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锡山市沿太湖地区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湖论文,江苏论文,为例论文,城乡论文,旅游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城乡交错带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备受旅游项目投资者的青睐。但城乡交错带的旅游开发存在保护生态环境与城市及大区域整合对接等旅游规划设计难题。以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为实例,探讨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若干问题。
1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
1.1 城乡交错带特征与旅游开发原则
“城市与乡村之间没有明显的界线,从城市到乡村在景观上是渐变的”[1]。在城市与乡村这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空间上相对独立、有个性的过渡地带,或者说中间地带。陈佑启称之为“城乡交错带”[2]。城乡交错带的典型特征是过渡性和双重性,既具有城区交通方便、配套设施齐全的优势也有乡村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等优势。由于这些特征,城乡交错带便成为旅游开发项目的首选地,主题公园、度假村、森林公园等需要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邻近主城区交通便捷,又有大面积土地可供开发的项目便集中在城乡交错带。沙润、吴江根据城乡交错带地域结构,列出南京市区及城乡交错带风景区的开发次序即重要性序列为近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基于保护生态适度开发的原则,他们提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两大模式。
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原则主要有:(1)坚持保护生态环境、适度开发的原则。要求根据旅游环境容量和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确立不同开发方式。(2)注意与城市总体旅游规划的统一。城乡交错带的旅游规划首要的是注意衔接,避免重复建设、资源浪费、设施不配套等问题,要有一盘棋意识。(3)以市场为导向。由于城乡交错带开发项目大多投资大,必须首先调查和研究旅游客源市场,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再来确定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规划设计旅游项目,才能达到供需平衡,从而实现项目应有的社会、经济效益。
1.2 旅游开发模式
城乡交错带可以根据位置、环境,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根据无锡市旅游开发的实践,笔者归纳出以下模式(表1)。
2 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实例
2.1 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前提
锡山市(原无锡县)隶属于无锡市,1992年以来连续三年被评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誉称“华夏第一县”。锡山市沿太湖地区主要包括东绛、雪浪、南泉、华庄、新安五个沿太湖的镇,属远郊地区。总面积121.6km[2],人口14.56万,分别占锡山市总面积的10.9%和总人口的31.4%。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优越条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1 该区西面紧邻无锡市区的“山水城旅游区”,山水城旅游区现已成为规模较大,功能齐全,项目众多,设施完善的旅游开发区。区内的中央电视台唐城、三国城、水浒城是全国人造景观建设成功的范例。南濒太湖以水质优良而闻名。因而该区易于接受无锡市旅游辐射而成为无锡沿太湖大旅游开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区东侧紧靠京杭大运河、京沪铁路、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无锡机场距该区旅游区中心地约五公里,区内具有较为完备的交通网络。有利该区旅游业的全面开发。
2.1.2 锡山市沿太湖区依山傍水,风景如画。该区有雪浪的龙王山、许舍山、五浪山以及南泉的塘洚山、白龙山、庙山、竹山、小南山等10余座低山丘陵,一般高程在20-120m不等。南泉镇西南部还有湖中小岛—乌龟山,因其形状而得名,距湖岸8km。该区有较多的历史人文景观。雪浪镇有“葛桥遗址”和雪浪山“蒋子阁”遗迹;东绛镇有“扬名大桥”和“高子水居”古迹;新安镇有“净慧寺”等,具有较高开发价值。华庄城镇建设闻名中外,也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太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以其浩淼与秀美而著称于世。锡山市境内包括蠡湖南岸一带和南部的南泉至新安的湖滨地带。全市湖岸线长达30km,蠡湖南岸与蠡湖北岸结为一体,属太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梅梁湖景区,南泉至新安一带湖域以其砂质湖岸、岸线长和水质好(无锡地区最佳)而独具特色。
2.1.3 该区内的国内生产总值1995年即为38.83亿元,占当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8.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67万元(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14万元),该区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旅游区内,蠡湖南岸的威尼斯花园及南泉度假中心的开发已初见成效。该区旅游接待条件日趋改善,区内现有宾馆、招待所和度假中心13家,其中星级宾馆2家。1995年共接待中外游客39万人次,实现营业额6098万元,客房年平均利用率50%。该区已有14个厂家生产了10多个品种系列的旅游商品,1995年销售额三千多万元,其中东绛镇的丝源化妆品厂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300家之一。
2.2 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开发的思路
地处城乡交错带的锡山市沿太湖地区,其旅游开发必须解决保护生态环境、与城市旅游开发整体对接等规划设计问题,在指导思想、功能分区、旅游市场开发、交通设施建设规划和旅游商品开发上体现出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的原则。
坚持适度开发的原则。该区的南部远郊区适宜开发旅游密度小、对环境影响小的项目如高尔夫球;该区已被《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列入规划控制区,规划要求沿太湖风景名胜区区域的开发要纳入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无锡市旅游业发展“九五”计划及2010年规划也提出“构筑以太湖梅梁湖和蠡湖为主体、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与太湖山水城旅游区为两翼、市区风景园林名胜古迹相辉映的环太湖旅游圈,三(县)市总体延伸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空间布局”的要求。因此,该区开发必须与大无锡市沿太湖旅游开发特别是山水城旅游区相对接,将锡山市沿太湖旅游开发纳入无锡市太湖旅游开发的一部分来发展。
根据无锡市城市和旅游规划,结合该区实际划分为两个功能区:(1)蠡湖会议、水上活动旅游功能区,以蠡湖为中心,包括金城湾和东绛镇,为无锡市旅游热点地区和会议接待中心。其主要功能为会议和水上活动;(2)太湖高级休闲度假区,包括南泉、新安、华庄诸镇。该区水质优良、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越,适合建设高级别墅、度假村等项目。其功能为度假和休闲。
锡山市沿太湖地区旅游市场开发应当坚持“立足本地资源,依托无锡市景点和客源市场,在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上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考虑到这三点因素,本区旅游市场开发应:以度假和会议这两种类型的旅游产品为主,游览和娱乐类型的旅游产品为辅;以苏南及沪宁杭周边地区客源市场为目标市场,相应开拓国内其他地区市场;可以初步开发家庭度假、商务会议旅游、苏南新农村参观、太湖水上游乐等旅游产品。
该区乡镇工业发达,具有较强的旅游商品生产和开发能力。可以作为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加以重点发展。可考虑重点发展新安镇的工艺织席、丝绸服装、东绛镇的丝源化妆品、雪浪镇的贡茶、雪豪食用蒸馏水、蜡工艺彩球、南泉镇的绿茶、宾馆用品、华庄镇的旅游睡袋、不锈钢餐具、帕塔亚超净水等产品,建设金城湾旅游商品市场。
交通建设是实现与大无锡市沿太湖旅游开发整体对接的关键。要衔接好无锡市山水城旅游区的四条东西向的旅游交通线路,规划建设无锡市郊区蠡园乡至锡山东绛镇的五里湖大桥;规划建设新安至南泉的湖滨大道;在南泉西部顶端建设到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高速船码头或高架缆车。以上述为基础,形成布局合理、快捷畅通并与无锡市山水城旅游区联为一体的旅游交通线路网络。
设立锡山市沿太湖旅游开发区并成立管理委员会,全盘负责有关该区旅游开发事宜。区内五镇分管第三产业领导作为管委会成员,参与协调和管理。要对沿太湖五镇进行统一规划,树立全区一盘棋的观念,加大与大无锡市在项目上的协调力度,防止项目重复建设和功能重复配置。要加快旅游配套建设,保证资源、市场和接待设施平衡发展,综合配套,形成综合接待能力。在项目策划与选择上,要集思广益,既要参考城乡交错带的旅游开发模式,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着力形成特色。
空间上,城市可以划分为城区和城乡交错带两大部分,因此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总体上仍属城市旅游开发范畴。目前城区旅游开发主要建立在城市遗迹、园林以及现代商业、文化、建筑、交通、娱乐等客体基础上。而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存在无穷的创意和机会,现实中大多城市旅游投资项目也集中于此,是个特殊的地域。但有关城乡交错带旅游开发的研究较少,而且只是以单个项目为主,如人造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