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国荣
身份证号4412021986XXXX1510 广东肇庆 526000
摘要:本文主要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影响因素;控制对策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钢筋混凝土工程由于具有可模性、耐久性、耐火性、抗震性能好、施工快等优点而在建筑施工中得到大量的应用。但是在施工中也存在着一些通病,如:钢筋位移、混凝土烂根麻面等。因此,本文主要对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1)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浇筑工作不完善。首先,混凝土的材料选用不合理,造成了混凝土的质量低劣;其次,混凝土在浇筑前,模板内部的脏物或者杂物没有清理干净,模板出现了湿润现象,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强度和耐压力性能;再次,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施工方不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规范,使混凝土产生离析,导致了混凝土的耐压性变差。
(2)模板设计不规范。在模板的设计过程中,有些设计方不能够按照规格对模板进行设计,导致了混凝土的规格不符合标准规定,影响了正常的生产;另外,在钢筋混凝土模板的制作过程中,侧面模板的支撑不够,造成模板的刚度不够,出现了严重的膨模现象。
(3)钢筋的质量差,制作水平差。在当前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筋在绑扎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现象和钢筋焊所需用的焊条不符合国家规范的现象多,从而导致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差。
三、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对策探讨
(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的不均匀,必然会引起钢筋混凝土质量的波动,水泥则是引起钢筋混凝土质量好坏的主要材料,应经过严格检验,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方可使用。骨料应精选,并严格控制、检验其级配,防止混入泥土等杂质。钢筋满足国家规范的规定,并且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对现场拌制混凝土,应将原材料抽样送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试样试验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配,同时还应审查、出具试配后的混凝土性能。对商品混凝土,要审查其配合比的试验资料、资质等级。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为保证钢筋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首先要在实验室中试验确定在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工地实际需要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混凝土中可以掺不同种外加剂,很好的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中掺加水泥用量4%的复合液起到减水缓凝功能,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能使水量减少20%左右,水灰可控制在0.55以下。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考虑混凝土运输时间、坍落度损失、输送泵的管径、泵送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弯头等因素,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后通过试泵送确定合理的配合,并根据原材料的变化,及时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
(3)模板工程的质量控制。模板制作安装工序是钢筋商品混凝土工程的第一道工序。模板制作安装的几何尺寸、标高、结构是否合理,均影响商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必须加以重视。一般构筑物得现浇梁、板、柱及其他主要承重结构。在安装梁的模板时,主次梁起拱高不应大于1/1000,因在此类结构中一般主梁跨度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大型构筑物大部分采用钢模板。如用水模时,梁的底模可采用6cm厚的白松或红松板材。因此类材料变形小,损耗小,可增加模板周转率,模板工程完工后也可再利用,而且节省不常规作法采用25cm厚板所必须使用的大顺楞、小模木两道工序,节约了支模所需木材。梁、柱的支撑系统可通过,设置,一般最小间距不宜大于1.2cm。模板安装完毕后,技术员应绑扎钢筋前用仪器抄测、检查、对照施工图纸对当、板、柱的几何尺寸、标高位置预埋件位置进行详细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及确定支撑系统安全、稳定、刚度符合施工质量要求,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4)钢筋工程的质量控制。钢筋工程的制作绑扎质量直接影响钢筋在使用工作过程中的受力状态。因此钢筋工序的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措施极为重要。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筋的施工除应遵照施工图要求,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规程的要求。现浇梁的钢筋绑扎顺序为主梁→次梁→板,在制作主梁箍筋高度时应考虑次梁、板受力筋位置。如按主梁设计高度制作箍筋、次梁、板的主筋位置就会产生高度平移,影响次梁和板的保护层厚度,如保证次梁、板的保护层厚度势必加厚现浇商品混凝土厚度,增加恒载重量,造成工程浪费。由于受次梁主筋的限制,主梁箍筋高度降低,而使主梁支座部位负弯矩筋的受力位置相应下移,受力状态发生变化。应在图纸会审中或施工前征求设计单位的同意或更正后方可施工。大跨度结构中主梁截面较大,配筋率也较高,一般钢筋绑扎均在模板上进行(如南直桥梁、安发桥等),然后采用手动捣链送进梁内。因主梁筋较重,采用水泥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不适合,宜采用直径Φ18钢筋头垫在主梁底板上,顺梁底设置,长度应大于主梁箍筋间距,以避免在调整主梁钢筋位置时,保证不了保护层厚度。主梁、次梁主筋接头应优先采用单面焊接,既便于焊接工艺操作,又可以节约钢材。连续梁支座部位多为刚结点,负弯矩筋设计较密,加上柱的主筋与主梁交叉,浇注商品混凝土时振捣器插不进去,商品混凝土浇注困难,在绑扎钢筋时应事先将梁上部负弯矩筋预留振捣空隙,待商品混凝土浇注至负弯矩筋下进再调整钢筋位置,然后浇上面的商品混凝土。一般梁板结构在绑扎主筋时,应在混凝土施工缝以下5cm左右位置焊定位钢筋,以保证柱的受力盘在浇筑商品混凝土过程中不产生位移。在绑扎钢筋以前,也应对柱子的主筋近轴线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上层结构柱钢筋的正确位置。
(5)钢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合理科学调配各种资源,尽量缩短钢筋混凝土运输及等待卸料时间,混凝土到场后应及时进行坍落度实验,控制在要求的180±20mm的范围内,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混凝土入模后及时进行振捣。模板内混凝土振捣必须按顺序由外到内(先模板边再中间)依次振捣,振捣器前后两次插入混凝土的间距,应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25倍,防止漏振和超振,振捣器应快进慢出,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大气泡,并开始泛浆为准。混凝土拆模后,要加强表面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不同季节,针对不同性能混凝土的相关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养护措施。混凝土拆模后,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并作好记录。有混凝土裂缝、蜂窝、麻面、错台和模板走样等质量问题和质量事故时应及时检查和处理。并派专人负责,专业人员修补。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较为严重的质量事故,要组织召开专题技术会议,认真分析事故原因,提出行之有效的技术处理方案后,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实施,确保工程质量和建筑物的安全。
四、结束语
总之,对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掌握影响混凝土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原因分析后,宏观地从整体上把握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措施,那么对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就更容易把握,从而提高建筑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范存辉,高修海.浅谈混泥土质量控制[J].科技风,2010,(11)
[2]张庆颖.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3).
[3]蒋敏.房屋建筑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
论文作者:钟国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模板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位置论文; 弯矩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