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方式研究论文_陈兴云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672700

【摘要】目的:了解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方式。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剖宫产处理,个体护理组开展个体护理。比较两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人数;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炎症指标监测水平。结果:个体护理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人数、炎症指标监测水平、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的时间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实施个体护理效果确切。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有效护理方式

剖宫产作为解决难产等问题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切口愈合不好,降低母乳喂养的信心,增加医院感染率和产后出血率[1-2],因此,有必要加强剖宫产过程的干预,以减少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本研究分析了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方式,报告如下。

1资料和治疗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10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组,个体护理组年龄21-35岁(27.45±2.28)岁。初产妇35例,经产妇15例。合并高血压5例,低蛋白血症6例,糖尿病5例,贫血4例,羊水混浊3例。对照组年龄21-37岁(27.81±2.21)岁。初产妇34例,经产妇16例。合并高血压4例,低蛋白血症6例,糖尿病5例,贫血4例,羊水混浊2例。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剖宫产处理,个体护理组开展个体护理。①术前对胎膜早破需要维持外阴清洁,并合理选择抗生素预防感染;对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术前需要及时发现,纠正低蛋白血症和贫血,并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内科疾病进行积极控制。必要时先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②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根据情况慎重实施肛检或者阴道检查。③术后加强血象和体温监测,并早期诊断切口愈合不良,及早治疗。

1.3观察的指标

比较两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人数;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的时间;护理前后炎症指标监测水平。

2结果

2.1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人数

个体护理组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人数更低。如表1.

2.2炎症指标监测水平

护理前两组炎症指标监测水平接近;护理后个体护理组炎症指标监测水平优于对照组。如表2.

2.3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的时间

个体护理组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见表3.

3讨论

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剖宫产手术是解决头盆不对称或软产道梗阻等的有效手段,但也可带来感染和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而影响产后康复。研究显示,子宫切口的愈合始于体液的渗出,然后组织形成瘢痕,然后肌肉细胞的再生使瘢痕组织形成,但该过程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愈合不良。通过针对性的产前、产程处理和治疗,可一定程度降低不良愈合的发生率,加速产后康复[3-4]。

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剖宫产处理,个体护理组开展个体护理。结果显示个体护理组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的人数、炎症指标监测水平、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切口平均愈合的时间、术后平均住院的时间和对照组比较均更好,P<0.05。

综上,剖宫产产妇实施个体护理效果确切。

参考文献:

[1]赵艳.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6):156+172.

[2]李小平.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护理方法及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4):138-139.

[3]叶雪丽,梁小玲,戈娟.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原因分析及术后护理对策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8,38(02):198-199.

[4]杨火群.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相关因素的护理体会[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10):124+173.

论文作者:陈兴云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  ;  ;  ;  ;  ;  ;  ;  

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方式研究论文_陈兴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