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玉合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玉合

陈玉合

永康市正宇建设工程审价有限公司 浙江永康 321300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发展和完善,建筑业人工、材料、机械等费用价格持续上升,加之我国现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健全、工程造价信息化程度低、工程造价管理方式落后等,导致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实际效果不佳,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巨大冲击,而BIM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通过应用BIM技术构建全过程造价管理系统,使得不论纵向从设计阶段到拆除阶段的信息传递,还是横向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维护单位等参与方的信息共享,都可以在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中实现,进而提高了对项目成本的管控能力。

关键词:建筑工程;BIM技术;造价管理;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工艺多、人员多等特点,所以建筑工程在过去的经营模式都是处粗放状态。而现如今虽然有些建筑工程仍然是坚持租粗放的经营模式,但是大部分建筑工程随着时代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都切实加强了管理和经营。现如今很多大型建设工程项目都存在单位多、信息量大、周期长的特点,其给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通过应用IBM技术则可以有效对工程建设阶段的信息进行整合和管理,从而提高工程项目施工与单位之间的配合,避免工程造价出现失控的状况发生。因此,为了能够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更好的应用BIM技术,使得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我们就必须加强BIM技术应用的研究和分析。

1、BIM的基本技术特征

建筑信息模型也可以称之为BIM,其中涉及到多样化的建筑信息要素,例如建筑物现有的空间信息、建筑原件的总数与性能、地理位置以及几何学等相关要素。因此可见,BIM在根本上呈现了周期性的建筑项目特征,针对全过程的工程建设能够予以精确的呈现。从本质上来讲,BIM技术本身构成了过程与方法,这是由于其紧密结合了建筑信息及其有关的操作流程,进而呈现了多层次的数字信息。具体来讲,BIM能够凭借数字化的手段来整合现有的建筑构件,并且呈现精确度较高的立体多角度图示。与平面性的二维图纸相比,建立于BIM前提下的立体化模型更多关注了多层次的直观实效性。在改变某些特定矢量的状态下,针对当前现有的多幅图都能予以相应的转换,进而呈现了清晰度更高的直观建筑物模型。

因此可以得知,BIM倾向于借助数字化的举措来整合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以及工程管理等各项关键性的要素,进而全面优化了当前现有的集成管理思路。在模拟真实的同时,BIM的建模手段有助于呈现逼真性更强的全新建模方式,对于潜在性的工程造价风险予以相应的规避。具体在实践中,运用上述的建模措施有助于避免材料浪费或者频繁返工,同时也在根源上防控了管道渗漏以及其他多样化的建筑隐患。这主要是因为,BIM能够鉴别管线的立体化分布现状,针对传统构架的管线布局能够予以显著优化。

2、目前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弊端

2.1工程造价管理体制不完善,多头管理问题突出

就工程定额来说,我国工程造价采用地区定额计价方式,区域特色非常明显,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地区省定额是由省定额站编制颁发在全省统一执行的,各个省份定额差异性非常大,政府投资的项目又由政府颁发了市政定额,由于两部门的要求和掌握尺度不同,在执行过程中常常发生矛盾,致使定额使用单位无所适从,有关主管部门难以仲裁,造成了业主和施工方为此互相推诿,官司层出不穷。

2.2计价方式落后,不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发展

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中所采用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式仍然是以定额计价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定额总想包罗万象,却总是不可能面面俱到,因为社会在进步,技术在发展,定额越是追求全面,越是事与愿违,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时间上的滞后性和内容的呆板常常会使人在使用定额时处于进退两难、十分尴尬的境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缺乏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全过程监控

当前建筑市场交易中不正当竞争仍十分严重,不按规律办事,盲目压低造价、压缩工期、不按质论价、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现象相当普遍,造成许多建设项目质量差、工期长、超预算、效益低、浪费人等现象,甚至有甲方、乙方、咨询中介机构三方串通一气,有意加大工程造价,来牟取利益,后果十分恶劣。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3.1工程造价管理投资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投资阶段是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该阶段的造价管理对后续的工程建设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该阶段中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主要还是以图纸介质积累工程数据为主,该方法的管理效率,并且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和错误。而BIM模型数据库中具有海量的数据信息,在进行方案比选时,其中的信息数据均可以完全复原,并通过三维的形式展示出来。投资方可以根据项目的方案对历史模型进行修改、更新,即可以形成不同的方案模型。除此之外,BIM技术还可以自动计算不同的造价、数据、工程量等,可以说,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投资阶段的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为投资阶段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率。

3.2工程造价管理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规划对于整个项目的造价管理而言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想要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做好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就目前来看,限额设计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简单来说限额设计就是根据投资估算额进行工程设计,通过应用限额设计可以有效控制投资支出,保证建设资金得到最充分的分配。在设计阶段中,BIM技术可以将不同专业的信息进行整合,这样就可以方便工程建设各个单位和部门参与到设计中。通过各个部门的共同参与和分析,可以促进工程设计更加全面完善,以此减少后期设计的变更。

3.3工程造价管理施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阶段是重点也是关键,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与施工阶段的施工质量息息相关。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周期较长,并且市场变化比较快,在施工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这也就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工程施工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造价管理的涉及内容十分繁多并且复杂,所以也很容易出现问题,比如材料费的控制不到位、人工费用不合理等。而通过应用BIM技术,就可以对施工阶段中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消耗标准机械能给你分析和输出,真正实现限额领料,控制造价。

3.4工程造价管理竣工阶段BIM技术的应用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阶段中都发挥中重要的作用,其促进工程造价的信息更加透明公开化,这不仅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造价控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工程竣工阶段的纠纷。BIM模型能够提供完整详细的结算资料,为工程竣工结算及时提供数据依据,促进工程竣工顺利完成。同时在结算过程中,BIM技术还可以对工程的各项数据进行全方面的分析和对比,进而分析出工程的投资效益,建立内部数据库,为后期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数据参考。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工程造价管理对于整个建筑工程建设成本、经济效益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只有保证了工程造价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要切实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工作,以此来促进工程项目经济效益的提高。而BIM技术的应用就是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施工中各项程序,同时也可以有效节约工程建设成本。因此,各大工程建设单位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BIM技术,同时还要加强对其数据信息的分析和研究,为整个工程建设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当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那么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也能得以实现,进而促进我国建筑工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菲.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4.

[2]李文娟.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6,26(07):9-11.

[3]刘宏志,靳书栋,屠庆波,王艳梅,韩义成.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推进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6,37(09):63-68.

[4]杨圣山.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17,(S1):66-67.

论文作者:陈玉合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5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陈玉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