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依兰县道台桥镇第二中学 154800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这一规定, 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
一、创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创新教育呼唤着课堂教学的改革。我们强调的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乐学,愿学的良好氛围。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跃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让学生在愉快阅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情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领会词句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在细读课文时,进一步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欣赏文学作品,在诵读时仔细品味,对作品中优美、精彩的语言有所感悟。学生在对作品欣赏、感悟中产生对作品阅读兴趣。在自由、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进入情趣盎然的学习意境。
我们在指导学生课内阅读时,必须强化学生的阅读训练,学会默读、朗读、精读、速读、略读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教育学生学会阅读,形成自觉阅读、善于阅读、乐于阅读的良好习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拓宽阅读空间,扩大学生阅读量
学生学习语文,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进行大量阅读,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智慧,积累语言,丰富学习生活,而且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通过大量阅读书本知识,才能具有丰富感情语言材料,增强语感,积累词汇,对口语交际规范化是有益处的。“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受到正能量的影响。作为语文教师,或对语文教学有研究的人,都会明白,没有经过大量阅读,要想取得语文好成绩是不可能的。书读多了,见识更广博视野更加开阔,书中的遣词造句,转化为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部分;多读书还可以有效地增加语言积累,打下扎实的写作基础,发展学生的智力,感悟做人的道理。
三十七年来,我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并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入手,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学生去饱览群书,博采众长并欣赏奇光异彩的生活画卷,同时也丰富语文学习内容,为我们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开辟了丰富多彩的课堂。
三、教育学生学会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会自读,勤用工具书,自学生字词,自己读书思考,讨论问题,从整体感知课文,并进而获得“感悟”,把握内容。优化阅读教学,在课堂上以读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消除课堂上教师串讲串问,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阅读与思考问题上,改变由个别优秀生回答问题包揽整堂课的局面,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学习,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整堂讲解”,而贵在精辟分析、指导。分层施教,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发展水平,分别提出不同要求,鼓励学生发展特长,使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学得轻松偷快,又学得优质高效。培养学生探究问题、发表见解,养成自学的好习惯。学习语文应与生活相联系,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及健康的学生个性。
在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学会观察事物,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道德修养和人文精神。教师在教学时要循循善诱,启发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在读中思,读后自己分析、思考,推理判断,体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心理。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内在的潜能,让他们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表见解,以培养他们勇于探究问题的能力,形成自学的良好习惯。
四、注重阅读,以读促写,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多读书是很要紧的,对学生来说,汲取精神营养的途径之一就是读书。在多读书的基础上还要熟读、诵读。读书是吸收、积累的过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语言的表达方法都在不知不觉中储存起来。书读得越多,积累越丰富,书读得越熟,越能融会贯通。如果需要,这些积累就会蜂拥而至,跳出来供你使用,把自己的情意表达得生动、完美。
鲁迅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由此可知,多读多写的确是学好写作的一条通向成功的路。多读还要多写。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复训练。写作也是一种技能,当然也不例外;同时,写作更是一种精神产品的独创,必须在反复实践中体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
总之,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遵循汉语言教学规律,发挥学生主体性,强化学生阅读实践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论文作者:吴文舟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9
标签:学生论文; 语文论文; 课文论文; 语言论文; 自己的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2月总第263期论文;