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海滨学校 300457
摘 要:爱,是一种责任,它是无怨无悔地付出而不求回报;教育,是一种信念,它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爱的教育,是一种使命,它让我们影响更多的人去付出更多的爱。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前提条件是我们要爱学生,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生命中多一些触动。
关键词:身正为范 爱的教育 心的触动
电影《可爱的你》中,学校只有五个孩子的校长吕慧红在一家学前辅导机构欲高薪聘请她作为名誉校长时说出了:“你以为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一个老师,能在一个阶段对学生做出“亦师、亦友、亦亲人”的陪伴,是对一个老师自我修养很高的要求。吕校长的话教育到了我,让我的生命有了触动,我也要将这种触动影响到我的学生。
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中学生正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向师性。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绝不仅仅是教学,更要以人为本,以“育人”为基本要求。教师的行动是“无声的教育”,要求学生衣着整齐,自己就要穿着整齐,穿戴不随意;要求学生诚实守信,自己答应学生的事就一定要做到;要求学生勇于承认错误,自己课堂的失误就不要掩饰,主动当着学生的面承认……今后,我将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自我表率,以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吾道”,进而“乐吾道”。
二、爱出者爱返
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道德情感,想要成为学生喜爱的教师,首先要热爱学生。人都是有感情的,身为教师的我们为学生倾注无私的爱,学生也必然会用他们一颗热忱的心来对待我们。佛语说:爱出者爱返。虽然有时候爱不能及时地回报我们,但是既然爱了,又何必求回报呢?爱是一种责任,是呵护“祖国的花朵”茁壮成长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让学生喜欢我,进而喜欢上我教的数学,我一直在努力着……
1.尊重为先,我愿走进你们的心扉
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思想、个性和行为,这种个体的差异决定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可能整齐划一。但是,每个学生都希望老师喜欢他,老师一句赞许的话或者仅仅一个鼓励的眼神,都可能会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我们要爱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爱好与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我尊重他们现在的个体差异,但并不是让他们一直“学困”下去,而是去寻找他们“学困”的源头,倾听他们埋在心底的声音。
2.精心备课,创造轻松乐学的情境
在一份“学生最喜欢的老师应具备的特点”问卷调查报告中,46%的学生将选择投给了“幽默”这一选项。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喜欢课堂,更容易接受知识。所有知识都源自于生活,贴近生活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为了能够让课本上的知识更生动,每节课前我都精心设计教学情境,从生活中寻找课本知识的灵感,借助多媒体技术,深刻直观地将生活实际搬到教室里面来。例如:讲“圆的认识”这一节,为了让学生理解“圆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等于半径”这一性质,我首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轮都是圆形的,可不可以是正方形或三角形呢?然后我就利用Flash让有三角形和正方形车轮的自行车“骑”进了教室。
3.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上人人有事做
新课程标准(数学)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上我们需要关注所有的学生,但是由于个体上性格的差异,知识水平的差异,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注定让有的学生不用听就会,有的学生听了也不会。在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我主动求变,在学校领导的倡导下,借鉴比较成功的“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打造了真正符合我们学校实际的“导学案三环六步”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既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个人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只为了心底的那丝触动
去年是我第一年教九年级数学,由于经验的不足,知识系统的欠缺,教学成绩一直不理想,为了弥补教学经验的不足,我就付出更多休息的时间。开学初,我就利用下午放学后的时间,义务为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补习1小时,在长期的坚持下,我教的两个班2015年中考数学成绩及格率很高。为了让优秀的学生中考时不在数学成绩上吃亏,第一轮总复习之后,我就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提前半小时到校为他们培优,训练他们解决压轴题的思想方法。学生毕业后,有一位家长把写有“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的锦旗送到了学校,让校领导转交给了我。虽然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是哪位孩子的家长,但是我将这面锦旗视为所有家长对我的褒奖,更视为家长们对我今后表现的鞭策,我只有一如既往地倾注我对孩子们的爱,才能对得起锦旗上的这八个大字。触动,有时候仅仅是因为一句话,有时候却是因为一颗心。
参考文献
[1]王靖 《德育渗透,润物无声》.《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06,(1),47-48。
[2]蒋茜 《源于生活 润物无声》.《基础教育研究》,2015,(3)。
论文作者:温加志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8
标签: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教师论文; 我就论文; 是一种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7月总第19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