项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对比
两组心力衰竭患者经过三年药物治疗后,其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临床中,许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转归为慢性心力衰竭,其主要临床症状为疲劳乏力、液体潴留以及呼吸困难等。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一种渐进性病变,即使没有收到心肌损害,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结构也会恶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严重的会出现死亡现象【3】。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与恶性肿瘤类似。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较高,并且不完全恢复率及其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
有专家研究发现【4】,冠心病心力衰竭伴有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糖尿病能够减少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使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加重。除此之外,糖尿病能够使心率变异性降低,进而提高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患者的病死率。
心肌重构及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活化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的关键。在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药物有很多,例如: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有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当β受体阻滞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剂量充足时,患者心肌重构的组织、用药剂量以及逆转状况呈正比例关系。
综合以上所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远期治疗效果较瓣膜病心力衰竭患者差,但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在以后的治疗中可以考虑足量的剂量,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蒋金全,陈雷冥,倪琦等.冠心病心力衰竭与风心病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比较[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6):1132-1134.
[2]李大锋,赵金龙,管益国等.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原发病与中医证型特点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20(1):136-137.
[3]代子玄,于胜波,崔红营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特点及影响因素[J].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2,16(5):365-368.
[4]赵喜萍,杨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点及遵循指南优化药物治疗现状[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2):112,123.
论文作者:崔颖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9
标签:心力衰竭论文; 患者论文; 冠心病论文; 两组论文; 远期论文; 实验组论文; 死亡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